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

李治再不說話,大步來到御輦的跟前,親自把武媚娘扶上了車,他自己跳了上去,喝道:“趕路,磨蹭什麼”

他上車上的突然,趕車的禁軍還沒爬上車呢,聽皇帝怒喝,禁軍心想:“沒料錯吧,早就知道這股邪火得發到我們的頭上”爬上車,一揮鞭子,催動御馬,往前行進。

大臣們趕緊小跑著到了自己的車駕前,紛紛上車,在車外誰也不吱聲,可一上車,車門一關,立即便議論起來。剛纔的情景他們都看到了,從表面上看,那個抱著李素節的楊御女,似乎沒有半點過錯,而且她也沒有向皇帝告狀,從人品上來講,這個女人還是不錯的。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尤其是皇帝的家務事,從表面上看看就足夠了,誰還敢從本質上去分析一通,那可是大不敬之罪,誰也不傻呀

後面的王皇后卻傻了,她和李忠早就坐到了車上,可外面的事情,卻從車窗裡看得清清楚楚見皇帝甩袖子發脾氣,王皇后幾乎暈過去

離得遠,她又在車裡,武媚娘說什麼,她根本就聽不見,可皇帝又那樣子,越不清楚她越害怕。待車駕啓動之後,她忙叫來大宮女秀兒,道:“那個楊狐貍和皇上說什麼了,剛纔你在外面,你聽見了嗎?”

她以前管蕭淑妃叫狐貍,蕭淑妃死掉了,她就把這個稱呼原封不動地罩到了“楊春花”的頭上。

大宮女秀兒屬於耳報神一樣的人物,她剛纔在車外,可是振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皇帝那裡說話聲音雖然不大,可她還是聽到了,見王皇后詢問,她在地上一邊跑,一邊道:“回娘娘的話,那個楊狐貍什麼也沒用說,還爲娘娘你遮掩,話是那個史義府說的,他向皇上告狀了”

王皇后大吃一驚,她忽略了史義府,萬沒想到壞事兒的不是楊狐貍,而是史義府。一個綠袍小官,竟然敢說皇后的壞話,他是傻子吧,不怕報復?她們王家在朝中可還是有些勢力的,尤其是王平安,更是權勢滔天。

楊狐貍有幫手,自己可也有,現在該論到幫手上場的時候了王皇后道:“你趕緊去前面,把王平安叫來,快快,讓他來和本宮說話”

秀兒答應一聲,加快步伐,跑到了前面。可跑到了前面,看著前面一溜的馬車,秀兒卻蒙了,王平安坐的哪輛車???

忽然想起,王平安是來彙報宮中法事的,他不是坐車來的,是騎馬來的。秀兒又向馬隊中望去,卻沒看到王平安。她只好跑到一名禁軍的馬旁,叫道:“你看到王相爺了嗎?”

禁軍看了她一眼,心想:“就算我看到了,告訴你了,你也找不到他的,就算你找到他了,他也不會去皇上那裡,替你們探皇上的口風的,你們行動太慢了”

禁軍俯下身子,道:“王相爺是來報信兒的,報完了信兒,自然要回長安了,你要想找他,得現在騎馬往回走。不過王相爺的馬快,估計在進城之前,是趕不上了?!?

秀兒停下腳步,茫然四顧,王平安回長安了?他怎麼說走就走,也不和皇后娘娘打聲招呼?轉念一想,王平安倒也沒有做錯,他是來向皇上報信兒的,說宮裡的法事做得如何,如果皇后娘娘沒有見召,他確是不用來打招呼的,而皇后娘娘見召得又晚了

她在道邊一耽擱,後面王皇后的車駕就趕了上來。王皇后問道:“秀兒,咱家相爺呢?”

秀兒連忙又隨車跑了起來,道:“回娘娘的話,王相爺回長安了,他的馬快,在進城之前,就算咱們派人去追,也是追不上的了”

王皇后聽了,長長嘆了口氣,真是到了關鍵時刻,誰也指望不上啊,唯一一個能在皇上身邊說得上話的人,也回了長安。

她坐回車裡,心急如焚,這可怎麼辦,不能硬挺著啊,得在皇上大發雷霆之前,把事情給擺平,得有人去解釋一番才行

實在沒有辦法了,有病亂求醫,王皇后看向身旁坐著的李忠,道:“忠兒,你父皇生氣了,怪咱們去罵素節。怎麼辦,要是咱們找人去說情,該找誰呢?”

李忠眨巴了眨巴眼睛,他一個小小孩童,能有什麼主意??墒?,偏偏就因他是小孩子,想法單純,能把複雜的事情,看得簡單了,所以一下子就能找到那個關鍵人物。他道:“母后找不到舅舅?那就找舅爺啊,他不就在前面的車上麼?”

“舅爺?”王皇后一愣,忽地一拍大腿,對啊,找長孫無忌啊長孫無忌有個怪毛病,就是幫親不幫理,有理沒理的無所謂,誰跟他親,他就幫誰,而且幫起自己的親人來,相當強橫,非常野蠻。蠻不講理,說的就是長孫無忌這種人

王皇后趕緊又把車窗打開,對秀兒道:“去,去前面找長孫大人,就說……就說本宮剛纔被中了暑,犯了痰氣,所以得事有些糊塗,還請他多多見諒,有什麼事請他幫忙給擔著些。等到了地方再休息,讓太子過去……過去,那個承歡膝下”

秀兒連忙答應,趕緊又往前面跑??伤贿吪?,心中一邊叫苦,皇后娘娘也真是的,車駕竟走在隊後,難不成皇上是龍頭,她是鳳尾?這可苦了自己,都跑得腿軟了,跟馬比速度

長孫無忌是當朝第一重臣,但車駕離得皇帝也不算近,最近的是宦官侍衛,他在宦官侍衛們的車後,而且車駕顯眼,一看便知。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房玄齡同坐一車。長孫無忌道:“太子和素節之爭,看來不可避免了。那個楊御女不及蕭淑妃,身份上和皇后差距太大,不過看樣子她很受寵,估計著品階很快就能得到提升,但素節太小,又非她親生,所以爭起寵來,就算不可避免,但也不會太激烈?!?

他不認爲楊春花有什麼威脅,所以纔有這麼一說。

褚遂良道:“無忌公說的沒錯,太子和素節之爭,不會太激烈,必竟一個是皇后之子,一個是失恃兒,沒什麼好爭的。真正的威脅來自於那個楊御女的兒子,她這麼受寵,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生出兒子吧。到時有了親生兒子,哪還可能再幫著素節爭寵呢,那不是替他人做嫁衣裳了麼”

房玄齡卻道:“太子和皇子之爭,從前隋開始就是個大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咱們不能光靠拖,見招拆招是不行的,得想一個辦法,一勞永逸,畢竟咱們老了,總不能一直在朝裡替皇上辦事吧。得想個辦法,由咱們來立個規矩,把這事給徹底解決了,這樣我大唐江山才能一直無憂,千世萬年的傳下去啊”

褚遂良道:“要不,學學周朝時的分封,把皇子封出去?”應對皇子的事,實在沒什麼太多的辦法,他也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分封,這和王平安說的倒是相似。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卻一起搖頭。長孫無忌道:“皇子弱,長安強,倒也罷了,萬一皇子強了,那豈不是定要發生戰爭?;首觽兌荚陂L安,不過是在宮裡亂鬥一氣,再不致頂多也就是玄武門那裡再出點兒事,可一旦皇子要進京,那可是流血千里了”

雖然不知道以後明朝分封皇子的事情,但長孫無忌卻能看到,皇子要是強了,怕是中央要遭殃,兩軍對戰,必會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這纔是真正對大唐江山不利的事情。

房玄齡道:“皇家子嗣延續,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如果封地小了,養不活他們,如果封地大了,又會產生強藩,再說就算封地小,剛剛可以養活他們,可架不住人多啊,一塊一塊的地封出去,必會影響到朝廷的稅收,這碗水可實在是很難端平的啊”

他們研究的這個問題,一直到了封建王朝結束,都沒能真正解決好,除非把封建社會變成資本社會,但對於他們來講,那是天方夜譚,大逆之舉。

三個老宰相只好一起嘆氣,全都拿不出個辦法來。正嘆著氣呢,就聽車外有人道:“長孫大人,皇后娘娘派了人來,說有話要對您說。”

他們三個一起哈了聲,褚遂良笑道:“估計是王皇后見皇上生氣,她害怕了,而無病又回長安,她找不到太子的舅舅,只好找你這個舅爺了”

房玄齡道:“少管爲妙,女人家的事,儘量少管,越管事兒越多”他是從來不管家中老妻的,因爲他管不了

長孫無忌嗯了聲,道:“不見?!?

褚遂良打開車窗,見車旁伴著一名禁軍,而禁軍的馬外,則跑著一個滿頭大汗的宮女,想必這個宮女就是王皇后派來的。

褚遂良道:“長孫大人身子不適,不能見風,又不好讓皇后娘娘的宮女上車,便不見了吧,有什麼事,等到了地頭兒再說”說完這句,他便把車窗關上了,不管那大宮女用什麼理由,一概不聽

禁軍低下頭,對秀兒道:“聽見了吧,我替你通報了,可長孫大人身體不適,不能見你,可不是我有意爲難,你回去如實告知皇后娘娘吧”

和剛纔找不到王平安一樣,秀兒又開始茫然起來,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找誰都不好使,要麼是不在,要麼是不見。是不是他們看我家皇后娘娘失寵,所以全都落井下石了啊

她一發呆,腳步自停,不多時,王皇后的車駕上來。王皇后在窗子裡問道:“怎麼樣了,長孫大人說什麼了,可有答應?”

秀兒又累又急,她都快哭了,邊隨車跑,邊擡頭道:“長孫大人說他身體不適,不見奴婢,奴婢根本就沒和他說上話”

王皇后大吃一驚,心想:“糟了,連長孫無忌都要置身事外,看來我誰也指望不上了,只能靠自己了。”

她不再理會秀兒,坐回車內,直愣愣地發呆,茫然不知所措。李忠擡著小臉兒看著她,見母后不吱聲,他便也乖乖地坐著不動,他不知宮斗的險惡,但也知母后遇到了**煩。

王皇后想了好半天,心想:“罷了,只好再受些委屈,與那楊春花和解吧,等休息時,趁著皇上不在,我去找她說幾句軟話,她不敢不聽的,只要她不爲難自己,這一路上把事情拖一拖,等回長安後事情就能好辦些,我去找父親和母親,讓他們從中斡旋,總得讓皇上把氣消了纔好”

她重重地嘆了口氣,剛纔太沖動了,沒有考慮周全,結果惹下了這樣大的麻煩。她拍了拍李忠,道:“我兒,母后爲了你,受了這許多的委屈,你長大了之後,可一定要孝順母后啊,不要再讓母后受委屈了?!?

李忠重重地把小腦袋點了點,雖不知母后到底受了什麼委屈,但卻不忍看母后傷心。

前面車上。李治問道:“媚娘,這裡沒有旁人,剛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快說說,不要讓我再著急了?!?

沒有外人,這很關鍵,這就意味著不用裝賢淑了。武媚娘眼圈紅紅地道:“是媚娘失禮了,剛纔沒有過去給皇后娘娘見禮。她便過來罵我,還罵素節,罵我也就罷了,誰讓我欠著她的人情,要不是她,我也進不了宮,這恩情一輩子都還不完。可幹嘛要罵素節啊,他這麼小,什麼都不懂,也沒惹著她啊”

李治嘿了聲,心想:“不是素節惹著她了,只要是皇子,就都惹著她了,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麼?當初舅舅難爲李恪時,難道還會因爲什麼,一樣的事兒,只不過現在換了人而已?!?

李治道:“你且寬心。以後少見她也就是了,免得她找素節的茬兒?!?

武媚娘聽著微微一怔,目光閃爍,隨即看向懷裡的李素節,小聲道:“素節這麼小,他能有什麼過失,讓皇后娘娘找茬兒呢”她說這話時,用的是肯定的語氣,而非疑問。

李治沒注意,擺手道:“皇子的事兒麻煩著呢,你就別多問了,問了也是白問。我就說你這次不該帶著素節出來,你偏帶,要不然也不會出這煩心事兒的”

“可是,我……”武媚娘有心辯解一下。

李治卻把眼睛閉上了,道:“別說了,這就樣吧,有什麼事等回長安再說,在路上時離她遠點就成了,眼不見爲淨,不見面,總不至於還有麻煩吧”

武媚娘低下頭,悠了悠李素節,隔了半晌,這才嗷了聲,算是答應。

第570章 陰謀論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493章 如夢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875章 狂怒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514章 裝賢淑第303章 王侯爺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570章 陰謀論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864章 李義府扯虎皮成功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606章 相認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875章 狂怒第696章 李治回京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460章 救出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334章 老子們不伺候你了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101章 你不會是姓楊吧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760章 無需忍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304章 紫袍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92章 李義府第449章 古藍田和王文度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327章 審案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572章 武小妹第166章 山漆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137章 萬民旗第142章 終於有人叫我主公了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66章 山漆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
第570章 陰謀論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493章 如夢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875章 狂怒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514章 裝賢淑第303章 王侯爺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570章 陰謀論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864章 李義府扯虎皮成功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606章 相認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875章 狂怒第696章 李治回京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134章 做準備,去長安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460章 救出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334章 老子們不伺候你了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101章 你不會是姓楊吧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163章 要出醫書第760章 無需忍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304章 紫袍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癥狀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13章 煎制偏方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792章 李義府第449章 古藍田和王文度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327章 審案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572章 武小妹第166章 山漆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755章 稱相門下省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137章 萬民旗第142章 終於有人叫我主公了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188章 吳氏秘法第325章 往大理寺塞人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166章 山漆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海宁市| 宽城| 甘孜县| 乃东县| 西吉县| 日喀则市| 陆河县| 乌兰浩特市| 喀什市| 秀山| 叙永县| 农安县| 武清区| 延安市| 防城港市| 京山县| 武邑县| 定安县| 博野县| 浙江省| 额尔古纳市| 深水埗区| 屯昌县| 华安县| 新郑市| 新巴尔虎右旗| 隆回县| 白河县| 苗栗县| 灵丘县| 玉门市| 青冈县| 怀仁县| 柳林县| 八宿县| 毕节市| 盐津县| 高淳县| 云阳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