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簡在帝心

李誠是個小卒子不假,但是當他出現在李道宗身邊的時候,他的名字就註定要出現在不良人的密報中,再經整理上報皇帝這裡。所以說,這場戰爭的一些重要細節,李世民肯定是知道的,雖然知道的晚了一點。烏海、牛心堆之戰結束後,李靖等人有聯名上奏,也有單獨上奏,就是想把情況跟朝廷說清楚,一個不好讓全體朝臣知道的事情,就在單獨上奏裡說。

大家先看李靖的奏摺,內容大概意思如下。陛下啊,伏允不成氣候了,李道宗和侯君集還追這他屁股後面打,最多一兩個月,就能把他的人頭帶回來。伏允之後呢,吐谷渾這片地方,老臣建議扶持一個傀儡,再派個人給這個傀儡看場子,今後這片地方就是大唐的養馬場和牲口基地。對了,這次臣在戰場上遇見一個軍事奇才,此人極有見底,對戰局的把握一針見血。這個人叫李誠,於作詩一道有奇才,值得培養,有這個人呢,三十年內,大唐不用擔心帥才的人選。另附:李誠作詩二首。

完全是有事說事,說完了公事爲國舉薦人才。前面的事情是建議,有點泛泛而談的意思。後面的舉薦纔是重點,評價太高了,三十年內不擔心帥才。這是李靖的評價啊!

李靖誇大了麼?在他看來一點都誇大,整個戰局完全按照李誠的推斷在進行,甚至連伏允跑掉的後果都考慮進去了。所以呢,李靖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接著看李道宗的奏摺,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了。大致意思如下。陛下啊,吐谷渾畏懼陛下之天威,不戰而逃。臣弟力主追擊,庫山一戰,得奇人李誠獻計,千騎繞行敵後,大勝。這個李誠呢,寫的一筆好字,臣弟要了一副字,獻給陛下。

看看時間,這奏摺是庫山戰鬥後,李道宗派人送回來的。比李靖的來的早。

最後是李玄運的奏摺,大致意思如下。陛下好,爲了國家您千萬要保重身體啊,臣在萬里之外的西陲,爲您祈福了。征伐吐谷渾戰鬥進行的很順利,臣在後方恨不能親自上陣殺敵。鄯州斥候營熟悉草原,被徵用併爲大軍前驅,屢立奇功。這也算是臣的一點點欣慰了。近日得一奇人獻策若干,整頓鄯州頗見成效,臣建議在局部實行,總結經驗,可行則推廣。附文:李誠二三事及所獻策詳情。

這份奏摺的時間最晚,估計就是這兩天到的。看完之後,一幫大臣都是人精啊。心裡很快有一本帳。李靖爲人一貫如此,有事說事,忠心爲國,沒什麼好說的。李道宗是馬屁精啊,逮著皇帝的癢處一陣撓。

同樣是馬屁精,李玄運就差的多了,著眼點就不對。

綜合三人的奏摺看,都提到一個人,李靖口中的軍事天才,未來三十年的帥才。李道宗、李玄運口中的奇人。一個看重的是李誠的書法,一個看重的是李誠的政務能力。那麼結論有了,這個人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最後,再回到聯名上奏的內容看,首功的位置上有一個名字——李誠。

侯君集的奏摺大家沒看,也不會去要來看。聯名上奏裡頭,沒反對這個功勞的安排,那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這個人確實是首功,原因在奏摺裡是這麼說的,千里追蹤,庫山一戰,尋路,繞行敵後,保住了決定性的草料。每戰必先,身中十餘箭,猶自衝殺在前。看這個奏摺,李誠明明是個將才啊。

總而言之,評價很高。

奏摺看完了,大家都看著皇帝,也沒人搶先表態。李世民拿出一份李玄運的附文,遞給衆人道:“這個,拿去給外臣都看看,是否可行。如可,先擇一地試行。”

這份關於如何加強城市環境管理報告,這就算是得到皇帝認可了。這都是小事,回頭大家在慢慢看,慢慢的商議。接下里纔是正經的大事,什麼大事呢?就是李靖的建議,皇帝讓大家都商議一下,李誠這個人呢,大家就假裝忘記了。等到將來戰爭結束,敘功封賞的時候呢,李誠這個名字被提起來,封賞的時候呢,百官有意見的話,幾個大臣要負責說服教育的。

看奏摺的核心思想就是,李世民對幾位親信大臣說:這個李誠不錯,朕要用他,你們別給我添堵啊。

這幾位其實都不太給皇帝添堵,最喜歡給李世民添堵的魏徵不在呢。

爲了改善生活條件,李誠最近很忙,忙著逛市場。鄯州城不大,主要的交易物品是牲畜。李誠轉悠了好幾天,不免有點失望,見了幾個胡商,沒一個知道棉花的。

崔成跟著他一起閒逛兼養傷,見李誠悶悶不樂,問了一句。李誠解釋了一下棉花長什麼樣子後,崔成露出一副鄙夷的樣子:“沒見識!白疊子也要四處找?尋常的大戶人家,都有種的。花開的不好看,不喜歡。”

李誠的腦子裡如同夜幕中閃過一道閃電,頓時狠狠的臥槽。居然把這個名字給忘記了,真是該死。《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紡,名爲白疊子。”

這說的不就是棉花麼?那還找個屁啊!李誠眼冒精光,看著崔成:“大兄若爲一縣之主,小弟有一政績相贈。”崔成歪歪嘴:“政績?呵呵,白疊子能有啥政績?別鬧!”

李誠微微一笑:“大兄只管去找來種子,到時候就知道了。這只是一樁,還有呢。”

“還有?莫要誆騙爲兄。”崔成當真了,李誠點點頭,兩人緩緩而行,離開集市。

李誠想到的自然是番薯,他弄了四個大缸子,三月裡就種下了番薯,放在杜海家的後院裡。回來之後,李誠挖個坑,也不心疼大缸,砸爛之後連著土一起種後院裡。算算時間,現在過去小三個月了。番薯的生長週期是120天(春薯週期較長,160-200天,這裡取夏薯的時間)左右,李誠一直小心的伺候著。等到這一仗打完了,伏允也幹掉了,正好番薯成熟。到時候挖出來,帶著一起回關中。

李誠最遺憾的,還是沒帶土豆,土豆纔是比較合適種植的作物。番薯也不差了。

李誠的重心又回到鐵匠鋪,每天監督鐵匠打製鐵鍋。鐵鍋這個東西,真是多多益善。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如何解決鑄造的問題。不然鐵鍋做不大,都是小口徑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等回到關中了,那裡的資源更爲豐富一些。

對於李誠奢侈的打製鐵鍋的行爲,崔成舉雙手贊成。這幫人都是吃貨,抗拒不了炒菜。

鄯州地方太偏了,對於李誠來說。一天都不想多呆。只有回到關中,很多計劃才能實施。做事情是要花錢的,所以李誠最近開始忙著掙錢。大概是穿越光環的作用,傷兵營裡的傷員,就死了三個,還是重傷員。其他的傷員,在精心的照料下,陸續的恢復了。

這幫人中的關中人就成了李誠掙錢的工具,幹啥呢?蒸包子,做豆芽,賣錢。

你可別小看這兩樣生意,起初看著不起眼,短短半個月,包子風潮席捲鄯州。吃到了鬆軟的包子,誰還願意去啃硬疙瘩的實面饃饃?軍中的火頭軍,全都跟著李誠一起幹。李玄運就算知道了,也就是睜一眼閉一眼。

每天早晨到中午,滿大街都是推著小車(獨輪車李誠發明),四處叫賣的傷兵。包子兩文錢一個,不講價。豆芽一文錢一斤,不講價。

兩樣買賣,一天下來淨收入就是六七千文,看著生意不大,架不住積少成多啊。不過這也是極限了,畢竟是小城市,人口滿打滿算才一萬多。要掙大錢,還得在牲口上做文章。

錢穀子很有做生意的潛質,繳獲的牲口他分期分批的賣出去,現在成爲鄯州最大的供應商。每天都是空手出去,回來的時候擡著一箱錢。杜海最近忙的飛起,忙啥,打箱子。

時間在忙碌之中過的很快,眼看著五月到底了,天氣開始熱了。吐谷渾的戰事,也漸漸的走到了尾聲,確定伏允被部下所殺,並獻上首級投降後,李靖率部返回。

錢穀子的牲口生意,也算是做到頭了,好在除了必須的腳力,其他牲口都賣完了。

大軍迴轉的消息傳來這一天,李誠叫上崔成,來到後杜海家的後院。看著爬滿圍牆的藤蔓,李誠笑的很開心。這玩意,那去當祥瑞獻給皇帝,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現在呢,還不是時候,現在獻上去,效果還不是最佳。

崔成通過李玄運的關係,最終確定要回長安了,等候吏部的任命下來,就可以做文官了。至於李誠,則沒想那麼多,回老家做農民就是了。誰說種地就一定沒出息的?唐朝可是農耕文明,種地種出祥瑞來,照樣能封爵位。

想到這裡,李誠豪氣萬丈,指著番薯:“挖吧,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招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十八章 初見天顏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二十四章 後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第四百一十五章 沸騰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黑風高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三百六十七章 安西都護府誕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八十章 識人之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約失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騎破城第五百九十章 又一年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別在於技術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六章 還有誰第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遊俠賽朱亥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十八章 不好忽悠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三百一十章 賣身之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見也得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一百零六章 真不懂修仙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三十章 打擊報復第二百四十四章 龍骨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二百七十章 三觀盡毀裴行儉第一百零一章 分紅、發紅包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二十章 問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九十九章 最頂級的酒樓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
第二百九十四章 招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十八章 初見天顏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二十四章 後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第四百一十五章 沸騰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黑風高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三百六十七章 安西都護府誕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八十章 識人之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約失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騎破城第五百九十章 又一年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別在於技術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二百二十六章 還有誰第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一十七章 遊俠賽朱亥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十八章 不好忽悠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三百一十章 賣身之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見也得見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一百零六章 真不懂修仙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二百三十章 王炸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三十章 打擊報復第二百四十四章 龍骨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二百七十章 三觀盡毀裴行儉第一百零一章 分紅、發紅包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二十章 問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九十九章 最頂級的酒樓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海南省| 叶城县| 洪洞县| 新闻| 南川市| 鹤岗市| 土默特右旗| 集安市| 武山县| 新余市| 普格县| 贵溪市| 贵州省| 兴业县| 白水县| 双辽市| 四会市| 璧山县| 香港| 义马市| 博野县| 湖口县| 吉林市| 通州市| 昌黎县| 永胜县| 浪卡子县| 韩城市| 丹阳市| 衡南县| 宜君县| 嵊泗县| 苗栗县| 唐河县| 固安县| 安仁县| 明光市| 张家口市| 建昌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