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

王平安一聽這話,那是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心想:“這可糟心了,可不就是這麼回事麼以前,大唐軍隊東征高句麗,還得防著突厥人在後面偷襲,現在不但不用防著了,還可以利用突厥的軍隊。這種大好事,哪可能朝中的大臣們想不到,那是非得讓突厥人去打頭陣不可的啊,而帶著突厥兵東征,這麼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派別人去也不好使啊,只能派我去了”

他一拍大腿,悔不當初,唉聲嘆氣地道:“當初在突厥時,實在是表現得太過突出了,當時只想著立下了不世奇功,卻沒想過高句麗這方面的事。當初可真是目光短淺了,現在欲哭無淚也”

狄仁傑卻笑道:“大哥放心好了,你爲一統草原打下了基礎,現在突厥消停得很,鯨吞蠶食之下,突厥必會劃入我大唐版圖,如論軍功,除了開國那些名將,也真的就剩下你了。如果你能再把高句麗給滅了,那以後如有人編寫《唐史》,說不定得專門給你開一篇列傳呢,甚至給你開一篇世家,都有可能”

“世家?那我不成一路諸侯了,這倒是沒想過”王平安笑了笑,隨即又開始發起愁來,道:“咱們說的這些,長孫大人能想到,那麼那個淵蓋蘇文也應該能想到吧?他要是真的派了高句麗人去營州屯田,那不豈不是派去多少,就得被陷進去多少,幽州兵必會切斷交通要道,不會讓那些高句麗人歸國的,高句麗豈不是要大受損失”

狄仁傑哼了聲,道:“淵蓋蘇文當然會想到的,可這是對他有利的事情,他豈會不做?他不但會派人去營州,而且在那些高句麗人被困住,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後,他不但不會派兵支援,反而還會盼著那些人,死的越快越好”

王平安奇怪地道:“這是爲何?難道他不愛惜本國的百姓嗎?”

狄仁傑嘿然道:“他要是國王,自然就會愛惜了,可他不是啊,他是殺了國王的大權臣,殘暴不仁,豈會在乎百姓的死活?他要往營州派人的話,必會派他的政敵去,那些在國內忠於王室,卻又沒法殺掉的政敵,他都會以國家大義的名義,派到營州去,又能給我大唐造成麻煩,又能除去反對他的政敵,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爲呢?”

王平安啊了聲,使勁捏了捏鼻子,道:“這也太複雜了。不過,近來爲兄發現,似乎那些對權力有強烈慾望的人,神志都有點不正常,不能用常理去推斷,簡直可以說是有點瘋癲了,行爲讓人難以理解”

狄仁傑笑道:“大哥,你罵兄弟呢吧那些大人物們瘋癲,可兄弟我卻能明白他們的心理,豈不是在說我也有點瘋瘋癲癲的了?其實,我對於權力可沒什麼渴望,安於平凡而已。”

王平安心想:“你可不平凡,你是中國歷史上有數的宰相,著名二字用在你身上,一點都不虛誇”

高句麗的事情,對於初唐來講,是比突厥還要複雜的。大唐軍隊對突厥可以使用純武力征服,而且就算是無法滅掉,但突厥的遊牧特性,直接決定了他們經不起大規模,長時間的作戰,一旦牛馬羊受到損失,只能遠離大唐邊境,往遠處遷移,短時間內回不來。所以突厥興旺得快,衰亡得也同樣快。

可高句麗就不同了,那是同樣中央集權,且以農耕爲主的國家,朝政格局幾乎是照搬隋唐的,甚至連國都平壤,這年代都叫做“長安”,連城裡的街坊都和長安差不多,時人做爲“小長安”。對於這樣的政權,驅趕是沒有效果的,他們不會逃跑,因爲無路可逃。所以大唐要想征服高句麗,只能發動大規模的滅國戰爭,而事實證明,這種戰爭實在是不太容易獲得勝利,要不然三次東征,也不可能把隋朝給弄得亡了國,李世民親征,也不可能無功而返。

按著狄仁傑的推理,下一次東征,十有八九要由王平安領兵作戰,會不會同樣無功而返,那就得看到時的具體情況了,推斷只能到此爲止,沒法再往下推了。

王平安長嘆一聲,心想:“也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算一步吧”

他和狄仁傑說起了小太平的事,說是楊春花不肯撫養女兒,只好由他收養了。

狄仁傑聽王平安收了個養女,並沒有多在意,他對“楊春花”不夠了解,除了那天相認外,便再也沒見過面。直到現在爲止,他都不知道楊春花就是武媚娘。當然,關鍵在於,他也沒有閒心去知道。試想,哪位縣太爺,會對一個蹭飯吃的“寡婦”,感興趣呢?

聽了王平安的話,狄仁傑道:“可能是她想著改嫁吧,帶著孩子不方便。這種女人,說她幹嘛,大哥操的心,未免太多了。”

王平安嗯了聲,心想:“看來我保密功夫做得還不錯,武媚孃的消息也沒有傳出去,連小狄都不清楚春花大嬸的那點兒破事兒”

兩人又開始談起李恪和高句麗的事情來,無不痛罵高句麗人的險惡用心,而又對李恪感到惋惜,李恪還是不懂人心險惡啊,而且太自以爲是,王爺的心態太過嚴重,總想著利用別人,卻不成想,別人正是摸準了他的心態,反而把他給利用了。

慶州方面,一切倒還好說,王平安再怎麼鬧心,只要他把頭皮硬起來,總還能挺一陣子的。可長安方面,李治卻硬不起頭皮來了,他接到王平安送進京的書信了。

那信寫的,簡直是字字啼血,行行有淚,李治看完之後,嚎啕大哭,哭得死去活來,兩隻眼睛哭得跟桃子似的,嗓子都哭啞了

史愛國見狀,偷偷地撿起信,看了一遍,心中嘆氣,那個武媚娘當真好手段啊,竟然寫出這麼封信來,這不是逼著太子,接她回京麼

李治哭過之後,深感疲倦,史愛國心中氣惱,卻不肯去安慰,宮殿內一片安靜,李治竟然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史愛國將書信收好,這時他決定再不隱瞞什麼,還是把事情告訴哥哥史忠臣,一切讓史忠臣去拿主意吧,他自己實在是解決不了了。

去了甘露殿,史愛國叫出哥哥史忠臣,去了僻靜之處,把前因後果,詳細地說了一遍。史忠臣聽了,差點兒沒直接暈過去,事情未免玩得太大了,連孩子都玩了出來,這也太不象話了

史忠臣終是見過世面的人,什麼驚濤駭浪他都經歷過了,雖然眼前之事太過駭人聽聞,可他還是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史忠臣道:“以前看重武媚娘,不過是因爲王平安的關係,卻不成想鬧出這麼大的事來。那個武媚娘確實有些手段,可這事終是有違lun理道德,我們錯了一次,不能再錯第二次了。”

史愛國道:“那,大哥的意思是……”

史忠臣一瞪眼睛,道:“還能有什麼意思,把武媚娘解決掉,不就一切都得了。”

史愛國吸了口涼氣,道:“太子那邊,怕是不好交待,萬一他再因爲武媚孃的事情,急出點毛病來,那可怎麼辦?太子可是個癡情種子,不愛江山愛美人啊”

史忠臣呸了聲,道:“武媚娘算什麼美人,一個亂攀親戚的小小女子罷了,難不成她還以爲真能再入皇宮,成爲太子的嬪妃不成?那將置皇上於何地,置我大唐朝廷臉面於何地?”

史愛國道:“可是,那個……派誰去辦啊?這事辦完之後,需當滅口,派去辦事的人,也是不能留的啊,而且不能讓太子知道,也不能讓王平安知道的。如果派侍衛們去,這消息怕是守不住,事後滅侍衛口時,會有人注意到的啊,一下子死那麼多的人,說不定會驚動皇上的,再說要滅侍衛們的口,還得再派侍衛去,滅來滅去的,沒個頭兒啊”

史忠臣哼了聲,道:“這有何難,去街上找些惡少年,給他們些錢,讓他們半道伏擊,就說要搶一個富商的家眷,待行劫之時,安排一隊侍衛巧遇,將所有人都射死也就是了,侍衛們不知原由,他們又沒死人,誰又會注意這種小事。”

“這個,似乎不妥啊”史愛國感覺這個計劃有漏洞,消息怕還是會走漏出去的。

史忠臣一甩袖子,道:“要想讓人活,難;可要想讓人死,有什麼難的?這種小事難不成你也辦不好?反正,武媚娘無論如何也不可以活在世上,你去辦吧”

史愛國頭皮發麻,只好答應,心裡暗暗後悔,早知麻煩會被踢到自己的頭上,那就不應該告訴大哥,這回可好,自己想來問主意,結果變成了自己去執行殺人計劃,怎麼殺還得自己想主意。

他回到了東宮,進入寢宮,見李治這時已經醒了,眼睛紅腫,呆呆地坐在牀上,不說話,也不動彈,猶如木雕泥塑一般。

史愛國走到牀邊,將信交給了李治,想了想,感覺事情已經鬧得這般大了,再藏著掖著,搞暗示,玩旁敲側擊,都是不應該的了,必須一次性的解決掉,就算再怎麼不情願,也得解決利索,否則事情會越來越大,直到不可收拾,威脅到李治的太子之位

史愛國將信拿了出來,道:“殿下,這封信您看過了,老奴也看過了,便不要留在這世上了吧”說著,他點著火,把信燒成了灰燼。

李治呆呆地看著那幾片紙灰,忽然,他說道:“愛國,孤想把媚娘接進京來,你能想個辦法嗎?”

史愛國心想:“我們就知道,你一定想把她接回來的,而且我們已經打算在半路上殺掉她了”

點了點頭,史愛國道:“這個簡單,可以叫王平安派人送她回來,由老奴親自去半路接她,可保萬全。不過,殿下你要是把她接回來了,可怎麼安置呢?長安雖大,卻無她的立足之地啊”

李治道:“你有什麼主意嗎?說來聽聽”

史愛國搖頭道:“老奴沒有主意,這種事從沒做過,還得殿下您親自拿主意才成。”

李治一拍牀榻,急道:“孤要是有主意,何必問你呢?無病又不在這裡,這事兒又不能告訴舅舅,誰能爲孤解憂,誰能啊?”說著話,他的眼淚又出來了,懦弱本性爆發,再也堅強不起來。

史愛國道:“要不然,在城中買一座宅院,讓媚娘住進去,殿下閒暇無事時,便去看看她,這樣可好?”

李治一聽,頓時開心起來,這回不拍牀,改拍手了,破涕爲笑,道:“好啊,這座宅子需當離東宮近些,這樣孤去看她時也方便呀”

史愛國連連點頭,道:“好,當然好,老奴這就去辦。可給王平安寫信……還是由老奴來寫吧,以防書信萬一落到別人手裡。”說著,他提筆寫信。

李治問道:“那個送信的人呢,你去叫他進來,孤有話要問。”

史愛國可不想讓李治去問信使,萬一武媚娘教信使說點啥,把太子給弄得再哭一場,把眼睛由小桃哭成大桃,那可就不好了,怎麼見皇上啊,頂著兩個大桃子去?

他道:“老奴已經替殿下問過了,那個信使一問三不知,說不出半點媚孃的事來,他甚至連媚娘是誰都不知道,想來王平安也是怕走漏了消息,所以纔派這麼個人來的。這樣也好,一切小心爲上。”

李治有些失望,但卻並沒有說什麼,只是一個勁地催促史愛國寫信,早早把武媚娘接回長安。

史愛國筆一揮就寫好了信,交給李治,道:“殿下,您看看,這麼寫合適不?”

李治拿過信一看,就見上面只寫著一句話“通化門外三裡”他道:“這,這無病能看得懂嗎?”

史愛國道:“王平安一定看得懂的,而且重要的是,不能讓別人看懂”

李治嘆了口氣,道:“好吧,速去辦吧。孤頭疼啊”說著,又倒到了牀上。

史愛國當即告退,出了東宮,去見王平安派來的人,把信交給信使,讓他帶回慶州。處理好信的事,史愛國又叫來蒙大恬,道:“咱們長安市面上不太平,總有地痞勒索行商,你可知哪些個地痞最囂張?”

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284章 石坑村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81章 藏身第156章 淚娘子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525章 武媚娘當真有妹妹第570章 陰謀論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878章 見招拆招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599章 急喉風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562章 爲了江山社稷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55章 名不虛傳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591章 賽馬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493章 如夢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700章 生了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559章 名單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11章 更幽堂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577章 喜脈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562章 爲了江山社稷第443章 唐軍集結地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11章 手到病除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774章 武媚娘抱著李治痛哭第136章 遠行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
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284章 石坑村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581章 藏身第156章 淚娘子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525章 武媚娘當真有妹妹第570章 陰謀論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129章 真假小神醫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878章 見招拆招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599章 急喉風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562章 爲了江山社稷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55章 名不虛傳第306章 神探狄仁傑第842章 武媚孃的第一個追隨者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591章 賽馬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493章 如夢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700章 生了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559章 名單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11章 更幽堂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577章 喜脈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562章 爲了江山社稷第443章 唐軍集結地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22章 大聖安碰上了突厥第一勇士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11章 手到病除第769章 相逢卻不敢相識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774章 武媚娘抱著李治痛哭第136章 遠行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嘉善县| 资源县| 怀柔区| 武功县| 兰州市| 玛曲县| 西贡区| 湘乡市| 额济纳旗| 嵊州市| 秦安县| 大余县| 涟水县| 治多县| 盘山县| 广丰县| 汉阴县| 柞水县| 通山县| 金山区| 桐庐县| 蒙山县| 凭祥市| 松滋市| 武鸣县| 谷城县| 赞皇县| 临夏市| 花莲县| 德昌县| 山阳县| 阜新市| 玉溪市| 旺苍县| 石城县| 米脂县| 巢湖市| 阆中市| 新田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