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四章 裝一波大的

“拿朕就嚐嚐!”李世民答應的很乾脆,李誠拿了七八個番薯,遞給秋萍,讓她去弄。一羣人出來,關上大門,落了大鎖。回到正堂,李誠才道:“陛下,去臣的書房坐吧。”

李世民回頭看看,楊妃不見了。邊上的大太監趕緊低聲道:“去了廚房。”

兩人往書房去,身邊還是跟著小胖子,一直沒有被重視,李治很委屈。到了書房,李誠還以爲李世民要說國家大事,不料一開口卻是:“自成,《三國演義》第三冊呢?怎麼還不出?”

李誠一臉懵逼,這是專程來催稿的麼?過年啊,放假了好吧?工匠也要休息的。話音剛落,李治也拽著李誠的衣袖:“師傅,你答應的畫冊呢?”李誠看看他,很是無語。別人催稿,最多一個人來,你家真狠,父子齊上陣。

書房裡有書桌,李誠走過去,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小冊子,遞給李治:“喏,答應你的。”

李世民很好奇,李誠都答應了李治些啥,走過去一看,還是三國演義,不過這一次是畫畫,都是手工畫的,下面有文字介紹內容。厚厚的一本,至少有一百畫吧?

打開一看,畫工很有意思,黑白的圖畫,畫的栩栩如生。李世民很吃驚,沒想到李誠還有這一手啊,詫異的看著李誠道:“自成,第三冊呢。”

“沒出呢,等過了上元節,自然就出了。工匠都放假過年了。”李誠只好這麼說,李世民很失望,這出的也太慢了。李誠心說,不出慢一點,我怎麼騙錢啊?

“今年的上元節,朕決定了,大放燈火,金吾不禁。自成以爲如何?”李世民突然冒出這麼一句來,李誠心裡並不奇怪。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壓抑了很長時間。今年國家事物比較順利,讓百姓高興高興,那是應該的。

“好事!臣替長安百姓,多謝陛下厚恩。”李誠給他作個揖,李世民齜牙咧嘴的笑了。這年月的長安城,那是有宵禁的。不但是城門關閉,各坊也是有坊門的,也是要關門的。只有國家遇見好年景,逢年過節的纔開禁。說的難聽一點,這真是看皇帝的心情纔有的事情。哪像現代社會,半夜出門去擼串,美不死你。在這個時代,晚上想吃宵夜,自己在家弄。

“自成,科舉在即,爲何不去進士科考一會,朕許你個狀元。”李世民還是希望李誠去考科舉,狀元的牌子多硬啊。李誠笑著搖搖頭:“臣不喜文事。”

“不喜文事?”李世民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這什麼狗屁理由?騙人都不認真一點?

“豎子!不喜文事,能作出長安城無人能比的絕句?不喜文事,能做出愛蓮說?”一番吐槽,看著李誠真誠的臉,李世民想想算了,問一句:“那自成喜歡啥?”

李誠想了想:“錢,美女,好吃的。”簡單明瞭的回答,李世民聽著就一個感覺,心塞!強忍打他一頓的衝動,李世民又開噴:“豎子,不求上進,還有臉說孫道長,對了,孫道長呢?”李世民想起來了,孫思邈這老道,想見一次不容易。

正說著呢,孫思邈低沉著臉,掀開簾子走進來,也不看皇帝,就盯著李誠。這樣子,嚇的正看小人書的李治趕緊站李誠身邊,拽了拽他的袖子:“師傅。”李世民看看兒子,更加的心塞了,這時候就知道關心你師傅對吧?你爹呢?不管了?

“貧道要開班,傳授醫術。”孫思邈一開口,李誠笑了,李世民呆了。這念頭,誰有一門手藝能輕易教給別人啊。李誠指著炕頭,聲音溫和:“道長,坐吧,慢慢說。”

“遇見自成之前,貧道大謬也。以爲只要修身爲正,立身爲正,就不會行差做錯。”孫思邈一番話,等於在檢討自己的過去。李誠聽了只是淡淡笑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道長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沒有想的太多,專注於自己的世界,沒時間擡頭看看天下。”

李世民聽著李誠的話,腦子裡也是嗡的一下,他是皇帝,太能體會這話裡的意思了。就算考慮任何問題都會首選李家統治的穩定,也不妨礙李世民知道,李唐帝國的穩定基礎,是天下的百姓生民。

“自成,別說孫道長,你呢?到底想做點啥?”李世民對這個問題也很困惑,給你個官你不要,又讓人家孫道長這個那個的。心裡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李誠打的算盤很簡單,抱大腿,掙錢,過上封建大地主的腐敗生活。當然了,這個時候是不能說真話的,必須擺出一個高姿態來裝一下,不然要被孫思邈和皇帝聯手打一頓的。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李誠表情平靜,語氣卻突然的激昂,鏗鏘有力的裝了一把。說完之後,看看孫思邈和李世民的表情,李誠就知道裝逼奏效了。難怪網文作者,動不動就拿這話來裝,逼格太高了。

孫思邈起身拱手,一臉鄭重:“受教!”說完也不管李世民了,轉身就走。

說真話果然沒人信啊,就必須說點假大空,才能讓人相信。李誠也很絕望啊!

李誠摸了摸李治的頭,感覺到有銳利的眼神在盯著自己看,回頭,遭遇李世民的眼神。

李誠很平靜的看著李世民,笑道:“陛下,您是註定要做天可汗的人啊。”

一句話,又頂到了李世民的G點,瞬間渾身舒服的毛孔都張開了。臉上露出微笑的李世民,看著李誠,咬牙切齒:“朕,一定能成爲千古一帝。”

李誠笑著起身,拱手長揖:“臣願爲羽翼,效犬馬之勞。”李世民哈哈哈的大笑起來,心道這纔是正常的李誠嘛,什麼錢、美女、好吃的,那都是胡說八道,要感謝孫思邈啊,不是他來逼一下,李誠不會說出這麼一番振聾發聵的話。

“陛下,自成先生,你們這是幹啥呢?”楊妃捧著一個盤子進來了,整好的紅薯,熱氣騰騰的,當著兩人的面,掰開一個,取了半個自己先吃上了,吃完半個紅薯,楊妃笑道:“味道不錯,只是不知能否比的上粟麥。”

“此物不肯常吃,作爲雜糧補充一下還是很好的。”李誠也取了半個,三兩口吃掉。楊妃送來一個滿意的微笑,這是在試吃呢,吃給皇帝看,要死我先死。這馬屁拍的好。

李世民先瞪了李誠一眼,再對楊妃道:“愛妃不必如此,自成乃至誠君子,朕不疑也。”說著拿起番薯吃上了,吃了兩口就頻頻點頭:“味道還不錯,就是不知產量如何?”

李誠笑道:“產量不好說,要看收成才能確定。此番帶回三種作物,可爲雜糧。番薯是一個,土豆是一個,玉米又是一個。傳言,產量都不低,臣在鄯州種出來,卻不敢肯定是否合適關中種植,一切都要看來年收成如何了。只是一事可以確定,三種作物都是耐旱的作物,對地的要求也不高,回頭臣都試一試,看看結果如何,再向陛下稟報。”

李世民聽了不禁皺眉:“說實話,你在鄯州種出個甚結果?”李誠聽了忍不住苦笑:“臣也不敢相信,現在說出來,不如等陛下將來親眼看。”

“豎子!”李誠死活不說,李世民只好笑著罵一句。隨手拿個番薯,遞給望眼欲穿的李治。小胖子接過,坐在一邊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說:“好吃,師傅家的東西都好吃。”

“自成不負朕,朕必不負自成。”李世民許下了諾言,李誠笑了笑:“臣不求聞達,但求我大唐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貞觀盛世,超越強漢。”

李世民做個手勢,楊妃帶著李治下去了,書房裡就剩下兩人的時候,李世民坐在炕上,拍著腿道:“當今天下,朕爲天子,掣肘卻也不少。”

李誠笑了笑:“陛下,有掣肘未必是壞事,如陛下真能爲所欲爲,則未必是好事。”

李世民來了興趣,並不以李誠的話爲忤,笑問:“自成何出此言?”

李誠知道必須拿出點真東西了,拱手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下由君臣百姓構成,爲人君者,不可不查也。是故,陛下才要開科舉,興文教。這就是陛下的平衡之道。”

李世民頓時有了遭遇知己之感,有的事情呢,他在做,但不能說。或者說,沒有合適的傾訴對象。李誠卻是把他在做的事情,說了出來。李世民如何不喜呢?

“山東士族,把持國家過甚,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制衡。扶持新貴,培植寒門,都是正確的手段。只是時間比較長,陛下需要有耐心纔是。臣以爲,印刷術的出現,可以加快進程。高產作物的出現,百姓勉強能夠吃飽,有餘力供子弟讀書,也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當下之國策,首在西域,只有確保西域穩定,絲路暢通,朝廷纔能有一個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鹽鐵糧食,三者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安全,陛下不可不重視起來。”

提到鹽鐵糧食,李世民的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點點頭:“士族可惡。”這是勾起他心頭的舊賬了,當初蝗災肆虐,李世民吃了蝗蟲,纔算是平息下來所謂的天子失德說。本來李世民這個皇位,來的就不乾不淨的,偏偏有人拿“天子失德”導致的天災來說事,你說他氣不氣?氣的想殺人的心都有了。

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作一團的朝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消消火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於國於民皆有裨益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八卦最流傳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六十三章 嫁女狂魔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四十五章 害怕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五百五十章 各取所需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百一十六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二百七十七章 少女情懷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二百五十二章 連續震驚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一百一十七章 遊俠賽朱亥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事近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無心挖坑
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作一團的朝會第三百七十九章 消消火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五百二十章 正家風第一百八十九章 曲江文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於國於民皆有裨益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八卦最流傳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六十三章 嫁女狂魔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四十五章 害怕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七十七章 心好累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五百五十章 各取所需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三百零四章 最有錢的個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百一十六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二百七十七章 少女情懷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第三章 差點作死第三百六十一章 勝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秀一把第二百五十二章 連續震驚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一百一十七章 遊俠賽朱亥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事近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來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無心挖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沂水县| 巴南区| 武山县| 南川市| 沿河| 大埔县| 克山县| 蒙城县| 宁国市| 汕尾市| 定南县| 吴桥县| 梨树县| 长武县| 凤城市| 浙江省| 商城县| 天全县| 蕲春县| 麻城市| 宁德市| 逊克县| 连云港市| 肇源县| 大同市| 兰坪| 石泉县| 洛川县| 邵武市| 故城县| 安泽县| 琼结县| 望谟县| 遂川县| 乐安县| 苗栗市| 兴山县| 泸水县| 民权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