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四五章 【盤龍陣】

卻也說聽得眼前這支部隊正是金軍的“鐵浮屠”,黃傑倒也回憶起往日在奇夢中所見,只是如今瞧來這支部隊還未到達其兵種最爲輝煌的巔峰。

單從士兵們斑駁不一的甲冑和身上雜亂的服色能夠看出,金兀朮(也即是烏朱這傢伙)也纔剛剛把這支部隊草創的樣子,一切都還在摸索的階段。

對了,提到“鐵浮屠”還想到了劉錡那小子,如今他在種師中手下固守西北,倒也幾次請調想要來黃傑軍中,卻都被種師中扣著不放,說是此子若再好好打磨幾年,或可以接了他老子劉仲武的班。

對此黃傑也自然不能抹了種師中的面子,這也纔沒把他調到身邊,趕上這場將要熄滅金人荼毒之火的戰役。

便也說,聽得折可適說要這“鐵浮屠”,黃傑自然要問破發,便也聽得折可適傳下軍令喝道:“全軍聽令,上鉤子!”

頓時便也見折家騎軍紛紛從鞍囊中取出了一副鐵鉤模樣的部件,便往手中的槍矛裝上,使之變成了鉤鐮槍。

瞧見折可適的辦法是使鉤鐮槍,正是如今西北邊軍用來破西夏連環馬的正規辦法,黃傑自然沒了意見。他當初馳援東京勤王之時,也曾收了一個在《水滸》奇夢中有名之人,名叫金槍手徐寧,也曾叫他傳授了一下所謂的“祖傳鉤鐮槍法”,才也知道這長槍帶的鉤鐮分個人武藝用的快鐮和戰陣搏殺使的鐵鉤兩種。

而且說起來,徐寧的所謂“祖傳鉤鐮槍法”也不過是太祖朝時指定的金槍班武藝,只不過傳承百餘年後,如今套路有些變形走樣,所遺不復當年的繁多路數而已。

實際上,真要計較鉤鐮槍的出處,在真實的歷史上先秦春秋時代士兵們喜用的戰戈便是雛形,而若是考據野史,如《三國演義》中武將們也常常讓士兵用鉤鐮槍和絆馬索來設伏,同時評書《薛剛反唐》中也有羅家將教鉤鐮槍的情節。

因此大體上古代的演義小說家們認爲每朝每代都會有金兀朮一樣的大發明家發明柺子馬、連環馬等先進戰法來殘酷蹂躪百姓,因此必須有各種好漢不用斬馬刀之類的方便武器,而採用鉤鐮槍之類的神秘兵器來除暴安良。

至於鉤鐮槍在《水滸傳》中借小說家言,乃是稱後來的岳飛是憑藉梁山好漢徐寧發明的鉤鐮槍大破柺子馬的,不過《說岳全傳》裡卻是明明白白的說了立功的其實是斬馬刀。

想想一下,據史籍記載正規的鉤鐮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爲八寸。槍頭上部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爲四寸,以木製成,桿尾包鐵,長四寸。

而這樣的武器,比起斬馬刀接近一米長的刀身來,誰有更容易對戰馬造成更大的殺傷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然了,這裡要回頭說一句,如今折可適的折家軍給槍矛裝上鉤子,纔是真正的鉤鐮槍的正確使用方法。剛纔說了,鉤鐮分個人武藝用的快鐮和戰陣搏殺使的鐵鉤兩種,快鐮是開了鋒的利刃,多用在步戰鉤鐮槍上,戳人割足都是極好,而騎戰用的鉤鐮槍著按規定用的是彎曲弧度近乎九十度直角的鐵鉤,主要用它來鉤住戰馬的蹄子將其拽到,以便俘虜或殺傷騎兵。

畢竟重裝騎兵本身自重就極大,戰馬若是披甲也負載極高,因此只要設法將其拽倒便能使之失去戰鬥力,爲俘虜敵兵和掠獲敵軍馬匹創造條件即可,沒必要換裝成快鐮搞得割傷砍殘,馬匹在此時可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凡是明智的將領都會選擇俘獲而不是屠殺。

但也說,宋軍這便剛全軍換裝好鉤鐮槍,便聽的金軍陣前角號吹向,一千騎兵便也呼喝著策馬上前,不過卻不是一窩蜂的悶頭衝鋒,但見一千人先是分出各二百餘騎列於左右,在距離城牆約二千來步的場中原地盤馬轉圈,中間的五、六百騎也是結成了一個更大的圓整,以身穿重甲的持盾重騎爲先鋒,三人三騎用鐵環連接,莫約每三十人組成一支鋒矢形的小隊,在大圓陣裡以順、逆的序列緩緩移動。

也不過十數息的時間,兩個盤馬繞圈的側翼騎陣中便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巨大煙塵,宋軍衆將一瞧,也都紛紛撫須而笑,便是黃傑自己也隨了大流,笑指此陣道:“金人何時學了契丹戰法,卻把這雙龍護珠的騎陣,演練成了這般的四不像?”

雙龍護珠陣乃是宋遼兩國制式軍陣中的一種,以步卒蝟集中央謂之“珠”,以少量騎兵作爲兩翼,繞“珠”遊走策應謂之龍。這種陣型乃是多用於丘陵、平原地帶,守軍突遭襲擊時,用於結陣自守的一種標準陣型。

只是如今被金國拿來一概,變成了一個純粹的騎兵戰陣,原本應該繞“珠”遊走的雙龍,如今變成了製造揚塵的機器一般,而中軍卻又讓身著重甲的重甲騎兵以連環馬的隊形結陣而行,也不怕在裡面繞圈繞得昏頭自己先把自己累死,這般造型自然叫宋軍瞧來有些四不像。

不過,瞧了差不多約有小半盞茶的時間,也還是叫折可適這等騎軍老將瞧出了一絲端倪,指著兩翼跑圈造煙的騎兵道:“金軍兩翼皆是弓騎,我軍如若以重騎追擊,必備所趁。若是是直攻中軍,恐又被抄後路,如此想來,此陣倒也有些意思。”

黃傑順著折可適所指,倒也仔細想了想,覺得折可適的判斷或許不錯,便也問道:“折將軍可有辦法破得此陣?”

折可適的臉上一時顯出凝重之色,若是金軍僅僅學得了西夏的連環馬,然後三騎連環做一窩蜂的衝擊踹陣,那麼對於折家的騎兵而言倒也真是破之甚易,先是結陣對衝,再用鉤鐮槍混戰,取勝倒也容易。

可如今金軍卻是搶先擺出了戰陣,宋軍應戰便要設法破陣,如何取勝也就頗費思量了。

也在這時,但見陣中奔出三騎,領頭那人手持一桿纛騎,領著金烏魯、銀烏魯二人,來到宋軍陣前哈哈大笑著用女真話喝道:“某家鐵烏魯,乃是二太子軍前侍衛親軍猛安,你等宋人磨蹭什麼,可有膽來會一會我這盤龍大陣!”

第五十五章 【賺錢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第一千零二一章 【爭執】第一千零五二章 【先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六章 【真宗封禪】第二百零二章 盤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九章 【不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六十七章 【計劃】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第九十二章 【楊十三】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第一百九一章 青青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九章 【黑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七章 【豬羊】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七章 【黑箭俠】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五章 【監國長帝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八章 【猖狂】第五十章 【窺探】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二章 【序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一章 【昇平之約】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五章 【不設防】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一章 【救援成功】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十章 【拳腳說話】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第九百三一章 【喜憂參半】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二章 【匡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三章 【何其哀】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第九十六章 【陽關道】第七十三章 【入學】第二百三十章 【茶戶】第九百九六章 【取捨】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一章 【王牌】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六章 【格局】第九百三五章 【將計就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一章 【白溝】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五章 【緣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第九十四章 【秘技】第九百七五章 【人牆】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一章 【見識】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六章 【十四破百】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九百六七章 【停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八章 【好漢】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五章 【大救星】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七章 【脫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九章 【報價】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五章 【信你】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二章 【再斬】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第八十九章 【制敵】第一千零二二章 【四國亂】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二章 【竣工】第二百三六章 【壞消息】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八章 【恍然大悟】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二章 【說夢】第九百三三章 【奇貨可居】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七章 【伏擊】第四章 【萬春奴】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一章 【惡詛】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戰略轉移】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二章 【笑納】第一百八九章 真跡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九章 【拼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十章 【出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一章 【背書】第一千零二十章 【坑姑】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八章 【拉開序幕】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第九百十八章 【己酉密約】
第五十五章 【賺錢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三章 【誰家天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第一千零二一章 【爭執】第一千零五二章 【先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六章 【真宗封禪】第二百零二章 盤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二章 【南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九章 【不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六十七章 【計劃】第一千零六六章 【故人】第九十二章 【楊十三】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第一百九一章 青青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九章 【黑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七章 【豬羊】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七章 【黑箭俠】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五章 【監國長帝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八章 【猖狂】第五十章 【窺探】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二章 【序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一章 【昇平之約】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五章 【不設防】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一章 【救援成功】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十章 【公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十章 【拳腳說話】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第九百三一章 【喜憂參半】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二章 【匡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三章 【何其哀】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第九十六章 【陽關道】第七十三章 【入學】第二百三十章 【茶戶】第九百九六章 【取捨】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一章 【王牌】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六章 【格局】第九百三五章 【將計就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一章 【白溝】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五章 【緣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七章 【倉惶】第九十四章 【秘技】第九百七五章 【人牆】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百五四章 【滅跡】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一章 【見識】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六章 【十四破百】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三章 【老套路】第九百六七章 【停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八章 【好漢】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五章 【大救星】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七章 【脫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九章 【報價】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六十八章 【議定】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五章 【信你】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二章 【再斬】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四章 【收服】第一百九六章 先修路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二章 【老相識】第八十九章 【制敵】第一千零二二章 【四國亂】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第二百二三章 獨門生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二章 【竣工】第二百三六章 【壞消息】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八章 【恍然大悟】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二章 【說夢】第九百三三章 【奇貨可居】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七章 【伏擊】第四章 【萬春奴】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第一百六七章 【中旨】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一章 【惡詛】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戰略轉移】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二章 【笑納】第一百八九章 真跡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九章 【拼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十章 【出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一章 【背書】第一千零二十章 【坑姑】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八章 【拉開序幕】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第九百十八章 【己酉密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嘉峪关市| 龙口市| 墨玉县| 桑日县| 太保市| 鄂托克旗| 瓦房店市| 平顺县| 富蕴县| 平远县| 嘉荫县| 临漳县| 甘德县| 金塔县| 石渠县| 习水县| 洞口县| 衢州市| 交城县| 荃湾区| 津市市| 余姚市| 仁布县| 柳江县| 瑞昌市| 新绛县| 宝丰县| 黑山县| 新密市| 五寨县| 思南县| 英超| 麻江县| 凌源市| 梅河口市| 富蕴县| 渑池县| 镶黄旗| 措美县|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