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

王平安改口不管李恪再叫梟恪,而稱爲吳王,他這一改口,就等於承認了李恪是沒有罪的,換句話說,他贊成給李恪“平反昭雪”

李治啊了聲,道:“把李恪接回來?那怎麼行,那不就等於……舅舅,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問題,他問了一整天了,朝中大佬重臣,他幾乎個個都問過了,可人人都是拿不出個主意來,表面上大家都在思考,其實都在等著別人拿主意呢

一直議論到晚上,王平安才第一個表態(tài),確定他是要支持給李恪平反,還吳王殿下一個清白。只要有人挑頭就行,只要有人第一個明確態(tài)度,那後面的人就好說話了

長孫無忌也出了朝班,道:“皇上,老臣以爲,王平安此言不無道理,但是老臣怕李恪回來後,繼續(xù)與皇上您作對,那豈不糟糕”

這話聽似沒有主見,首尾兩顧,等於是廢話,其實他的態(tài)度也是明確的,那就是接李恪回來。他是最厭惡李恪的人,整個大唐沒有人更比他厭惡李恪了。然而,身爲宰相,他也明白,這事如果硬非得說李恪“有罪”,也不是不行,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強詞奪理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可問題是,要真是硬把李恪給定了罪,那以後再碰上這種事,比如說李治的兒子們互相攻擊,那可能就會使出更加狠毒的招術,並且不顧情義了。大唐朝不是隻有這一代,君臣都希望這李家的江山,能十代百代的傳下去,如果兄弟之間互相陷害,變得沒有底線了,那可就糟糕之極了,國家非得亂套不可。

長孫無忌幫著李治,弄起李恪來,下手絕不留情,但卻也仍是有底線的,就是他們始終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別管私底下多麼狠毒,可表面上卻是仁義道德,一樣不缺

可如果這次真把李恪強行定罪,不聽李恪的“無罪陳詞”,那他們就失去制高點了,他們這代人的事情能擺平,可卻會留下巨大的隱患,什麼事情一旦沒了底線,那就會變得非常可怕。道德要有底線,就算是假道德,也得有個底線

李治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卻沒能立即聽明白,他頭疼得厲害,頭腦不是那麼清醒。他搖頭道:“舅舅,你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麼,讓不讓李恪回來,話都讓你說了。”

長孫無忌臉上肌肉抽了抽,心想:“糊塗,我的話已經(jīng)說得非常明確了,怎麼能是沒說呢”

皇帝聽不明白,可大臣們卻是都聽明白了,長孫無忌一表態(tài),大家附議便是,就算是附議錯了,最後查源頭,也是查長孫無忌,查不到大家的頭上。

褚遂良站了出來,道:“皇上,老臣以爲,還是將吳王接回長安爲上。至於他回來後,是否還要和皇上您做對,那也不必擔心,見招拆招便是”

大臣們紛紛點頭,都說:“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xiàn)在的關鍵是把眼前的事情解決掉,李恪是不是有罪,得先確定好”

李治砰地一拍桌子,喝道:“他當然有罪,這點誰都知道”

大臣們一起皺起眉頭,心想:“我們當然知道,不過現(xiàn)在不是拿不出證據(jù)來嘛大家在這裡討論了一天,爲的是啥,不就是爲了討論怎麼能定他的罪麼,可問題是沒法定他的罪,至少沒法光明正大的定啊。要是現(xiàn)在一咬牙,非得定他個罪不可,以後你的皇子或者皇孫們再打架,那可就什麼狠毒的招術都能用出來了,玄武門之變,代代都得出現(xiàn)”

就算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當時也是站在道德的角度上的,要不是李建成他們,往死裡逼李世民,那李世民也不會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說不定還得再暗鬥幾年呢

王平安沒有回到朝班裡,他道:“皇上,李恪當然是有罪的,但需當明正典刑纔好,而明正典刑就得審判啊,得把他抓回長安後,才能進行審判的,他在營州,如何審法?”

皇帝一發(fā)脾氣,他便不再叫吳王,而改直呼其名,表面上是順著皇帝的意,可實際上,他叫的是李恪,而不是梟恪,代表在沒把李恪弄回長安前,暫時不要定他的罪,李恪在沒被審判之前,還是“清白”的。

李治糊里糊塗,他也是一整天煩心,再加上又沒吃飯,脾氣難免大,脾氣一大,頭腦也就不清醒了他道:“照你說的,讓李恪回來,就是爲了審判他,那他豈有不明白之理,他還肯回來嗎?”

這話一出口,大殿之內(nèi),立時嗡嗡起來,大臣都說起話來,當然,沒人敢明說,可議論起來,卻都在暗示,如果李恪不肯回來接受審判,這就是罪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又沒說讓親王死,只是讓他回京,要是親王不肯,那這不就是罪了麼,說明他有不臣之心,照樣可以派兵討伐,一刀殺死

李治揉了揉太陽穴,頭疼稍稍好了些,心想:“糊塗了,李恪要是不肯回來,就等於是不臣,我不就可以修理他了嘛,這麼簡單的反制之術,我竟沒想明白,可是丟人了”

王平安見李治尷尬,趕緊道:“皇上,您是怕李恪找藉口拖延吧,遲遲不歸?這確是個問題,剛纔臣沒有想周全。哎呀,這還真是個難題啊”

大臣們心想:“這算什麼難題,好解決得很啊”可他們卻都點頭,一致表示,這是個難題,非常難解決的難題,誰也不出主意,免的顯得自己比皇帝還聰明。

有了臺階就趕緊下,李治又不是真傻,他只是一時頭疼,沒把事情想透徹而已。他道:“要依著朕看,不如派個重臣去,對他表示一下慰問,說他沒罪,把他接回長安,這樣天下百姓便都知道,朕是個寬厚之人,絕無爲難兄弟的意思。等李恪回來後,咱們再治他的罪,從別的地方找他的毛病,你們看如何?”

這就是說先把李恪穩(wěn)住,然後騙回長安,等他一回長安,落入皇帝的手掌心兒,然後慢慢地挑他的錯。人嘛,活在世上,總會犯錯的,關鍵就看別人肯不肯使勁兒挑了

大臣們一聽,鬨堂大讚,皇上果然英明,睿智無雙,大家都解決不了的難題,皇帝只稍加點撥,便如撥雲(yún)見日一般,讓大家醍醐灌頂了

王平安搶在衆(zhòng)人之前,大讚道:“皇上英明,臣等不及皇上,臣以爲應派一重臣,前去宣旨,不但要好生慰勉吳王,而且還要加以封賞,說他心志高潔,不屈敵國,威武不能屈,如此一來,吳王便不得不回來了,如果他不回來……那很好辦啊,我大軍就要出征,直接出徵便是。如果他感念君恩,回來了,那也一樣很好辦啊”

長孫無忌不肯讓風頭都被王平安出了,他也道:“皇上,高句麗被滅,只是彈指之間的事罷了,而李恪又對高句麗有所瞭解,不如就讓他處理高句麗被滅之後的善後事宜,解決那些城主們的紛爭。遠的不說,近的不就有那個管直虎麼”

他說的管直虎,就是那個患了眼疾,被王平安治好的石城島大首領。管直虎被李恪給忽悠了,二傻子勁兒發(fā)作,竟跑到中原來當刺客,雖然已經(jīng)歸順,可對李恪恨之入骨,如果他要是和李恪見了面……有些事就不那麼好說了。

管直虎大首領屬於未開化的蠻夷,最喜歡打打殺殺的,要是不小心打殺了李恪,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李恪把管直虎給打殺了,那就不那麼好理解了,打殺了投降的番邦首領,這可是有很大影響的,以後誰還敢再歸順了?所以,這就是罪

大臣們一頭,異口同聲地道:“有道理,很有道理”

李治啊了聲,心想:“嗯,這招兒不錯,可以稱得上是萬無一失,而且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nèi)”他道:“好,那就這麼辦。可是,派誰去呢,誰去營州宣旨呢?”

朝中重臣一抓一大把,可要跑去營州宣旨,這苦差事,大家就都不願意幹了。就算要幹,也得找個年輕力壯,能經(jīng)得起折騰的啊,尊老敬老嘛,年輕人就得多幹點兒

滿朝文武,年紀最輕的,就是王平安了,連二十歲都沒到,而且是宰相之一,絕對的重臣俗話說: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

王平安不等大家舉薦他,立即道:“皇上,臣以爲派去宣旨的人,應該既穩(wěn)重,又德高望重,辦事可靠。這樣一算起來,朝中諸君,個個都行,可是諸位大人卻都事務繁忙,爲了李恪這種人,佔用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實屬浪費。所以,臣舉薦一人。”

大臣們心想:“照你這麼說,大家都不用去了,你也不用去了,可除了朝臣,還能派誰去呢?派那個玄奘法師去?他確是德高望重,可派他去是幹嘛去啊,收李恪當徒弟,感化他,讓李恪也出家當和尚?”

王平安道:“以臣的淺見,不如派宮中大總管史忠臣去,最爲妥當”宣旨這種事,本來就應該派宦官去嘛,合情合理啊

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192章 綠豆湯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900章 站隊第88章 開藥的庸醫(yī)是誰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440章 大聖安的氣場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5章 一劑見效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577章 喜脈第26章 特殊禮物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18章 鹹同學院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592章 王平安到了第467章 達顏部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335章 要和平安小神醫(yī)打官司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jié)疼愛無限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375章 她會是武則天嗎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800章 白鵝老店第326章 法醫(y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yè)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225章 詩醫(yī)雙絕王平安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111章 狀告大糧商第488章 聖旨到第331章 不是挑戰(zhàn)書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182章 泡藥酒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526章 敲門敲到崩潰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67章 紈絝,就要有紈絝的樣子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5章 名不虛傳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55章 名不虛傳第323章 眼保健操現(xiàn)在開始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386章 批覆得很好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369章 盛典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
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192章 綠豆湯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900章 站隊第88章 開藥的庸醫(yī)是誰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833章 事情越搞越大第440章 大聖安的氣場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5章 一劑見效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577章 喜脈第26章 特殊禮物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18章 鹹同學院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122章 三診哈夫人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592章 王平安到了第467章 達顏部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335章 要和平安小神醫(yī)打官司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jié)疼愛無限第146章 寺中待產(chǎn)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375章 她會是武則天嗎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800章 白鵝老店第326章 法醫(y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yè)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225章 詩醫(yī)雙絕王平安第56章 爲父母洗腳第330章 坐了一宿第111章 狀告大糧商第488章 聖旨到第331章 不是挑戰(zhàn)書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182章 泡藥酒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526章 敲門敲到崩潰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67章 紈絝,就要有紈絝的樣子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55章 名不虛傳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55章 名不虛傳第323章 眼保健操現(xiàn)在開始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386章 批覆得很好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369章 盛典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滨州市| 怀化市| 仪征市| 海口市| 黄平县| 读书| 玉屏| 赤城县| 灵石县| 丹东市| 乌什县| 北京市| 孝感市| 且末县| 濮阳县| 车致| 天气| 莲花县| 贵州省| 崇文区| 读书| 沛县| 弥勒县| 邢台市| 兰州市| 海兴县| 调兵山市| 大田县| 米林县| 横山县| 山东省| 九江市| 金寨县| 北安市| 和硕县| 密云县| 兴宁市| 阳江市| 绥滨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