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府衙之會

濟州城往日繁華的大道上,幾乎看不到一個百姓。長街上,兩三步就有幾名軍士,或低語,或行走,或守衛。天地間,都是一片陰沉沉的悶鬱之氣。

肖鶯兒一路揮鞭驅馬,卻又忍不住屢屢回首望向車駕,最後終究耐不住,問出聲來:“主上,那個蕭府的總管意有所指,莫非蕭遙對主上有所脅迫?”

容若的聲音從車內傳來:“鶯兒,你真的什麼也不知道?日月堂,真的就只有這樣的能耐了?”

肖鶯兒目光閃動,口中卻道:“屬下不明白主上的意思。”

車中容若淡淡道:“今日跟我出去的護衛,好像和以前的不是同一批人。性德說,他們的武功都是拔尖的,比以前你指給我的護衛好出許多倍。怎麼回事,好端端爲什麼換人了?對了,松風哪去了,按理說,你們兩個都是我的貼身之人,既是這麼重要的聚會,應該一起陪我來纔對,該不會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吧!”

肖鶯兒眼神一跳,臉色有些發白,沒有說話,只是把鞭子揮得更響,趕得馬車飛快。

容若在車中淡淡道:“鶯兒,你怎麼不說話了。”

馬車忽然停住,肖鶯兒在車前道:“主上,府衙到了。”

容若掀開車簾跳下來,卻見府衙之外,已有兩千名軍士,列出威武盛大的儀仗。

陸道靜、齊雲龍雙雙迎到府外來了,府門處有著將軍甲冑的人居然有七八個,都站在一起相迎。

這麼大的陣仗,足以讓許多人受寵若驚、手足無措,外加感激涕零了。

可是容若卻只是腳步微頓,望著威嚴的府衙大門,深深吸了一口氣。

屬於他的戰場,終於到了。而他要進行的,是一場關係到濟州,關係到楚國,甚至關係到整個天下的戰爭。

“容公子。”陸道靜三步兩步,近前相迎。

容若勉強笑笑:“陸大人,今兒這濟州府中有頭有臉的,可都到齊了吧!”

陸道靜笑道:“人都到了,可就差公子一個了。”

容若點點頭,隨他入內。

兩旁軍士列陣舉刀,高聲呼喝。刀上的寒光刺得人眼疼,那呼喝之聲更是嚇得人心驚肉跳。

容若臉色微變,陸道靜苦笑道:“這是幾位將軍堅持的迎賓之禮,說是軍營之中,只有對最尊貴、最神勇的客人,才行這樣的禮。”

容若心中冷笑,是行禮還是示威,真個是有待商椎了。

陸道靜看他表情不太痛快,忙著打圓場:“容公子,且容下官爲你介紹,這位是從遠南郡趕來的程知勇將軍,這位是銀安城的趙勁節將軍,這位是福山郡的劉長安將軍,還有這位魏知倫將軍今天剛從臨安府趕到……”

他一一介紹,容若便也一一打量過去。

程知勇身材稍矮,但氣度沉穩。趙勁節一身銀白衣甲,佩白色披風,再加上眉目英挺,直似小說裡的白袍小將軍。劉長安年紀最大,滿臉絡腮鬍子,看似粗莽之士,只是沉毅的眼神才透露出他遠比常人深沉的城府。魏知倫最是英武高大,眉宇之間,都有一股英豪之氣逼人而來。

陸道靜把七八位將軍都介紹了一遍,容若也都打過招呼。

諸將皆含笑回禮,絲毫沒有爲官者對待百姓的託大。

陸道靜壓低了聲音道:“公子莫怪,如今非常時刻,公子的身份對於激勵士氣效用極大,下官已悄悄暗示過他們,公子乃皇室子弟。”

豈只是皇室子弟那麼簡單,只怕後來公佈出來的身份更嚇人呢!容若胡思亂想著,對諸將笑道:“聽說各位都師出同門啊?豈非都是師兄弟?”

劉長安爽朗地笑著:“也不全是,魏將軍三代都是大將,可算得真正的武將世家,家中男兒,無不投身軍旅。而趙將軍更是人中龍鳳,當初不過是普通軍士,純憑個人能力,升至如今一城守將的位置,令人敬佩。”

程知勇對著趙勁節的肩膀重重打一拳:“這小子,總是穿著白袍白甲亮銀盔,比那說書的嘴裡的英雄小將還俊俏,天天就盼著大打一仗,徵西掃北,除奸斬惡,好立蓋世功勳呢!”

趙勁節笑著反手一拳打回去:“別胡鬧了,讓容公子看了笑話。”

容若自是陪著他們說說笑笑,暗地裡腦筋飛轉地分析這一干將領的身份地位,最終是怎麼抉擇的。或者,此時此刻,他們早已選好了要站在哪一邊了。

容若思索之間,腳下已是隨著陸道靜進了府衙。

纔到府衙大門前,日月堂的其他隨從就被攔下,陸道靜低聲道:“下官與諸位將軍商量過了,今日之會,關係濟州安危,茲事體大,不宜有閒雜人在。”

容若含笑點頭,不置一詞,只是隨著他們徐徐而入,在進內門時,就連肖鶯兒也被攔了下來。

肖鶯兒眼望容若,幾次欲言又止,最終卻是什麼也沒有說,就停下了腳步。

只有性德,一路隨容若直入內堂。他風儀氣度,世人難及。明知他的身份也不過是容若的隨從,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生起要攔下他的念頭。

一進內堂,裡面已是坐滿了人。容若一眼掃去,全都是老熟人了。濟州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全在這裡了。

客席第一位上,坐的就是蒼道盟之主柳清揚。第二位空著,估計是留給自己這位日月堂主人的。第三個座位也沒有人,猜想本來是留給神武鏢局何夫人的。

濟州茶商會長趙遠端,還有鹽商行會的副會長姚誠天、錦慶隆大東家孫崇如、富祥林大東家賀方、鹽幫幫主孫遠、護民會會長程灼、漕幫幫主許清風www.Qingfo.Cc。

曾做過朝中三任命官的鄭永之;家中子弟皆入仕途,以門宦立世的林崇文;爲官三十載,歷任樑楚二朝的名士許允。

濟州武林大豪則有滅金堂堂主歷豪,以及經營著八處武館,在蒼道盟威勢下,仍能聚衆多弟子的風天豪,甚至還有這段日子先後因明若離收徒和柳清揚嫁女,而聚集在濟州,還沒有散去的武林人中,有頭有臉有勢力的人物,也都在座。其中就有容若在明秀閣中,認識的老熟人許豪卓,倒是趙允真自餘鬆泉死後,傷心過度,黯然而去,並未留在濟州,不曾參與此會。

另外,一旁除僕役外,也侍立了些捕快差役,身手精悍靈活之人,其中以濟州總捕頭成永心爲首。

只是這滿座熱鬧,卻少了以往濟州每次盛會,沒有人敢於遺漏的人物,原濟州首富謝遠之。

容若心中感慨萬分,目光四下一掃。

這幫大人物都安坐席內,身後並無從人護佑,只有府衙的下人,恭敬地垂首立於每個人身後,照應茶水。想必他們的從人,也一樣以要事密議的理由被攔在外頭了吧!

看四周諸人,除了些身負武功的豪士強者,其他富商名士、官宦子弟,臉色多少有些蒼白,神色略顯張惶,不知是爲濟州如今的形勢而擔憂,還是剛纔進門時被衆軍士拿著刀猛揮,兇神惡煞的叫喊給嚇的。

容若目光流轉,腳步微頓,一個身形瘦長的僕役已經過來引位:“容公子,請。”

容若點點頭,便在他的指引下,坐到柳清揚身旁。

這僕役恭敬地捧上熱茶,這才小心垂首退到二人身後去了。

性德隨隨便便站到容若背後去,立時就成了廳中最顯眼的存在,所有侍從之中,只有他一個是外人,可是他這一站,卻是說不出地理所當然,順理成章,居然沒有一個人能生出異議來。倒叫其他服侍的下人,羞慚得擡不起頭來,自覺沒有資格同他站在一起。

陸道靜也半點沒生出應該讓他出去的念頭,反而搓著手,盤算著要怎麼在合適的地方,加張椅子。只是這等席位排列,卻有偌大學問在內。每個人的座次都代表著他在濟州的身份、地位,半點亂不得。性德身份是容若的隨從,要安排座次,卻艱難得讓陸道靜腦袋生疼,半天也沒能想出法子來。

容若坐下後和柳清揚打聲招呼,忍不住問:“何夫人爲什麼沒到,何公子也沒有來?”

柳清揚低嘆一聲:“也許是爲了非煙的婚事,鬧得僵了,不願來與我照面吧!不來也好,倒免了是非。”

容若猜得出即將發生的所謂是非之事,有多麼可怕,倒是對柳清揚的話大起同感。他嘴裡心不在焉地和柳清揚說話,眼睛卻只顧四下張望。

偌大內堂,除了一干貴客、諸多僕從外,並無半個閒人。容若卻一直覺得手足冰冷,熱鬧非凡之處,偏感覺出森冷的殺氣來。

這麼多的人,有幾個是爲濟州安危、楚國將來而聚,又有多少人,暗懷奸謀,意圖禍亂天下,看著眼前一張張笑臉,讓人難以分辨。

主位上擺了三張椅子,左右各一張,正中的椅子上居然鋪著明黃色的墊子,看得容若心中微微一緊。

四周談笑的衆人,眼神也時不時往正中看過去,顯然人們都感覺到好奇。

隱約有人低聲道:“看來,這一回,蕭公子可真是忍不住了?”

“什麼蕭公子,該改叫二皇子了吧!他雖金冊除名,終究是皇家子弟。縱沒有王爵,也還是皇子。平時礙著國家法制,咱們明知他的身份也都裝成不知道,這會子碰上變亂,他可真要以皇孫公子的身份出來主持大局了。”

容若心中苦澀,心知那明黃的椅子爲自己準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這時陸道靜與齊雲龍,見諸人皆已入座,彼此點點頭,便也坐下了。

出乎衆人意料,他們沒有坐到主位左右的兩張椅子上,卻是分左右,坐到下首去了。

連濟州太守與將軍都只坐在下頭,那上首又是什麼人才有資格坐?

一時間,內堂便有些低低私語響了起來。

兩扇大門突兀地關了起來,關門聲並不響,不知爲什麼,卻讓堂中每一個人,莫名地震了一震。整個內堂忽的一暗,待得四周侍從燃起燭光,照亮廳堂之時,主位之上,已站了兩個人。

左邊是蕭遙,他穿的不是往日灑脫的藍衫青袍,而是華貴的錦袍。雖然並沒有繡了代表王爵的盤龍,但是袍角黃色的鑲邊、精緻的繡紋,彷彿在昭告所有人,他高貴的出身。

他站在這裡,幾乎是所有人意料中的事了。自樑太子叛亂以來,蕭遙的活動頻頻,關心情切,幾乎等於昭告天下,這位金冊除名的王爺,打算不顧一切,承擔起自己身爲皇子的責任,保衛楚國了。

可是,讓人意料之外的是站在他身邊的人──驕橫的表情,冷漠的目光,來到濟州時間不長,任意胡爲,只知尋歡作樂,驕橫肆意,幾乎讓所有濟州人留下壞印象,從京城來的有錢惡少。

如果不是因爲他的三弟容若容公子太有錢有勢有地位,只怕早就因爲過份囂張的行爲,被人打成豬頭,偏偏這麼惡劣的男人,居然搞得柳家大小姐鬧出婚變也非他不嫁,簡直好運得天理不容,豔福大到令人髮指。

很多人甚至報不出他的名字,對他的印象,僅僅是,容若的三哥、柳非煙的未婚夫。

而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他那過於華麗的服飾。明黃的錦綢上,四爪金龍騰空飛舞,九龍冠旁,流蘇上清明的黃色,簡直像火一樣,燙著人的心。

依當朝例制,如非親王顯貴著此衣飾,便爲逾制,罪可族誅。

一時間滿堂譁然,大部分人的目光緊盯蕭遠,驚歎之聲即起,震驚之色難掩。

蕭遠一概的我行我素,滿堂的竊竊私語,滿堂的異樣眼神,他只做不聞不見,大大方方在右方椅子上坐下,眼睛直似長在頭頂上,倒是連往下頭看一眼的功夫也省了。

蕭遙有些不贊同地皺眉看了蕭遠一眼,卻也知道這人性情就是如此,說不動他,只得轉首對衆人一抱拳:“程將軍等諸位日夜兼程,領兵來助;柳先生起於民間,召熱血義士;趙會長諸位慷慨解囊,以助軍資。今日各方豪傑,聚於一堂,爲的都是濟州生死,楚國安危,百姓苦樂。蕭遙身爲皇子,怎敢怠於逸樂,獨善其身,就此,爲皇家,爲楚國,爲天下,謝過諸位了。”說著深深一揖。

諸人不敢受他的禮,紛紛站起來還禮。只有容若坐著一動不動,一時間變得非常顯眼。

不過,顯然連串不合情理的事已經把衆人的腦子震得有些麻木了,這一回,居然沒有多少人用異樣眼光看容若了。

蕭遙復對衆人道:“而今國難當頭,還仗諸位挺身而出,仗義相助,蕭遙在此拜託了。”

衆人紛紛表態。

“蕭公子放心,爲了國家,就是叫我們傾家蕩產,我眉也不皺一下。”趙遠端就差沒拍胸膛表忠心了。

魏知倫笑道:“我等武人,於國難之際,正應沙場血戰,爲國爲民,縱馬革裹屍,亦份所當爲,公子何其言重。”

其他人,不管是商人,還是豪強,不管是將軍,還是武者,無不紛紛表態。

只有容若和柳清揚一直一語不發。

蕭遙一連串稱謝承情,眼神終於還是停在了柳清揚身上。

從入廳以來,柳清揚一直沉默地坐著,極少發言。直至此時,他才徐徐道:“只要可以令得國家安定,百姓安樂,老夫何惜殘軀。”

遙忽的斷喝一聲,不見素來的灑脫隨意,倒是大見英豪霸氣。

他目中忽的電光閃動,站在堂中,朗聲道:“而今楚國危如累卵,都只因……”

他語氣一頓,目光掃視一週,在容若臉上停了一停,方纔接著說下去。

“奸臣誤國,弄權狡政,欺主辱君,強娶太后,獨霸朝綱,以致民不聊生,百業凋零,人心背離,朝臣怨怒,方予樑人可乘之機,興兵亂國。於此國難之際,我身爲皇子,豈可坐視太阿倒持,天下大亂。諸位皆英豪熱血之士,更不能容奸徒弄權,禍亂國家。而今我們共聚一堂,正可同商大計,正君位,討逆賊,扶君王,平天下,還大楚一個太平盛世。他日凌煙記功,必不忘諸君今日之德。”

這一番話,說得滿堂寂然,真個一根針掉到地上,都可以聽得見。

初時諸人,還當他要商量怎麼對付樑太子的軍隊,萬料不到,這一開口,詞鋒竟直指當朝攝政王蕭逸,說出來的口號是正君位,討逆賊,實際上,就是造反。

蕭遙話說到一半,陸道靜已是慘然色變,挺身似要阻攔,卻不防坐在身旁的齊雲龍一把扣住脈門,一股內力逼入體內,迫得他半個字也發不出來。

耳旁只傳來齊雲龍低沉的聲音:“陸大人,蕭公子願出面主持大局,你也是同意的,而今怎好打斷蕭公子的話。別忘了,如今濟州做主的人,是我不是你。”

陸道靜發不出聲,其實可以發聲的人,也都半天不做聲,或許根本還來不及消化蕭遙這番嚇死人的話。

過了好一陣子,纔有人語帶激憤地大聲斥問:“蕭公子,你叫我們來,商量的就是這件事嗎?”卻是出身於官宦之家的世家子弟林崇文。

“自然是這樁關係楚國安危、天下大局的大事。”蕭遙笑道:“孫老爺是門閥世族,大家之後,當知禮法規條,君臣之份。自古以來,豈有臣娶君,何來嫂嫁弟。楚國如今已爲天下笑柄,這等獨霸朝綱,欺凌君王的逆臣,難道不該誅,不能徵?”

林崇文臉色發白:“當朝攝政王縱有失德之處,然下不言上非,臣不斥君非。連皇上尚且認可,我等臣民,只可盡苦諫之責,豈可行非道之亂。”

“皇上認可?”蕭遙冷笑一聲:“古來豈有血性男兒,能受這辱母之恥。皇上怎會認可,只是那逆臣賊子,欺辱國母,謀害君王。皇上不得已逃出京城,遠行避禍,日夜思母念國,受噬心之痛。自古以來,君辱臣死,我等臣民,豈可坐視君王被難,國事日非。”

有人大喝一聲:“茲事體大,蕭公子你雖身份不凡,亦不可信口開河,請問有何憑證。”開口的,乃是濟州武林大豪風天豪。

蕭遙斷然道:“當今天子,便在此處,何須他物爲憑。”

一時滿堂愕然,蕭遙已是快步下階,對著容若大禮拜倒:“吾皇萬歲。”

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六章 蒼道之主第七章 笑陷敵城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三章 戲假情真第五章 制度人心第九章 意外驚變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七章 絕塵而去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四章 似是故人第四章 戰場驚變第六章 慶國來客第十章 再起驚變人物介紹第七章 人性之嘆第十章 千金一諾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三章 公主鳳駕第三章 衝鋒陷陣第六章 驚心動魄第七章 月夜慶功第八章 名利富貴第九章 此心不悔第二章 不變之諾第四章 戰場驚變第三章 佳人尋釁第十章 笑離京城第九章 突生異變第九章 莫測之能人物介紹第四章 光明未來人物介紹第二章 泣血深情第十章 千金一諾第九章 金殿大朝對漢武帝的爭論有關強橫暴虐的討論第六章 新人上任第二章 一月之約人物介紹第六章 蒼道之主第三章 巧計連連第九章 突生異變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一章 驚天雷霆第二章 此生孤辰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四章 生死之間第二章 所謂決鬥第九章 俘虜之苦第四章 漫漫長途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十章 肝膽相照第五章 一統天下有關容若的爭論後記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八章 啼笑誤會第三章 驚世一詔第七章 納蘭神射第一章 寵臣第一章 情深斷腸第五章 一統天下第五章 制度人心第五章 古怪帝王第九章 賭風盛行第二章 飛雪之城第一章 初會秦王第九章 壽宴風雲第六章 暗室之議第六章 地獄天堂對文章的評論第九章 衆人臣服第三章 驚世一詔封面投票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四章 人生初戰幕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三章 一語感人第三章 百口莫辯第六章 且論強秦第九章 衆人臣服第九章 俘虜之苦第四章 攝政賢王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二章 連場爭鬥第四章 生死之間第六章 往事歷歷第二章 國破家亡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六章 計防偷窺第五章 援兵天降第八章 新人新規第三章 衝鋒陷陣第二章 飛雪之城有關更新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四章 針鋒相對
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六章 蒼道之主第七章 笑陷敵城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四章 人近心遠第三章 戲假情真第五章 制度人心第九章 意外驚變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七章 絕塵而去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四章 似是故人第四章 戰場驚變第六章 慶國來客第十章 再起驚變人物介紹第七章 人性之嘆第十章 千金一諾第二章 死士死計第三章 公主鳳駕第三章 衝鋒陷陣第六章 驚心動魄第七章 月夜慶功第八章 名利富貴第九章 此心不悔第二章 不變之諾第四章 戰場驚變第三章 佳人尋釁第十章 笑離京城第九章 突生異變第九章 莫測之能人物介紹第四章 光明未來人物介紹第二章 泣血深情第十章 千金一諾第九章 金殿大朝對漢武帝的爭論有關強橫暴虐的討論第六章 新人上任第二章 一月之約人物介紹第六章 蒼道之主第三章 巧計連連第九章 突生異變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一章 驚天雷霆第二章 此生孤辰第九章 暫得自由第四章 生死之間第二章 所謂決鬥第九章 俘虜之苦第四章 漫漫長途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十章 肝膽相照第五章 一統天下有關容若的爭論後記第三章 謝府之難第八章 啼笑誤會第三章 驚世一詔第七章 納蘭神射第一章 寵臣第一章 情深斷腸第五章 一統天下第五章 制度人心第五章 古怪帝王第九章 賭風盛行第二章 飛雪之城第一章 初會秦王第九章 壽宴風雲第六章 暗室之議第六章 地獄天堂對文章的評論第九章 衆人臣服第三章 驚世一詔封面投票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四章 人生初戰幕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三章 一語感人第三章 百口莫辯第六章 且論強秦第九章 衆人臣服第九章 俘虜之苦第四章 攝政賢王第八章 朦朧情誤第二章 連場爭鬥第四章 生死之間第六章 往事歷歷第二章 國破家亡第三章 兄弟之間第六章 計防偷窺第五章 援兵天降第八章 新人新規第三章 衝鋒陷陣第二章 飛雪之城有關更新第二章 擠提風波第四章 針鋒相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平县| 永年县| 廊坊市| 玉树县| 大城县| 阿拉尔市| 卢龙县| 南皮县| 永清县| 全州县| 察雅县| 南溪县| 安康市| 大方县| 宾川县| 江口县| 平谷区| 剑阁县| 临沭县| 新沂市| 宕昌县| 廉江市| 二连浩特市| 宜州市| 高安市| 呼伦贝尔市| 伊春市| 平罗县| 奉新县| 余庆县| 区。| 突泉县| 城口县| 安国市| 鲁山县| 镇坪县| 怀安县| 庆元县| 江油市| 昌邑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