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5章 畏戰者斬

第195章 畏戰者斬

跋山涉水送來汴京的軍報,令政事堂的大佬們目瞪口呆。

屠戮宋軍兩千餘,奪堡拔寨二十餘,擄掠邊民上萬,很顯然這些數據證明,這已不是邊境的小摩擦了,而是正式的戰爭。

就連堂內的趙孝騫也吃了一驚。

戰爭來得太突然,趙孝騫很清楚,其實大宋並未做好迎接戰爭的準備。

龍衛營的將士仍在操練火器,火器監的火槍火藥數量仍未能列裝。

最重要的是,他與趙煦商議過的大宋戰略計劃被打亂了。

西夏確實是大宋選擇的第一個對手,但不是現在。

以趙煦和趙孝騫的判斷,至少一年後,龍衛營才能徹底掌握火槍的用法,並且火器也能列裝到這支三萬餘人的軍隊裡,如此才能支撐得起一場戰爭。

如今的火槍裝備,大約不到一萬支,火藥尚不知配了多少,但估計數量也不算多。

勝算當然是有的,燧發槍的出現,畢竟是碾壓冷兵器的存在,但只談質量不談數量,那就是耍流氓,數量不夠多的話,戰場上能發揮的優勢並不大。

此刻的趙煦,內心比趙孝騫更焦慮。

畢竟敵人從大宋奪走的每一寸土地,理論上都是屬於他個人的。

見政事堂內諸臣不言,趙煦不由氣道:“諸公爲何不發一語?賊人都打進我大宋境內了,我大宋朝堂難道無話可說嗎?”

良久,章惇站出來緩緩道:“官家,臣以爲,先遣使臣入西夏,質問西夏國主,此舉意欲何爲,萬事當首從外交著手解決,外交若解決不了,再議刀兵。”

刑部侍郎邢恕也道:“臣附議章相公之見。”

章惇是一人之下的當朝宰相,而且見解也是說得四平八穩,挑不出錯處,政事堂內不少朝臣都紛紛點頭附議。

趙煦的表情愈發焦灼,滿腹怒火不知如何發泄。

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轉頭望向曾布,趙煦道:“曾先生,你是樞密使,你怎麼說?”

曾布想了想,道:“臣大致認同章相公所言,但臣覺得我大宋應有兩手準備,一是外交斡旋,同時也要馬上調集禁軍兵馬開赴西北,若外交無法解決,我禁軍可馬上投入戰場,不誤戰機,收復失地。”

趙煦露出失望之色,他其實是想馬上開戰的,親眼見識過龍衛營的火槍威力後,他早已有了躍躍欲試的念頭。

相比北邊的遼國,西夏算是相對弱小的敵人,那這個敵人開刀正合適。

但政事堂的宰相和重臣們顯然不這麼認爲。

遇到戰事,先言和平,美其名曰“外交解決”,其實這已是數十年的老調重彈了,以前的大宋對外敵入侵,大多都是所謂的“外交斡旋”。

有沒有效果呢?

當然有效,敵人入侵圖什麼?當然是圖錢財,土地,人口,所謂的外交斡旋,就是派人過去直接問敵人,你們到底要啥?給多少你們能滾蛋。

於是敵人開心壞了,立馬開價。

開價,還價,一番激烈舌戰,最終不得不同意。

誰敢相信,就是西夏這麼一個偏遠荒蠻之國,大宋居然每年也要給他們歲幣。

西夏在仁宗年間擅自立國,表面上仍對大宋稱臣,但實際上野心已現,常常對大宋邊境發起戰爭。

而遼國這個鄰居,仗著膀大腰圓,卻故意拉偏架,暗中偏袒西夏。

於是慶曆四年,大宋不得不捏著鼻子答應了西夏的請求,每年大宋予西夏歲賜,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兩萬斤,合計每年二十萬歲賜。

一個國家,窩囊到什麼程度,纔會連邊陲蠻夷都得罪不起。

現在大宋又遇到入侵,而朝臣們下意識的反應還是跟以前一樣,用外交解決。

大家其實心知肚明,外交解決的意思,就是問敵人要什麼,要多少,討價還價之後給他們,於是天下依然太平無事,接著奏樂接著舞。

趙煦原本也是這樣的人,但這近一年來,他已不知不覺被趙孝騫影響,而燧發槍的出現,更是給了他底氣。

年輕人血氣方剛,他不想再忍了。

對羣臣的說法,趙煦很失望,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保持透明狀態的趙孝騫。

“子安,你說說。”趙煦突然道。

趙孝騫愕然,我已如此透明,居然還是被你發現了?

衆人的目光頓時望向他,無數道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趙孝騫有點社恐了。

“臣……官卑言輕,又是宗親,不敢議政。”

趙煦皺眉:“朕叫你說,你便如實說,什麼官卑言輕,我大宋難道還不準人說話了?”

章惇臉色有點難看,但還是很理智地不吱聲,以前有過教訓,章惇也變得乖巧了,趙孝騫這個人,他儘量不得罪。

見趙煦非要他說,趙孝騫只好道:“臣只說說陋見……”

“臣以爲,當前情勢十萬火急,今日敢言‘外交斡旋’者,皆應斬首示衆,以儆效尤,以定民心軍心。”

此言一出,一鳴驚人,政事堂內衆人大驚失色,接著勃然大怒。

“豎子狂妄!”邢恕指著他大怒道。

就連好脾氣的曾布也是臉色鐵青,冷冷道:“安樂郡侯此言過分了!”

趙孝騫無辜地眨眼:“是官家讓我說的……”

趙煦呆怔片刻後,回過神來淡淡地道:“子安暢所欲言,朕絕不加罪。”

政事堂內,衆人暴怒的情緒被壓了下去,一個個冷哼數聲,也不敢再插嘴了。

趙孝騫接著道:“敵人都犯我疆土,屠戮我軍民了,正常人的反應難道不該是馬上調集兵馬,以牙還牙,收復失地嗎?爲何朝堂袞袞諸公,卻連一個正常人基本的血性都沒有?”

“還在說什麼‘外交斡旋’,不就是想花錢消災嗎?大宋被屠戮的將士呢?被擄掠的邊民呢?被奪佔的疆土呢?這事兒就算了?”

“你們自己跪習慣了,但請不要拉著整個大宋的軍民跟你們一起跪,至少我骨頭硬,跪不下去。”

這番話像一桶汽油淋在衆人頭上,然後又輕飄飄地扔了一根點著的火柴。

堂內羣臣要爆了。

衆人再一次羣情激憤,有些人彷彿被戳中了痛腳,頓時怒不可遏。

面對激憤的羣臣,趙孝騫睜大了眼睛,一臉無辜狀掩嘴,茶裡茶氣地道:“是不是傷到各位的自尊心了?不好意思,我還只是個孩子,原諒我吧……”

“不過,諸公皆是當朝重臣,執宰天下權柄,若是對將士如此冷血,對邊民如此漠視,對疆土被佔如此淡然,不知這算不算不忠不義?晚輩年紀小,閱歷不多,剛纔我說敢言外交者皆應斬首,說錯了嗎?”

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34章 奸佞之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4章 世子出馬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809章 利害吉兇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694章 越境追殺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28章 杖脊薄懲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章 奏疏之禍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618章 初審線索
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34章 奸佞之子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4章 世子出馬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809章 利害吉兇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694章 越境追殺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28章 杖脊薄懲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章 奏疏之禍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618章 初審線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杭锦旗| 罗城| 滦平县| 高要市| 孝昌县| 法库县| 舒城县| 军事| 德昌县| 新建县| 吴旗县| 城步| 吐鲁番市| 南华县| 万年县| 哈尔滨市| 平凉市| 平昌县| 桐乡市| 峡江县| 河源市| 马公市| 吉木乃县| 资阳市| 镇远县| 乌审旗| 安新县| 阿拉善右旗| 邻水| 昆山市| 突泉县| 宿州市| 科技| 抚远县| 大关县| 浮梁县| 新河县| 乳山市| 崇阳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