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七章 【無常】

卻道天涼好個秋,人生自古不自由!

黃傑本想讀個書考個功名,結果弄出個黃州拉麪和食匯街,從此發家致富;本想實業興家,誰知又扯上綠林豪傑弄出了天道盟;本要徐徐圖之,卻碰上了王慶造反流民圍城,結果修下了黃光、慶湖二路;好不容易成家立室,想著藏於市井蟄伏觀望,卻被一紙手諭派來踏勘道路;乖乖踏勘道路也就是了,卻又應了什麼僰人的預言,成了救星仙人,卻修什麼路,結果如今惹下了禍事……

人生無常,莫衷一是!

從巫山去往成都府,七百里水路走了十一日,五百里陸路走了十二日,待黃傑一行於政和四年的十月二十五抵達成都府時,趙官家親手下的申飭手諭也到了成都。

看過邸報,才知道十月初一的內廷早朝之上,御史臺的諫官張辯,一本參了成都府路府尹、夔州知州程準、巫山縣令巫賢還有官道使黃傑四人。張辯檢舉成都府路府尹怠政疲懶,用人不察,致使錢引又蹈交子覆轍;檢舉夔州知州程準妨嫌公務,謀一己之私,不舉奸邪;檢舉巫山縣令驕縱輕狂,動輒掛印私出,奉行違戾,上欺天聽,下虐百姓;檢舉官道使黃傑逾制謀私,擅行國事,借夔巴路私自斂財,中飽私囊,不辨華夷之防,逾施恩義,收僰人之心,意圖不軌……

而處置的結果,是成都府路府尹撤職聽用,調蔡京之子,宣和殿大學士、淮康軍節度使蔡攸遷任成都府尹;夔州知州程準例行申飭,罰俸半年,留任原職,以觀後效;巫山縣令巫賢罷其職,例行申飭,流二千里徙瓊州,調任汝州團練副使張商英任巫山縣令。

至於官道使黃傑,除例行申飭外,罷官道使、黃州水陸隨軍轉運使二職,念其年幼,以學而不及,不加察治,因此不罪,責令其回家讀書,整飭訓治,以儆效尤。

看罷邸報,黃傑與師尊都是苦笑,從處置結果不難看出,朝廷的處置結果無非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我自罰三杯,大家隨意。

首先將巴蜀地區錢引爛市的罪責全推在成都府路府尹身上,將他撤職之後卻調的是蔡京之子來繼任,打的什麼算盤不言自明。然後是對程準的處置也是可笑,申飭罰俸卻還留任原職,與自罰三杯有何區別。而黃傑和巫賢卻是倒了大黴,巫賢掛印辭官等於是扇了趙官家的耳光,所以處置也是最重,罷職申飭還被流放兩千裡去瓊州(今海南島)釣魚,黃傑則被捋去了身上的兩份官職差事,被責令回家讀書。

邸報簡言意賅,自然不會將當日內廷朝議的真實情況呈現出來,不過但看這處置結果,毫無疑問此次朝中反蔡一黨的發難是徹底的敗了,巫賢身爲棋子,想必肯定有了事敗被流放的覺悟,可對黃傑而言當真是受了無妄之災。

他只是路過,而且是真心想要修路,並不想參合到這什麼錢引的事情當中,誰知道只是一個無心的舉動,卻是引出瞭如此大的連鎖反應。尤其是,這個什麼御史臺的諫官張辯,用心也是非常險惡,居然說黃傑不辨華夷之防,逾施恩義,收僰人之心,意圖不軌……要說圖謀不軌還真有其事,但跟僰人扯得上什麼關係?

還有那張商英,本是元祐黨人,也曾拜相,蔡京得勢之後倒了大黴,被弄去任團練副使(蘇軾當年倒黴的時候也被搞到黃州任團練使),如今居然調來巫山縣做縣令,要讓他背黑鍋的意圖實在是不要太明顯了。

黃傑接了申飭手諭,按例便也上了一道奏疏,一是謝罪、二是謝恩,並且提出希望能夠留在成都玉局觀修行讀書,後在政和四年臘月十五,趙官家專門發來一道親筆手書的上諭倒也準了黃傑在成都玉局觀修行讀書,並且還私下許了個三年之期,許他三年之後可回黃州參加州試。

臘月二十,孫新等人也護送萬春奴、姚玉和青禾她們抵達了成都府,在得知了黃傑的處理結果之後,衆人都是唏噓不已。雖然不知道當初如果黃傑不跑,被程準等人攔下坐蠟會有怎樣的結果,至少如今的處理結果已經算是能夠讓人接受了。

佛理等三十六僧自然是隨孫新一道來了成都,在見著黃傑入住玉局觀,且得了官家手諭許他在玉局觀修行讀書之後,便也去了成都府內的寶光寺掛單,且每日都會派出二三僧人來玉局觀拜偈,擺出一副死不休的架勢來。

到了次年二月,湯富和張觀二人卻聯名發來手書一封,纔將整件事情與黃傑解說。

首先就是,黃傑修路這事本無過錯,朝堂之上縱有惡鬥,可還沒人下作到對他一個少年動手,況且他之所以得了官道使一職,還是因爲童貫舉薦,以及高俅與樑師成二人都做了保舉背書,自然是誰也不敢一口氣就得罪了當朝三大重臣。

然而,巴蜀地區錢引崩潰糜爛卻是不爭的事實,朝中不管是支持變法的元豐黨人還是被打壓的反變法元祐黨人,都在等著這事引爆,好用來打擊政敵。而始作俑者蔡京當然知道錢引糜爛最不利的肯定是他,但與他作對的元祐黨人卻始終沒有想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他之前就已經搞爛的交子,如今又來搞爛錢引,若真是他個人所爲,且目的在中飽私囊,他如何能夠成事?

可實際上,蔡京先搞爛交子又搞爛錢引的幕後黑手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趙官家,所以蔡京又豈能不知道反對變法的這班人要用錢引的事情發難,自然是早做了準備。

再來,就是巫賢毫無疑問屬於元祐黨人一派,而他是否被受意挑頭引爆錢引一事雖未可知,但湯富和張觀二人斷定,他做出掛印辭官的舉動當真是偶發,只是他已經在被流徙路上,經過潭州(今湖南長沙)途中病歿,這究竟是不是殺人滅口也就難說了。

最後,對黃傑的處置之所以如此之輕,卻也還是因爲童貫、高俅和樑師成三人聯名求情的緣故,甚至傳言樑師成半夜去了內廷向趙官家哭訴,說如今“那幫人”攻擊黃傑年少輕狂是假,真實目的還是爲了攻擊蘇軾,誰叫黃傑是蘇轍的曾孫女婿,所以將黃傑修路的大功說成是大錯。

趙官家思來想去,這才輕拿輕放,親自手書申飭不說,還私下許了三年之期,許了黃傑可以回黃州參加州試,這可是以往都不曾出現過的恩寵。

第九百七九章 【來襲】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十章 【由民自主】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五章 【入彀】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七章 【畫中仙】第九百四二章 【天衣無縫】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五章 【死定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第二百零二章 盤算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一章 【斬龍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四章 【不如你意】第一百六六章 【無相忘】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三章 【何其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七章 【畢業】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十章 【送人頭】第二百一十章 江湖再見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第一千零十二章 【發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五章 【龍山書院】第一百二三章 【紅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傀儡天皇】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五十三章 【大賣】第三十七章 【嚯哈】第五章 【拜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五章 【圖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勁敵】第二百三一章 【變數】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七十二章 【糖精】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九章 【外援】第一百九十章 謀劃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二章 【猛將】第一百五二章 【童太尉】第十二章 【皮蛋】第一千零四八章 【末捷】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六章 【真宗封禪】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著了】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第四十五章 【試味】第九百三四章 【康王趙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四章 【李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五章 【去泰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八章 【將來再說】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一章 【搭救】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十章 【再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八章 【叫陣】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九章 【回魂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稱職】第九十一章 【禍根】第二百零五章 心意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九章 【挽回】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第一千零二章 【用意】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六章 【會寧府】第八十一章 【懈怠】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六章 【真傳】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一章 【靖康】第一千零六十章 【送菜】第五十章 【窺探】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六章 【情義】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七章 【豬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三章 【報應】第一千零四四章 【鐵浮屠】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第一千零三六章 【締約】第九百四一章 【兀舍先生】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一章 【善人蠱】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三章 【報應】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第一千零七四章 【讓利】第一百五一章 兩難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八章 【該死】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八章 【天渠】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鬥將】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四章 【時機未到】第八章 【柺子】第二十四章 【避險】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章 【避險】第六十章 開張
第九百七九章 【來襲】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十章 【由民自主】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五章 【入彀】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七章 【畫中仙】第九百四二章 【天衣無縫】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五章 【死定了】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第二百零二章 盤算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一章 【斬龍王】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四章 【不如你意】第一百六六章 【無相忘】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三章 【何其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七章 【畢業】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十章 【送人頭】第二百一十章 江湖再見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第一千零十二章 【發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五章 【龍山書院】第一百二三章 【紅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傀儡天皇】第九百七七章 【可教】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五十三章 【大賣】第三十七章 【嚯哈】第五章 【拜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五章 【圖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勁敵】第二百三一章 【變數】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七十二章 【糖精】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九章 【外援】第一百九十章 謀劃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二章 【猛將】第一百五二章 【童太尉】第十二章 【皮蛋】第一千零四八章 【末捷】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四章 【秦晉之盟】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六章 【真宗封禪】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著了】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第四十五章 【試味】第九百三四章 【康王趙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四章 【李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五章 【去泰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八章 【將來再說】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一章 【搭救】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十章 【再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八章 【叫陣】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九章 【回魂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九章 【假死丹】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稱職】第九十一章 【禍根】第二百零五章 心意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九章 【挽回】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七章 【契機】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第一千零二章 【用意】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六章 【會寧府】第八十一章 【懈怠】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六章 【真傳】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五章 【火併】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一章 【靖康】第一千零六十章 【送菜】第五十章 【窺探】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六章 【情義】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七章 【豬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三章 【報應】第一千零四四章 【鐵浮屠】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第一千零十四章 【不急】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六章 【未知數】第一千零三六章 【締約】第九百四一章 【兀舍先生】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一章 【善人蠱】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三章 【報應】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五章 【夜襲】第一千零七四章 【讓利】第一百五一章 兩難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八章 【該死】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八章 【天渠】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四十章 【鬥將】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四章 【時機未到】第八章 【柺子】第二十四章 【避險】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章 【避險】第六十章 開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延津县| 安达市| 双城市| 龙陵县| 米脂县| 增城市| 鄂托克旗| 石渠县| 京山县| 金山区| 建德市| 抚州市| 荔波县| 铁力市| 宁陵县| 甘谷县| 罗城| 广平县| 浦北县| 平罗县| 怀仁县| 新宁县| 祥云县| 慈利县| 南丰县| 营山县| 临清市| 湖州市| 巴青县| 丰原市| 奉化市| 恩平市| 郑州市| 连江县| 宁城县| 镇宁| 洛川县| 县级市| 吴忠市|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