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終於安全了。”

來到河陰縣縣城外,負責殿後的郝廷玉,回望已經結冰的黃河河面,忍不住一陣心虛。

他自始至終沒明白一件事,那便是:爲什麼他們一路經過李寶臣所管轄的河內地區,卻沒有遭遇到任何圍追堵截。

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

好在來到河陰縣,已經可以確保安全,後路無憂了。這些事情也不需要再去想了。

“傳令下去,在岸邊立柵,留一千人預警。

其他的人,在城外紮營,埋鍋造飯。”

郝廷玉隨口對親兵吩咐道,隨即他依照李光弼的交代,獨自來到了河陰縣縣城衙門大堂,就看到方重勇和他身邊的一些幕僚,已經在此落座了。

“郝將軍不必緊張,斥候打探到,李寶臣派遣安守忠爲主將的先鋒軍,西進陝州,跟武令珣匯合。他們會攻打潼關,在前面開路。

這一戰,已經沒我們什麼事了。”

方重勇看著郝廷玉解釋了一番。

開弓沒有回頭箭,戰役是需要準備的。李寶臣既然已經派兵前往潼關,這就意味著,他在洛陽地區必須保持守勢,不可能在滎陽再開一個坑。

“哦。”

郝廷玉下意識的哦了一聲,對方重勇抱拳行禮,然後在李光弼身邊坐下了。

一股難以形容的疲倦感襲來,從蒲州一路奔襲到此,由於勞累造成的身體痠痛,便如同平靜池塘裡,因石頭掉進去泛起的淤泥一般,包裹著全身。

那滋味不亞於跟老虎生死相搏後的劫後餘生。

如果現在讓郝廷玉提著刀去防禦城池,他不確定自己還能不能活著走下城牆。甚至大腿和小腿的痠痛,都讓他感覺心虛。

“朝廷的事情,你們也都知道了吧。

既然長安中樞已經沒救了,所以本帥意欲在汴州,扶持永王殿下登基稱帝,以求撥亂反正。

諸位以爲如何?”

方重勇環顧衆人問道。

其實這裡只有三個人是所謂的“外人”,也就是不知道他謀劃的人。

從蒲州而來的李光弼與郝廷玉,從潼關而來的李嗣業。

李嗣業手中無兵,郝廷玉是下屬,都沒有發言權。方重勇此刻真正詢問的人,不過是李光弼罷了。

“一切聽方大帥安排便是,末將沒有異議。”

李光弼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

但旁人不知道的是,在這裡表態只是走個過場罷了。剛剛在縣衙書房裡密談的時候,二人就已經談妥了。

方重勇又看向李嗣業說道:“本帥早前在沙州當過刺史,西域邊陲之事,本帥是知道的。汴州會建立一個西域貿易商會,力求重新打通大唐到西域的商路,李將軍可以放心。”

聽到這話,李嗣業纔算鬆了口氣,連忙對著方重勇抱拳行禮。

他最怕的事情,便是中原與西域商路斷絕。只要商路不斷,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無論是河西走廊也好,西域諸城也罷,都是沙漠綠洲地形,以點串成路。

沒有與大唐之間的貿易,河西走廊或許還能憑著豐饒的產出而自保,但西域絕對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極短的時間內衰敗下去。

西域衰敗了,李嗣業那些曾經的戰友袍澤,自然沒什麼好日子過。

方重勇說官方的商路不能斷,有這個承諾,比什麼都管用。

“汝州、許州、豫州,這三州用來安置蒲州兵,新設淮西鎮。

李光弼爲淮西節度使,郝廷玉爲豫州刺史,雍希顥爲許州刺史,李光進(李光弼之異母弟)爲汝州刺史。

本帥將向永王殿下保舉此事,諸位不必擔憂。”

方重勇面色肅然說道。

汝州、許州、豫州,與宣武軍的轄區毗鄰,都在西邊。看似跟宣武鎮一體,實則是防備東南的緩衝區,而且並未毗鄰運河。經濟上更加孤立一些。

更爲關鍵的是,這三州目前都不是方重勇所掌控的地區。節度使和刺史的任命頒佈出來,李光弼就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奪取官職所管轄的轄區了。

衆將互相交頭接耳,無論是銀槍效節軍中骨幹,還是李光弼和他麾下之人,都對這樣的安排感覺滿意。

老人不必分潤自己的利益給新人,新人有機會自己開疆拓土,不覺得這樣的安排是施捨,顧全了面子。

這種安排很妥當。

不打算分蛋糕,起碼也得畫個餅。

要不然,一支客軍來汴州,沒有目標,不知道未來如何,遲早會出大事的!

他們跟本地勢力衝突是在所難免的。

有三個州安置這些人,讓他們在那裡落地生根,自然就不會有人去鬧事了。

“李嗣業爲鄭州刺史,你處於最前線,除了自行招募團結兵外,本帥會補一些精兵給你。”

方重勇看向李嗣業說道。

“得令!”

李嗣業抱拳行禮,對此一點也不感覺意外。

他是方重勇的老部下,當年掃蕩西域的時候就在其麾下,對這位方節帥的作風很是瞭解。

其老辣的政治手腕,令人印象深刻。

方重勇一直秉持著“人盡其用”的思想,反過來說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他給你安排了工作,你就得爲他好好做事。

李嗣業就知道方重勇不會將他投閒置散的。

“汜水到河陰縣之間的土地,原本是屬於都畿道的,現在劃歸鄭州管轄。

汜水重中之重,本帥已經在那附近建了一座大營。你不要拆掉,將其改建爲營壘,派兵屯守即可。

河陰縣和汴河與黃河交匯的汴口,這兩地萬萬不能有失。”

方重勇叮囑李嗣業道。

他要保留通往長安的漕運。

當然了,這不是對李寶臣妥協,而是給對方留一口氣,免得寶臣大帥狗急跳牆。

再說了,方重勇既然要西域的貿易,就不能不給李寶臣分一杯羹。只要李寶臣敢掐斷西域商路,他就敢斷關中的糧食!

這是一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事情。

一輪又一輪的折騰,讓大唐很多地方都是蠢蠢欲動。李寶臣拿下關中後,無論是哪一方,都需要休生養息,戰爭短期內已經打不起來了。

或者說,各方壓根就沒有時間去互毆,他們各自擴充地盤都還來不及呢!

比如說河北東南部,河南西部,比如關中各州縣,目前都是處於脫離朝廷掌控,卻又未被割據勢力控制的狀態。

所以擴地纔是要緊事!

這些州縣裡面,不少地方的刺史,都是抱著“土皇帝”的心態,自行募兵,割據自守。他們是不會心甘情願把地盤交出來的。

只不過,掠地過程中雖然很難遇到硬茬,但是低烈度的攻城戰,往往是免不掉的。

大唐的分裂格局,自此以後要進入“大魚吃小魚”的階段了。

“諸位,永王殿下的登基大典,就在今年上元節。距離現在已經不剩下幾日了。

我們這便一同返回汴州,參加登基大典吧。”

方重勇對在場衆人吩咐道。

聽到這話,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怪異的錯覺。

這命令下得從容不迫穩妥有序的,原來你還不是皇帝啊!

……

在人們印象裡,潼關應該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連挑戰心思都不該有的存在。

但此刻走在潼關以東狹窄的黃阪巷中,韋蘭卻是感覺很荒謬。

他們連個鬼影子都沒見著,更別提潼關守軍了。

“安守忠之前已經派人來說過,潼關守軍已經主動投降了。”

似乎猜到了韋蘭的想法,騎馬走在他身邊,與之並行的韋堅,長嘆一聲說道。

“投降了?”

韋蘭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嗯,投降了。守將馬璘帶著一部分人,跟著顏真卿走了。至於去哪裡,傳言說是要去荊襄找穎王,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韋堅一臉惆悵的樣子,他也是很疑惑:李寶臣這鬼人,不會真的天命加身吧?

撿漏這種好事也能被他碰上,真是不可思議。

“李怡本是一張好牌,可惜我們眼光不行,打廢了。

之前是李寶臣求著我們,想迎娶李怡過門,說此女價值連城以不爲過。

可如今李怡對於李寶臣來說,已經不比一個貌美的侍妾強多少了。

時機錯過,她便失去了價值,可惜了。”

韋堅搖頭嘆息不止。

李怡的優勢不在於她多貌美,而在於身份。

洛陽的宗室近親少得可憐,李怡便是李寶臣加強自身正統性的最優解。

可到了長安,別說李氏宗室了,李唐的公主何其多,光基哥的女兒都是成羣結隊的。

寶臣大帥只要樂意,他甚至都能組一個“公主親衛隊”了。

其中自然不乏比李怡更合適的。

那時候,李怡也就是個貌美女子而已,在政治上一錢不值了。

畢竟,李亨當年的落幕並不光彩,身上有污點。李怡現在也是被貶爲庶人。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李怡都上不得檯面。

很難想象,之前那樣一個香餑餑,在政治上,可以提供無以替代的核心價值的女子,這一刻居然如同草芥般。

完全不值錢了!

這價值損失得未免太快了些啊!

韋蘭不禁在心中唏噓感慨。

“李寶臣入長安後,必定會光明正大的迎娶一位公主,其父必爲李隆基。

李琩之妹,就非常合適。”

韋堅帶著憤恨的語氣說道,他緊緊捏住了戰馬的繮繩,面色也變得猙獰起來了。

世上的東西,都是物以稀爲貴的。

之前,李寶臣不得不捏著鼻子,侍奉李琬爲主。那是因爲李琬在洛陽城內,是最優解,沒有其他人選了。

但是當李寶臣抵達長安以後,他的選擇,可就很多了。

比如說,廢掉李琬,扶持李琩之弟上位。這樣他便可以重新籠絡一批人。

而不必看韋堅等人的眼色了。

就算不廢掉李琬,娶李琩的妹妹,換個角度佈局,也是一步好棋。

哪怕李寶臣不想,李史魚也會替他去籌謀的。

同樣的道理,韋堅的人脈,在李寶臣沒有入長安以前很重要,但當寶臣大帥進入長安後,多的是前來投靠的人。

韋堅掌控的那些所謂人脈,也可能不再聽他擺佈。他們可以直接跟李寶臣聯繫。

韋堅等人跟李怡的處境,其實是非常相似的。

因出身而高貴之人,當他們的身份失去價值後,他們也就變得一錢不值了。

韋蘭以前還覺得這話是言過其實,時至今日想來,當真是至理名言。

“潼關守軍果然是不戰而降。”

韋蘭忽然自言自語來了這麼一句。

此刻他們已經走到潼關城樓門前了,李寶臣大軍的旗幟懸掛於城樓上,四周沒有任何血跡,任何屍體。

山丘夾著的城樓,孤零零的矗立於黃阪巷的盡頭。

潼關的守軍本來足以抵擋李寶臣一段時間。可是這支軍隊的西域兵走了,顏真卿又帶著馬璘以及願意去荊襄的關中兵走了,剩下的那點人,他們如何肯抵禦李寶臣的大軍?

時局如此,人心散了,就很難再聚起來了。

此刻韋蘭心中想了很多,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兄長,方清得李光弼的兵馬,已經有實力攪動風雲,他爲何不趁著李寶臣入關中,去奪取洛陽?”

韋蘭好像是想起了什麼,看著韋堅詢問道,這個問題他始終是百思不得其解。

韋堅沒有說話,似乎還在爲李怡的利用價值喪失而感覺耿耿於懷,早知道擡也要把這個女人擡到李寶臣的牀啊!

“兄長,這一戰出現如此轉機,爲什麼李寶臣跟方清卻沒有打起來呢?”

韋蘭再次發問。

此時他們已經落到了隊伍的最後面,其他人都已經穿過潼關的城樓了。

“目前的局面,他們二人各取所需而已,沒有打的必要,所以就沒有打起來。

但是此前雙方都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都這樣了還能緩慢脫離,沒有鬥起來。

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恐怕我們都小看李寶臣了。”

韋堅忍不住嘆息說道。

不打沒有意義的戰鬥,這句話說出來,似乎誰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哪個傻子會去打沒有意義的戰鬥呢?

可是當這個人不是旁觀者,而是局中人的時候。明明知道此戰沒有打的必要,可敵人又在面前。

他要怎麼選?打還是不打,進還是退?

他撤退敵人會追擊,他前進就直接幹起來了。這個時候,此人要怎麼判斷什麼仗該打,什麼仗不該打呢?

要知道,他這樣想的時候,敵人很可能也是這麼想的。而一旦打起來,那麼這一戰就必須得分個你死我活了。

這一場看似沒有兵戎相見,其幕後鬥法之激烈,又有誰看到了呢?

上兵伐謀,止戈爲武。

這纔是打仗的最高境界。

這個道理,缺乏指揮經驗的韋蘭自然是不會明白的。

“許多人都死了,皇甫惟明也死了。”

韋堅看向韋蘭,一臉嚴肅。

他繼續說道:“以後爭奪天下的戰爭,會更加血腥,更加殘酷。能活到現在的人,已經是運氣好的,有能力的。

以後會有更多的人,不能適應這個新時代,而湮沒於滾滾紅塵。”

韋蘭默然無語,門洞內的空間既黑暗又壓抑。

二人騎著馬穿過了潼關的城樓,當出門洞後光亮照在臉上的那一刻,他們都感覺似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他們終於進入了關中,但這天下的局面,卻是跟當初設想的模樣天差地別。

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51章 以身入局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癥晚期患者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62章 家父方有德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19章 光速滑跪272.第238章 run away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444章 變生肘腋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568章 扶我起來第505章 猛虎潛行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6章 河西故事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550章 兵多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第431章 權勢滔天,則離死不遠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512章 釋放心中的野獸第717章 一碗水端平第289章 栽贓嫁禍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244.多選題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648章 洗了睡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512章 釋放心中的野獸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72章 王者之風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643章 boss直聘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什麼是牙兵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304章 忠!誠!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758章 磨刀霍霍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想衝一下月票榜第38章 過把癮就死?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693章 離離原上草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90章 杯酒釋兵權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701章 變生肘腋第7章 遠方來客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
第699章 驚魂上源驛第551章 以身入局第746章 忠誠的代價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癥晚期患者第349章 有腦子,但不多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426章 白露之變第62章 家父方有德302.第262章 蘭州密議第619章 光速滑跪272.第238章 run away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500章 與其爲難自己,不如噁心他人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444章 變生肘腋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568章 扶我起來第505章 猛虎潛行161.第146章 中軍主將的待遇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194.第173章 老爹好色兒陰險第315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46章 河西故事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550章 兵多也不過是插標賣首第431章 權勢滔天,則離死不遠第356章 敵在興慶宮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67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512章 釋放心中的野獸第717章 一碗水端平第289章 栽贓嫁禍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244.多選題第702章 衝過陣的都是兄弟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648章 洗了睡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418章 焦慮成災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512章 釋放心中的野獸271.第237章 扁鵲見蔡桓公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15章 一隻腳上岸(下)第72章 王者之風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643章 boss直聘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什麼是牙兵第371章 狗知道自己是狗麼?第304章 忠!誠!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482章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兒第758章 磨刀霍霍147.明天晚點更新哈(求全訂)想衝一下月票榜第38章 過把癮就死?第564章 反客爲主第693章 離離原上草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90章 杯酒釋兵權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501章 你們自己慢慢玩吧第462章 攻心爲上第701章 變生肘腋第7章 遠方來客284.第247章 節帥饒命啊!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632章 凡事皆有例外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第573章 潛伏的毒蛇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环江| 江门市| 西青区| 游戏| 延庆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川市| 龙川县| 新兴县| 吴旗县| 营口市| 闵行区| 日照市| 内黄县| 馆陶县| 昭平县| 天祝| 和田市| 普安县| 武强县| 新津县| 安顺市| 巴塘县| 仁布县| 池州市| 保山市| 井陉县| 堆龙德庆县| 新乐市| 武功县| 巨鹿县| 吴旗县| 会理县| 札达县| 云浮市| 鄂尔多斯市| 富宁县| 金川县| 武乡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