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

史忠臣雖然病病怏怏的,可眼神還算好,沒到看見人,卻分不出來是誰的地步。他冷丁看到武媚孃的容貌,當即便嚇了一跳

武媚娘現在披著一件寬大的僧袍,更顯體態婀娜,很有風韻,看在李治眼中,自然是熱血沸騰,可看在史忠臣的眼裡,也不過就是一堆肉,上面蓋了層布而已,半點興趣都是沒有的

史忠臣心想:“這個人不是武媚娘嗎,那個巴結王平安,認了王平安做舅舅的小宮女,她還被我照顧過呢可是,可是她不是死了嗎,還是被我下令處死的,怎麼卻又活了過來,還剃光了頭髮……啊,她是做了尼姑了”

別人對武媚孃的身份含含糊糊的,就算知道,也只能裝不知道,比如說那些嬪妃尼姑,可史忠臣卻不一樣了,他怕誰啊?他根本用不著怕王平安,王平安見了他的面,還得叫一聲叔父呢,要論起輩份,武媚娘得管他叫叔爺

史忠臣用不著裝不知道,而且他根本就不怕遭人忌恨,誰敢把他怎麼樣啊,惹急了,他都敢把王皇后給掐死,何況一個小小的武媚娘

史忠臣越老越辣,震驚之後,他立即就平靜了下來,他明白自己被王平安給賣了,王平安確實是送武媚娘回京了,可卻根本沒有把她送給史愛國,而史愛國也沒能真正的殺得了她,至於這個圈套是怎麼設的,沒必要去追究。事已至此,想以前的事啥用沒有,只要想好以後怎麼辦就成了

出賣,背叛,陽奉陰違,這些事情,史忠臣都見得多了。他本身就是個出賣別人的高手,當初如不是他在宮裡當內應,出賣了李淵,李世民哪可能那麼容易兵變成功?想當年,尉遲恭提著血淋淋的兵器,衝到李淵的跟前,讓李淵退位,那時,史忠臣可就在場呀

出賣與被出賣,老宦官頭子早就習以爲常了

史忠臣靜靜的站在帷帳後,一動不動,半點聲息都不發出,他既沒有發怒,也沒有想著要報復王平安,他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武媚娘,心裡琢磨著,怎麼能把她給弄死

他對先帝李世民忠心不二,而武媚娘又是李世民曾經的嬪妃,現在卻侍奉了父子二人,勾引現在的皇帝,這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這是對先帝的一種褻瀆,是大不敬

對於李治,他沒有什麼想法,只認爲李治受了蠱惑,是受害者,所有的過錯都是武媚孃的,還有那個把她弄進宮來的人,想必就是王皇后吧……這些對先帝大不敬的女人,全都得死

靜靜地站著,老宦官頭子象惡狼一樣,狠狠地盯著武媚娘,似乎想把她活著咬死,吃掉,這樣才能解心頭之恨

武媚娘送走了李治,回到了殿內,正想著上牀再休息一會兒,可卻突然有種感覺,讓她毛骨悚然,似乎有人在偷偷地看著自己,把自己當成是獵物一般

她很驚駭,這種感覺以前從沒有過,剛纔也沒有,怎麼皇帝一走,就有了這種感覺呢?她看向大殿,四下張望起來,卻什麼也沒有發現,只有遠處後面的一處殿門那裡,帷帳輕輕搖動,除此之外,再無異常。

武媚娘繫上腰帶,拿起一座燭臺,拔出蠟燭,用燭臺當做武器,慢慢走向帷帳那裡,挑開帷帳一看,後面卻並沒有人,空無一物,而那種強烈的恐懼感,也隨著她的這個動作,消失了

史忠臣見武媚娘象是發現了自己,他慢慢地走到後門口,出了殿門,其間沒有發出半點聲音,出了大殿,迅速閃入樹叢當中,又等了片刻,見武媚娘沒有出來,他輕輕喘了幾口氣,這才離開。

史忠臣心想:“如果再早幾年,我現在就進去,把武媚娘這個妖女殺死,可現在不行了,我老了,身體太差,如果進去,沒準殺不掉她,反被她給殺了。這個女人很是健壯,我怕不是她的對手啊”

他沒有順著原路走去側門,而是又到了另一處小門,打開門走了出去。他是宮裡的大總管,各處門庭瞭如指掌,進進出出根本就沒有人發現得了他。

史忠臣出了更幽堂,往回走繞到了前面,見史愛國竟然還等在外面的臺階下,正急得轉圈子呢

史忠臣問道:“你怎麼沒和皇上一起走?”

史愛國忙道:“我這不是擔心大哥麼,只跟著皇上走了一小段,便找藉口離開了。大哥,那殿中可是有女子,是哪個,我認識嗎?”

史忠臣想了想,不如現在帶著兄弟進去,殺了武媚娘?

不行,這麼做會連累兄弟的,自己老了,沒幾天好活了,怎麼樣都無所謂,只要事情辦得隱秘,沒人能發現,也連累不到兄弟的頭上。可兄弟要是一起去辦事,那事後沒準就得被追查出來。

宮裡出了命案,那是很正常的,史忠臣殺起小宦官來,不是一個一個的殺,而是一羣一羣的殺,要不然小宦官們也不能那麼恨他,可他卻捨不得自己的兄弟死。

如果武媚娘死了,不能象小宦官那樣,擡出宮去,找個地方一埋就成。她一死,必會追查起來個沒完沒了,所以這事必須要慎重處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武媚娘死了,就會打草驚蛇,他就沒辦法解決掉王皇后了。如果王皇后不死,那沒準以後還會再找妖女進宮,所以她的危害性要超過武媚娘,更是不能留著的。

史忠臣是個大大的忠臣,但他只忠於先帝李世民,至於別人,象王皇后這樣的,別說忠了,他壓根兒就沒把她當人看,別說殺個王皇后,就算殺她一家,他都不帶手軟的

史忠臣道:“沒什麼,只不過是一個漂亮的女子罷了,皇上貪圖美色,實屬正常,等新鮮勁一過也就得了,不用把這個女子放在心上。”

史愛國哦了聲,看向宮門,沒再吱聲,心裡有些不解,卻並沒到非問不可的地步。

史忠臣道:“我現在去甘露殿,去聽早朝,你和我一起去吧,但不要進殿,等在門外就成,等散朝了,留住王平安,就說我要見他,讓他給我看病。”

史愛國答應一聲,扶著大哥,兩人一起去了甘露殿。

等史忠臣到了甘露殿時,朝會已然開始了,而且大臣們羣情激動,都在大聲議論著,李治則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聽著大臣們議論。

史忠臣從側後方,慢慢走上臺階,站到了李治的身後。李治見他來了,回過頭來,高興地問道:“忠臣,你的病好點兒了?朕還打算去看你呢”

見皇帝的喜色不似做僞,史忠臣心中涌起一陣暖意,皇上人很好,不枉自己疼他一場。心中要除掉王皇后和武媚娘這兩個禍害的主意,打得更加堅定了。

史忠臣小聲道:“老奴多謝皇上記掛。老奴服了藥後,身子骨兒好了不少,現在可以下地活動了。”

李治點頭道:“嗯,朕也盼著你早點病好呢。等一會兒散了朝,讓無病給你看看,開劑好藥出來,你服了藥後,身體很快就能康復了。”

史忠臣彎了彎腰,笑瞇瞇地道:“老奴也是這麼想的”

這時,長孫無忌在下面,道:“皇上,老臣以爲,立皇長子爲太子之事,實爲英明之舉,老臣贊成”

李治轉過頭來,看向長孫無忌,笑道:“好啊,舅舅既然贊成,那就這麼辦吧諸君,可還有異議,如果有,現在就提出來,可不要等事情定下來,再私自議論,說些有的沒的”

史忠臣心頭一顫,果然是說立太子的事,而且當真是立的李忠,看來自己都沒有料錯。如此說來,那個妖女武媚娘確定無疑,就是王皇后弄進宮來的。王皇后這個混帳女人竟然爲了這種事,禍亂宮闈,當真該千刀萬剮

王皇后使手段,想立李忠爲太子,沒啥大不了的,可她千不該萬不該,竟把武媚娘給弄進宮來。武媚娘伺候了父子兩代人,史忠臣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這點

這是小朝會,殿中的大臣全是重臣,可重臣和重臣心思卻不一樣,長孫無忌雖然霸道,但卻無法做到隻手遮天,不少重臣是不服長孫無忌的,只是沒有明面兒對著幹罷了。

要說朝中誰最能吵架,當屬宋國公蕭瑀巧得很,蕭瑀也是尚書省的人,而且是左僕射。但蕭瑀早就被長孫無忌踢開,只是掛個名罷了,雖然是左僕射,但卻在尚書省連個辦公的地方都沒有,美其名曰“特進”,這是曲解,說白了就是被架空了,只是掛個名罷了。

蕭瑀是隋煬帝的小舅子,他的親姐姐是隋煬帝的皇后,祖父是後梁宣帝蕭詧,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蕭統。要是論起來,他和蕭淑妃有點兒親戚關係,但實際上這種親戚關係已經被忽略不記了,太遠了。而且蕭瑀從來沒把蕭淑妃當過親戚,而蕭淑妃也從沒認過他,就連長孫無忌想要修理蕭氏族人時,都沒把他計算在內。

真實的歷史上,蕭瑀是死在李世民之前的,可現在他還活著,李世民卻死了。蕭瑀啥權沒有,往常早朝也從不說話,用王平安的話來講,這位老先生天天打醬油,一次都不打醋。

蕭瑀特別喜歡吵架,隋文帝時他和楊堅吵,隋煬帝時他和楊廣吵,唐高祖時他和李淵吵,先帝時他和李世民吵,因爲李治登基未久,所以他還沒來得及和李治吵。總之,他就是一個吵架專業戶。

可蕭瑀雖然能吵,但他卻次次吵架時都佔理,連李世民都承認,雖然吵不過他,可蕭瑀卻是真心爲國家好,還誇他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蕭瑀聽李治問話,他出了朝班,道:“皇上,老臣以爲不妥。現在我朝儲君之事,不是立誰的問題,而是爲什麼要現在立?皇上正值壯年,不著急立太子的,而皇子們又都年紀小,品德方面看不出什麼,現在要立太子,有些過早了”

做爲一個大臣,他提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不求私利,只爲國家的大臣,就應該有這種行爲。

可長孫無忌一聽,立時就把眼睛立起來了,他大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大唐不應該有儲君嗎?”

蕭瑀一翻白眼,精神立即振做起來,他道:“老夫沒說不應該有,而是爲什麼這麼著急呢?你想想看,從前隋到我朝,哪有立小孩子當太子的?而且立皇長子爲太子的,又有哪個皇長子真的登了基?”

長孫無忌登時語塞,蕭瑀雖然討厭,可說的卻是事實,他沒法反駁。他看向王平安,想讓王平安站出來,和蕭瑀打對臺。

王平安立即把腦袋轉到一邊,假裝看柱子,心想:“看我幹嘛,我就是一打醬油的”

房玄齡和蕭瑀乃是大仇人,當初他和杜如晦都是受過蕭瑀的排擠,這大仇幾十年都沒有稍稍減弱

房玄齡立即站出來,喝問道:“蕭大人,難不成你還想著讓蕭氏後裔當太子嗎?你可是受了蕭淑妃的好處,想等她的兒子長大,然後不立長,反而立賢嗎?你憑什麼說皇幼子長大後,就一定賢過皇長子的?”

蕭瑀眼珠子瞪了起來,怒道:“老夫哪有說,你不要血口噴人”

兩個老頭兒都把手舉起來了,看樣子是要打架,互相揪鬍子

李治昨晚受了王皇后的威脅,又和武媚娘恩愛非常,他怕王皇后真的害了武媚娘,這才答應立李忠爲太子,可現在又有些後悔了。反正他一輩子總拿不定主意,也不差這一件

李治道:“現在立太子早了些?無病啊,你說呢?”

朝中大臣心中一起怒罵,怎麼又問王平安,他算哪棵蔥啊

王平安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道:“臣以爲,那個……既然要考察皇子的品行,不如設立一次考試,考考他們,誰考得好,就立誰,這樣最是妥當”

長孫無忌一聽樂了,道:“對,就考一考皇子吧,這個辦法最公平”

大臣們心想:“公平個屁,除了皇長子外,別的皇子話都說不順溜呢,考什麼考啊,比比誰更能吃奶拉屎麼?”

李治哦了聲,他也感覺這個辦法偏袒得太過明顯了

蕭瑀冷笑一聲,想吵架麼?我還沒怕過誰呢吵架王出嘴,天下第一,他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滿殿之人,鴉雀無聲。

蕭瑀道:“高祖皇帝和先帝都是立的成年皇子爲太子,難不成皇上還要強過高祖皇帝和先帝?”

長孫無忌氣得嘴都歪了,他做了一大堆的準備工作,結果被蕭瑀一句話就給全抹殺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進入了僵局。如果不能立李忠爲太子,那麼自己還得接著整死蕭淑妃,以削弱李素節那個變數?

王平安則心想:“過幾年再立?那時武媚娘沒準也生出兒子來了,可便宜她了呀”

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8章 難老難少第700章 生了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533章 刮痧對冠心病有療效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613章 旱情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64章 進入書院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792章 李義府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182章 泡藥酒第13章 煎制偏方第31章 藿香正氣散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81章 玄奘大師辦事很給力第700章 生了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癥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39章 紫血連升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680章 妊娠失音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539章 太子刮不成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687章 李恪差點被射死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829章 冷宮第28章 王家佃戶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疼愛無限第71章 生漆過敏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139章 誰怕誰第96章 傷寒兼瀉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17章 笑個不停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164章 開山鼻祖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
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8章 難老難少第700章 生了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533章 刮痧對冠心病有療效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613章 旱情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64章 進入書院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792章 李義府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182章 泡藥酒第13章 煎制偏方第31章 藿香正氣散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81章 玄奘大師辦事很給力第700章 生了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癥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39章 紫血連升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680章 妊娠失音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539章 太子刮不成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687章 李恪差點被射死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829章 冷宮第28章 王家佃戶第898章 突厥兵到了雲州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84章 做個全身檢查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疼愛無限第71章 生漆過敏第57章 邱問普親自登門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520章 武媚娘和狄仁傑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139章 誰怕誰第96章 傷寒兼瀉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17章 笑個不停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164章 開山鼻祖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乐昌市| 上栗县| 新昌县| 仪征市| 永新县| 时尚| 且末县| 六安市| 合阳县| 阳山县| 萝北县| 潼南县| 江川县| 商丘市| 沙河市| 绥化市| 呼图壁县| 得荣县| 郓城县| 甘肃省| 延安市| 荥经县| 甘泉县| 丰都县| 威海市| 瑞金市| 荆州市| 奉贤区| 新绛县| 安国市| 白水县| 三亚市| 海伦市| 海南省| 江陵县| 固阳县| 洛浦县| 钟祥市| 达日县|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