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3章 血衣詔

東漢末年,有能力在海上大規模投送兵力的勢力只有李賢,江東孫策雖然得了荊州戰船,水軍實力膨脹數倍,可短時間之內,孫策的‘精’力都在陸上,因而,李賢的水軍主要用於內河作戰。 ( --

除了李賢這個穿越客之外,便是袁紹、曹‘操’這等梟雄都沒有意識到海路也可以作爲一種進攻路線,當然了,這與海船製造的技術水平也有關係。

青州,用於海上貿易的濰水港已經成爲大漢朝首屈一指的大港,出於防範海匪的需要,港口常備六艘戰船,與擄獲的荊州戰船相比,濰水港水面的戰船頗爲簡陋,收服甘寧之後,李賢琢磨著,是時候新立一軍了。

九江郡距離荊州很近,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城,廣陵城就不同了,如果將水軍大寨放在廣陵城,寬闊的江面可以確保水軍擁有詳盡的作戰空間,排兵佈陣,廣陵城可爲第一。

李賢思來想去,覺得甘寧的意見很重要。

堂堂的水軍統領,自然對水軍作戰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甘寧入城覲見,李賢覺得機會難得,他便問道:“我打算將水軍大寨設在廣陵城,你覺得如何?”

甘寧極爲贊同:“廣陵城外水域極廣,河水頗深,可以新建水軍大寨”。

“再過幾****就要回返下邳了,我走之後,水軍定要多加小心,萬萬不可大意,江東孫策雖是盟友,卻也不能不防,荊州劉表吃了大虧,一定會捲土重來,到時候,是戰是和全由你一言而決”

甘寧深感責任重大,水軍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擁有充足的作戰自主權,這是甘寧從未想到的。

投奔劉表的時候,蔡氏多方阻撓,甘寧連統領千人以上兵馬的機會都沒有,可現在,在李賢麾下,甘寧得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權力。

同樣是投奔,爲何差距如此之大?

李賢如此信賴,讓甘寧很是感動,“使君,只要有我甘寧一日,這九江、廣陵的河道便無需擔心,我絕不會讓任何勢力染指此處”reads;。

李賢很是欣慰,水軍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而甘寧的能力、忠心都已經經過了考驗,足以獨當一面。

“水寨的選址便由你作主吧,我走後,廣陵城由李典駐守,你需要什麼儘管向李典開口,我會讓他竭力配合你”

此時此刻,甘寧的心情已經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李賢所表現出的信任,讓甘寧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使君寬心,末將必定竭盡全力,以報君恩”

李賢笑道:“由你統領水軍,我放心的很”。

甘寧出身卑微,一無顯赫的背景,二無拿得出手的戰績。

出身錦帆賊的來歷,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一生的污點,然而,甘寧從李賢那裡卻從未感覺到輕視,自始至終,李賢都將甘寧當成可以仰仗的水軍大將。

甘寧不是狼心狗肺之輩,李賢對他好,他自然銘記於心。

“使君厚愛,末將不敢忘懷”

李賢笑著寬慰了幾句,便讓甘寧離開了。

在真正的歷史上,甘寧功勳卓著,是孫策麾下首屈一指的將帥之才。

李賢麾下軍將雖多,可像甘寧這般懂水戰的將才卻少之又少,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讓甘寧獨當一面卻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廣陵城,笮融的死並沒有引發太大的‘騷’‘亂’。

忠於笮融的兵馬多數都死在了破城之戰,殘存的漏網之魚東躲西藏,不敢拋頭‘露’面,他們在城中度日如年,生怕被人出賣。

廣陵城內財貨輜重堆積如山,笮融以禮佛爲名,多年來一直詐取民財reads;。

破城之戰太過突然,笮融連焚燬財貨的時間都沒有。

‘陰’陵城是九江的郡城所在,袁術在‘陰’陵城經營多年,李賢破城之後所獲不菲,然而,笮融的廣陵城卻毫不遜‘色’。

粗略估算,城內的財貨足以支撐五萬大軍十年所用!

這一日,李賢正在巡視軍營,忽而有軍士來報,說營外有人求見。

李賢很是納悶,來的是誰?

廣陵城內的豪族李賢已經見過了,除非發生大事,否則的話,他們不會再次求見。

那麼,來的到底是誰?

營外,一名面白無鬚的少年正在日下暴曬。

李賢一眼望去便覺得這人有些奇怪,可究竟怪在哪裡,一時半會兒卻沒反應過來。

“敢問尊駕可是青州刺史李賢李使君?”

李賢微微頜首:“不錯,我正是李賢”。

那人臉上‘露’出一抹喜‘色’,嘴裡道:“不知使君可否近一步說話?”

相樑等人‘抽’刀在手,如臨大敵。

前些時日,李賢險些被刺客斬殺,若不是大喬捨身相救,說不定刺客已經得手了。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同樣的錯誤,相樑不想犯第二次。

李賢也不敢莽撞,雖然少年看上去弱不禁風,可誰敢保證他不會暴起傷人?

等了許久,李賢依舊未曾答覆。

怎麼了?

少年很是警覺,李賢、相樑的防備他看在眼中,稍一思量,他便明白了衆人的顧慮reads;。

一千多裡的路程已經熬了過來,沒有道理半途而廢!

想到這裡,少年咬牙說道:“使君可以使人捆住我的雙手,我只求與使君單獨相會”。

李賢聽得極爲動容,少年到底有什麼來路?竟然願意自縛雙手,爲的只是與自己單獨相會?

相樑倒是覺得這個法子極爲妥當“主公?”

李賢明白,這時候不可以‘婦’人之仁,“也罷,既然如此,那便捆了他的雙手”。

“喏!”

須臾,相樑便使人將少年的雙手用繩索捆住了。

少年自嘲一笑:“如此,使君便可以寬心了吧?”

李賢很是尷尬:“你們都退下吧,百步之內任何人不可出現”。

“喏!”

衆人退卻之後,李賢與少年單獨來到一座軍帳。

“好了,這裡沒有外人,你到底是誰?想要做什麼?”

少年嘆了口氣,道:“使君,我的雙手已經被捆住了,勞煩你親自動手,將我頭上的髮髻取下”。

李賢心中一動,難道髮髻中有東西?

依言施爲,李賢果然在其中發現一卷布帛。

“這是給我的嗎?”

“不錯”

李賢展開布帛,仔細看去。

WWW ?ttκǎ n ?¢O

只見上面字跡無多,然而卻像是血跡書寫。

等等!布卷的內容竟然是一封血衣詔!大意是以天子的口‘吻’讓李賢帶兵救駕。

這詔書是真還是假?

真正的歷史上,天子確實有過類似的舉措,只是李賢沒想到,血衣詔竟然會出現在自己手上。

“你是天子近‘侍’?”

“不錯,奴婢正是天子內‘侍’”

“天子現在何處?可有‘性’命之憂?”

“郭汜、李催等人把持朝政,多次脅迫天子,長此以往,天子危在旦夕,請使君速速救駕”

李賢表情平靜:“這血衣詔共有幾份?”

內‘侍’臉‘色’大變,嘴裡道:“李賢,你這是什麼意思?”

“形勢危急,天子理應多做準備纔是”

內‘侍’又急又怒:“虧得天子對你寄予厚望,如此看來,卻是個狼心狗肺之輩!”

李賢不以爲意:“天子我一定會去救的”。

“哼,那你剛纔所言是什麼意思?”

“我是想搞明白天子天子的處境”

“什麼意思?”

“如果天子能夠同時派出多人求援,那便說明他自身無憂,否則的話,內‘侍’失蹤,一定會引起郭汜等人的懷疑”

內‘侍’臉‘色’灰暗:“血衣詔只有一份,郭汜等人對天子控制嚴密,我是得了空才跳河遁逃的”。

李賢微微頜首:“既然如此,天子那裡你是回不去的,我很快就要回返下邳,你與我一同前往吧”。

內‘侍’別無選擇,只得從命。

在廣陵城待了五日,確定局勢穩定之後,李賢便領軍北返。

于禁統領八千兵馬留守九江,大軍駐‘陰’陵;李典統領八千兵馬駐守廣陵,與甘寧的水軍‘交’相呼應,這兩萬兵馬便是李賢留在南方的主力,如果算上俘虜的萬餘兵馬,李賢在南方足有三萬兵馬。

三五年之內,孫策、劉表之間難分勝負,在此之前,李賢相信,兩三萬兵馬足以應付各種突發情況。

荊州雖強,可劉表若想討伐九江,須得直面孫策兵鋒,毫無疑問,孫策不可能任由荊州軍輕易過境,這涉及到最基本的顏面問題。

劉表麾下部將殺了孫策的父親孫堅,那麼,孫策與劉表之間便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這是古往今來的慣例。

此番南下,李賢初步達成了戰略目的。

袁術、笮融的勢力被連根拔起,笮融本人更是被李賢勒令斬殺,也許,唯一的遺憾便是沒能殺死劉備,這對於南方來說是唯一的變數。

至於袁術,李賢覺得即便他逃出生天,卻也不足爲懼。

麾下兵多將廣的時候,李賢尚且不懼,更何況現在?

興平二年九月,楊彪、李傕、郭汜內鬥不休,幾方人馬都想獨攬朝中大權,號令諸侯,這種情況下,天子就成爲香餑餑,誰都想據爲己有,因而,明爭暗鬥日夜不休,軍卒、官吏死傷無數。

最終,幾方人馬達成協議,天子東歸洛陽,郭汜、楊奉等人隨駕護送,大軍行至新豐,郭汜打算脅迫天子,沒想到事情敗‘露’,楊奉、董承等人擊敗郭汜,繼續隨駕護送。

李賢回到下邳後,第一時間將徐庶喚到身邊。

“元直,我這裡有件東西,你看看吧”

徐庶看罷之後臉‘色’大變:“主公意‘欲’何爲?”

李賢給徐庶看的東西自然就是血衣詔,思來想去,唯有徐庶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人。

陳宮雖然計謀無雙,可遇到這種大事,李賢卻也不敢輕易信他。

徐庶就不一樣了,李賢只是一個小小縣尉的時候,徐庶便在李賢身邊出謀劃策。

六年來,毫不客氣地說,李賢能有今天,有一半的功勞是因爲徐庶。

如果連徐庶都不可信,那李賢真的不知道誰還可以信賴了。

天子受人脅迫,這對於天下人來說並不是秘密,徐盛只是沒想到,千里之外的天子竟然將希望寄託在李賢身上。

雖說,徐盛對堂堂天子並沒有多少敬意,可他意識到,血衣詔對於李賢,對於青州、徐州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只要把握妥當,李賢可以藉此機會登上一個新的高度。

意‘欲’何爲?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衆所周知,後世裡曹‘操’之所以能夠成爲首屈一指的大軍閥,這與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密不可分。

雖說,後來曹魏立國的時候,劉氏皇族成爲絆腳石,可對於藉此取得的好處來說,弊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從廣陵回返下邳的路上,李賢腦子已經有了清晰的計劃,那便是‘抽’調‘精’兵,從兗州進入洛陽,救出皇帝!

當然了,說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首先,選將極爲重要,千里奔襲,其人一定要有勇有謀,否則的話,絕難成事!

此時,聽到徐庶發問,李賢便說道:“我打算出兵救駕”。

徐庶皺起眉頭:“多少兵馬?誰做主將?”

“步軍過慢,這時候只能靠騎軍了,趙雲趙子龍如何?”

徐庶微微頜首:“趙子龍能征善戰,可堪大用!”

“元直,你覺得我需要接詔行事嗎?”

這句話可謂誅心至極,不過,徐庶聽罷卻沒有表‘露’太多的想法,他只是淡淡地說道:“天子畢竟是天下共主,有他相助,很多事情可以事倍功半,而且,若是主公招賢納才,也可名正言順”reads;。

李賢鬆了口氣,只要徐庶同意此事那就妥當了。

後世裡,袁紹曾經有機會迎接天子,可他麾下謀士卻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爲,將天子接到河北,只會妨礙袁紹行使權力,與大事無益,這樣有失偏頗的觀點,袁紹竟然信了!

李賢可不是袁紹,他不想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眼下,既然徐庶同意,那便說明大事可成。

只不過,眼下趙雲正在兗州,李賢須得見到他,與他面授機宜,否則的話,只怕趙雲難免會心生疑慮。

十日之後,李賢見到了趙雲。

此時,曹‘操’在兗州戰場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徐和的玄甲軍被樂進牽制的死死的,而呂布大軍卻在曹‘操’的攻擊下連敗數陣,如果不是高順的陷陣營大發神威,說不定呂布的數萬大軍已經潰逃一空了。

甫一見面,李賢便說道:“天子‘蒙’難,小人橫行,我打算爲君分憂,子龍以爲如何?”

趙雲眼前一亮,李賢這是打算救出天子嗎?

毫無疑問,如果李賢能夠立下救駕之功,其身份地位必將攀升不止,只是,徐州與三輔之地相隔千里,李賢能夠成功嗎?

朝廷雖然勢微,然而,在絕大多數人心中,天子的地位依舊至高無上。

郭汜、楊奉等人的行徑早就‘激’得人神共憤,只是相距太遠,鞭長莫及,所以才無可奈何。

如今,李賢流‘露’出搭救天子的意圖,忠君觀念極深的趙雲當即大喜過望。

“若能救出天子,主公必定名垂千古”

李賢正‘色’道:“郭汜、李催,卑鄙小人,我有天子的血衣詔,此番出兵,可謂名正言順,只是,此去長安近千里,我卻分身乏術,如之奈何!”

趙雲‘毛’遂自薦:“某願爲主公分憂”。

李賢喜道:“若是子龍出馬,我自然高枕無憂,不過,此行事關重大,烏桓騎兵怕是不能使用了,僅靠本部千餘騎兵,不知可否成事?”

“曹‘操’、袁紹、郭汜、李催都是虎狼之輩,人數多了,反而不易藏匿行徑,千餘兵馬不多不少,正好方便行事!”

郭汜等人手中可是有董卓留下的萬餘西涼鐵騎!

即便如今郭汜、楊奉等人征戰不休,可西涼騎兵卻依舊強悍無比。

真要是硬碰硬,光靠千餘騎軍,想來難討便宜。

好在李賢早有準備,他拿出一塊銅牌,遞‘交’給趙雲,嘴裡:“到了洛陽、長安,你持這牌子去尋李氏商隊,他們會助你一臂之力”。

李氏商隊便是李賢在三輔之地埋下的暗手,有他們相助,趙雲成功的把握起碼可以提升三成!

趙雲早就聽說過,李賢手下的細作神通廣大,眼下,李賢既然有所準備,那便說明此行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末將必定竭盡全力救出天子”

李賢微微搖頭:“天子地位尊貴,即便事情敗‘露’,郭汜等人也不敢傷害他,反倒是你們,如果事不可爲,切記,一定要保存‘性’命,只有天子尚在,這一次不成功還有下一次,可若是折了你們,我青州騎軍只怕三五年難成戰力了!”

趙雲吸了口氣,頜首應諾。

數年來,趙雲一直執掌青州騎軍,只是騎卒數量一直沒有大幅增加。

雖說李賢從幽州‘交’易了數千匹戰馬,趙雲也大力訓練軍卒,可騎卒非同尋常,不是等閒人便可以上馬殺敵的。

下邳城外一役,趙雲突擊劉備,殺的陶應落荒而逃,劉備損兵折將,可爲此,騎軍也折損大半,後來,再三補充,也不過千餘兵馬。

這一千名騎卒便是李賢心中的騎軍種子,有他們,日後擴大騎軍便可以事半功倍,可若是沒了他們,再想煉出一支騎軍出來,只怕極爲困難。

第15章 一呼百應第329章 老子斬了你的狗頭第155章 廝殺的理由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第433章 樅陽事第461章 殺手鐗第168章 技術狂人第114章 寧家堡內製長弓第557章 失策第545章 另有打算第642章 對答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47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552章 攻城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332章 樹未倒 猢猻已散第2章 壓抑的怒氣第407章 大喬心事第582章 重甲一出 誰與爭鋒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132章 於紅櫻的威懾力第427章 糧倉上空的火光第265章 爲軍卒找個婆娘第552章 攻城第289章 袁術來使第12章 成功脫身第267章 遼東來客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512章 陶謙暴斃第178章 盡殲曹軍 念頭通達第351章 周瑜的殺手鐗第447章 卜卦第17章 生意興隆惹人妒第164章 不虛此行第682章 謝幕第607章 交易第157章 誰纔是獵物第211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第763章 進擊的趙子龍第248章 可願降我?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407章 大喬心事第147章 李賢的跋扈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153章 李賢成婚第646章 大功告成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762章 出兵第2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77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37章 李賢的信心從何而來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282章 太史慈戰張飛第149章 錢鐵置換計劃第756章 衝突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26章 陳到的先遣小隊第無百八十一章 遁逃第397章 不能敵也第651章 陰謀第379章 錦帆賊甘寧第480章 遇襲第600章 爭論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765章 謠言第222章 糜繯心事第106章 暗流涌動第351章 周瑜的殺手鐗第540章 城門廝殺第305章 大耳賊實在無恥第199章 徐和歸順第428章 陳到戰關羽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528章 大獲全勝第46章 夜戰突圍第498章 反間計第590章 黑山軍入關第167章 有李賢太史慈何懼他人哉第735章 攻城第621章 潛入城中第741章 張遼第168章 技術狂人第49章 時間緊迫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503章 中計第517章 大將田楷第614章 正道第437章 尾聲第512章 陶謙暴斃第41章 甕中捉鱉第167章 有李賢太史慈何懼他人哉第139章 故人相逢第102章 盡殲於城下第216章 再回介亭第762章 出兵
第15章 一呼百應第329章 老子斬了你的狗頭第155章 廝殺的理由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第433章 樅陽事第461章 殺手鐗第168章 技術狂人第114章 寧家堡內製長弓第557章 失策第545章 另有打算第642章 對答第383章 弄瓦之喜第47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127章 賞你個頭目做做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552章 攻城第131章 大鬧輜重營第332章 樹未倒 猢猻已散第2章 壓抑的怒氣第407章 大喬心事第582章 重甲一出 誰與爭鋒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132章 於紅櫻的威懾力第427章 糧倉上空的火光第265章 爲軍卒找個婆娘第552章 攻城第289章 袁術來使第12章 成功脫身第267章 遼東來客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512章 陶謙暴斃第178章 盡殲曹軍 念頭通達第351章 周瑜的殺手鐗第447章 卜卦第17章 生意興隆惹人妒第164章 不虛此行第682章 謝幕第607章 交易第157章 誰纔是獵物第211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第763章 進擊的趙子龍第248章 可願降我?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407章 大喬心事第147章 李賢的跋扈第276章 李賢遇刺第153章 李賢成婚第646章 大功告成第65章 周堡主的驚歎第762章 出兵第2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77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237章 李賢的信心從何而來第117章 地主很忙第282章 太史慈戰張飛第149章 錢鐵置換計劃第756章 衝突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26章 陳到的先遣小隊第無百八十一章 遁逃第397章 不能敵也第651章 陰謀第379章 錦帆賊甘寧第480章 遇襲第600章 爭論第236章 告一段落第765章 謠言第222章 糜繯心事第106章 暗流涌動第351章 周瑜的殺手鐗第540章 城門廝殺第305章 大耳賊實在無恥第199章 徐和歸順第428章 陳到戰關羽第218章 書生當兵第528章 大獲全勝第46章 夜戰突圍第498章 反間計第590章 黑山軍入關第167章 有李賢太史慈何懼他人哉第735章 攻城第621章 潛入城中第741章 張遼第168章 技術狂人第49章 時間緊迫第163章 大獲全勝第503章 中計第517章 大將田楷第614章 正道第437章 尾聲第512章 陶謙暴斃第41章 甕中捉鱉第167章 有李賢太史慈何懼他人哉第139章 故人相逢第102章 盡殲於城下第216章 再回介亭第762章 出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广宁县| 东乡县| 梅河口市| 缙云县| 镇宁| 重庆市| 隆德县| 新建县| 乃东县| 施甸县| 玛曲县| 观塘区| 黔西县| 周宁县| 九龙坡区| 阿城市| 新丰县| 西华县| 盐池县| 离岛区| 永春县| 道真| 崇义县| 宁国市| 北安市| 茌平县| 化隆| 咸宁市| 乌什县| 麟游县| 三明市| 南江县| 皮山县| 吴川市| 长丰县| 滨海县| 巴彦县| 浦东新区| 宜州市|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