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熟人

上官如一個月前到達邊境,在中原軍隊的護送下於十日抵前達京城,她是一支龐大使團隊伍中的一員,代表西域的新興勢力。

過去的六年裡,西域發生巨大變化。

龍王雲遊第一年——西域人如是稱呼龍王的突然消失,他們對此感到不解與惶恐,於是藉助一個奇怪的詞加以解釋——戰亂在疏勒國暴發,龍王離開璧玉城的消息剛剛傳出,康王尚遼立刻挾持著疏勒太子返國,丞相鍾衡留在璧玉城,希望爭奪整支龍軍的控制權。

尚遼在疏勒國迅速擴大地盤,鍾衡坐不住了,只得撇下璧玉城的紛爭,連夜趕至疏勒國,率領他創建不久的軍隊與尚遼展開對決。

戰爭一打就是近三年,並逐漸向東擴展,一直涉及到西域東部諸國。

龍王雲遊第二年,樓蘭國組建了十一國聯軍,聲稱要恢復璧玉城周邊諸國的秩序,十萬聯軍先是強攻千騎關,遭到一支萬人軍的頑強抵抗,無功而退,於是繼續向西前進,打算奪取通天關,那裡守衛虛弱,大部分衛兵都在參加尚遼與鍾衡之間的戰爭。

出乎聯軍的意料,他們遇到的阻礙不是通天關,而是一日路程以外的小宛國。

上官雲派出多支小股軍隊,不停地從側翼騷擾聯軍,樓蘭國主帥大怒,發誓要先拿下那個彈丸小國。

聯軍最初分出一萬人,在小宛城城外列陣,挑戰不成,連續三日發起強攻,不克,聯軍增援兩萬。又不克,樓蘭國主帥率軍親臨城下,一圍就是月餘,期間損兵折將,就是沒能攻進小宛城半步。

小宛城內總共只有七八千士兵,之所以能夠堅守下來。是因爲城內有龍王兩年前囤積的大量糧草與其它軍資,尤其是箭矢充足,每次反擊時都能毫不吝嗇地箭如雨下。

通天關內,鍾衡敗相漸露,不得已向璧玉城求助。

璧玉城城主仍是龍翻雲,大雪劍客組成的精練軍隊向他效忠,但他拒絕稱王,願意與山上的鐵槍王兼獨步王共管全界,不久。在龍翻雲的主持之下,另一項王號——龍王也歸屬上官成所有。

傳言慢慢變成事實,越來越多的人承認他是舊龍王的親生子,至於他爲什麼還保留著“上官”的姓氏,衆說紛紜,從無定論。

名號沒有立刻改變璧玉城的命運,鍾衡、尚遼、獨孤羨三名手握重兵的將軍,全都自願向璧玉城提供“保護”。並提出一模一樣的苛刻條件:以龍王的名義認可自己是唯一的龍軍統帥。

彼時鐘衡與尚遼在疏勒國爭戰,獨孤羨在千騎關防備外敵。並且小心翼翼地向逍遙海擴張,無暇爭奪璧玉城,給予這座半開放城市一年多的喘息時間。

金鵬堡早年間已經著手重修南城城牆,新龍王與城主繼續這項事業,難度頗大,從前輕易就能買到的工匠與石料。突然間求之不得。

璧玉城周圍盡是荒蕪之地,依賴東西方的商業往來才得以興盛,可是戰爭阻斷了交通,商旅自然也少得可憐,璧玉城一下子衰落了。

北城的有錢人天天商量著向哪裡逃亡。南城的人們則立刻付諸實施:流浪刀客奔赴各支軍隊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商人們趕著車輛,賄賂關卡逃向東部諸國;更多的窮人受到香積之國傳說的感召,成羣結隊向南方遷徙,結果大部分受到軍隊攔截,被迫成爲士兵或挑夫。

龍軍的三個分支,加上關外的東部聯軍,任何一支獲得優勢之後都能輕而易舉地攻下璧玉城,新龍王與城主除了等待被征服的命運,或是拼死一戰,似乎沒有別的選擇。

城主龍翻雲與大雪山劍客們願意犧牲性命保護龍王的繼承人,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多的計劃,於是擺脫困境的重擔就落在上官成唯一的監護人——上官如——身上。

她仍然自稱“教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公開拒絕某些人的建議,當衆立誓絕不動用留在石堡內的青面與殺手,即使城破人亡,他們也不會再次碰刀。

這項誓言令一些人失望,卻讓更多的人安心,三位將軍由此更加放鬆對璧玉城的警惕。

上官如派出大批使者,勸說三位將軍進行談判,和平分割西部諸國,甚至願意讓出璧玉城大部分土地,只留城市本身。

她得到的迴應全是敷衍。

上官如開始加強城防,修築南城城牆已經來不及了,只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她下達命令,準許南城居民遷至北城,將金鵬堡與孟氏擁有的大量房產低價售賣或租賃,與此同時,將界河南岸的房屋大量拆除,加深河道,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這樣一來,璧玉城終於有城可守。

北城的富人們反對這項計劃,他們寧願向某一方勢力投降,也不願冒戰爭的風險,一些人因此逃亡,覺得璧玉城再也不是理想的避難所,另一些暗中策劃陰謀,很快就遭到鎮壓,被驅逐出城,留下宅院與財富容納南城居民。

上官如手中還有一項重要的資本,逍遙海五國的君王或太子都在城中,包括尚遼的長子,這多少算是一種威懾。

接下來,她要解決兩位安王的矛盾,老安王自己逃到璧玉城,新安王是龍王冊立的,兩人同爲一族,卻不是父子,經過協調,新安王稱王,老安王成爲“監國”,共同統治安國。

信使帶著秘信前往逍遙海最南面的安國,以兩王的名義下令軍隊封閉港口,不與北岸諸國來往,與此同時,另一路信使向南深入,給香積之國帶去教頭的命令:再次組建女兵軍隊,前往安國協防。

此時的逍遙海北岸已經亂成一團,尚遼命令康國的將軍大舉向各國入侵,沙、惠兩國先後淪陷,最東邊的石國則被獨孤羨派兵佔領,雙方發生若干次衝突。一時間倒也沒有精力渡海南下。

龍王雲遊第三年,戰爭形勢漸漸明朗:疏勒國內,鍾衡眼看就要敗給尚遼;通天關外,東部聯軍黯然放棄圍攻小宛城,主帥被調回樓蘭國治罪,另一支聯軍集結而來。與殘軍合併,打算全力攻擊千騎關;逍遙海北岸,獨孤羨的軍隊老兵衆多、經驗豐富,多次擊敗康**隊,一度逼近都城,可面對東部聯軍的第二次進攻,他卻沒有必勝的把握。

各方勢力當中,鍾衡第一個崩潰,他的軍隊組建得最晚。自己又不是西域人,天時、地利、人和皆不佔優,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他憑藉丞相的名聲與才智,一度與尚遼勢均力敵,可慢慢地還是敗了,尚遼挾持著疏勒太子,在疏勒國內獲得的支持更多一些。

鍾衡向璧玉城上官如求助。卻不願意放棄手中的軍隊與地位,而是要與新龍王“結盟聯合”。遭到拒絕之後他發起一次冒險行動:率領主力軍隊向璧玉城進攻,他要給自己建立一處後方基地,控制上官成,以龍王的名義與尚遼繼續爭鋒。

這場戰爭影響廣泛。

鍾衡輕鬆攻佔了南城,毀掉大量房屋,可是在進攻北城時遇到了困難。上官如的準備比他想象得充分,大雪劍客的忠誠與勇猛一如既往,是他收買不了的。

攻城戰持續了半個月,爲了滿足手下將士對財富的渴望,鍾衡甚至分兵搶掠了城外的四諦伽藍。

這是四諦伽藍第二次遇劫。好在僧人大都被上官如迎入城內,沒有太多傷亡。

尚遼與獨孤羨同時從東西兩邊向璧玉城逼近,名義上是來救援,其實都抱著趁機佔領璧玉城挾持新龍王的想法。

這是璧玉城最危急的時刻,後兩支軍隊比鍾衡要強大得多,再堅固的城牆也難以抵抗。

上官如的準備還沒有完成,安國弱小,勉強自保,香積之國的軍隊剛剛組建完成,至少得兩三個月才能趕到,而且失去突然襲擊的前提,女兵的戰鬥力很值得懷疑。

在此孤立無援的時刻,她唯一的選擇是向關外的三哥求助。

上官雲出兵了,帶領不到一萬名騎兵,午時出發,馬不停蹄,於當天夜裡出其不意地攻下通天關,隨後就駐足觀望,他很清楚,自己的兵力太少,根本無力搭救璧玉城,他只想在戰爭結束之前多佔一些地盤。

不過尚遼還是受到震動,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爭奪通天關。

獨孤羨的處境也不妙,東部聯軍離千騎關只有數日路程,他若是不能及時回防,很可能腹背受敵。

那些天裡,信使比士兵更忙碌,勸說、威脅、收買隨處可見,就連一些低級軍官都驚訝地發現敵軍統帥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膠著狀態持續了七天,然後一下子霧散雲開、水落石出。

獨孤羨向新龍王投降了,投降而不是“結盟”與“聯合”,獨臂將軍爲何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沒人能說得清,他好像覺得自己更適合當一名純粹的將軍,甚至有傳言說他得到了雲遊龍王的密令,所以甘願投降。

事態一下子扭轉,鍾衡拋棄軍隊,帶領少量隨從逃到北庭,很長時間裡不知所終。

尚遼理智地退兵,名義上遵從新龍王的號令,準備專心致志地解決小宛國的威脅。

獨孤羨及時回防千騎關,得到部分大雪山劍客的協助,再一次守住重要關卡。

璧玉城周邊大勢已定,後續的戰爭又持續了兩年多,東部聯軍最後還是退了回去,小宛國牢牢佔據通天關,並搶佔了大片無主的草原土地,尚遼擁有多半個疏勒國,立疏勒太子爲王,自己當監國與康王,但是在逍遙海他不得不大幅退縮,放棄故國的部分土地,換取相關勢力對他佔領沙、惠的承認。

一個新的西域國家誕生——璧玉國,擁有璧玉城、逍遙海石國、安國、香積之國,領土由北到南彷彿一柄巨大的鐮刀。

恰逢朝貢之年,作爲和平的象徵以及新王登基的慣例,西域諸多國王組成五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使團,共同前往中原朝貢,並接受皇帝的饋贈與冊封。

早在護送新龍王上官成前往中原之前,上官如就期望能在京城看到顧慎爲,可是等到範用大登門,她才知道,原來自己思念的人一直就躲在使團隊伍中。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王第五百零六章 女兵第九百七十三章 審問第二百三十章 無首第七百五十五章 自殺第七百八十八章 樊籬第五百九十二章 擺佈第二百二十五章 和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十天一千一百六十章 參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借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希望第九百零六章 書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領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花園第一百五十七章 螳螂第九百二十四章 目擊第一百九十章 引蛇第四百四十七章 墜屋第五百七十章 豔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霧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斷牆第三百七十章 瘋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栽贓第二十五章 暴露第七十四章 雲豹第五百三十七章 盜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馬第六百三十八章 證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十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吸引第七百九十章 財權第三百零八章 膽怯第七百六十八章 還錢第二十四章 還絹第二百七十二章 舊人第六百三十章 報酬第七百零九章 守諾第一千零八章 圍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輕功第五百一十章 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外力第八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章 利用第四百四十八章 真面第六百八十章 外力第三百八十六章 夢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紫煙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相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幽會第一千一百章 拼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器杖第五百九十章 演技第一千零二章 泄密第五百九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派第五百四十八章 要挾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四百四十章 條件第六十九章 師父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馬楔子 殺手兩戒第六百九十二章 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姐弟第九百一十六章 短劍第八百八十二章 狩獵第六百九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四章 經文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年第六百零二章 長生第五百八十三章 爭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奸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拔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牙印第一千零一章 蠟燭第一百二十二章 訓女第九百三十九章 借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圍困第七百八十七章 幕後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臥房第二十三章 刑室第五百六十六章 挑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絕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討喜第八百七十章 水潭第一百九十七章 連環第一百七十一章 仇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震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西域第八百八十五章 埋葬第二百六十三章 殿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孟氏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王第五百零六章 女兵第九百七十三章 審問第二百三十章 無首第七百五十五章 自殺第七百八十八章 樊籬第五百九十二章 擺佈第二百二十五章 和好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十天一千一百六十章 參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借劍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希望第九百零六章 書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領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花園第一百五十七章 螳螂第九百二十四章 目擊第一百九十章 引蛇第四百四十七章 墜屋第五百七十章 豔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霧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斷牆第三百七十章 瘋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栽贓第二十五章 暴露第七十四章 雲豹第五百三十七章 盜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馬第六百三十八章 證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十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吸引第七百九十章 財權第三百零八章 膽怯第七百六十八章 還錢第二十四章 還絹第二百七十二章 舊人第六百三十章 報酬第七百零九章 守諾第一千零八章 圍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輕功第五百一十章 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外力第八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章 利用第四百四十八章 真面第六百八十章 外力第三百八十六章 夢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紫煙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相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幽會第一千一百章 拼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器杖第五百九十章 演技第一千零二章 泄密第五百九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派第五百四十八章 要挾第七百七十九章 月光第四百四十章 條件第六十九章 師父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馬楔子 殺手兩戒第六百九十二章 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姐弟第九百一十六章 短劍第八百八十二章 狩獵第六百九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四章 經文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年第六百零二章 長生第五百八十三章 爭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奸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拔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牙印第一千零一章 蠟燭第一百二十二章 訓女第九百三十九章 借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圍困第七百八十七章 幕後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六百二十五章 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臥房第二十三章 刑室第五百六十六章 挑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絕技第八百五十四章 兇手第九百七十五章 轉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討喜第八百七十章 水潭第一百九十七章 連環第一百七十一章 仇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震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西域第八百八十五章 埋葬第二百六十三章 殿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孟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乌鲁木齐县| 凉山| 崇左市| 青龙| 江油市| 郑州市| 辉南县| 静宁县| 兰考县| 抚顺县| 厦门市| 平原县| 四会市| 汶上县| 公安县| 佛学| 文昌市| 明光市| 五台县| 神农架林区| 西乌珠穆沁旗| 满洲里市| 朔州市| 涟源市| 彰化县| 开封县| 滁州市| 汨罗市| 醴陵市| 马尔康县| 万荣县| 浙江省| 洪湖市| 大关县| 泾川县| 安达市| 新竹县| 石楼县| 青阳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