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

在高順與嚴顏隔城對峙的時候,江東那邊有一支萬人左右的軍隊自江夏出發,在法正心腹法林的引導下,沿長江而往巴郡。

法正原本是想隨張鬆將益州獻於曹操,可因曹軍在攻蜀之前,未事先通知張鬆讓其按事先所預定那般逃離成都,導致張鬆爲劉璋所殺,因此法正對曹軍也產生了一絲惡感。

法正此人,並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輩,反而史書記載他睚眥必報。劉備入蜀之後,法正因功掌握大權,對於以前有小恩於他之人,法正都予以照應,而對那些稍有得罪過他的人,法正便挾私大加報復。有人將此情況稟告給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夠制止法正的行爲,但諸葛亮顧忌法正乃劉備肱骨之臣,故始終未有動作,等於是默許了法正的舉動。

法正與張鬆交好,然而在張鬆被劉璋誅殺之時,法正爲了明哲保身,並未出面求情。但是法正並不認爲這是自己的過錯,而是將一切推在了曹軍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繼續按原計劃扶持曹軍,法正內心只會感到不悅。可是劉璋闇弱,也絕非法正意欲輔佐的主君,思來想去,法正最終將目標放在了東吳,他要引孫堅軍入蜀。

當然,曹軍“謀害”張鬆,只是法正引吳入蜀的一個原因,如今曹軍和益州相持不下,但時日一久,怕是曹軍也難以爲繼。既然曹軍勝算不大,那麼再引入一支其他勢力的軍隊,那也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如果是其他時間,孫堅對於入蜀的建議或許不會動心。畢竟蜀中距離江東路途遙遠,自己還要提防北面的曹操,山越異族以及交州之地的士族也沒有完全臣服,孫堅未必抽得出手去對付益州。

但是現在曹軍已攻入蜀地,和益州軍呈膠著之勢,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孫堅覺得自己抓住時機的話,說不定也能當一回漁翁。

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自己錯過了攻打益州的時機,反而讓曹操佔據蜀中的話,那麼自己的實力對比起曹操,那就更爲弱小了。

於是孫堅命呂蒙爲主將,張飛爲副將,魯肅爲參軍,率軍一萬,前往益州。

呂蒙少年時不甚愛讀書,然而早先三線聯軍攻曹時,陸遜用計大敗江東軍,吳將凌操戰死,孫堅之子孫翊自殺,只有呂蒙在士兵拼死救護下茍延殘喘,逃得一條性命。呂蒙視此敗未平生最大之屈辱,雖然孫堅並未因孫翊、凌操的死亡而遷怒於呂蒙,對其橫加指責,反而是勸慰有加。但孫堅越是如此,呂蒙的心中就如同有根刺一般,越是無法釋懷。此戰過後,呂蒙彷彿換了個人一般,勤習兵法戰策,至今小有所成,已算得上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儒將。

魯肅性格沉靜,胸懷智謀韜略且爲人豪爽。自投奔孫堅帳下後,魯肅不惜散家財以補實江東軍需,之後幾次問對,魯肅亦頗受孫堅青睞,遂逐漸受到重用。此時魯肅的官職爲贊軍校尉,雖然在東吳一干宿將之中並不顯眼,不過其官職雖然不高,但在孫堅心目中的地位已經不亞於那些老將們了,幾乎是僅次於周瑜。

有呂蒙、魯肅領軍,孫堅對此戰還是很有信心的。不過考慮到呂蒙、魯肅二人智謀不俗,可武勇有所欠缺,遂令張飛爲副將。張飛之武,天下罕見,就算蜀中有自己所未知的猛將,由張飛出面想必也綽綽有餘了。只要劉備還被自己所掌控著,就不愁張飛不出力。

東吳軍渡江而下,直抵巴郡,雖然行軍途中花費了不少時日,但是成都那邊,曹軍和益州軍尚在對峙之中,倒也未曾有人發現又有一支軍隊將目標瞄準了益州。

巴郡城作爲益州東南屏障,修葺得倒也頗爲堅固,如若嚴顏未率軍離城,在嚴顏親身統領之下,五千士兵倒也能勉強抵擋住東吳軍這一萬人馬。不過此時嚴顏不在城中,五千守軍更是隻剩區區一千人,又如何抵擋得住東吳軍的猛攻?

不過這一千守軍是嚴顏親自訓練出來的,即使敵軍數量爲己方十倍,亦不會輕易畏懼,更不會就此言降。

呂蒙在清晨下令攻城,巴郡守軍足足抵擋了敵軍一天,最終堅持不住,於黃昏之時宣告城破。

城破之時,巴郡城內的守軍尚存活者只剩不到百人,而東吳軍也付出了一千人以上的折損。

第三二二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七)第五十二章 起兵勤王第二五七章 艱難的任務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二二六章 大漢天威(二)第二零六章 最艱難一戰(十三)第三六七章 張鬆訪曹(四)第二零一章 最艱難一戰(八)第十八章 任務第一七七章 曹袁決戰第三三八章 絕對霸勢第一六零章 解圍第四零三章 三方亂戰(三)第四十九章 賽詩(下)第八十二章 戰神之殤(九)第二十七章 高順戰張遼(上)第二八九章 三線作戰之長安戰終(下)第一二九章 殺文丑第一三二章 激戰(上)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三三八章 絕對霸勢第二三六章 阻殺關羽(五)第一三四章 激戰(下)第一五二章 腹背受敵第三一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一)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一一一章 賈詡出招第三二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六)第三六六章 張鬆訪曹(三)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陣(三)第一零八章 生擒魏延(上)第一五六章 東門陷落第四零四章 三方亂戰(四)第二零四章 最艱難一戰(十一)第三三三章 劉備,亡命!(下)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二二七章 大漢天威(三)第一零八章 生擒魏延(上)第十一章 夜戰(二)第一四九章 大戟士之陣(五)第二二七章 大漢天威(三)第六章 江東猛虎第一九九章 最艱難一戰(六)第二二零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七)第八十七章 劉備之降(下)第一五九章 援軍,只有五千第七十五章 戰神之殤(二)第三九五章 綿竹攻防(上)第一一一章 賈詡出招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四一一章 三方亂戰(十一)第三六五章 張鬆訪曹(二)第一五六章 東門陷落第一六七章 孫權之死(上)第二百章 最艱難一戰(七)第三四三章 曹彰第三零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第一七九章 袁紹之死(下)第四一四章 益州易主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第三五四章 金城(六)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三三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零五章 三方亂戰(五)第四二一章 前哨戰(中)第三五零章 金城(二)第二三七章 武聖隕落(一)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一六七章 孫權之死(上)第一六零章 解圍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二六六章 追!追!追!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三十一章 劫營(上)第一九零章 出塞(下)第六章 江東猛虎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三七五章 取漢中(下)第二一七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四)第二章 飛將之威第二六五章 三年後第一四零章 回營(上)第二八零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三)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九十八章 紅顏鬧劇(二)第三七七章 益州烽煙燃起(下)第一六八章 孫權之死(下)第三九零章 新星第九十三章 驚世之名第一六六章 孫堅退兵(下)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二四七章 餘波(上)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一九四章 最艱難一戰(一)第七十八章 戰神之殤(五)
第三二二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七)第五十二章 起兵勤王第二五七章 艱難的任務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二二六章 大漢天威(二)第二零六章 最艱難一戰(十三)第三六七章 張鬆訪曹(四)第二零一章 最艱難一戰(八)第十八章 任務第一七七章 曹袁決戰第三三八章 絕對霸勢第一六零章 解圍第四零三章 三方亂戰(三)第四十九章 賽詩(下)第八十二章 戰神之殤(九)第二十七章 高順戰張遼(上)第二八九章 三線作戰之長安戰終(下)第一二九章 殺文丑第一三二章 激戰(上)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三三八章 絕對霸勢第二三六章 阻殺關羽(五)第一三四章 激戰(下)第一五二章 腹背受敵第三一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一)第四二三章 羣英會(上)第一一一章 賈詡出招第三二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六)第三六六章 張鬆訪曹(三)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陣(三)第一零八章 生擒魏延(上)第一五六章 東門陷落第四零四章 三方亂戰(四)第二零四章 最艱難一戰(十一)第三三三章 劉備,亡命!(下)第二八八章 大漢天威(四)第二二七章 大漢天威(三)第一零八章 生擒魏延(上)第十一章 夜戰(二)第一四九章 大戟士之陣(五)第二二七章 大漢天威(三)第六章 江東猛虎第一九九章 最艱難一戰(六)第二二零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七)第八十七章 劉備之降(下)第一五九章 援軍,只有五千第七十五章 戰神之殤(二)第三九五章 綿竹攻防(上)第一一一章 賈詡出招第三八八章 高順已死?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四一一章 三方亂戰(十一)第三六五章 張鬆訪曹(二)第一五六章 東門陷落第一六七章 孫權之死(上)第二百章 最艱難一戰(七)第三四三章 曹彰第三零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第一七九章 袁紹之死(下)第四一四章 益州易主第四百章 吳軍攻蜀(下)第三五四章 金城(六)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三三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零五章 三方亂戰(五)第四二一章 前哨戰(中)第三五零章 金城(二)第二三七章 武聖隕落(一)第四一六章 轉眼四年(中)第三十章 無心插柳第一六七章 孫權之死(上)第一六零章 解圍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一四七章 一名什長的最後時刻第二六六章 追!追!追!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三十一章 劫營(上)第一九零章 出塞(下)第六章 江東猛虎第二一八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五)第三七五章 取漢中(下)第二一七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四)第二章 飛將之威第二六五章 三年後第一四零章 回營(上)第二八零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三)第二一四章 千里奔襲,封狼居胥(一)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第九十八章 紅顏鬧劇(二)第三七七章 益州烽煙燃起(下)第一六八章 孫權之死(下)第三九零章 新星第九十三章 驚世之名第一六六章 孫堅退兵(下)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二四七章 餘波(上)第三七二章 兵鋒指漢中第一九四章 最艱難一戰(一)第七十八章 戰神之殤(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阿克陶县| 都兰县| 五台县| 浏阳市| 宁夏| 浦县| 日喀则市| 宜兰县| 额济纳旗| 淮北市| 福泉市| 越西县| 普定县| 苗栗市| 镇安县| 苏尼特右旗| 墨竹工卡县| 娄烦县| 宝清县| 长海县| 荔波县| 铅山县| 讷河市| 长阳| 林州市| 清徐县| 武邑县| 安福县| 稷山县| 射洪县| 江西省| 乌拉特后旗| 延川县| 淳安县| 威信县| 额尔古纳市| 从化市| 大丰市| 昌吉市|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