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

內閣首輔處理奏章的主要方式是“票擬”,有些人望文生義,認爲是指幾位閣臣針對某個意見來投票,看來還是太年輕了。

票擬是指閣員收到奏章或準備發出的草詔後,在面上貼一張紙,寫上自己的意見呈送給皇帝,由皇帝批紅正式生效。

起初內閣就是個參議班子,老朱家的先帝們起初設立的時候,怕也是沒想到這玩意兒到後來會發展成足以和皇帝作對的地步。

漸漸地,大明朝的皇帝們就連批紅這點權利都沒了,一整套程序變成了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科道封駁。

那皇帝幹啥呢,皇帝自己在一邊兒玩兒泥巴,等摺子送進來點頭就行了。

這一整套的程序和唐、宋中書舍人“五花判事”很類似,現如今朝廷各部院在收到內閣發出的詔令時,就以票擬上的批紅爲生效的依據。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玩意兒根本不是法定工作程序,朱元璋沒說過,朱棣也沒規定這回事兒。

朱元璋和朱棣本意只是想讓老朱家後代的皇子皇孫們權利大一些,這沒毛病,但誰成想結果卻恰恰相反,到崇禎這代基本就只能乾瞪眼看著東林黨耍猴了。

要說歷代老朱家皇帝有沒有不安分的,還真有。

正德不就搞了個‘三廠一衛’嗎,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落水一命嗚呼了,嘉靖和萬曆這兩位是明白人,乾脆在宮裡煉丹不露頭。

天啓皇帝年輕氣盛,在朝裡搞出來個閹黨替自己遮風擋雨背黑鍋,魏忠賢也是夠悲催的,一輩子開足馬力的給朝廷撈銀子,到最後國庫就還是那幾百萬兩,自己也沒落得什麼善終。

魏忠賢號稱九千歲,被東林賢臣們說成權傾朝野,實際在明面上的情況也差不多,可京師這種龍蟲混雜的地方,誰知道暗地是不是藏著什麼馬王爺?

即便東廠的番子們全力開工,最後天啓皇帝還是一不小心落水,步了大行正德皇帝的後塵。

崇禎皇帝穿越過來,自然不甘心就這麼步了歷史上崇禎的後塵,當然要奮力一搏,最近就跟瘋了一樣抄家拿銀子,把三廠一衛又搞了起來。

實際上,崇禎皇帝剛把東廠建起來,並且將目光投降京營,準備握住兵權的、時候就有人動了殺心,來了個冬暖閣‘鋌擊案’,要不是方教主和小太監們來得及時,歷史上可能會這樣書寫。

崇禎十七年的時候,明思宗朱由檢被李自成大軍嚇傻,進行一系列瘋子似的掙扎後,終於是想不開,在某一天的清晨頭撞白玉柱,自殺身亡。

後世的史學家們可能會這樣評論,看看這老朱家的皇帝,真是一個都不讓人省心,就是喜歡做那些奇葩之事,最後死的還要更奇葩一些,兩個落水的還不夠,就連撞死的都有。

話說回來,正由於大明朝最開始沒有明確法定工作程序,萬事全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時間久了臣子們當然不樂意,自然而然就要去尋找可以制衡皇權的辦法,就找到了票擬批紅這一套程序。

Wωω?тtkan?¢ ○

某天某位大臣接到一份詔書,要是沒有票擬,是皇上直接批紅,那對不起,這就只能算是皇上您的私人書信,不能算政府公文。

其實這也有個學名——中旨。

理論上來說,臣子們可以認定,這旨意僅僅代表你皇上的意思,可以隨便挑個毛病不尊行,要是皇帝非要你遵行,那就是不遵重我們臣子的意見,不合祖制。

且不說咱們這位現如今是什麼情況,反正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沒少吃閉門羹,說到這兒問題的關鍵就來了,如果職能部門收到中旨,該怎麼辦?

其實有現成的例子,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繞開宰相直接和樞密院制定作戰方案並直接指揮前線將領,便是犯了擅發中旨的忌諱,後來差點被文臣們弄得下不了臺。

而在紹興北伐中,首相秦檜以朝廷名義發出撤軍的詔令,宋高宗卻對著幹,發中旨要求諸將繼續進攻。

到頭來發生個有意思的事兒,諸將均奉詔撤軍,對宋高宗的旨意充耳不聞,只有岳飛奉中旨繼續進攻。

結果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迫於羣臣壓力,將岳飛免官下獄,秦檜這廝還覺得不夠,直接將其迫死在獄中。

衆所周知此事是秦大漢奸弄權,但從法理程序上講,他還真纔是有理的一方,你說氣人不氣人?

此事給後來的文官武將們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如果奉中旨不奉詔令,皇帝最多丟下臉,奉旨的人就算是民族英雄,也難逃丟官甚至丟命的下場,就連皇帝也保不了你。

那你說,如果你接到中旨尤其是與朝廷詔令相違的中旨,該奉旨還是該封還?

這些事給崇禎皇帝一個清楚的認知,現在這種情況臉面哪兒有命重要,若不下狠手,自掛東南枝是無法避免。

“汝之妻,吾養也,汝勿慮也;汝之國,吾奪也,汝勿憂也。”

李自成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將自己逼上煤山,崇禎皇帝便是開始以毒攻毒,親手將廠衛的權利推到頂峰,縱容他們大殺特殺,到處迫害‘正義’人士。

東林士人說的昏暗,對自己來說,那就是光明啊!

這些朝堂上冠冕堂皇的臣子基本都是三姓家奴,沒幾個屁股是乾淨的,要是誰接了中旨不奉,那就等著被抄家滅門吧!

廠衛們翻身農奴把歌唱,三廠一衛如今在京城就相當於人人配著御賜的尚方寶劍,要是誰敢對皇帝不利,廠衛們就會瘋狗似的衝上去將其撕碎。

“小樣兒,敢和廠衛作對?”

“我看你是嫌自己家財太多,想捐出來貼補國用!”

對於羣臣來說,現在這種情況,祖制什麼的已經不再重要,沒人敢再去遵循,因爲天子那是徹底不要臉了。

前段時間發生的南北鎮撫司調換之事,崇禎皇帝以近乎無賴的態度,再次讓羣臣驚了一次,對崇禎皇帝臉皮的厚度認知再度刷新,那是比京師的城牆還厚。

現在,崇禎皇帝的中旨那就是聖旨,遵行,你在士林中無法立足,說白了也就是個臉面的問題,但若是不尊行,外頭如狼似虎的廠衛們可正少活兒幹,內庫的銀子也是多多益善!

京城就這麼大,但卻有東廠、西廠、內廠和錦衣衛四種直屬於皇帝的特務機關在活動,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廠衛們擁擠不堪,早就把手伸到直隸一帶去了。

要說擾民,廠衛們是不敢的,因爲不論崇禎皇帝還是各廠督主,錦衣衛指揮使對此事的懲處都極爲嚴重。

再者說,那些貧民基本窮的叮噹響,就算把手掏進褲襠裡也沒幾個大子兒可賺,可東林黨卻肥碩得很,當今天子又對他們恨之入骨,自然是迫害的極佳人選。

三廠一衛的番役們,將豺狼般的目光同時盯在東林黨這富有的羣體身上,都想從上面撕下一塊肉來。

在崇禎皇帝的全力推動下,廠衛勢力在北直隸達到巔峰,上到朝廷羣臣,下至書院生員與地方士子,甚至連京師菜市的茶米油鹽價格,幾乎全都在監視範圍之內。

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章:著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
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章:著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隆德县| 托克托县| 内江市| 那坡县| 阳春市| 金山区| 舟曲县| 嵊泗县| 肇东市| 千阳县| 崇仁县| 紫阳县| 宝兴县| 兴安盟| 慈溪市| 平果县| 北川| 怀化市| 河间市| 屏南县| 濮阳县| 红桥区| 化州市| 吉木萨尔县| 齐河县| 云阳县| 镇巴县| 子洲县| 思茅市| 明星| 余姚市| 迁西县| 岢岚县| 慈溪市| 高邑县| 汤原县| 宣武区| 永善县| 侯马市|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