天天看小說

第653章 李恪奪功

恪在沒有看到衆封信前,是斃從何陸兩個幕僚的信一地瞭解到王平安可能養了外室,但何陸幕僚當時並沒有查清楚,只是猜想。而現在他看到的武媚孃的信,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王平安是養了外室,單從表面上看,不過是一封普通的家書,妻子如何地思念丈夫,僅此而已。

可先入爲主,李恪心裡存了王平安養外室這個念頭,又看了武媚孃的信,便自然而然地認爲這就是事實,並且是已經求證過的事實他原本就已經放出消息,惡意地誹謗王平安的人品,現在拿到了證據。自然不肯撒手,當然要大大地折騰一番。

李恪將書信揣入懷中,叫人備馬,他親自去了皇宮,求見母親楊妃。他見不到父皇,但見母妃卻是不太困難,隨便找個理由就進了宮。

來到楊妃的宮殿,李恪將信取出,讓楊妃看了,並把從慶州探聽來的消息,說給了楊妃聽。但他可沒有說是猜想的,而是直接跟母妃說,這是事實,是他派了千牛備身查出來的,王平安對不起皇室的鐵證。

楊妃看了書信,不置可否,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坐在佛像前,輕聲地念著佛經。

李恪等了好一陣,有些不耐煩,他問道:“母妃,這是扳到王平安的大好時機,兒子不想放過。你看我是不是把這封信先給伊人看看,然後讓她去找父皇哭述?”

楊妃睜開眼睛,慢慢地說道:“沒用的,你找別人也許有用,可找伊人一定沒有用。相反,她不但不會去找你父皇去哭述,反而會對你產生懷疑,甚至會去找她的哥哥和舅舅,說你故意挑撥離間,那時別人不說,就是長孫無忌,他會怎麼對付你吧,你自己應該想得到。”

李恪一愣,道:“爲何?兒子不明白了。難不成伊人能忍耐這種事情?王平安沒當駙馬呢,就敢胡作非爲,以後伊人過了門,不知得受多少委屈,她怎麼可能不怨恨王平安?”

楊妃看著兒子,輕聲嘆了口氣,道:“爲何,因爲娘也是女人,豈有不知女人的心思?伊人以前已經廢掉一個駙馬了,要是再廢一個,對於你來講,頂多覺得這個妹妹挺到黴的,次次遇人不淑,可對她來講,這就是要命的事兒,說不定受不了打擊,會上吊自盡的。你說,她會不會將此事瞞著你父皇?這事別人說得,偏偏就是她說不得!”

李恪呃了聲,心想:“女人的心思還真難猜,母妃說的似乎是這個。道理。”他道:“那伊人就能嚥下這口氣了,她可不幕是能受得了這種委屈的人啊!”

楊妃搖了搖頭,道:“她不忍又能怎麼樣?再說她也不需要忍,只要等她嫁了過去,成了王家的媳婦兒,別說收拾一個外室,就連王平安她都能收拾得了。再說,也用不著她出手,只要她暗示一下,會有無數的人搶著去替她收拾那個外室的。莫說她,就連娘身在宮中,可要想辦什麼事,還用得著親自出手麼?”

李恪哎呀一聲,關於宮鬥,他實無經驗,女人鬥女人的手段,他不但不清楚,也沒心情去研究。可母妃這麼一說,他又聯想起自己家的事兒,好象他的王妃要收拾他的小老婆,確實輕鬆得很,不動聲色的就能收拾了,自己往往是事後才發覺。

他問道:“那,這封信,兒子應該找誰去看呢?”

楊妃看著兒子,招手讓他坐到自己的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恪兒,你還是不夠老練啊小你府中的那些幕僚也實在太過沒用了,連這種事都不能給你出個好主意。”

李恪氣道:“母妃說得太對了,那些幕僚一個比一個的廢物除了餿主意外,別的什麼主意也不會出,我身邊要是有個象王平安那樣的人,也不至於辦起事來,處處掣肘,現在連父皇的面都難見上了!”

楊妃道:“王平安是不可能投靠你的,這點你必須清楚,但從他身上得到好處,卻也不是難事。宮中朝中,要想讓人聽你的話,給你辦事,無非兩樣,要麼讓人對你有所求,要麼有所忌。”

“這個小兒子到是清楚,可如何讓王平安有所求,這個太難了,只能是有所忌了,所以兒子纔想在這封書信上做些文章。”李恪很贊同母妃的說法,卻不知該如利用這封書信。

楊妃道:“你要想在這封書信上做文章,最好的文章就是一個字不寫,一張白紙,別人看了這白紙沒有感覺。可王平安看了,保準他心驚肉跳!”

李恪歪著頭,道:“一張白紙?這是爲何,兒子不懂!”

楊妃將信裝入信封,伸手塞到李恪的懷中,道:“這事你從此不要再提,也不要讓人散播出去,就象沒有這回事兒似的,不久之後,你就知道結果了,王平安一定服軟,會主動聯繫你,向你服軟,而你記住一點,不管他怎麼暗示,你都裝糊塗。你越不提,他越害怕。還有,把派去的人都撤回來吧。讓風平,讓浪靜!”

李恪摸了摸懷中的那封信,還是不明白母妃爲什麼這麼說,他道:“還請母妃明示,爲什備要這麼做呢?”

楊妃笑了笑,道:“恪兒,你真該好好讀讀史書,要是不知該讀哪本,那就讀《隋書》即可,著此書者均爲本朝重臣,那裡可不光寫隋朝的事,放在咱們大唐,也一樣有用啊!”

她想起自己的身世,心中有些難過,身爲隋朝的公主,讓兒子讀外祖父的殘暴事蹟,也是很爲難的一件事。

李恪什麼書都讀,可就不喜歡讀《隋書》,他是隋焰帝的外孫,而魏徵和長恥無忌他們寫起隋焰帝來,哪可能有好話,他自然是不喜歡看那本書的。

楊妃道:“要想讓王平安怕你,你不需要做什麼,你一做他就知道該怎麼應對了,可你要是不做,他就得整日整夜的琢磨,想著你會怎麼做,吃不好睡不著,直到他被折磨得再也挺不住了,便會向你服軟。風雖平,浪雖靜,可誰知道水面之下,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

李恪恍然大悟,道:“越不知道,越害怕,知道了反而不怕。對,母妃你說得太對了,這是很高明的震懾之法啊!”

楊妃揮手道:“恪兒回去吧。川川品《隋書》,尤其是讀關幹宇女述的列傳!””

李恪行了禮,離了楊妃的宮殿,回了自己的王府,他將武媚孃的書信收好,按著母親的說法,真的再沒折騰,而是派人召回千牛備身,並且不許手下再去散播謠言,不再說王平安的壞話了。

他從書房裡找出《隋書》,翻到宇文述的部份,仔細看了起來。他當然知道宇文述是誰,可魏徵和長孫無忌他們是怎麼寫宇文述的,倒是從沒讀過,就算以前父皇考較過書裡的內容,他也是敷衍了事。並沒有真正的去了解。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李恪這才明白,母妃爲什麼讓他看宇文述的列傳,趕情離間隋文帝和前太子楊勇的那些缺德事,都是宇文述幹出來的,正是他爲隋焰帝鋪平了登上皇位的道路,書中毫不隱蔽地說宇文述貪婪卑鄙。可恰恰就是這麼一個人,竟然幹掉了一個太子,扶立了一個皇帝!

李恪拍案叫絕,自己要是有個宇文述一樣的心腹就好了,替自己幹掉李治,自己豈不是就能當上太子,從而登上皇位了!

光想沒有用,得真有這樣的人才行,李恪又感嘆一番,他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正好父皇他閉門讀書,他也就順勢讀起《隋書》來。

過了幾日,派去慶州的千牛備身們首先回來,他們都巴不得趕緊推了這任務,回來後向李恪馬馬虎虎報告了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便各自回衛府,再不登李恪的門了。

而又過了幾天,李恪一直挺消停,消停到他自己都不把王平安養外室的事放在心上了。忽然,這天管家跑來,告訴他,慶州來人了。是王平安派來的信使!

李恪又驚又喜,驚的是母妃的話當真應驗了,先前自己折騰來折騰去,也沒把王平安折騰的怎麼樣小反而是自己這邊接二連三的吃虧,喜的是自己一消停,不再興風作浪,只這麼一消停,王平安竟然派了信使來。

李恪問管家道:“來了幾個人?說爲了什麼來的嗎?”

管家道:“明面只有一個,暗地裡有沒有陪同的,就不曉得了。問了他有什麼事,他只說有密信送來,必須當面呈給王爺!”

李恪心想:“密信,當面呈給我?那就是說有重大事情了,難不成王平安當真服軟了?”他讓管家把信使叫進王府的正堂,他要光明正大的接見信使,既然決定從此讓風平,讓浪靜了,那還何需偷偷摸摸,引人懷疑呢!

來送信的正是歐陽義,他和歐陽雙一起進京,早就到了,只是爲防萬一,沒有立即來見李恪。他在明面來見李恪,而歐陽雙在暗處。如果有意外發生,也好能有人回慶州報信。

歐陽義被引入正堂,他心中納悶兒,這李恪辦事怎麼敞亮起來,明知我是主人的信使,卻不叫我進書房,反而在正堂相見,他害怕我暴起刺殺?這可是太高瞧我了。就算想要他的命,也不可能大白天的跑到他府裡來啊!

等了一會兒,李恪這纔出來,歐陽義連忙行禮,李恪並不叫他坐下,反而道:“王平安叫你來有什麼事?速速說來,本王正忙,沒時間多和你聊。”

歐陽義有些尷尬,來之前他和歐陽雙討論過,李恪在接見他時會有什麼反應,所料到的場景無非是大力拉攏,或者是怒聲責罵,卻沒有料到是這種漠然的態度,彷彿自己是個無關緊要的人似的。

李恪不把自己當回事,可歐陽義得把自己當回事啊,他道:“王爺,我家尖人有封密信送來,還請您屏退左右,末將這纔好拿給您看。”

李恪哼了聲,把手一擺,道:“本王無不可告人之事,素來不喜密信蠟丸之物,如果你家人有什麼齷齪之事要求本王,請他免開尊口,本王不聽。來人啊,送客,念他進京辛苦,賞銅錢十枚!”

說著,他一甩袖子,就要離開,半點面子不給王平安的信使。無視到了極點。

歐陽義心想:“十枚銅錢,看把你摳的!”他忙道:“別別,王爺留步。末將說錯了話,還請集爺不要見怪。我家主人的信在此,還請王爺看了之後,修書一封,由末將帶回去。”他從懷裡取出信來。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李恪這才停住腳步,接過信來,坐回桌後,打開信看了起來。他只大略看了一眼,心頭便是狂跳,母妃教自己的招術果然有效,而且效果大得驚人,看來以後真得好好讀讀《隋書》了,那真叫長學問啊!

信上明確表明,王平安服軟了,卑躬屈膝地向自己投降,而且還獻上功勞,連那種大水車的圖紙都原封不動地送了來,當做敲門磚!

李恪心中歡喜,把信從頭到頭仔細看了一遍,待擡起頭來時,臉上表情充滿不屑,揮了揮信,道:“你家主人想做本王的門下走的?回去告訴你家主人”

他忽然想到,如果這事放在隋焰帝身上,他該怎麼做?是推掉,還是收下?隋焰帝當初是應該不信任楊素的,但宇文述替他拉攏到楊素後,他還是大表信任,這樣楊素才成爲他門下走狗,替他賣命,現在輪到王平安了!

他立時改變了表情,不屑退去,換上笑臉,笑道:“你家主人這麼說就太不應該了,本王一直是把他當成兄弟一樣的,以後可不要讓他再貶低自己了,那樣太傷情面了。”

歐陽義跪到在地,道:“末將來時,主人曾言,萬請王爺垂憐,收下此信,以後王爺但有所遣,我家主人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恪嗯了聲,拿著信,又著了看,道:“還說什麼了?”

歐沿義趕緊道:“我家主人說了,幸虧王爺發明了這種水車。才使得他能在慶州使用,現在水車已經造出,還請王爺將此事稟奏皇上,爲皇上慶,爲天下百姓慶!”

李恪臉上肌肉抽動,道:“是嗎?你家主人是這麼說的嗎?”

他的眼前,已經出現了一幅畫面,自己站在朝堂上,被父皇和滿朝大臣們誇讚”這種待遇,以前只有李治才能享受,不想很快就要輪到自己了!(

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52章 破破爛爛的折柳縣城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352章 不差錢第845章 結案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227章 全湊到一塊了第476章 營嘯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49章 竟學諸葛亮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36章 寶藏王的藏身之處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716章 要毀屍滅跡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19章 鉅富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727章 商討渡海作戰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369章 盛典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驢使喚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369章 盛典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773章 夜會石室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560章 上元節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178章 曲江池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494章 桃符第743章 擊斃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908章 班師回朝
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452章 破破爛爛的折柳縣城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352章 不差錢第845章 結案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722章 李世民被氣得吐血第251章 宰相們心中的試題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227章 全湊到一塊了第476章 營嘯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49章 竟學諸葛亮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36章 寶藏王的藏身之處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716章 要毀屍滅跡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19章 鉅富第820章 王平安也成了舅父大人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727章 商討渡海作戰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58章 互相打擊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369章 盛典第645章 把刺史們當驢使喚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369章 盛典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773章 夜會石室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682章 李恪非要往跟前湊合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560章 上元節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178章 曲江池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58章 進我書院如何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494章 桃符第743章 擊斃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908章 班師回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阿拉善盟| 淮安市| 合作市| 柳州市| 建瓯市| 馆陶县| 云浮市| 南汇区| 宁安市| 株洲市| 尼玛县| 长丰县| 华亭县| 杭州市| 洪江市| 同心县| 图木舒克市| 定兴县| 隆回县| 凯里市| 那曲县| 南京市| 泉州市| 会昌县| 沐川县| 隆回县| 白城市| 泾川县| 靖远县| 永平县| 铜川市| 罗源县| 潼南县| 闵行区| 页游| 凌源市| 平乐县| 绥阳县| 阿图什市|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