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8章 滅蝗

陳留已被徐州軍重重封鎖,如何將消息平安送出,這是一個大傷腦筋的問題。

曹丕苦思冥想,依舊沒想到穩妥的法子。

城中人手不缺,缺乏的還是城外的情報。

誰也不知道外頭有多少敵軍遊騎。

如果走漏了消息,臧霸一定會矢口否認,那時候,收服開陽軍的希望將‘蕩’然無存。

曹丕無奈,只得求助於曹休:“兄長,依你之見,臧霸究竟是什麼意思?”

軍中無戲言,曹休皺起眉頭,道:“我在軍中耳目閉塞,一無所知,不敢妄加揣摩”。

如此看來,曹休、臧霸是指望不上了。

曹丕嘆了口氣,“趙子龍的輕騎四處遊‘蕩’,此時出城,只怕兇多吉少呀”。

曹洪語氣不耐:“難道我滿城勇士,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報信之人?”

曹休臉‘色’急劇變幻,須臾,他咬牙說道:“大公子,叔父,我可以出城試試”。

“不可!”

曹丕、曹洪異口同聲,他們都覺得曹休是在自尋死路。

曹休卻有自己的想法:“張遼、臧霸等人知道我的身份,即便我失手被擒,也不會有‘性’命之憂,可是,如果換了別人,那就不好說了”。

失手不可怕,可怕的是走漏消息。

除了曹休之外,曹丕真的不敢輕信於人。

如果曹休真的願意出城,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最起碼,曹丕不需要費盡心思的去準備信物了,因爲,曹休本人便是最好的信物,只要他回到許昌,向曹‘操’面稟一切,曹‘操’一定會深信不疑。

如果換一個信使,曹‘操’首先要的做的事情便是確認信使的真僞。其後纔是傳遞的訊息。

順水推舟,就此答應?

曹丕有些意動,可是,曹洪尚未表態,他不好多說。

因爲曹休入城的問題,曹洪已經對曹丕頗有微辭,曹丕不想‘激’化矛盾。

果不其然。沒多久,曹洪便追問道:“陳留距離許昌數百里。文烈,你有什麼打算?”

曹休吸了口氣,“我有一計,可以魚目‘混’珠,如果大功告成,當有七成的把握”。

“計將安出?”

“派遣四名‘精’騎由四‘門’而出,吸引徐州軍的注意力,趁敵不備之際,再派出四人。我可以‘混’在其中”

不得不說,這法子確實有成功的可能。

相對於直截了當的開‘門’衝殺,曹休此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迷’‘惑’徐州軍。

就算徐州軍察覺不妥,等到他們有所反應的時候,也肯定來不及了。

陳留到許昌,鄉間道路極多,徐州遊騎不可能封死每一條路。

只要有一絲縫隙。曹休便有衝出的可能。

曹洪聞言微微頜首,“子烈此計甚妙,如此,當可瞞天過海,不過,。此去許昌太過兇險,子烈,你還是留在城中吧”。

曹丕也虛僞地勸了句,“叔父所言極是,子烈兄剛出虎‘穴’,須得好生休整”。

曹休連連搖頭,他目光堅定:“大公子。叔父,我已是敗軍之將,之所以茍延殘喘,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想留待殘軀以報曹公,若非如此,我早已經自裁謝罪了,又那夥茍活至今?如今,既然臧霸有意合作,絕不能錯過”。

曹洪無奈,“子烈,何苦呢?”

“我意已決,還請叔父成全”

“也罷,既是如此,你可要多加小心”

“叔父寬心”

曹洪同意之後,曹丕也無異議。

一炷香的功夫之後,陳留四‘門’‘洞’開,四名兗州‘精’銳打馬狂奔。

“定是兗州信使,一定要將其攔下”

“死活不論,殺!”

外頭的徐州軍第一時間予以攔截,他們熟悉地形,知道配合。

幾乎沒多久,四名騎士便有近半落網。

等到曹休策馬狂奔的時候,第一輪騎士只剩下一人尚未落網。

還好,曹休定下暗渡陳倉之計成功了,徐州軍沒有意識到這是曹休調虎離山的把戲,他們鬧哄哄的,將己方取得的戰果上報,壓根沒想到這是曹軍的詭計。

曹休就是在徐州軍徹底鬆懈的時候衝出城的。

徐州軍已經‘亂’了陣腳,他們沒想到,兗州軍竟然會連出‘精’騎,措手不及之下,曹休成功逃出。

臧霸聞聽之後“勃然大怒”,他使人緊追不捨,並且快馬聯繫青州騎軍,希望他們協助攔截。

趙雲接報後,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曹休一人雙馬,徹底拋開了徐州軍的追趕。

能否追上?

趙雲自己都沒有把握。

陳留城下,臧霸勃然大怒,他親手斬了失職的什長。

高順、張遼本想問個究竟,可是,看到臧霸的模樣之後,他們全都打消了心思。

毫無疑問,臧霸正在氣頭上。

這時候再去問訊昨夜之事,只會火上澆油。

反正開陽軍就在此地,明日再問也不晚。

想到這裡,高順、張遼結伴回營。

城中,曹丕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曹休是否成功逃脫?

沒有人知道答案。

適才,開陽軍將俘虜、斬獲的人馬盡數展現,唯獨少了曹休,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率先出城的騎軍本是吸引注意力的死士,這一點,他們自己也知道。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城外徐州軍竟然真將陳留圍的水泄不通。

四個方向,騎軍盡數落網。

由此看來,曹休只怕也兇多吉少。

曹丕已經打定主意,如果見了曹休的屍首,他一定會決堤爲其報仇!

張遼、高順等人壓根沒想到,因爲臧霸之故,他們竟然逃過一劫。

下邳,一場朝會正在進行。

“啓稟陛下,瑯琊地震乃上天之警示,請陛下起詔,以定民心!”

天子劉敦心中惱怒,若非太后早有提醒。他絕不會善罷甘休,眼下,他只得寄希望於李賢,“大將軍,你意下如何?”

李賢正‘色’道:“瑯琊地震,並非陛下之過也”。

“非天子之過,難道是大將軍之過嗎?”

李賢嗤之以鼻。“如果是我的原因,鄙人自然會給百姓一個說法”。

“大將軍果然爽快。自古以來,天災便是上天對我等的警示,此番,瑯琊地震,大將軍以爲寓意爲何呀?”

“瑯琊地震並未造成嚴重後果,此舉,無非提醒我等慎小甚微,防患於未然罷了”

“狡辯”

李賢眉眼一瞪,就要駁斥。

這時候。天子劉敦低聲說道詔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羣臣無大小,可以上書言明天子之過。

衆人大喜,天子雖小,卻比李賢懂事的很。

李賢嘆了口氣。“陛下”。

劉敦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數日之後,羣臣上表,直言得失。

天子劉敦下詔:“羣僚所言,皆朕之過……”

瑯琊地震,以劉敦的罪己詔結束。

不過。劉敦沒有意識到,另外一個災難已經到來。

這一日,劉敦正在朝會。

忽然,一名官吏腳步匆匆來到李賢身旁。

衆人臉‘色’不虞。

李賢示意官吏大聲稟告。

“啓稟陛下,冀州國淵急報,涿郡已現蝗蟲,已有一縣受災”

羣臣譁然。

有圖謀不軌之輩大爲興奮。他們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將此事大肆宣揚……

劉敦也慌了手腳,說到底,他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天子,蝗蟲之害,他早有耳聞。

每一次蟲災出現,意味著千里饑荒。

“大將軍,這可如何是好?”

李賢朗聲說道:“蝗災並非不可戰勝,只要舉措得當,必可一絕後患”。

“荒謬,蝗蟲一出,遮天蔽日,寸草不生,若有舉措,爲何不見先人留存?”

李賢知道,文武百官對蝗蟲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他們覺得這玩意兒是上天降下的神罰。

既然是神罰,如何抵抗?

只能咬牙承受,至於蝗災造成的損失,百姓也好,朝廷也罷,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甚至有官吏在朝會上如此宣揚,“陛下,蝗蟲乃上天之使者,我等當奉之以廟宇,四時祭祀,如此當可消弭禍患”。

李賢怒髮衝冠,“信口胡言,祭奠蝗蟲,虧你還想的出來”。

“大將軍何出此言,我等爲君分憂,有何不妥”

李賢氣極反笑,“爲君分憂是吧,祭祀蝗蟲是吧,要不要打一個賭,如果祭祀蝗蟲,依舊爲其所害,那該如何是好?”

“這,興許是祭祀之心不誠,祭祀之物不夠豐盛”

“放屁,把你的心挖出來祭祀纔夠虔誠嗎?”

“李賢,你放肆”

“真正放肆的人是你,祭祀蝗蟲,只會讓百姓心生恐懼,不敢放手滅蟲,在我看來,阻撓滅蟲之人,不是‘奸’賊,便是逆匪,當殺之!”

那人沒想到李賢說殺就要殺,他渾身顫抖不已,忽而一個‘激’烈跪倒在地,向劉敦求救,“陛下,陛下救我”。

劉敦也覺得祭祀蝗蟲之人該殺,如果祭祀有效,豈不是說他那這個天子又得承擔責任?

“大將軍,你有滅蟲良策?”

李賢微微頜首。

劉敦大喜,“計將安出?”

真正的歷史上,直到玄宗姚崇當政時,才破除了民間對蝗蟲的恐懼。

姚崇提出以火焚燒法,大見奇效。

不過,眼下飛蝗尚未成災,還沒到大規模需要放火的程度。

思來想去,李賢不得不斟酌詞句,提出另外一個法子:“陛下可令國淵驅趕家禽至飛蝗之地,以觀其效”。

劉敦將信將疑,“此計可成?”

李賢又道:“若是蝗災已成規模,可讓百姓在田間燃火,如此也可滅蝗”。

天子尚未頜首,朝中已經有人跳了出來。

“大將軍,‘春’秋戰國以來,先賢無數,然而,無有一人膽敢直言滅蝗之事,如今,大將軍直言滅蝗,下官斗膽,只問一句,若是蝗災不減,該當如何?”

李賢似笑非笑:“你覺得我該怎樣?”

“無他,只要大將軍坦承過錯即可”

“喔?我有何過錯?”

“‘激’怒上天之使,增加百姓之苦,這便是大錯”

李賢大笑,“好,我也問你一句,若是蝗災已除,又該如何是好?”

那人不肯直言,只是狡猾地說道:“若是如此,那便是上天之德,萬民之幸”。

聽到這裡,天子劉敦都覺得嗤之以鼻。

感情出了問題就是李賢的責任,有了好處就是老天爺的賞賜?

李賢搖了搖頭,道:“上天自然有好生之德,我只是問你一句,若是蝗災已除,你當如何?”

那人沒想到李賢如此咄咄‘逼’人,當著朝臣的面,他只好梗著脖子說道:“若是蝗災斷絕,下官當自裁已謝上天!”

李賢好整以暇地說道:“好,我記下了,希望不要忘記今日之言”。

那人渾身發冷,不過,只是片刻他便寬慰自己,李賢是在嚇他。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蝗災可以徹底根除。

李賢如此,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只是,真的如此嗎?

李賢自然不打沒把握的仗,“請天子制詔”。

適才李賢那番表態,嚇壞了其餘大臣,蝗災能否滅絕與他們沒有本質的關係,他們可不想賠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無人阻攔,劉敦微微頜首,道:“制詔冀州太守,著其依李賢之議”。

“喏!”

一場朝會就此落幕。

會後,劉敦將李賢留下。

“大將軍,那滅蝗之策真的能夠成功嗎?”

李賢微微頜首,“千真萬確”。

“大將軍怎麼知道?”

李賢笑道:“幼時曾聽先師教誨,所以銘記在心”。

劉敦很是好奇:“不知先師名諱?”

李賢故作遲疑,“還請陛下恕罪,先師不肯直言其名,我也不知其名諱”。

劉敦有些惋惜,“那倒是可惜了,我還打算滅蝗之後,爲其修祠呢”。

“陛下,先師不在乎這些虛名,只要百姓受益,他便知足了”

“真是大才呀”

李賢不置可否。

會後沒多久,李賢便使人飛鴿傳書,將滅蝗之法告於國淵知曉。

國淵將信將疑,他按照李賢的法子,驅趕家禽入田。

‘雞’鴨最喜蝗蟲,它們吃的不亦樂乎。

不過,僅僅如此,尚不能根治。

到了夜裡,在官差的帶領下,百姓在田間燃起火堆,等到蝗蟲飛來,他們用掃帚集中撲殺,同時在田邊掘了個大坑,便殺邊燒。

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第220章 雌兔眼迷離第34章 拿戰績做交易第48章 付之一炬 勃然大怒第39章 設立流民營第602章 會盟第778章 黃雀在後第600章 爭論第32章 李賢回來了第353章 渡河第189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90章 夏侯淳來了第540章 城門廝殺第46章 夜戰突圍第730章 開考第709章 巡察第567章 放糧第25章 三日點卯裁兵勇第286章 各有算盤第124章 將功贖罪第661章 死戰第346章 我視之猶若土雞瓦狗爾第205章 相繼退兵第651章 陰謀第92章 糜氏莊園的老熟人第451章 陷阱第421章 烏桓人築成的京觀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726章 聞訊第223章 地位帶來的好處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562章 用心良苦第162章 虎狼之爭第754章 魏延的建議第681章 出乎意料第226章 官人真是做大事的人第618章 出征高句麗的意向第476章 漢軍威武第693章 孫策之死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706章 密議第696章 戰事起第402章 情投意合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713章 擒拿第263章 曹操戰呂布第66章 軍械換糧秣第657章 火牛陣第511章 染指汝南的機會第687章 賞第297章 大家都很忙第735章 攻城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342章 弄巧成拙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135章 激戰第670章 求援第6章 局勢逆轉 連夜拷問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143章 執掌一縣第420章 高高舉起的屠刀第366章 袁術出征第247章 只想率領大軍活下去第642章 對答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308章 徐州臧霸第649章 玩弄於股掌之間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55章 栽贓第516章 田豐的禮物第153章 李賢成婚第86章 劉備的心思第8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88章 義士吳丘第152章 曹阿瞞的離間計第555章 破綻第436章 甕城之戰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433章 樅陽事第620章 殺雞用牛刀第205章 相繼退兵第237章 李賢的信心從何而來第10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第181章 循序漸進第446章 收買與信任第703章 議事第43章 且問過我麾下的這千...第462章 倒塌的城牆第413章 血衣詔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97章 莫非是黃巾的奸細?第688章 又奪一城第588章 識破第633章 涿郡城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555章 破綻第412章 那你便去死吧第483章 營地第480章 遇襲第571章 別無選擇
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第220章 雌兔眼迷離第34章 拿戰績做交易第48章 付之一炬 勃然大怒第39章 設立流民營第602章 會盟第778章 黃雀在後第600章 爭論第32章 李賢回來了第353章 渡河第189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490章 夏侯淳來了第540章 城門廝殺第46章 夜戰突圍第730章 開考第709章 巡察第567章 放糧第25章 三日點卯裁兵勇第286章 各有算盤第124章 將功贖罪第661章 死戰第346章 我視之猶若土雞瓦狗爾第205章 相繼退兵第651章 陰謀第92章 糜氏莊園的老熟人第451章 陷阱第421章 烏桓人築成的京觀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726章 聞訊第223章 地位帶來的好處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562章 用心良苦第162章 虎狼之爭第754章 魏延的建議第681章 出乎意料第226章 官人真是做大事的人第618章 出征高句麗的意向第476章 漢軍威武第693章 孫策之死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706章 密議第696章 戰事起第402章 情投意合第553章 你有投石機我有牀弩第713章 擒拿第263章 曹操戰呂布第66章 軍械換糧秣第657章 火牛陣第511章 染指汝南的機會第687章 賞第297章 大家都很忙第735章 攻城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342章 弄巧成拙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135章 激戰第670章 求援第6章 局勢逆轉 連夜拷問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143章 執掌一縣第420章 高高舉起的屠刀第366章 袁術出征第247章 只想率領大軍活下去第642章 對答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308章 徐州臧霸第649章 玩弄於股掌之間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55章 栽贓第516章 田豐的禮物第153章 李賢成婚第86章 劉備的心思第8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388章 義士吳丘第152章 曹阿瞞的離間計第555章 破綻第436章 甕城之戰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433章 樅陽事第620章 殺雞用牛刀第205章 相繼退兵第237章 李賢的信心從何而來第10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第181章 循序漸進第446章 收買與信任第703章 議事第43章 且問過我麾下的這千...第462章 倒塌的城牆第413章 血衣詔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97章 莫非是黃巾的奸細?第688章 又奪一城第588章 識破第633章 涿郡城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555章 破綻第412章 那你便去死吧第483章 營地第480章 遇襲第571章 別無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永胜县| 西峡县| 揭阳市| 焦作市| 鄯善县| 香港 | 三门峡市| 上饶市| 来宾市| 武威市| 越西县| 石狮市| 定边县| 孝感市| 凌源市| 东港市| 天津市| 云安县| 寻乌县| 金溪县| 扎赉特旗| 沧州市| 名山县| 南皮县| 华安县| 祥云县| 苍梧县| 桂阳县| 志丹县| 江源县| 韶山市| 临海市| 吉木萨尔县| 崇州市| 武安市| 西峡县| 长武县| 双鸭山市| 贵德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