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曦站在衆人的審視目光之下,靜靜而立,顯得不驕不躁,卓爾不羣。
以陸炳與孟衝的身份來說,一般無論怎樣的天之驕子,在他們眼中也都不算出奇。
但是看到站在面前的少年,心下也是暗自喝彩。
觀其衣著以及姜家衆人對其的態度,可見處境不佳。
然哪怕面對諸位朝堂大公的審視,依舊面色淡然,眼神潤澤,不卑不亢。
尤其是挺直如竹的脊背,更是顯其心性資質者,千里尋一而難得。
孟衝不知從何處拿出一面小鏡子,一道只有他才能看到的白光對著姜曦一照,但見無數金色文字凌空浮現游龍一般在把姜曦拱衛在中心。
要是仔細觀看就可以看出,文字所敘的內容正是《華夏少年說》。
孟衝與陸炳對視一眼,點點頭。
隨後兩人分別代表當今聖上以及太上皇給姜曦送了一份禮物,以示勉勵。
這下子連佘老太君也不得不起身帶著衆人一齊謝恩行禮。
姜善雖然面色難看,細眸中怒火高昂。但在此時也只敢偷偷的瞪了一眼姜曦,惡意昭然。
察覺到背後的惡意,姜曦徹底下定了決心,本來還在猶豫,但是背後的惡意在提醒著他,如不能借著這股東方徹底擺脫自身的局面,怕自己再也難找到一個這麼好的機會了。
事到如今,索性破釜沉舟,不留餘地。
隨著姜曦起身時,衆人卻忽地看到,一件黑乎乎的東西忽然從姜曦的袖口掉落在地。
隨著不斷滾動,巧中又巧的,恰恰停在了陸炳腳下……
等看清姜曦所掉落的東西后,姜家所有人的面色,無不一瞬間難看之極。
而陸炳始終面色生冷的臉上先是一皺眉,擡頭深深了看了姜曦一眼,眸光好似利劍。
但想起太上皇的吩咐,又故作不知,只是配合著彎腰,撿起了腳下的東西,不輕不重的放在面前的桌面上……
“咚!”
“老太君,難道姜家家境已艱難至斯了嗎?連家中子弟也要以此物果腹嗎?”
陸炳面色生硬的看著桌子上還帶著牙印的半塊窩窩頭,淡淡問道。
任誰都看得出,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的不悅。
陸炳可不是一般人,在太上皇還在位期間不知道有多少侯門王府倒在了他的腳下。
無論你是當朝一品,還是皇族王爵,如果被他盯上,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哪怕在太上皇退隱之後,他不再露面,但看他面露不悅的表情,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感覺脊背直冒涼氣。
當然在場的衆人都是人尖子,並不相信姜家真的會苛責家族子弟到如此地步。
但對上位者來說,他們其實並不關心事實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態度。
而陸炳的今天的態度無不表明,姜曦是他罩著的,今後無論何人,在動他之前都會考慮到惹到他的後果。
在場的不少人都暗暗把姜曦的名字加在了不能招惹的名單之上。
陸炳的這般表態,別說姜善受不了。
哪怕佘老太君貴爲一等國公夫人,手持龍頭柺杖,卻終究比不過手握生殺大權的錦衣衛,以及陸炳背後的太上皇啊。
這陸炳的質問,好似巴掌一般打在自己的臉上。
望著面前還泛著黴點的窩窩頭,老太君顫巍巍站了起來,滿面愧色,對陸炳微微躬身道:
“陸大人,都是老身治家不嚴,讓大人見笑了?!?
此番動靜,整個大廳都爲之震動,紛紛起身。
姜善有些受不了了,幾步上前,提起衣襟前擺,跪於老太君身前,面紅耳赤道:
“祖母,都是孫兒理家不嚴,方使得祖母蒙羞。孫兒大不孝,罪該萬死!”
陸炳並不理會姜家人的態度,在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之後,站起身來對佘老太君道:
“貴府姜少爺可是有福之人,深得貴人喜愛,要是被貴人知道其處境,怕會讓貴人不喜。
我還有事,今日就告辭了,望老太君好自爲之!”
陸炳說罷也不理別人的挽留,舉步就走。
在旁邊看了半天戲的大內總管孟衝,看陸炳離開,也不多待,吩咐手下把族學《華夏少年說》手稿的粉牆拆下,帶回皇宮覆命。
隨著他二人的離開,在場的其他人也都紛紛告辭離開,不大的工夫,剛剛還十分喧鬧的壽堂,瞬間就變得落針可聞。
姜善偷眼擡頭看了一眼老太君的臉色,心裡越發不安起來,滿面誠懇的看著老太君道:
“祖母,此事都是孫兒的錯,請祖母萬萬不要生氣,您要是有點好歹,孫兒可是百死莫贖了?!?
佘老太君本來被氣的不輕,但低頭看姜善人到中年還涕淚橫流的樣子,這氣瞬間就消了不少。
這賴的了誰呢,自己之前不也是看中姜善的平庸,纔會讓其成爲族長的嗎?
早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因機緣巧合,與夫君一起碰到了能通曉古今,能測未來的世外高人的鬼谷子,因相談甚歡在分別之際,還得到一個錦囊。
分別後,夫妻二人打開,上面寫了一些古話,大致的意思是:
一、自己改姓爲“佘”可讓姜家獲五十年旺運。
二、十年之後,邊界外北蠻之地將有一村寨將會遭到一場滅頂之災,其中有一女流落街頭,請姜佘夫婦搭救收養,可保姜家血脈不斷。
三、當姜家有第二代子孫時,不得深造培養,姜家的第二代子孫越是平庸,命數越好。
夫妻二人此時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遇到的是鬼谷子前輩,於是遵照錦囊一一照做。
果然,幾十年來,本來有些家道中落的姜家,再次興盛,先夫憑戰功獲得了衛國公的爵位,其他幾家國公府也隱隱以姜家爲首。
可惜因爲先夫不甘,錦囊的三條並未全部照辦,姜家的子孫都獲得了老衛國公與自己的悉心培養,甚至有了姜家七狼八虎的美譽。
開始還好,可當子女成年之後,竟真的按照鬼谷子的錦囊的說法來的。
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因意外早逝。
如果不是因爲自己夫妻二人早把錦囊的第二條完成,讓兩個兒子與女人有血脈留下,沒準偌大的姜家就絕了後了。
自此以後自己夫妻就對錦囊的內容深信不疑,對其餘子孫採取放養政策。
姜府的子弟孫然因爲放養變得既魯且愚,但果然都無病無災,平平安安。
自己呢也安心在後宅頤養天年,不再過問前院的事情。
可現在看來,自己顯然低估了人性,本來憨厚本分的孫子姜善什麼時候會變的如此心性了呢?
要知道以前姜善雖然和他八妹關係不算好,但也算有個大哥的樣子啊。
現在怎麼對自己的外孫苛責至此了呢。
難道是因爲八妹留下的東西?
想到這裡,有些瞭然的老太君看向跪在姜善身後顯得有些呆愣的姜凡道:“凡兒,既然你大哥管不好家,那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