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

“今日奏對,但凡有一字外傳,皆族之。”李世民突然收起了笑容,緩緩環視四周,語氣森然。目光如刀。

應該說四條建議,沒一條仔細去說什麼,但是單單李誠說出來的這些話,就已經夠嚇人了。李世民這麼警惕的原因就一個,怕李誠走出宮城就被人暗殺。

這不是胡思亂想,這是真的會發生的事情。

“今日就到這吧,來日得空,朕再與自成細聊。”李世民強行壓制自己想聊下去的念頭,李誠既然提出來,就一定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後果呢?李世民敢打賭,就這麼生生的推行李誠說的一體納糧,宗室士族一定會造反。

但是李誠說的這些內容太有吸引力了,李世民忍不住想聽下去,所以才決定,好好想想,權衡厲害,這些建議看看哪一條能在有生之年推行開來。開海的是肯定可以推行的,不用李世民去推動,現在都在推行了。

要不李世民能把李誠丟去西域,回來後又留在長安麼?李誠在登州和不在登州,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李世民沒瞎說,他真的是在保護李誠。不然李誠人在登州,一旦與那些無法無天的宗室士族發生利益衝突,他們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這一點李誠太有體會了,看看自己的丈人家就知道了。要不是看在崔芊芊的面子上,早特麼的翻臉了。士族大家,真的毫無節操可言,沒了利益,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的。

正是因爲看明白了這些道理,李誠纔會說出這麼多驚悚的建議。就拿清朝推行的“士紳一體納糧”吧,也就是在雍正朝了,清室已經坐穩了江山,加上一個雍正心狠手辣,才能得以推行。你換成明朝試試看。

天啓年魏忠賢給皇帝弄點錢,結果呢?《五人墓碑記》瞭解一下。這篇文章還在不在教科書裡不知道,反正筆者以爲,當年的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肯定是沒說到點子上。

神特麼的反抗精神,國庫都能跑老鼠了,崇禎不也只能是加田賦麼?張居正辣麼猛的一個人,敢對工商業下手麼?現在的情況比明朝還嚴重,士族的戰鬥力雖然沒有東晉那麼誇張,但是也很嚇人的。不然怎麼叫門閥?大門閥拉個幾千人的武裝,輕鬆的很呢。

唐朝人口統計的時候,統計的是自耕農,還有一類沒統計進去,那就是部曲和隱戶。這都是門閥的力量所在。李世民的擔心,那是有原因的。

特權階級越來越強大,國家運轉所需的費用,絕大多數都會落在平民和中產頭上。古往今來,莫不如是。歷史不過是在不斷的重複自己,不同的是方式,本質沒變過。

李誠能理解李世民終止談話的心理,不緊不慢的往外走,回去要寫的奏摺,應該有兩份,一份是改土歸流,增加自耕農的話,自然就增加稅收咯。開海又是另外一個收入渠道。貞觀年不缺錢,但是危機已經出現了苗頭。

李世民其實已經看見了危機的苗頭,但是他無能爲力。這就是農耕文明朝代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了。隋朝的前車之鑑,使得李世民不敢把步子邁的太大,但他肯定不會無所作爲的。就算是種下一粒種子,李世民也會去做一下。

貞觀之治被後來人推崇備至,把李世民跟朱由檢換個位子看看,李世民能不能玩的轉。人口銳減,導致耕地是粗狂耕種的唐朝初年,與明末那種土地兼併嚴重的情況比起來怎麼比?更不要說,唐朝還是能收到商業稅的。

大躍進在李誠看來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的。一個國家的飛速發展,只是能厚積薄發那種。就像兔子國,改革開放,埋頭苦幹二十年後,突然發力。再往前追溯,不難看到之前的積累,量變引起質變。

走在街上,看著胡商小心翼翼的躲在路邊,給李誠讓出道路。所以說,唐朝這個時代纔是真正意義上中華文明農耕階段的最後輝煌啊。後來的朝代,都是自認爲最強。至於經濟實力最強的宋朝,那種扭曲的體制怎麼可能早就強國?

李誠在馬背上胡思亂想,李山拖著一條鐵棍在後面不緊不慢的跟著。前方一輛馬車過來時,李誠只是看一眼,臉色微微一變。

正經的是李誠給對面讓路,畢竟人家前呼後擁的,幾十號人呢。李誠這邊才兩個人。但是對面的車裡傳來一個脆脆的女聲:“瞎了麼?還不趕緊給自成先生讓道。”

李誠嘆息一聲,緩緩策馬上前,車窗的簾子掀開了,露出高陽那張嬌豔的臉:“先生這是要回家麼?”李誠點點頭:“殿下這是要進宮麼?”

“妾身去探望父皇呢。”高陽的答案也就是沒別人聽到,堂堂公主面對自成以妾身自居,不合適啊。但是高陽很自然的,對著李誠的眼神裡,全是仰慕。

“走了!”李誠揮揮手,策馬往前,高陽也沒糾纏,縮回車內,臉上帶著微笑:“君子如玉!”真是一個敢愛敢恨,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小娘子。也許她和辯機的事情是杜撰的,但是也確實在歷史上留下的自己的印記。

李誠的出城計劃自然是取消了,回到家裡就寫奏摺,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改土歸流和開海這兩個政策,對於大唐來說是影響最小的。實際上唐朝的開海和明朝的開海不是一回事,因爲唐朝沒海禁。開海指的是開拓,而不是開放。

事情傳的很快,李誠這邊正準備晚飯呢,有人登門來了。誰啊?這個點來,蹭飯的吧?

來的是李義府,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奸臣”,見了李誠,李義府匆匆一抱手:“見過自成先生,先生糊塗啊。”李誠呵呵一笑,指著對面:“先吃飯,吃完再說。”

李家的飯菜自然是不用說的,李義府也不客氣,坐下來大口大口的吃,都不用人招呼。傳統文人的習慣是吃飯的時候不說話,但是李誠沒這個習慣。可惜,李義府不配合,一直在悶頭吃,吃完了放下筷子,起身走一邊坐下喝茶。

李誠也只好悶頭吃,李義府放下筷子沒一會,李誠也放下了筷子。起身走到面對的椅子上坐下,接過鶯兒手裡的茶杯,抿一口才笑道:“那麼緊張幹啥?”

“當今天下,天子及宗室,關隴,山東,三者兵力,先生所議者,除天子之外,餘者皆受損。先生難道不明白,此事之危害耶?”李義府倒是很真摯的爲李誠想。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李誠淡淡的丟過來這麼一句話,李義府瞬間渾身血都衝到了臉上。不可思議的看著李誠,難道說自己以前看錯了李誠麼?仔細一琢磨,這話還真的不假啊,李誠的作爲,真的有點這個意思。

歷史上的李義府真的是奸臣麼?在李誠看來真的未必。他是站在皇帝的一邊,幫著去打壓權貴和士族,纔有了後來的罵名。當然他也沒少給自己撈好處,但是誰在位子上不給自己撈好處呢?只有李義府一個人麼?

奸臣的定義是什麼?曹操還是奸臣呢。但是客觀歷史呢?他統一了北方,結束的了戰亂。

所以說,掌握話語權這個事情,真的很重要。其他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李義府憋了一會,長時間的低頭不語,最終站起來朝李誠深深長揖:“愧殺義府也,告辭。”二話不說,走了。李誠淡淡的在後面來一句:“慢走,不送。”

李義府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腳下微微停頓,堅定的邁步往前。

事情並沒有李義府想的那麼嚴重,朝中的重臣們,也都在小心翼翼的觀察風向。重點還是李世民接下來的反應。次日的早朝,李誠不得不去了,因爲李世民提前派人來打了招呼,要上朝啊,李自成同志。

李誠很想表示,我在休假中,上朝幹什麼?但是李誠還是表示,我知道了,會去的。

早朝這種事情,有所謂的點卯,在李誠看來,簡直就是反人類。

唯一欣慰的是,這年代的人啊,早睡早起。剛剛嚐到滋味的鶯兒,自然不會錯過機會。一夜癡纏,竭力奉承。崔氏給崔芊芊準備的圖冊,崔芊芊沒用上,倒是鶯兒學了個七七八八,全都拿出來用上,嗯,略顯笨拙了點。

李誠最終的感覺是才閉眼,就被叫醒了,眼睛就沒睜開過,梳洗都沒自己動手,簌口的時候只要張著嘴就行了,然後豬鬃牙刷就青鹽,都是鶯兒帶著倆丫鬟伺候著完成的。

冷水洗臉的時候,總算是清醒了一些,一碗小米粥和兩個羊肉包子下了肚子,吃飽了犯困啊。騎在馬背上,搖搖晃晃的打瞌睡,差點從馬背上掉下來。

搖搖晃晃的總算沒遲到,大興宮外已經是羣臣匯聚。李誠翻身下馬後,也不著急往前湊,找一面牆靠著,再睡一會。李誠有點黑夜中的螢火蟲的意思,他不想往人堆裡湊,但是會自帶光環的屬性,能招來別人啊。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搶救價值的關係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海商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五十一章 生活在幻想中的小娘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五百一十九章 又失望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七章 救不救?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四百五十九章 閻立本的愛情第三十章 打擊報復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十八章 傷兵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結的會議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三百九十五章 蠢死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六十六章 對李泰絕望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三百零七章 何所求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道德淪喪的主意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四章 裝一波大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著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十章 開講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驚變驟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多種經營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騎破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二十四章 後路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十九 章結義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齊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搶救價值的關係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海商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七章 救不救?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五十一章 生活在幻想中的小娘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五百一十九章 又失望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吐蕃事第七章 救不救?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四百五十九章 閻立本的愛情第三十章 打擊報復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十八章 傷兵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結的會議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三百九十五章 蠢死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六十六章 對李泰絕望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三百零七章 何所求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道德淪喪的主意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可因噎廢食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四章 裝一波大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著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十章 開講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驚變驟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多種經營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騎破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驚第二十四章 後路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十九 章結義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二百三十六章 齊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崇仁县| 胶南市| 高唐县| 夏邑县| 滕州市| 彭水| 濉溪县| 海宁市| 沈丘县| 弥勒县| 油尖旺区| 获嘉县| 竹溪县| 边坝县| 遂昌县| 海宁市| 宁南县| 天柱县| 梧州市| 承德县| 云南省| 怀远县| 攀枝花市| 蒙山县| 运城市| 阿克苏市| 江源县| 桑植县| 宜黄县| 晋州市| 太和县| 都江堰市| 和龙市| 牟定县| 于都县| 牟定县| 景洪市| 海原县| 蛟河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