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五章 【龍山書院】

雖已是寒冬,不過回龍山下如今還是一片翠綠之色,尤其半掩在一片翠綠之中紅牆黑瓦的龍山書院,遠遠看上去更是顯眼,好似一條蟄伏的臥龍,靜靜躺在回龍山下。

慢慢走近書院的山門之前,便也見著正門面前擺放著一塊半人高的照壁石,便瞧著照壁石上方方正正只有一個碩大的“誠”字,想來這個字該也極是有用意。

也就見得趙良嗣與黃傑聯袂來到山門之前,趙良嗣瞧那個“誠”筆骨清奇,很有當今官家所創“瘦體”風範,便指著那字問道:“不知此誠,用意如何?”

黃傑笑道:“待人以誠懇、謀事以誠信,夫高論而相欺,不若忠論而誠實,此爲我龍山書院之訓令。”

趙良嗣聽來一笑,道:“王符之論,用於外事豈不相左呼?”

“夫高論而相欺,不若忠論而誠實”乃是出自漢時王符所著《潛夫論·實貢》,其意爲:高談闊論而別有用心、彼此隱瞞、甚至互相欺騙,哪裡如講出真心話,做些忠誠事,表現得誠實和老實更令人心安。

黃傑便也道:“豈會相左?所謂外事,不過是以彼此之實而論交,謀交通之便而已,外交之道,其實也在一個誠字!”

但聽黃傑說來,趙良嗣頓有所悟,不由開懷大笑起來。

這大宋如今的所謂外交,其實就是打不贏之後跑去認慫謀一個“交通之便”的過程,但凡大宋能打贏對方,自然是對方認慫,大宋自然也會派使者去撈取好處。所以黃傑說外交之道也在一個誠字,倒也當真沒錯,想想看那一次大宋打輸了不是誠心派使者去認慫的?那一次大宋打贏了,不是誠心派使者去撈好處的?

過了山門,便也見得書院的山門正開,卻見這山門倒是個方方正正一丈二尺的中門,紅木朱漆,門上鑲有一對黃銅門釘,比之高門大戶的府門還略有些寒酸。但見中門頂上,懸著一面實木篆刻的門匾,上面也是四個瘦體大字:龍山書院。

剛剛只看了一個“誠”字,趙良嗣還誤認爲乃是出自趙官家的手筆,如今再看這四字,便也看出了味道來。他在中樞也算日久,又因外交事務與趙官家有些私下的書信來往,自然認得趙官家的瘦體雖是美觀,但中庸陰柔之氣略盛了一些。而眼下的龍山書院四字雖然體態不差,但字中的風骨如刀切斧削,金戈之氣四溢,所以決然不可能是趙官家的手筆。

而後略一回想,倒也聽人說過當初黃傑闖蕩汴京時,似乎曾經博了一個詩畫書三絕的名頭,這才愕然一驚,心想莫非眼前之人才是瘦體的本尊?

黃傑也沒管著趙良嗣看著門匾思緒萬千,反倒是領他來到門前一聲輕喝,便見門內迅速有近五、六十人躬身而出,列在正門兩側對著趙良嗣行以師禮。

一見竟有這麼多人出來迎接,趙良嗣也是感覺有些受寵若驚,正不知如何開口時,黃傑便也笑道:“趙教授且瞧好了,這些都是龍山書院外事學院的生員,日後可都是你的弟子了!”

趙良嗣聽來大感詫異,忙問道:“外事學院?外事之事,也可獨立成院?不知這龍山書院,別院又有幾多?”

黃傑忙也道:“龍山書院,正院設六科,分爲文、武、工、商、律法、格物,另有別院四座,分爲外事、海事、御車與雷神。”

見趙良嗣聽來滿臉疑惑,忙也解釋道:“文武兩科,可比之太學與武學。工商二道,則專精製備工具與經商之學。律法自然以修法、正律爲根本。至於格物,教授的便是黃某所學自然之道。”

趙良嗣兩朝爲官,智力水平當然在標準以上,聽了這番解釋倒也馬上明悟過來,不過還是有些疑惑道:“外事、海事另成一院,趙某倒也理解。這御車學院或是用來教授軍中兵事,倒也應該,只是那雷神學院,不知又教授些什麼學問?”

“驚世之學!”黃傑神秘一笑,與趙良嗣道:“如今我龍山學院的山長種師道種公,便任雷神學院的院長,這雷神學院到底教授的是什麼學問,日後你便知道了!”

帶著好奇,趙良嗣便也坦之淡然的接受了外事學院生員們的禮遇,從學院正門而入,算是正式加入了龍山學院。

入院之後,也才知道,這回龍山腳下的龍山書院主體,規模僅僅只是整個龍山書院的十分之一。回龍山腳下的書院,共有房舍不過三十六進,正院六科各站三進便去了一半,又有九進劃作教授教習居住之地,便又去了四分之一,剩下九進中,三進爲外事學院、三進爲海事學院,剩下三進分別爲山長、院監所居。至於御車和雷神學院則建與別地,與書院主體並不相連。

而且根據曾經去過御車學院的生員描述,三十六進房舍的龍山書院比起單是一座御車學院,便有豆蛋之別。別的不說,光是御車學院之中專爲演練車陣的校場,怕是就有五個學院的大小了。

至於如今學院之中的生員,其實也不算多,基礎六科之中,每科也不過百人,其中年歲最小者都是十五以上,高齡之人便是不惑也有。至於外事學院中雖然只有不足六十人,但趙良嗣只是稍稍接觸,便也發現其中不少居然都是從東京太學中肄業而出。

至於海事學院,就趙良嗣所見,其中大半都是身材粗壯,手腳皆生有厚厚肉繭之人,觀其談吐也絕非讀書之人,後來接觸久了,也才知道這些人大半原先都是行舟三江四水的浪裡子和老船工。

至於外事學院的課業,說來也是簡單,這首先趙良嗣未來之前,學院中便有一個老教習轉爲生員們讀史,講解史書之中歷朝歷代使者行事之案例,期間黃傑也會偶爾來講幾堂地理課,拿出巨幅的堪輿圖來,說一些道聽途說得來的異域之風土人情。

而趙良嗣來後,他一方面要擔下解讀史書的課業,一方面也要根據自己這幾年在宋金之間出使的實例,來與生員們講解作爲一名外交使者,應該如何“以彼此之實而論交,謀交通之便”。

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三章 【新方】第二百章 【問策】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第五十八章 【鐵板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二章 【說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九章 【憶舊遊】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八章 【事端】第一百三七章 【天有眼】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七章 【點撥】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三章 【香積廚】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五章 【緣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二章 【不可】第一百四九章 倒焰爐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二章 【胭脂虎】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五章 【改革疏】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七章 【開工】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九章 【不換】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三章 【何足道哉】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二章 【不可】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二章 【待罪】第一千零三八章 【單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想去看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二章 【竣工】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三章 【展護衛】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一章 【甲順】第十六章 【腳店】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二章 【琉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一千零六七章 【和談】第七十二章 【糖精】第九百五三章 【佯攻】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五章 【亂鬥】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八章 【該死】第一百九九章 煎茶第一百零四章 【面具】第五十二章 【試營業】第一千零四一章 【陣斬】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第二百零七章 三司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第九百九七章 【交換】第一千零四五章 【盤龍陣】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四一章 【傳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四章 【開張】第四十八章 【種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四章 【西去】第九百四九章 【天下皆敵】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第一百十三章 【二道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八章 【直搗黃龍】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八章 【包工頭】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六章 【請罪】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第一千零十三章 【回師】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七章 【棋高一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七章 【踢鐵板】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四章 【開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六章 【豐亨豫大】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第一百零七章 【花石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十章 【氣數未盡】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六章 【何以滅】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第二百一九章 稀奇道理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六章 【急援】第一千零一十章 【臨衝】第九百八七章 【混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十章 【唏噓】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
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三章 【新方】第二百章 【問策】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第五十八章 【鐵板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二章 【說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一章 【三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九章 【憶舊遊】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八章 【事端】第一百三七章 【天有眼】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七章 【點撥】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三章 【香積廚】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五章 【緣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二章 【不可】第一百四九章 倒焰爐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二章 【胭脂虎】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一章 【休養】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五章 【改革疏】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七章 【向東】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七章 【開工】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九章 【不換】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三章 【何足道哉】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二章 【不可】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八二章 【待罪】第一千零三八章 【單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想去看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二章 【竣工】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三章 【展護衛】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一章 【甲順】第十六章 【腳店】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二章 【琉球】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一千零六七章 【和談】第七十二章 【糖精】第九百五三章 【佯攻】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五章 【亂鬥】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八章 【該死】第一百九九章 煎茶第一百零四章 【面具】第五十二章 【試營業】第一千零四一章 【陣斬】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第二百零七章 三司第一百二二章 【鬧心】第九百九七章 【交換】第一千零四五章 【盤龍陣】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四一章 【傳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四章 【開張】第四十八章 【種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四章 【西去】第九百四九章 【天下皆敵】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第一百十三章 【二道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八章 【直搗黃龍】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八章 【包工頭】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六章 【請罪】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第一千零十三章 【回師】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七章 【棋高一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七章 【踢鐵板】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種師中】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四章 【開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六章 【豐亨豫大】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六章 【仙人跳】第一百零七章 【花石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五章 【狠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十章 【氣數未盡】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六章 【何以滅】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第二百一九章 稀奇道理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六章 【急援】第一千零一十章 【臨衝】第九百八七章 【混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十章 【唏噓】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庄河市| 沅陵县| 富阳市| 大厂| 古浪县| 元谋县| 河南省| 庆城县| 铜陵市| 广汉市| 抚宁县| 阜康市| 防城港市| 拜泉县| 汶上县| 兰州市| 绿春县| 汉中市| 河曲县| 遂平县| 祁门县| 嘉荫县| 定日县| 潞西市| 积石山| 达拉特旗| 阿拉善左旗| 阳西县| 乐昌市| 出国| 社会| 云龙县| 铜鼓县| 伊通| 宜城市| 中西区| 成都市| 余庆县| 汶上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