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5章 河間之盟

當一首童謠在城池的大街小巷傳唱時,就意味著這件事根本瞞不住天下人了。

趙煦比別人早知道,是因爲有皇城司的八百里緊急奏報。

但朝臣和普通人知道這件事的時間,不會比趙煦晚太多,大街小巷都唱著同一首流行歌,莫說南來北往的旅人客商傳播,就說遂寧城的官府肯定也嚇壞了。

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官府是無法裝聾作啞的,否則便是殺頭的大罪。

於是皇城司的奏報剛入京,遂寧知府的緊急奏報也隨之而來。

地方官員的奏報,首先是直接入汴京政事堂的。

於是,幾乎與趙煦得知消息的同時,政事堂的諸位大佬們也聽說了這首童謠。

倏忽一下,政事堂頓時炸開了鍋,大佬們神情震驚,面面相覷。

一個同樣的疑問,在大佬們的腦海裡迴盪。

究竟是何方妖孽如此大膽,竟公然傳唱這種大逆不道的童謠?

爾要試試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政事堂的大佬們聚集在一起,表情從未有過的凝重。

大佬們都是文人出身,而且是當世的頂級文人,對文學的理解能力自然也是頂尖的。

這句童謠十幾個字,大佬們很容易便聽懂了其中的意思。

於是,君臣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遠在千里之外的蜀地遂寧城,以及從“遂寧”這個名字,聯想到了當今官家的親弟弟趙佶身上。

遂寧城距離汴京太遠,目光看不到,但趙佶可是在汴京啊。

這首童謠究竟是否與趙佶有關,或是有人暗中營造輿論,把趙佶架在火上烤,事情的真相不得而知。

但無可否認的是,不論趙佶是否清白,他已莫名陷入了輿論的風暴之中。

更嚴重的是,大佬們默默推算了一番後,發現這首童謠居然有它的道理。

趙煦能推算出未來大宋的皇位由哪個弟弟繼承,政事堂的宰相使相們自然也能推算。

衆人默默一算,臥了個大槽,皇位居然真有可能落到趙佶身上,按皇室兄終弟及,長幼有序的規矩,趙佶即位的可能性很大。

那麼,這首童謠就不算是空穴來風了。

這下好了,趙佶與這首童謠的關係,愈發洗不清白了。

政事堂內一片寂靜,許多重臣捋須默然,縱是位高權重,可如此敏感犯忌的話題,哪怕是當朝宰相使相,也不敢隨意議論。

章惇坐在首位,捋須闔目沉思了許久,眉頭越皺越深。

良久,作爲當朝宰相,章惇終於開口。

“此事不可坐視,首先當責遂寧知府馬上嚴查,並禁止童謠傳唱,否則若傳遍天下,必損大宋皇威。”

在座衆臣紛紛頷首同意。

“其次,當速速稟奏官家,並請官家召遂寧郡王入宮奏對,以證清白。”

章惇接著道:“其三,官家諸多兄弟中,九弟已封申王,遂寧郡王趙佶如今正好已成年,官家亦當賜一字親王封號,我等須上奏官家,請易遂寧郡王爵號,賜爵親王。”

三條處置意見,章惇所言合情合理,衆臣紛紛點頭贊同。

尤其是第三條,等於是把這首童謠掐死在萌芽中,把它變得毫無根據。

當然,童謠被掐死,只不過是表面,事實上改了遂寧郡王的爵號,官家就能當做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但以章惇的能力,他只能做到這一步,至於接下來官家怎麼想,未來的皇位由何人繼承,章惇無法參與,也不敢參與。

堂內衆臣面面相覷,對章惇的處置並無意見。

不過從此刻章惇淡漠的表情和語氣中,衆人也漸漸有了一些模糊的念頭。

似乎這位當朝宰相……並不滿意遂寧郡王?

衆人只是隱隱有這種感覺,這種問題當然不便開口問,畢竟章惇平日裡也是不茍言笑,一副冷麪閻王的模樣,很難說他對趙佶到底是什麼評價。

於是在一片詭異的沉默中,章惇將奏疏飛快批示了幾句,便令宮人緊急送入宮中。

…………

燕雲,河間府。

今夜趙郡王不關心人類,只關心畜生。

接連數日,趙孝騫的精力都放在狗剩身上,嗯,那匹取了個狗名的汗血馬。

主人與坐騎之間需要培養感情,真正到了要命的關頭,坐騎便是主人最值得信任的戰友。這幾日趙孝騫親自給狗剩喂草料,洗刷刷,親自帶它出城放風疾馳,幾乎日夜駐在馬廄邊,與狗剩長相廝守。

培養感情漸漸顯出了效果,幾天下來,狗剩與趙孝騫的關係越來越好,它終於漸漸認可了這位新主人,時不時地在他面前表現親暱的一面。

趙孝騫對這匹寶馬也非常滿意,畢竟是傳說中的汗血馬,僅是這道光環就了不得,更何況這匹馬全速疾馳起來確實很快。

到了戰場上,趙孝騫完全可以讓敵人先跑三十九米,最後他再掏出四十米的大刀……

這天趙孝騫仍待在馬廄外,隔著柵欄摩挲狗剩的大腦袋,低聲呢喃與它繼續聯絡感情。

“狗剩啊,我這個主人你應該認可了吧?最近從你的眼神裡,我能看出你對我越來越喜歡了……”

狗剩猛地搖擺大腦袋,狠狠打了個響鼻。

雖說漸漸認可了這位主人,但它對自己的名字仍然存在過敏反應,聽到就渾身不適。

趙孝騫對此並不在乎,沒關係,中國人也好,中國馬也好,不管對任何東西過敏,只要褲褲一頓猛炫,再過敏的東西都會慢慢習慣,最後變得不過敏了。

“狗剩啊,不謙虛的說,我這個主人還是非常可圈可點的,被我騎過的都誇我,我家裡六個婆娘,她們也誇我……”

狗剩一臉懵懂,完全聽不懂這貨在說什麼。

“罷了,成年人的話題,你聽不懂也正常,再過幾年,我給你找幾匹容貌絕佳,品德賢淑,宜家宜室的母馬,你努努力多給我配幾匹汗血小馬駒……”

趙孝騫說著,突然露出邪惡的笑,彎下腰道:“來,先讓我看看你的本錢雄壯否……”

狗剩在馬廄內開始劇烈甩動搖擺踱步。

這主人如此不知羞恥的麼?連畜生都不放過……

片刻後,趙孝騫睜大了眼,驚道:“本錢不錯啊!好適合用來泡酒!”

狗剩渾身搖擺愈發激烈,快變瘋馬了。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趙孝騫扭頭,卻見許將一臉喜意急匆匆小跑,狀元公的儀態是一點都不顧了。

“子安,好消息!”許將欣喜若狂道:“老夫與遼國使團談妥了,遼國使團奉監國皇太孫之旨令……”

“燕雲十六州境內所有遼軍,以及契丹,渤海,奚族等族,願悉數退出燕雲,宋遼國境以燕雲析津府北面一百里爲新疆界重新劃定。”

趙孝騫眨眨眼:“說人話……呃,抱歉,衝元先生,軍中待久了,習慣性粗魯了,剛纔您這番話可否用通俗的語言再說一次?”

許將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隨即繼續興奮地道:“通俗的說,遼國願割讓燕雲十六州予我大宋,遼軍和契丹等諸族人口將逐漸遷出燕雲,燕雲十六州的城池和土地,皆轉交我大宋官府所治……”

“也就是說,我大宋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許將忘形地雙手按住他的肩膀,大笑道:“收復燕雲了!子安,我大宋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笑著笑著,許將眼眶漸漸溼潤,突然嚎啕大哭起來。

“有生之年,老夫竟真能見到燕雲重歸我大宋!此時老夫仍恍如做夢一般……”

趙孝騫笑了笑,笑容很淡。

燕雲十六州的迴歸,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談不攏才叫奇怪,這本就是遼國內定已久的條件。

耶律延禧和遼臣們都很清楚,以遼軍如今漸漸遲暮的實力,根本守不住燕雲的,與其付出無謂的傷亡拼死守衛燕雲,還不如直接送給大宋,換取未來數十年的和平,給遼國的重振留出充足的時間。

條款早已內定,趙孝騫自然感受不到太大的驚喜。

“衝元先生,我要的來州,辰州,蘇州三城,蕭奉先怎麼說?”趙孝騫突然問道。

許將止住了哭聲,哽咽道:“都答應了,蕭奉先遣快騎入上京,請示了耶律延禧,今日清晨,耶律延禧的回覆已到了河間府,他答應送出這三座城。”

“於是今日上午,老夫便與遼國使團達成了和議,由於和議的地點是河間府,大宋與遼國將此議統稱爲‘河間之盟’,兩國已約定停戰,從此睦鄰友好,永罷刀兵。”

“兩個月內,遼國軍民逐漸撤出燕雲,留下燕雲的漢人不予遷徙,餘者皆去,當然,燕雲十六州境內所有的官倉糧草,各地府庫的錢財,軍械,馬匹等,所有的東西皆由遼人帶走,大宋不予追究。”

趙孝騫原本平靜的表情,此刻突然一愣,怔忪半晌後,趙孝騫勃然怒道:“錢財也帶走?”

“特麼的,蕭奉先這狗東西,誰給他的權力,敢帶走老子的錢財!”

“燕雲既然讓出來了,燕雲的錢財自然是我的……嗯,是咱大宋的!憑啥讓遼人帶走?”

趙孝騫罵罵咧咧,擼著袖子轉身便朝府衙正堂走去,一臉殺氣騰騰的樣子。

“陳守,派人把遼國使團帶回來,老子重新跟他們談談!”

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70章 閒漢小乙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1章 雨過天晴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6章 罷官致仕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98章 小乙歸心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1章 汴京勾欄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18章 來錢門路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85章 斬草除根
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70章 閒漢小乙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1章 雨過天晴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6章 罷官致仕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98章 小乙歸心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31章 汴京勾欄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18章 來錢門路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85章 斬草除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无为县| 邳州市| 长沙县| 凤凰县| 洪江市| 廊坊市| 岑溪市| 清流县| 芮城县| 桐柏县| 台中市| 武强县| 江油市| 茌平县| 柳江县| 宝应县| 铜川市| 常宁市| 固阳县| 准格尔旗| 嘉义市| 黔西县| 濉溪县| 定日县| 新密市| 铜陵市| 大理市| 广饶县| 金平| 滨州市| 勐海县| 兴安盟| 清苑县| 林西县| 铜鼓县| 潼关县| 托克托县| 年辖:市辖区| 噶尔县|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