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3章 孫策之死

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李賢能有今天,靠的就是未雨綢繆。

孫策異軍突起,這意味著李賢的戰略重心必須向南轉移,否則的話,揚州數郡有不保之虞。

廳內,一張巨大的輿圖擺放在中央。

李賢的目光定格在江東,久久不曾移開。

“孫氏長於水戰,揚州不得不防,看來,甘寧需要調駐廣陵,以備不測”

徐庶察覺到李賢的擔憂之後,提出了不同意見,“使君三思,青州之海貿獲利極多,若是甘寧南調,誰爲船隊保駕護航?”

李賢皺起眉頭,徐庶的擔心很有道理。

近年來,已經有些鋌而走險的海匪劫掠海船。

甘寧的水軍剿了幾次,卻見效甚微。

如果水軍南下,海寇無人壓制,海商豈不是損失嚴重?

再者,萬一孫策也來個水軍遠征,到時候誰去抵擋?

想到這裡,李賢只得妥協,“元直有何高見?”

“水軍不可輕調,然而,江東不可不防,爲今之計只有增加戰船,擴充水軍”

李賢微微頜首,這倒是眼下最好的法子。

青州軍在新羅站穩腳跟之後,海貿已經成爲李賢麾下的支柱產業。

眼下,孫策尚未露出敵意,如果在廣陵調駐水軍,怕是會弄巧成拙。

水軍不可輕易南下,不過,只是造些船隻的話,孫策應該不至於那麼敏感。

想到這裡,李賢決心已下,“便依元直所言,匠作監全力督造大船”。

田豐不置可否,嘴裡道:“使君,前些時日賈詡賈文和出使江東,只怕曹操不會善罷甘休呀”。

李賢信心滿滿,“不妨事,孫策新得交州,一年之內絕不敢肆意妄爲,至於一年之後的事情,那就說不準了”。

田豐略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

曹操自顧不暇,能給孫策的東西少之又少,就算兩者達成協議,孫策也不會因小失大,不顧交州的安危與李賢作對。

不過,五溪蠻臨近嶺南,如果孫策暗中援助劉禪,這倒是一個不小的禍患。

念及此處,田豐又道:“劉備敗亡之後,關羽、諸葛亮扶持劉備幼子劉禪逃往五溪蠻地,五溪蠻與交州相鄰,使君不得不防呀”。

劉禪不可怕,可怕的是諸葛亮、龐統。

智謀無雙的謀士二人組再加上勇猛無匹的關羽,就算是李賢都得小心應對。

聽得田豐提醒,李賢正色道:“五溪蠻地形複雜,蠻族極多,若想揪出劉禪,須得以蠻制蠻”。

田豐眼前一亮,道:“好一個以蠻制蠻,難道使君想將八旗制度引入南蠻?”

“不錯,北虜也好,南蠻也罷,皆非我族類,此等異族,利用即可”

田豐久在幽州,自然知道李賢所言非虛,烏桓,契丹,他們都是見風使舵之徒。

中原傳承的仁義在草原上不見蹤影,他們流傳至今的,唯有弱肉強食!

北虜如此,想來南蠻也不例外。

如果能夠利用蠻族達成目的,倒也是招妙棋。

田豐很是佩服,“使君高見,元皓佩服”。

李賢卻沒有半點自傲之色,“我雖得南陽,武陵卻非我所有,孫策已奪長沙,當務之急卻是謀取武陵,以絕後患”。

“使君所言極是,武陵地勢險要,扼守要衝,奪之,方可高枕無憂”

李賢反問道:“如何謀奪?”

徐庶很是謹慎,“穩紮穩打,步步推進”。

“何解?”

“使君已經定下以夷制夷之策,接下來,只要拉攏、分化蠻夷,再躥啜他們攻城拔寨,想必事半功倍”

李賢靈光一閃,他想到後世裡赫赫有名的無當飛軍,他們的來援便是三苗後裔的武陵蠻。

歷史上,劉備伐吳,無當飛軍大顯身手,連甘寧都死於這些蠻族之手。

眼下,成立無當飛軍的條件已經有了,只要給予足夠的支持,無當飛軍必可成爲一支勁旅。

對了,好像大將王平便是無當飛軍的第一任統帥。

李賢記得王平正在自己軍中,看來,有必要讓他嘗試一番!

困惑依舊的難題一一化解,李賢心情極佳,他邀請徐庶、田豐共進午餐。

用膳之後,二人告辭離去。

李賢取出一個筆記本,上面寫著後世裡的歷史走向:建安四年,曹操、袁紹爆發官渡之戰,張繡歸降曹操;建安五年,獻帝密詔誅曹操,官渡之戰以曹操獲勝而告終,接下來,孫策身死,孫權繼位,周瑜、張昭共同輔佐孫權,成爲孫氏的左臂右膀;建安六年,劉備敗走荊州,駐軍新野,諸葛亮出山,益州趙韙起兵,兵敗身死。

眼下,獻帝劉協、劉備、袁紹都已經死去,可以利用的脈絡只剩下孫策、趙韙。

趙韙之事只要派人知會劉璋即可,不必多下功夫,真正需要在意的確是孫策。

歷史上,孫策是怎麼死的來著?

好像是遇刺?

李賢心中蹦蹦狂跳,他想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法子“刺殺孫策!”

孫策不死,江東必成禍患。

只是,眼下孫氏並未流露出敵視的跡象,如果李賢搶先下手,萬一消息傳到孫尚香耳中,李賢該如何自處?

李賢猶豫再三,只得暫時按捺住行刺孫策的想法。

章武元年六月,公元199年,士燮歸附孫策的消息傳到許都。

曹操不喜不怒,他將賈詡、郭嘉等人召到府中,仔細問詢:“文和,孫策可有結盟的意向?”

賈詡鋝須頜首,道:“孫伯符願意對付李賢,只是,眼下交州新附,孫伯符不願出兵”。

曹操皺起眉頭,“會不會是孫伯符的緩兵之計?”

“應該不會,孫伯符有梟雄之志,絕不甘心屈居人下,李賢雖然與他有姻親之誼,然而,孫伯符卻早有不滿”

“喔?這是爲何?”

“李賢官位已至大將軍,領青州牧,孫策呢?不過是個會稽太守罷了,如果真要計較,甚至比不得士燮的地位,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孫策怎能滿意?”

曹操來了興致,“不錯,這是其中之一,還有嗎?”

“荊州爲江水要道,江東偏安一隅,遠離中原,孫策若想染指中原,必須謀奪荊州,然而,李賢卻先下手爲強,佔據荊州重地,孫策怎能不恨?”

曹操滿意地笑了起來,“不錯,不錯,文和所言極是,照此看來,孫策當可爲援!”

郭嘉看了賈詡一眼,提出異議:“使君,孫策雖可爲援,然而,我們卻等不起了,青州大軍已至濮陽,長留危在旦夕,現在,我需要的是及時來援的幫手,而不是潛在的盟友”。

曹操嘆了口氣,他知道郭嘉說的有道理,可是,放眼天下,還有誰能夠助他一臂之力?

“張魯自顧不暇,馬超、韓遂自相殘殺,孫策無心北上,奉孝,誰能助我?”

郭嘉一字一句地說道:“孫策!”

“嗯?此言何解?你不是說我們等不起了嗎?”

郭嘉正色道:“使君,正是因爲我們等不起,所以才需要想辦法改變江東的策略”。

“奉孝有何妙計?”

“我聽說孫策有一弟,名曰孫權,他們兩兄弟極爲友善,如果孫策暴斃,孫權一定會爲其報仇!”

曹操臉色大變,他不是蠢人,自然明白郭嘉未言之意。

這是要禍水東引啊,殺死孫策,然後栽贓陷害,誣賴李賢是兇手,到時候,由不得孫氏不出兵伐李。

賈詡深深地看了郭嘉一眼,他倒是沒想到一向多謀的郭嘉竟然能夠想出這等毒計。

作爲出使江東的人選,賈詡自然知道郭嘉所言成功率極大。

正思慮間,曹操已經出言問道:“文和,你意下如何?”

賈詡吸了口氣,道:“奉孝所言極是,孫策、孫權兄弟友善,若是孫策暴斃,孫權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曹操在廳內來回踱步,看得出,他很是猶豫。

要不要刺殺孫策呢?

只是片刻,曹操就作出了選擇,在兗州與孫策之間,他自然選擇前者。

如果犧牲孫策就可以拯救兗州,曹操願意做一個劊子手。

然而,曹操卻有一個疑問:“我聽說孫伯符武藝高強,這等人物,只怕圖之不易吧?”

郭嘉胸有成竹,“使君勿憂,我聽說孫策膽識過人,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嗯?此言何解?”

“膽識過人者,爲人輕率、不善防備,只要謀劃妥當,殺之如屠狗”

曹操心情激動,“這麼說來,可以刺殺孫策?”

郭嘉笑道,“文和去過江東,孫伯符爲人如何,自由他評斷”。

“文和,果真如此嗎?”

賈詡只得應諾,“不錯,孫策不喜排場,他手下徒有十萬衆,可是,身邊卻只有十幾個侍衛,在我看來,孫策必死於刺客之手!”

曹操大喜,“如此說來,大事可成?”

郭嘉神情冷峻,“大事可成!”

會稽郡,孫策新得交州,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這一日,孫策在山中打獵,他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手擒霸王槍,腰跨長弓,打馬行在林中,左顧右盼,很是機警。

隨行的親衛本想隨行護衛,誰曾想,孫策策馬狂奔,將他們遠遠地甩到了後面。

忽而,“撲棱棱”,飛鳥沖天而起,捲起大片綠葉。

這是鳥獸受驚的跡象。

孫策很是警惕,“是誰?”

林中踱出五名軍漢,他們抱拳作揖,道:“見過將軍,我等是韓當將軍麾下軍卒,在這裡圍獵角鹿”。

孫策皺起眉頭,厲聲說道:“韓當呢?他在哪裡?”

“將軍就在附近,他讓我們耐心等候”

孫策大怒,“放屁,韓當的軍卒我全都認得,你們到底是誰?此番意欲何爲?”

話音剛落,孫策便疾射一箭。

那人應聲而倒!

剩下來的四人大爲驚恐,不等他們有所反應,孫策已經策馬狂奔而來。

小霸王之勇猛世人皆知!

眼瞅著四人就要葬身此地,忽而,孫策胯下良馬一個失蹄,竟將孫策摔落下馬。

倉促間,孫策掙扎落地。

原來地上有一根絆馬索,孫策陰沉著臉,他知道,對方早有圖謀!

“賊子,竟敢害我!”

這時候,四人已經變了臉色,他們不敢靠近,只是彎弓搭箭,向孫策射去。

“去死!”

“射死他!”

四名刺客散落開來,或退,或跳,就是不與孫策靠近。

孫策大爲惱怒,墜馬落地的時候,他手中的長弓已經跌出了一丈遠,眼下,手中只有一桿長槍。

長槍不能遠攻只能近戰,可是,對面的賊子卻壓根不給人近戰的機會。

“啊呀呀,氣煞我也!”孫策瞪大了眼睛,他盯緊一人,長槍旋風般揮舞,將疾射而來的箭矢一一擊落。

“鏗鏗”,箭羽落地,孫策與刺客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不遠處,一陣人嘶馬鳴聲正越來越近。

看模樣,孫策的侍衛已經發現了不妥,只在趕來。

刺客大爲惶恐,已經到了這時候,如果不能成功,只怕死無葬身之地。

想到這裡,三名刺客咬緊牙齒,他們從懷中摸出一樣物事,齊齊向孫策擲出。

孫策不知何物,只能擊落。

誰曾想,槍入布囊,卻帶起一片白灰。

白石灰!

孫策一招不慎,雙眼盡入白灰。

痛入骨髓,眼不視物,孫策發出困獸之吼,“啊~~”

憑藉之前的印象,孫策一槍擲出,殺死了臨近的刺客。

剩下來的三名刺客再不猶豫,他們向孫策射出最後一輪箭矢。

三支弓箭,孫策只避過兩支,剩下來的一支直入面目,破顱而入。

江東軍趕到的時候,孫策腥紅的眼中盡是血淚。

孫策不甘心,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有今日。

若是戰死沙場也就罷了,偏偏是死於宵小之手,這讓孫策如何瞑目?

“將軍,將軍!”

孫策顫抖著嘴脣,低聲道:“告訴張昭、周公瑾,讓他們好生輔佐二郎……”

“將軍,將軍!”

孫策還想再吩咐幾句,卻怎麼也說不出話來。

孫策死了,江東猛虎死了。

侍衛們自責不已,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有刺客藏匿此處。

“快,刺客逃了,抓住他們,爲將軍報仇”

“報仇,報仇!”

江東軍大肆搜山。

刺客未能逃出生天,當日便落網了。

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116章 買地做地主第265章 爲軍卒找個婆娘第660章 劉備求援第2章 壓抑的怒氣第598章 孟公威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271章 騎虎難下的孔融第203章 請君入甕來第576章 水門出擊第769章 曹操自刎第93章 糜竺的考慮第354章 密林中的相遇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515章 劉協的戾氣第353章 渡河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267章 遼東來客第38章 偶遇徐庶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751章 退意第220章 雌兔眼迷離第10章 只爲取你狗命第70章 李賢的敗家主意第624章 戰南陽第329章 老子斬了你的狗頭第418章 破寨第500章 廣開財源第75章 驚險的決定第137章 一箭三雕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437章 尾聲第16章 養珠秘術與糜氏三公子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82章 給你指出一條明路第501章 怒第474章 出城第95章 善意與狠心第690章 鋌而走險第185章 夜襲賊營第6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77章 請將軍速做決斷第659章 顧大局 關羽退軍第750章 暴起第482章 不知死活第419章 入甕第661章 死戰第740章 韓遂第738章 對策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91章 解圍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9章 太史慈第440章 夜襲曹營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364章 援軍抵達也無濟於事第200章 城下初戰第223章 地位帶來的好處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114章 寧家堡內製長弓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30章 又有不開眼的第244章 樂進的勇 李典的謀第677章 劉璋來了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442章 貂蟬來了第72章 千金一諾真漢子第774章 敗第536章 喜事不斷第209章 戰術上藐視敵人第20章 真正的黑白顛倒第588章 識破第459章 防患於未然第479章 太史慈斬於夫羅第182章 計賺臨濟城第703章 議事第266章 開源還是節流第53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戰第41章 甕中捉鱉第662章 曹操的陰謀第40章 絕處逢生的胡家堡第193章 活著尚且不懼 死又有何懼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485章 援軍來了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66章 軍械換糧秣第377章 趙雲的萬丈豪情第413章 血衣詔第312章 莒縣插曲第48章 付之一炬 勃然大怒第570章 又勝一陣第246章 殺聲震天第494章 對策第605章 廝殺第701章 地震第276章 李賢遇刺
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327章 聲東擊西第116章 買地做地主第265章 爲軍卒找個婆娘第660章 劉備求援第2章 壓抑的怒氣第598章 孟公威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271章 騎虎難下的孔融第203章 請君入甕來第576章 水門出擊第769章 曹操自刎第93章 糜竺的考慮第354章 密林中的相遇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515章 劉協的戾氣第353章 渡河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267章 遼東來客第38章 偶遇徐庶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751章 退意第220章 雌兔眼迷離第10章 只爲取你狗命第70章 李賢的敗家主意第624章 戰南陽第329章 老子斬了你的狗頭第418章 破寨第500章 廣開財源第75章 驚險的決定第137章 一箭三雕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437章 尾聲第16章 養珠秘術與糜氏三公子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82章 給你指出一條明路第501章 怒第474章 出城第95章 善意與狠心第690章 鋌而走險第185章 夜襲賊營第6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77章 請將軍速做決斷第659章 顧大局 關羽退軍第750章 暴起第482章 不知死活第419章 入甕第661章 死戰第740章 韓遂第738章 對策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91章 解圍第251章 敗上一陣第79章 太史慈第440章 夜襲曹營第343章 老道于吉第364章 援軍抵達也無濟於事第200章 城下初戰第223章 地位帶來的好處第535章 廣開財源第114章 寧家堡內製長弓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355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30章 又有不開眼的第244章 樂進的勇 李典的謀第677章 劉璋來了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442章 貂蟬來了第72章 千金一諾真漢子第774章 敗第536章 喜事不斷第209章 戰術上藐視敵人第20章 真正的黑白顛倒第588章 識破第459章 防患於未然第479章 太史慈斬於夫羅第182章 計賺臨濟城第703章 議事第266章 開源還是節流第53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戰第41章 甕中捉鱉第662章 曹操的陰謀第40章 絕處逢生的胡家堡第193章 活著尚且不懼 死又有何懼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485章 援軍來了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66章 軍械換糧秣第377章 趙雲的萬丈豪情第413章 血衣詔第312章 莒縣插曲第48章 付之一炬 勃然大怒第570章 又勝一陣第246章 殺聲震天第494章 對策第605章 廝殺第701章 地震第276章 李賢遇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高台县| 高碑店市| 平顶山市| 蒙山县| 焦作市| 吴川市| 修武县| 台前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洪江市| 江北区| 揭西县| 新郑市| 莱阳市| 岱山县| 泰宁县| 越西县| 红原县| 五台县| 肥乡县| 临潭县| 丰镇市| 仁怀市| 涿州市| 丹棱县| 凤山市| 福建省| 息烽县| 格尔木市| 沐川县| 逊克县| 资阳市| 斗六市| 呼伦贝尔市| 儋州市| 高要市| 镇巴县| 四子王旗| 牡丹江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