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九六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一)

孫堅率軍撤退,繼西線之後,東線的戰爭緊接著也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

按理來說,孫堅的撤退,其首功應歸結於將江東軍糧草盡數焚燬的張遼等人,然而他們卻無法因此得到任何獎賞。合肥城被屠,是張遼等人必須面對的事實,他們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曹操和幾個文臣武將一番議論下來,張遼他們反而無功有過。

如果是一般的過錯也就罷了,但合肥城數以萬計的百姓慘遭殺戮,這罪孽著實深重,影響也太過惡劣。曹操即使想包庇張遼等人也要三思而行,畢竟還要考慮各種其他的因素,例如民間輿論和民心民情等等。更何況,曹操心中也並沒有想要包庇張遼他們的心思。

焚燬糧草的確是一件不小的功勞,可以說直接導致了孫堅軍的撤退。但是孫堅軍在兵臨許昌之前,西線的戰爭已經提前結束,夏侯淵已經帶著他的大軍進入了許昌,即使沒有陸遜焚燒糧草的舉動,許昌城的防禦力量也已經足夠強大,曹操有充足的自信能將許昌城穩穩守住。

這樣一來,張遼他們焚燬江東軍糧草的舉動看上去就不是那麼的必要,而他們爲此而放棄合肥城的行爲,在事後看來同樣也是沒有意義。

當然,無論陸遜再怎麼聰明,他也不可能事先算到長安那邊能這麼快取得勝利。畢竟當時許昌城的守衛力量確實有限,而如果沒有孫堅屠城的這一檔子事,結果也堪稱十分完美。只可惜,孫堅出人意料地兇性大發,在合肥城內大開殺戒,既然事情如此發展,那麼就必須有人爲合肥城內數萬百姓被屠戮一事負責。

經過一番討論,張遼、李典、樂進三人最後被直接貶爲裨將軍,作爲獻策棄城的始作俑者陸遜本人,倒沒有被降職——因爲他的職位現在原本就很低了,不過陸遜也受到了其他方式的處罰。

————————————————————————————————

就在西線和東線戰事尚未結束,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時候,許昌南線的宛城那邊也正在展開著激烈的攻防戰。

陸續有劉表軍士兵奮力向宛城城牆上攀爬著,而迎接他們的,則是從宛城城頭上不斷被拋灑下來的石塊、圓木和沸油。

數天下來,七萬劉表軍已驟減兩萬,攻城消耗之巨,可見一斑。

但宛城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劉表軍攻擊的石頭十分兇猛,已經好幾次攻上了城頭,雖然憑藉著城牆的依託,使得宛城內曹軍的傷亡人數比城外的劉表軍少許多,但也已有近萬人的折損。

而且由於劉表軍每天都是不要命一般地瘋狂進攻,因此城內的守城器械消耗格外嚴重,滾木落石之類的已經快要用完了,軍師郭嘉甚至命令城中百姓上房揭瓦,將瓦片作爲守城的器具。

瓦片的殺傷力自然比滾木、落石等小多了,一大塊石頭砸下去,就算不把正在爬城的敵軍士兵砸死,那至少也能把他砸得摔下雲梯。可一塊瓦片扔下去,最多也就把下方的敵兵砸個頭破血流罷了,既死不了人,也摔不下去。

更嚴重的是,城內的箭枝也快要用完了。

守城戰最重要的依託就是弓箭手,滾木也好,落石也罷,在守城戰中的作用終究比不上大規模的弓箭射擊。

一旦弓箭告罄,那曹軍將陷入極爲被動的局面,守城的難度也將一下子提高好幾個檔次。

如果沒有弓箭手的掩護,雖然宛城還不至於會很快失守,但那終究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是弓箭問題很難解決,即使郭嘉將全城的匠人召集起來,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的工作,一天不過也只能打造出數百枚箭枝罷了,一輪齊射也就沒了。

面對這種窘境,被曹操指派助守宛城的高順倒是突然靈機一動,根據後世的戰例想出一個辦法。他令人做出上百個草人,然後將這些草人綁上繩索,在夜間從城頭上往城下扔去。夜色不明,劉表軍遠遠看見城牆下有人影,以爲城內守軍出城夜襲,遂紛紛舉弓射箭。等劉表軍射完之後,高順再令人將草人拉上來,只見每個草人身上都密密麻麻地扎著幾十根箭枝,一夜下來,高順倒是收集到六七千枚箭枝。

雖然數量還不能算是很多,但至少能射上幾輪了。

這和傳說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十分相像,但歷史上諸葛亮可並沒有這一茬,而高順所使用的草人借箭之計,歷史上是出於唐朝將領張巡死守睢陽時的事蹟。

對於高順的奇策,郭嘉也是讚歎不已。對於自己的這個損友兼妹夫,郭嘉自忖對其十分了解,知道高順是一個難得的智將,經常能想出一些優秀的計策,但是高順這一次的草人借箭,還是讓郭嘉對高順產生了一絲沒有完全看透的感覺。

第一九七章 最艱難一戰(四)第三三四章 劉備投吳(上)第三零九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四)第九十一章 名士雲集第十八章 任務第三十七章 死鬥(一)第一九三章 如此強軍(下)第一九一章 如此強軍(上)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三五三章 金城(五)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一零七章 黃忠和魏延第二四六章 武聖隕落(十)第二七八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一)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陣(三)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三四六章 荀令君之逝兮(五)第二八零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三)第一一五章 拿下宛城(四)第四一零章 三方亂戰(十)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八十一章 戰神之殤(八)第二九零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一)第二七二章 暗流涌動(中)第十七章 郭氏惡女第二七一章 暗流涌動(上)第三二九章 大戰之後(上)第八十七章 劉備之降(下)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三六四章 張鬆訪曹(一)第二四零章 武聖隕落(四)第三三三章 劉備,亡命!(下)第二零五章 最艱難一戰(十二)第一章 想穿越?那就穿越吧第二八六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九)第六十八章 袁紹的心思(下)第一二零章 黃忠歸心(中)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第三二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第六十五章 成親(下)第三三五章 劉備投吳(下)第二八六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九)第一二六章 關羽暫降(下)第四二一章 前哨戰(中)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第二四零章 武聖隕落(四)第一九四章 最艱難一戰(一)第二六六章 追!追!追!第八十章 戰神之殤(七)第二五九章 清平調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一一章 黑雲壓頂(上)第三二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六)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十五章 攻打徐州(下)第一六二章 難眠之夜第三零三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八)第三九零章 新星第一八二章 軻比能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三一三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八)第三八四章 連克兩城第二一五章 千里奔襲 封狼居胥(二)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六十七章 袁紹的心思(上)第六十八章 袁紹的心思(下)第二五九章 清平調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三三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六二章 婚約(上)第一七九章 袁紹之死(下)第三七九章 陰平(一)第一零七章 黃忠和魏延第一四五章 大戟士之陣(二)第三十九章 死鬥(三)第五十七章 毒士與奸雄(下)第十五章 陷陣營成立第五十六章 毒士與奸雄(上)第三四五章 荀令君之逝兮(四)第八章 出兵追擊(中)第二二一章 不破匈奴終不還第二七四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三十九章 死鬥(三)第二三九章 武聖隕落(三)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三七四章 取漢中(中)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二六五章 三年後第五章 虎牢關第二八九章 三線作戰之長安戰終(下)第二四九章 餘波(下)第二七零章 孔明出山(下)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四一三章 三方亂戰(十三)
第一九七章 最艱難一戰(四)第三三四章 劉備投吳(上)第三零九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四)第九十一章 名士雲集第十八章 任務第三十七章 死鬥(一)第一九三章 如此強軍(下)第一九一章 如此強軍(上)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三五三章 金城(五)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一零七章 黃忠和魏延第二四六章 武聖隕落(十)第二七八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一)第一四六章 大戟士之陣(三)第二一零章 草原上的連橫(下)第三四六章 荀令君之逝兮(五)第二八零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三)第一一五章 拿下宛城(四)第四一零章 三方亂戰(十)第三三二章 劉備,亡命!(中)第八十一章 戰神之殤(八)第二九零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一)第二七二章 暗流涌動(中)第十七章 郭氏惡女第二七一章 暗流涌動(上)第三二九章 大戰之後(上)第八十七章 劉備之降(下)第二一三章 黑雲壓頂(下)第三六四章 張鬆訪曹(一)第二四零章 武聖隕落(四)第三三三章 劉備,亡命!(下)第二零五章 最艱難一戰(十二)第一章 想穿越?那就穿越吧第二八六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九)第六十八章 袁紹的心思(下)第一二零章 黃忠歸心(中)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第三二五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三十)第六十五章 成親(下)第三三五章 劉備投吳(下)第二八六章 三線作戰之毒士離間(九)第一二六章 關羽暫降(下)第四二一章 前哨戰(中)第一七六章 貂蟬的心(下)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二七五章 從新野撤兵第二四零章 武聖隕落(四)第一九四章 最艱難一戰(一)第二六六章 追!追!追!第八十章 戰神之殤(七)第二五九章 清平調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一一章 黑雲壓頂(上)第三二一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二十六)第八十九章 潁川文會(上)第二十五章 攻打徐州(下)第一六二章 難眠之夜第三零三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八)第三九零章 新星第一八二章 軻比能第四零七章 三方亂戰(七)第三一三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八)第三八四章 連克兩城第二一五章 千里奔襲 封狼居胥(二)第四二二章 前哨戰(下)第六十七章 袁紹的心思(上)第六十八章 袁紹的心思(下)第二五九章 清平調第二六九章 孔明出山(上)第三三九章 瓜分荊州第三六二章 婚約(上)第一七九章 袁紹之死(下)第三七九章 陰平(一)第一零七章 黃忠和魏延第一四五章 大戟士之陣(二)第三十九章 死鬥(三)第五十七章 毒士與奸雄(下)第十五章 陷陣營成立第五十六章 毒士與奸雄(上)第三四五章 荀令君之逝兮(四)第八章 出兵追擊(中)第二二一章 不破匈奴終不還第二七四章 急轉直下的形勢第二十六章 兗州危局第三十九章 死鬥(三)第二三九章 武聖隕落(三)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三一零章 三線作戰之宛城激戰(十五)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三七四章 取漢中(中)第二九五章 三線作戰之陸遜對周瑜(六)第二六五章 三年後第五章 虎牢關第二八九章 三線作戰之長安戰終(下)第二四九章 餘波(下)第二七零章 孔明出山(下)第一八一章 遣使遼東第四一三章 三方亂戰(十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青阳县| 安庆市| 库伦旗| 铅山县| 筠连县| 蓬安县| 南昌县| 吴川市| 吴堡县| 精河县| 滨州市| 金山区| 虹口区| 会宁县| 巩义市| 合江县| 安仁县| 福建省| 肥乡县| 普兰县| 嵩明县| 亳州市| 房产| 博湖县| 常州市| 台湾省| 桑植县| 探索| 潍坊市| 门源| 彭泽县| 定襄县| 正安县| 通山县| 广河县| 田林县| 杨浦区| 丹寨县| 洛宁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