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12 晨光重現

“小女隨大娘子遷居大宋,日後願能拜望大人。初回故國,難免有所差池,將來還請大人指教。”

“……自然如此。”

那些家將們好奇圍觀到此。

他們肅了臉,知道這小姑娘應該是女坊主真正教養出來的心腹。

在泉州城裡,蕃坊女子出面和官府打交道,本就常見。

年紀雖小,再過幾年就能出來掌櫃辦事了。

更何況,他們的眼睛也看到了她披風下的小弩機,還她她佩在腰間的小刀。

山路前後都是火把和人影,樓雲不動聲色地看了季青辰一眼,客氣笑道:

“坊主的唐坊裡,極多出色女子。想來都能助坊主一臂之力。”

“大人誇獎,只是會做些雜事,讓我能找幾日歇息。將來她們到泉州城免不了和當地官府接洽各種事物,如能向大人拜望,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對視間,他終於也明白:

她就算是想歇一歇,也是因爲要空出餘地來,讓這小女孩子多多歷練。

更何況,唐坊還有李海蘭、李墨蘭那樣的能幹女子,還有許氏七娘……

而他治下的泉州城,僅是城外蕃坊裡就有四十萬蕃商,有唐坊十倍之地,也許正好讓她們歷練。

她在江北邊境押上了一年一萬五千兩的砂金,本來就是要賭一把。只等那邊境河道上開始做生意,她才能回本。

到時候,只怕這叫季蕊孃的小女孩都能獨擋一面了。

“我記得古書上有一句話。”

他突然又道。

國使開口,她自然只能接上。笑問著道:“不知大人指是那一句?”

她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所以她也詫異地發現,樓雲看向她的眼神,突然有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只聽他笑道: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集小流無以成江河——我明白坊主的意思了。將來坊主讓小坊主和李姑娘她們在蕃坊辦事時。我自會多予方便。坊主如果還要在蕃坊重開坊學,有爲難之處時還請向我直言。”

“……”

她不知道他從哪一處看出來她有那句話的這意思了,然而他確實說出了她將來到泉州城

後的打算。既然他願意給予方便,她當然也要落力爲國使大人捧場,客氣遜謝,

“大人誇獎。多謝大人。”

離著唐坊還有五里的山路。一行人繼續在山中前進,仍然是樓雲的家將開路,他走在其

中,她和她的坊丁壓後。

“大娘子……”

季蕊娘終於放鬆下來,被季青辰牽著走路。她也興奮說著各種坊裡來的消息。

小孩子清脆的說話聲,不時會飄到樓雲的耳朵裡,他走在了前面,山路邊的樹冠漸漸稀疏。

啓明星已經升起,映入他的眼中,天邊仍是灰濛濛的。

想起剛纔和她的對話,不知怎麼回事,他就心情愉悅了起來。

儘管眼前。他與她仍然毫無交集的可能。

甚至她眼底,對著他還有淡淡的冷漠。

但她畢竟還是她。

她並不是他原本想象的那樣天真柔弱,她是去年在蕃商大會上讓他吃驚意外的女子。她仍是在鴨築山舊祭場裡讓他上當暴怒的生蕃……

樓雲心中莫名安慰的時候,季青辰也在小蕊娘嘴裡,聽到了無數消息。

比如救起小國主的人是扶桑海商,而西坊的扶桑海商需要季辰虎的支持。

比如,小國主現在居住在國守城裡,人人都在勸說他和蝦夷人聯手。

小國主可以向蝦夷部族答應的條件是。只要他順利還駕平安京城,平氏願意歸還全部的蝦夷土地。

到了山腳。幾十條南坊板船在等著迎接,她看到了許大和許四。也知道許淑卿等人在南坊大屋裡安排迎接國使和坊主回來的飲宴。

而南坊大屋裡的“國使”,纔是樓大。

她坐上迎接的板船,一邊和背通奴密議著,一邊遠望著唐坊水門時,她就已經知道:

至少,她暫時不需要擔心季辰虎,不需要擔心暫時不願意和她遷回在宋的坊民。

只要蝦夷部族答應小國主的條件,唐坊應該不會馬上有危險了。

足夠她一批接一批遷他們回去。

“樓雲的事,你沒有說實話。”

阿池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她停下了腳步,轉頭看著身邊的他。

“他和你提過你們的親事了?你沒答應?”

她有些意外,剛纔他和樓雲在山道上說話,根本沒有一句是見不得人的話。

他怎麼又開始懷疑了。

“並不是我沒有說實話。他在鼓樓上確實什麼話都沒有提。只說了宋國的公事。”

她本是牽著小蕊娘下船坐車,索性讓阿池坐在了牛轅上,另一邊趕車的是姬墨,阿池

仍是拿定了她和樓雲之間有什麼往來,斷然道:

“就算是如此,也必定有事。”

“……”

在阿池的質疑中,她摸了摸身邊坐著的小蕊娘。

“……你說得沒錯。我也不是小女孩子了。他沒有說明,我心裡也有數。”

“你居然也不問他?”

“……”

她簡直是無語,暗罵這阿池,他還是個男人呢,也沒見他先去和樓鈴說話?

但她卻只能解釋著,道:

“我問他什麼?我這邊還正準備訂親呢。我愁自己都來不及。我與文昌公子確實少了相處。我也不知道這門親事成不成……”

阿池的不爲所動,不被她帶偏話題。

“不用管這些,他是怎麼說的?”

她只好繼續道:

“他能說什麼?他和順昌縣主訂親,本就急了些。我雖然不知道他們兩人之間情意深淺如何。但這事訂得太急,就只能爲了他在朝中的公事。現在他是後悔還是不後悔,自然是與我無關。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犯不著和他一起去擔這個罵名。”

阿池聽她聲音平淡,說得如此冷漠疏遠。不由得就斜她,道:

“這樣不解溫柔。他沒看上你,豈不是應該?”

車上的季蕊娘衝著他聳鼻子,阿池卻根本不理。

她啞然失笑,道:

“我與王世強的婚事,也是太急了些。我本也是想著建坊時他幫了大忙,我管理唐坊也得要他的助力——”

“王世強的事我當然知道——”

“現在。豈知樓雲他突然有意於我,他不是爲了韓參政府的事而著急?”

她並沒有忘記樓雲在鼓樓上說過的話。

他提出切斷金源,一旦被她拒絕,他就忍耐不住提出她和陳文昌的婚事,

“更何況。又豈知我如今對他,不是爲了遷回泉州城的事而著急?”

一如當初她與王世強的接近。

“大娘子不會如此。”

季蕊娘馬上安慰她。

她失笑低頭,看著她道:

“心裡想一想並沒有什麼,你日後也別待自己太苛刻了些。老虎還有個打盹的時候,何況我們?”

她自問,剛開始做一些不擅長的事情時,想找人靠一靠是太正常的事情。

“將來去了泉州城,你也要自己開始做些事情了。平常如果方便。向有經驗的男子討教,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心裡不踏實的話,就千萬別倉促行事。”

她教完了小蕊娘。這才正色看向阿池,

“他心裡事多著呢,單是他和順昌縣主的婚事能不能順利解去都難說。若是他出使前沒急著訂親,或是再過個四五年他安穩下來再遇上。這事都好說。說不定他還未必看得上我。但現在,卻是不可能了。”

她頓了頓,

“萬幸他還有自知之明。沒有開這個口。”

他在鼓樓上要是直接說了當初在蕃商大會上的事情,今日下山時。她都要避開另走了。

他不知分寸,她卻吃夠了教訓。

“你也是太小心些了。王家小子是傷了你的心,但也不至於這樣叫你畏手畏腳——”

她稍稍沉默。

季蕊娘對阿池怒目而視,姬墨也冷眼看他。

阿池面無表情,心裡也覺得有些太直接的時候,她卻又開了口,道:

“有件事你不知道——認識我之前,王世強當初也訂過親。”

阿池第一次聽說,不由一怔。

連姬墨都扭過頭來看了她一眼。

“你是說——”

問到這裡,阿池也突然覺得,王世強以前訂過親,纔是正常的事情。

他也和宋商經常打交道,知道王世強畢竟是大家的庶子,不是季家這樣小門小戶父母不在的暴發戶。

王家的嫡母再不待見他,卻還是要爲庶子訂親,門面功夫畢竟要作好。

她慢慢說著,道:

“他大了我六歲,認識我的時,他已經二十歲了。”

王世強沒有如陳文昌那樣舉人功名,他也不是陳文昌那樣父母溺愛的嫡次子,可以早早地在家裡吃名下的鋪面。

他怎麼可能隨心所欲,沒有訂親?

“認識我的時候,他嫡母就已經給他訂了一個親。本也是嫡母遠親裡一位小縣吏的女兒,聽說做過一個窮縣的縣衙主薄。按說不是親母子,替他找了一位小官家的女兒也足夠了。他也沒有反對。但他心眼多,後來去打聽,原來那小縣吏是在做官的地方貪墨,被削了職的罪官。”

季蕊娘一聽是個罪官,就睜大了眼,掩住了嘴。

“他那時就明白,他的婚事不能靠嫡母。所在才自己尋了我。”

她含笑看季蕊孃的吃驚樣子,

“這件事我當然也知道,我那時也覺得,這門親事既不是他自己意思,我和他兩情相悅也無妨。”

“當然是這樣。”

阿池顯然覺得訂親不訂親完全不值得考慮,

“豈有不知自己的心事,反倒叫別人決定的?便是父母也不能如此。”

他是完全不會聽父母的。

如今,他家父母在他面前,早已沒有說話的餘地。

“你說的當然沒錯。但——”

她搖了搖頭,嘆息著,只覺得那時她畢竟還是少了歷練,不知道人心,

“他和我在一起時,確實是解了這門婚。那小縣吏的女兒如何我也不知道。但現在細想想,當初是太急了。他那時和我要好,又寧可和家裡鬧翻都要娶我,看似與我情深義重,只怕大半卻是不忿於他的嫡母罷了。他本心上——還是想娶官家女子的。”

說到這裡,前面的人影停住了。

離著坊中大街還有一段路,她看得到,樓雲在人羣裡轉頭看了這邊一眼。

下山的大半都是男子,只有她和勞氏坐了兩輛牛車。

她知道許大和許四會掩人耳目,把樓雲送到南坊大屋,演完這一場戲。

江浙海商們心知肚明他去了駐馬寺,但現在這個局面裡,他們暫時也不會來多問。

又走了一段,她下了車,轉頭看向阿池,道:

“所以,樓雲和順昌縣主的事是他的事,我和陳文昌的事是我的事。我自然不會去聽一個訂親在身的男子能說些什麼話。”

不值得聽。

好在他也沒說。

阿池聽到這裡,便也不好再說話。

而她踏足到了坊中大街時,正是晨陽初升。她站在路口,認出了陳文昌,看到他在睹光中露出來的微笑時,她便也知道:

這一次,她可以重新開始。(未完待續)

290 表現機會272 舊愛相逢(上)134 改嫁爲妾134 改嫁爲妾313 傳位詔書130 岳父大人279 暖牀使女(中)111 是女是妾134 改嫁爲妾141 不期而遇353 傷心太過161 聘禮之爭318 逐妾出府(下)054 落地生根220 笑語生疑220 笑語生疑073 物盡其用151 天生一對187 上門女婿235 殘月私語077 陰差陽錯(上)124 順之則昌143 長者深意253 雙重標準320 請君勿娶297 納妾之請281 逃亡路上093 三年不出253 雙重標準122 家常瑣事095 宋法蕃法160 似是舊愛127 初入季園182 疑心吃醋065 公子文昌235 殘月私語233 聯姻瑣事067 國使登岸190 將計就計290 表現機會175 冷落生氣068 睜眼世界202 佛前掛燈365 婚後婚前212 洛神寵姬196 邊城相會164 不需舊愛176 孤單一人187 上門女婿059 楚歌山鬼189 偏愛之心303 兩家尋仇204 路遇奸-夫253 雙重標準179 病中相會107 坊學書院101 一門之隔359 皇后失寵352 孤單一人070 男女追逐156 意外相逢295 愴惶夢醒307 巡迴演講148 一去不回089 漢詩漢情134 改嫁爲妾174 正統之爭196 邊城相會269 兩宮相爭366 愛恨之間168 文昌歸來308 端茶認錯353 傷心太過353 傷心太過062 三女一夫302 意料之外147 英雄救美071 火中化灰304 舊僕相求180 女子用心137 名門重起278 暖牀使女(上)058 由此而德270 私奔舊事195 往復遲疑243 老婆爭功094 出嫁招婿152 親事翻盤087 寺中變亂262 甘心爲妾264 肖氏當妻333 夫妻翻臉354 內閣女官362 兩家議親(下)252 妻憑夫貴112 晨光重現172 精誠所至170 偏愛如此160 似是舊愛114 眼光獨具
290 表現機會272 舊愛相逢(上)134 改嫁爲妾134 改嫁爲妾313 傳位詔書130 岳父大人279 暖牀使女(中)111 是女是妾134 改嫁爲妾141 不期而遇353 傷心太過161 聘禮之爭318 逐妾出府(下)054 落地生根220 笑語生疑220 笑語生疑073 物盡其用151 天生一對187 上門女婿235 殘月私語077 陰差陽錯(上)124 順之則昌143 長者深意253 雙重標準320 請君勿娶297 納妾之請281 逃亡路上093 三年不出253 雙重標準122 家常瑣事095 宋法蕃法160 似是舊愛127 初入季園182 疑心吃醋065 公子文昌235 殘月私語233 聯姻瑣事067 國使登岸190 將計就計290 表現機會175 冷落生氣068 睜眼世界202 佛前掛燈365 婚後婚前212 洛神寵姬196 邊城相會164 不需舊愛176 孤單一人187 上門女婿059 楚歌山鬼189 偏愛之心303 兩家尋仇204 路遇奸-夫253 雙重標準179 病中相會107 坊學書院101 一門之隔359 皇后失寵352 孤單一人070 男女追逐156 意外相逢295 愴惶夢醒307 巡迴演講148 一去不回089 漢詩漢情134 改嫁爲妾174 正統之爭196 邊城相會269 兩宮相爭366 愛恨之間168 文昌歸來308 端茶認錯353 傷心太過353 傷心太過062 三女一夫302 意料之外147 英雄救美071 火中化灰304 舊僕相求180 女子用心137 名門重起278 暖牀使女(上)058 由此而德270 私奔舊事195 往復遲疑243 老婆爭功094 出嫁招婿152 親事翻盤087 寺中變亂262 甘心爲妾264 肖氏當妻333 夫妻翻臉354 內閣女官362 兩家議親(下)252 妻憑夫貴112 晨光重現172 精誠所至170 偏愛如此160 似是舊愛114 眼光獨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凌源市| 石楼县| 光泽县| 阳曲县| 新营市| 鹰潭市| 阿瓦提县| 昔阳县| 卢龙县| 岳阳市| 泸水县| 中牟县| 宝鸡市| 孟村| 故城县| 偏关县| 青州市| 盐边县| 无棣县| 长垣县| 鄂托克旗| 柏乡县| 福清市| 米泉市| 邯郸市| 仙居县| 招远市| 怀宁县| 四川省| 姚安县| 阳西县| 吐鲁番市| 手游| 同德县| 茂名市| 新蔡县| 诸城市| 昌邑市| 正阳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