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六八章 【要價】

眨眼便是五月初五,這日一早宗望倒也應約點了五萬人馬辰時出營,巳時中便列陣在遼陽城前,依約前來迎戰。

黃傑這邊也點了五萬人馬在城前列陣以待,依舊還是第一陣派人邀鬥單挑,結果是金軍再次打了個六負一勝一俘一平。

至於第二陣,宋軍這邊再設“平戎萬全陣”,而金軍這邊派出的應戰部隊,是以鐵驪部重甲步卒爲主的六千輕重騎並輔以三千雜胡重甲步兵和五千作爲炮灰兼弓手的附軍組成的全步卒部隊。

採用的進攻陣型是騎兵護衛兩翼,三千重甲步兵在中,五千炮灰在前,擺出好似螃蟹一般的陣型往“平戎萬全陣”平推過來。

將金軍採用平推戰法,宋軍這邊直接變陣成了標準的一字長蛇陣,刀盾長矛手在前,神臂弓手在後,騎兵護衛兩翼,然後用牀弩混雜神臂弓的大型箭陣好好的再次教育了金軍一番,幫助了至少三千來人重新做人。

這一戰,從早上巳時一直打到下午酉時,金軍陣亡在三千上下,傷殘亦有兩千之數,而宋軍損傷也不下千餘。雙方只得就此撤兵,並且邀約三日後再由黃傑去金營之前邀戰。

不過這一次黃傑卻沒答應,倒是與宗望言明宋廷派來使者欲與金國和談,時間可以頂在三日之後,望金軍妥善接待使者。

對於和談這種事,宗望既不指望也不拒絕,倒也答應下來。待得秦檜以特使身份抵達金軍,並且送上了大宋的國書和和談條件後,他也不喜不怒,一面好生招待秦檜,一邊派人將和談內容快馬送往了會寧府。

結果,吳乞買看著和談內容,據說氣得大怒,打雜了皇宮內一屋子的各式瓷器器皿不說,還怒殺了一匹他心愛的戰馬。

這次秦檜帶來的合約,在黃傑看來倒也真不算是太過分,核心訴求不過有三:一是放還大宋的太上皇和今上,並諸王和被虜宗室諸人;二是依據之前“海上之盟”所約,金取遼原中京大定府,宋取遼南京析津府,如今前約失效,所以希望以如今的得勝關、古北口等遼長城遺址和雙方實際控制的區域邊界爲界,劃定兩國新邊界;三是遼陽府至耀州等宋軍所佔之地歸屬大宋,並另行租借整個遼東灣(也即渤海灣)爲水道,在此基礎上大宋將原給遼之歲幣轉納於金國,作爲遼陽和遼東灣等地的租金。

論說起來,首先是歸還趙佶、趙桓父子這一點並不算過分,畢竟金國擄人是想拿來作爲人質要挾,可大宋上下根本不吃這套,所以算是和談之中一個最爲雞肋的訴求。其次是依約之事,“海上之盟”早就是個大笑話,歸還十六州也是笑話,所以大宋提議按照如今雙方以實際佔領和控制區域來劃分勢力範圍,倒也沒有什麼實在說不過去的理由,畢竟在這事上的確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

可是最後一條就有些讓人無法接受了,這黃傑佔了遼陽便算是大宋的土地了?還特麼要租借“整個”遼東灣作爲水道,雖然說是將原先給遼國的歲幣轉納於金國作爲補償,可特麼這等舉動的不就等於明顯是用尿泡子打人,雖然不疼,可特麼氣人啊!

所以,和談的條約送去會寧府不過旬日,便也返回了吳乞買的態度:首先,宗室和諸王可以放還,不過趙佶、趙桓父子只能還一人,須得留一人在金國爲質。其次,要說按照如今宋金兩國的實際控制區來劃分邊界也沒問題,不過大宋必須要補償金國一定的軍費,報價是一萬萬貫(一億貫)或同等價值的各種物資。

至於第三點,宋軍非但必須無條件的全數離開金國領土退回大宋,並且每年還必須要向金國交納一千萬貫的歲幣。

得到這個答覆,秦檜笑而不語,也不按照宋廷之前的授權與金國來個討價還價,而是轉身就渡海回大宋向朝廷覆命去了。待秦檜轉身一走,黃傑便也去了書信與宗望,稱既然和談使者已走,不如繼續開打如何?

宗望回了個“正合我意”,於是雙方便選擇每旬日的初一、初三、初五、初七約戰,其餘日子休息,以各出三萬人規模以下爲小戰、五萬人規模爲大戰。

又約定互不襲擾糧道,也不偷城或奇襲糧倉和後方城池,並且戰場之上須得交還陣亡將士的遺骸等等。

就這麼著,雙方便慢條斯理的在遼陽城前展開了輪戰,並且隨著約戰的形式化越來越明顯,戰況也是越打越平淡,士兵也是越打越精。從一開始的每戰至少有千餘斬首,漸漸減少的數百陣亡,到了六月底的時候每戰雙方最多上場萬人,接戰也是以千人爲單位,每日死傷也就不過上百而已了。

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這般打仗有些墨跡,又或是玩多了後世的各種遊戲、看多了各種影視劇,總認爲打仗就是雙方一上來就把所有的兵力擺出來列陣,先是主將出來單挑,然後一旦得勝就來個全軍突擊,一戰而定勝負。

呵呵!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這古代的打仗,實際上確是如此的溫吞,一場征戰打個幾年、攻守一座城池花個一年半載都是常事。

或許有人會覺得金國滅遼的速度算起來也快,可實際上金國於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建國,也是足足花了十年的時間,一直到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才把遼國給滅了。

所以,如黃傑這般,先是在遼陽掛免戰牌跟宗望耗了半年,如今又來個單號打戰、雙號休息的打了兩個多月,還真是一點都不算浪費時間。

六月底,秦檜又帶著宋廷的旨意跑來扯犢子,宋廷進過差不多整整一個月的商議,得出的議定如下:第一、要太上皇趙佶回宋,留下趙桓這小王八蛋做人質。第二、一萬萬貫(一億貫)或同等價值的各種物資是漫天要價,最多做多宋廷答應給五百萬貫,並且要求最少分期十年付款。第三、宋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撤離遼陽,所以撤離這事免談,不過歲幣之事倒是可以商量商量,一千萬貫的要價自然是太高了,給出的指導意見是三十萬貫以下。

這個條件報出來後,金國方面的反應卻也不說,黃傑看了自己首先就笑噴了,與秦檜道:“這……這還當真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啊!”

第一百五三章 【千萬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四章 【西去】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五章 【返鄉】第一百三五章 【殺官】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一章 【駭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第一百五八章 【炮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八章 【真土豪】第一千零七三章 【良法】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八章 【全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第九百九六章 【取捨】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五章 【魔神】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九章 【駙馬會】第五十八章 【鐵板燒】第八十八章 【接戰】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六章 【香客】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二章 【恤貧療疾】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八章 【碧眼奴】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五章 【大救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八章 【討野火】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第一百零四章 【面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第一百十一章 【插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三章 【可爲刀焉】第一百九四章 插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第一千零三二章 【大單】第九百五七章 【開懟】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二章 【太子罪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八章 【瘋魔】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想去看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四章 【受旗】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四十六章 【鹽利】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二章 【李大家】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六章 【格局】第一百八四章 著落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八章 【送上門來】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二章 【坐班】第二百一十章 江湖再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七章 【修路成癮】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四章 【再續前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五章 【吳乞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七章 【棋高一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九章 【兵出雁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十章 【僥倖】第二百三三章 【羅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千零七十章 【快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三章 【如狂】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七章 【打虎】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一章 【聘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八章 【傳國玉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四章 【千味譜】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七章 【搶親】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八章 【恍然大悟】第十八章 【銀錢】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九章 【驃騎】第一百十六章 【替天行道】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章 【買一贈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十章 【夢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四章 【分歧】第一百六一章 【誠意】第五十一章 【大慧根】第二十五章 【黃花蕩】第二百零七章 三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一章 【請教】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十五章 【駒過隙】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七章 【調整】第一百二十章 【歸家】第六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二七章 安慶城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四章 【王黼】
第一百五三章 【千萬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四章 【西去】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五章 【返鄉】第一百三五章 【殺官】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一章 【駭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第一百五八章 【炮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八章 【真土豪】第一千零七三章 【良法】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八章 【全殲】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第九百九六章 【取捨】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五章 【魔神】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九章 【駙馬會】第五十八章 【鐵板燒】第八十八章 【接戰】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六章 【香客】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二章 【恤貧療疾】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五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八章 【碧眼奴】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五章 【大救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八章 【討野火】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第一百零四章 【面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二章 【絕情】第一百十一章 【插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三章 【可爲刀焉】第一百九四章 插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第一千零三二章 【大單】第九百五七章 【開懟】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三章 【智深】第九百五一章 【菱堡戰術】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二章 【太子罪己】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八章 【瘋魔】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想去看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四章 【受旗】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四十六章 【鹽利】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二章 【李大家】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七章 【奪造化】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六章 【格局】第一百八四章 著落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八章 【送上門來】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二章 【坐班】第二百一十章 江湖再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七章 【修路成癮】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四章 【再續前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五章 【吳乞買】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七章 【棋高一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九章 【兵出雁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六章 【巧合】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十章 【僥倖】第二百三三章 【羅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一千零七十章 【快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三章 【如狂】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七章 【打虎】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一章 【聘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八章 【傳國玉璽】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四章 【千味譜】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七章 【搶親】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八章 【吃土】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發威】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八章 【恍然大悟】第十八章 【銀錢】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九章 【驃騎】第一百十六章 【替天行道】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章 【買一贈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十章 【夢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四章 【分歧】第一百六一章 【誠意】第五十一章 【大慧根】第二十五章 【黃花蕩】第二百零七章 三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一章 【請教】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十五章 【駒過隙】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三章 【雷火手炮】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一章 【普大喜奔】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七章 【調整】第一百二十章 【歸家】第六十六章 【商議】第二百二七章 安慶城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六章 【金使】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四章 【王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色达县| 襄樊市| 凉城县| 尤溪县| 东光县| 乐清市| 西平县| 会理县| 鄂托克旗| 武安市| 上杭县| 雅江县| 吴忠市| 化德县| 建宁县| 嫩江县| 汾阳市| 吉林市| 清水县| 宣化县| 额尔古纳市| 乌兰浩特市| 尚志市| 镇安县| 乡宁县| 怀化市| 沽源县| 青川县| 美姑县| 满洲里市| 丘北县| 黄陵县| 临泽县| 鹿邑县| 平顶山市| 大悟县| 高州市| 东莞市| 敦化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