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1章 染指汝南的機會

“咚咚咚”,沉重的鼓聲再度響起。.訪問:. 。

三百名羽林軍與三百名青州新卒走到了相距百步的地方。

由於是校場比試,並非戰場廝殺,因而,‘交’戰雙方都沒有配備弓矢、短矛之類的中遠程攻擊武器。

三通鼓罷,羽林軍沒有動,青州新卒也沒有動。

觀戰的徐州文武饒有興致,他們明白,這定然是雙方都抹不開面子,不願意搶先動手。

羽林軍身爲天子親衛,他們自視甚高,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而青州新卒有著優良傳統,他們雖未上過戰場,但是,卻有李賢親自訓練的經歷,雙方互不服氣,都認爲自己纔是最優秀的。

老是這麼槓著,可不是解決問題的法子。

李賢乾咳一聲,他覺得,應由青州新卒進攻。

畢竟,青州軍是李賢麾下,當著衆多人的面,李賢身爲臣子,應該稍稍展現出一絲謙卑。

得到李賢提點,軍陣中的黃獻便有了主心骨。

驀地,一聲陡喝直衝雲霄:“青州軍,奮武營,請羽林軍賜教!”

說罷,不待羽林軍有所反應,一道齊整的聲‘浪’忽地再次響起“請羽林軍賜教!”

看那動靜,應該是三百人齊齊呼喊纔能有的。

“有點意思了”,徐庶笑了笑,目光悠遠。

不遠處,天子劉協與董承板著臉,久久不發一言,他們沒有想到,一個月的時間,李賢竟然能將一羣新卒變成這副模樣,難道,其中有假?

“噠噠噠!”重重的踏步聲傳來,三百名新卒伴著同一個節奏,他們如同一座大山,緩緩的壓向了羽林軍。

青州軍採取了魚鱗陣,對面的羽林軍見招拆招,也擺出一副圓月防禦陣。

青州軍來勢洶洶,羽林軍沒有選擇包夾出擊,而是侯在遠處,用最穩妥的態勢來迎戰。

氣氛在瞬間凝固住了。

明明是新卒比試,然而,衆人卻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絲絲沙場氛圍!

八十步,五十步,十步,近了,更近了。

爲了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李賢特意將身高力壯,武藝高強的羅戈等人放在了第一排,除了身先士卒的意思之外,當然也有施展最強一擊的意思。

等到距離八步左右的時候,黃獻再一次暴喝出聲“第一排舉槍,第二排放平,其餘不動!”

他這一喊,第一排的少年都高高的過頭舉起手中的臘桿,而第二排則是把桿子斜向前。

這種號令一下,整齊劃一的動作讓百官大爲驚歎!就連劉協都忍不住看了李賢一眼。

反觀羽林軍,面對來勢洶洶的兵卒,他們的一個什長只是一舉臂,然後第一排便齊刷刷的舉起了槍桿,看樣子有和對方硬碰硬的打算。

看著面前那個壯碩的什長,黃獻暴喝一聲“劈!”

數十根長桿子帶著呼呼的風聲一往無前的劈了下去,羽林軍早已嚴整以待,“擋!”

“啪啪啪”,第一次接觸,雙方勢均力敵。

李賢吁了口氣,劉協的羽林軍果然有貓膩。

青州軍勢若雷霆的第一擊竟然就被這麼雲淡風輕的擋了下來,看來,羽林軍定然‘混’雜了不少‘精’銳。

第一排被擋住了,還有第二排呢!羅戈又是一聲大喊“第二排平舉,戳下盤!”

早已準備多時的第二排桿子齊生生的戳了過去,李賢拭目以待,他倒要看看羽林軍如何抵擋。

由於羽林軍的第一排已經陷入了和青州軍近身‘交’戰的境地,即便他們渾身是鐵,可卻也分身乏術,所以面對青州軍的第二刺,羽林軍的第二排也動了!

“擋!”那什長只是一喝,第二排羽林軍便迅捷無比的擋住了第二刺。

近身‘交’戰,青州軍漸漸落入下風,與羽林軍這幫護衛、‘精’銳出身的軍卒比起來,青州新軍很難獲勝。(

場面漸漸‘混’‘亂’起來,不過,除了‘交’戰的前三排,青州軍的後兩排卻動也不動。

“他們爲什麼沒有分兵包抄?”一個官吏忍不住嘀咕起來。

“這,許是爲了最後一擊罷了”,另一人答道。

“噤聲,快看”

間或有三兩個青州軍倒了下去,擊倒他們的羽林軍未及上前,就會見到一個年輕的身體迅捷無比的補上了剛纔的空檔!

“原來如此”羣臣恍然大悟一般的讚歎出聲,沒錯,把所以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就像巨‘浪’不停的拍擊海堤,一‘波’一‘波’,直到海堤破碎。

倒下,補上,補上,再倒下,就在青州軍折損了整整兩排軍卒的時候,前兩排的羽林軍終於支撐不住,退了一步。

不要小看這一步,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任何一點進‘逼’都是成功。

“頂!”就在衆人以爲場面僵持住了的時候,羽林軍軍什長忽地暴喝一聲。

長時間的較量已經讓他疲憊非常,原本他以爲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比試,但到今天他才發現被他擊倒的每一個對手都與同伴有著絕佳的配合。

想到天子的囑咐,羽林軍什長暴喝一聲,讓麾下發動反擊。

衆人沒想到,都到了這個時候,羽林軍竟然還能發動反擊。

青州軍竭力穩住陣腳,終於,在三五個呼吸過後,成功站穩腳跟。

“殺!”

黃獻大怒,他使出渾身解數,將對面的裨將‘逼’得連連後退。

羽林軍多是‘精’銳、護衛,他們武藝高強,卻缺乏戰陣配合。

剛開始,羽林軍憑藉自身勇武,尚可維持不敗,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州軍一個月的耐力訓練漸漸展現出成果。

比持久,青州軍更強過羽林軍。

望著一退再退的羽林軍,劉協輕嘆一聲“無須再比了,勝負已定。”

見到這般境地,董承適時的出聲道“陛下所言,青州軍勝!”

青州軍勝了,羽林軍敗了,這個消息傳來,不少人大爲驚訝。

羽林軍的貓膩多數人都清楚,誰也想不到,一幫家丁護衛組成的兵馬竟然連一夥新卒都敵不過。

李賢緩緩站起身子,他面朝劉協,嘴裡道:“陛下,羽林軍雖敗猶榮,臣斗膽,請陛下賞賜他們”。

劉協未及回答,善做順水人情的文武百官就齊齊應喝“請陛下賞賜!”

明眼人都已經看出,劉協是打算將這支軍馬握在手中,當作嫡系來培養的。

劉協咬的牙齒“咯咯”作響,他沒想到自己千算萬算還是敗給了李賢。

有心與李賢翻臉,可是,劉協卻明白,在徐州,自己的羽翼未豐,如果與李賢鬧翻,終將寸步難行。

這新卒比不過李賢也不妨事,只要抓住機會,日後便會有第二個一千人,第三個一千人,以至於一萬人。

到那時候,劉協手中兵馬過萬,再也不懼李賢!

此役落敗,未能達成預定的戰略目標,劉協心中很是遺憾。

不過,此戰過後,從百官的反應來看,劉協已經初步達成了戰略目的,也就是說,羽林軍雖然敗了,但卻順利的讓百官見識了天子的一些手段。

許久之後,劉協方纔點頭,道:“準奏,賞青州軍五百貫,錦布三百匹,羽林軍,銀錢三百貫,錦布二百匹!”

這時候早有大嗓‘門’的宦官把劉協的賞賜喊了出來。

黃獻緩步踏前,“謝陛下賞”。

這一跪,校場上的青州新卒也齊聲呼喝“奮武營謝陛下賞”。

剛纔敗了也就敗了,可比嗓‘門’,誰又怕誰?想到這裡,羽林軍將相視一眼,他們齊聲大喝“羽林郎謝陛下賞賜!”

劉協一口氣堵在‘胸’口,看什麼都不爽。

李賢倒是神清氣爽,青州軍新卒好歹算是勝了,也不枉他一番苦心栽培。

此役過後,看看誰還敢首鼠兩端!

正在興頭上的李賢剛要再說些什麼,可目光一掃,他竟然看到一向穩重的陳宮面‘色’嚴峻,快步而來。

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多久,陳宮行至李賢身邊,他附耳說道:“使君,汝南郡、潁川郡黃巾餘孽何義、劉闢、黃邵、何曼興風作‘浪’,此乃天賜良機呀”。

李賢心頭一跳,汝南郡也好,潁川郡也罷,這在後世的歷史裡都是曹‘操’的地盤。

眼下,曹‘操’尚未來得及趕跑黃巾,收爲己用。

若是李賢先下手,倒是有很大的可能虎口奪食,將汝南郡、潁川郡收入囊中。

想明白這一點,李賢一刻也不想停留,他巴不得即刻回府,與麾下軍將商討出兵一事。

“我決意出兵,公臺以爲如何?”

陳宮瞥了劉協一眼,道:“使君可不要忘了天子的用處!”

李賢愕然,片刻之後方纔緩過神來。

陳宮有夠老辣,這時候猶自明白,如何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如果李賢背過劉協,獨自出兵,壓根佔不到大義的名頭,可如果由劉協下詔,嚴明黃巾之害,由李賢出征剿滅,那麼,青州軍出擊汝南便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即便青州軍滯留汝南,那也無可厚非,爲了防範黃巾賊去而復返嘛。

李賢覺得自己還是太善良了,適才他竟然沒想到利用劉協,若非陳宮提醒,便要錯過這等機會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李賢將劉協護到下邳,爲的是什麼?還不是方便他行事?

想到這裡,李賢朗聲說道:“陛下,適才微臣接到急報,說那汝南、潁川黃巾餘孽死灰復燃,有部衆數萬,百姓苦不堪言”。

提起黃巾,劉協瞬間怒氣值爆滿。

大漢朝淪落到今天,全是這些黃巾賊的過錯!

劉協怒瞪著雙眼,道:“賊子可恨,李卿願爲朕殺賊否?”

李賢心道,等的就是你這句話,“願爲陛下手中一柄劍,斬盡世間不平事!”

劉協對黃巾的厭惡根深蒂固,此時,聽到李賢流‘露’出出兵的意圖,他不禁心中暗爽,狗咬狗,一嘴‘毛’!

“愛卿真乃國之棟樑也”

“份內事,陛下何足掛齒”

“來人吶,擬旨,汝南、潁川黃巾流寇爲禍鄉間,民不聊生,天子憐憫百姓,特令青州刺史李賢引軍出征討伐,不得有誤”

李賢躬身行禮:“微臣接旨”。

四周的徐州軍將大喜過望,他們閒置了一個多月,都覺得自己快要生鏽了。

如今好不容易又有了再次征討的機會,誰也不想放過。

有了黃巾軍死灰復燃的消息,聚集在校場上的文武官員很快散去。

天子劉協鬱郁而返,李賢帶著聖旨將麾下官員召到一處,商議出兵事宜。

數萬黃巾,青州軍將壓根沒放在眼中。

廝殺多年,尋常賊寇對於青州軍而言便是明碼標價的戰功。

戰功有限,出兵的數量也有限。

徐盛摩拳擦掌,道:“使君,我願領兵出征,區區黃巾,我視之如土‘雞’瓦狗爾!”

胡庸也躍躍‘欲’試,他腆著臉,嘴裡道:“文向,你不要與我搶,背矛軍已經許久未曾一戰了,此次機會難得,便讓與俺可好?”

徐盛置若罔聞,彷彿壓根沒聽見。

讓神策軍退出,成全背矛軍?

憑什麼?

徐盛板著臉,道:“神策軍請戰!”

耍賴無用,胡庸只得叫道:“背矛軍請戰!”

周倉出身黃巾,此番倒沒有請戰,可是,李賢卻將目光投到了他身上,嘴裡道:“背嵬軍可否一戰?”

周倉心頭一跳,道:“背嵬軍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李賢微微頜首:“好,此役便由背嵬軍出征,趙雲的騎軍隨行,神策軍、背矛軍壓嚴陣以待,隨時待命”。

周倉抱拳作揖:“周倉得令!”

大好機會從手中溜走,胡庸很是不爽,徐盛雖未多言,可臉上也帶著幾分失落。

李賢笑道:“文向、胡庸,你二人不必著急,黃巾易戰,曹‘操’卻卻非等閒!”

徐盛一點就透,胡庸卻瞪大了眼睛,嘴裡道:“我們清剿黃巾,與曹‘操’何干?”

李賢苦心婆心地解釋道:“曹‘操’自領兗州牧,如何能夠放過汝南、潁川?之所以隱而未發,不過是等候時機罷了,若是我出軍汝南,定會與曹軍衝突,那時,背矛軍、神策軍可否替我擋住曹‘操’?”

徐盛、胡庸相視一笑,只要不是閒著,那便好商量,“使君寬心,一切包在我們身上!”

李賢卻沒有這麼樂觀。

將天子劉協接到下邳,李賢便成了衆矢之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沒有代價的,李賢從一個低調發展,少有人注意的實力軍閥一舉成爲無數人矚目的重要人物。

北上的袁紹虎視眈眈,南方的劉表態度不明,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

李賢麾下兵馬雖多,但卻不敢輕舉妄動。

地盤增加,需要駐守的城池也相應的有所增加。

除了必要的防禦兵力,李賢估‘摸’著,此番出征汝南,他可以‘抽’調出三萬兵馬。

大軍出征,可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三萬大軍,隨行的輔兵就得有兩萬人,民夫也得在數萬開外。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賢手中糧秣雖多,但是,將其轉化爲隨軍食物卻還需要一定的處理。

天子詔令一出,李賢平定黃巾便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誰也無法指責。

真正的歷史上,曹‘操’就是靠著擊敗黃巾,才得以發展壯大的。

汝南郡、潁川郡何義、劉闢、黃邵、何曼之‘亂’,曹‘操’先破何義,後攻許縣,將勢力發展到豫州一帶,後來朝廷封曹‘操’爲建德將軍!

這說明啥,說明打仗纔是升官發財的捷徑。

與此同時,兗州的曹‘操’也聽說了黃巾死灰復燃的消息。

郭嘉、荀彧竭力相勸,讓曹‘操’揮軍南下。

“使君,機會難得,黃巾逆賊不堪一擊,只要小心行事,定可大獲全勝”

荀彧的家就在潁川,正是黃巾滋擾的地方。

此時,聽到郭嘉所言,荀彧深表贊同:“祭酒所言極是,賊子爲禍一方,俱是烏合之衆,使君擊而破之,可以收取民心!”

曹‘操’微微頜首:“黃巾不足爲慮,我擔心是卻是李賢”。

提起李賢,無論荀彧還是郭嘉都不敢大意。

“使君的擔心不無道理,李賢是不會放過這等機會的”

“若與李賢廝殺,僅靠兗州軍怕是力有不怠,使君還需多尋援助”

曹‘操’很是煩悶,他沒想到,短短幾年的功夫,李賢竟然成長到這般境界,單靠兗州甚至無法取勝。

誰能想到,李賢數年前還只是個鹽丁呢?

“袁紹、劉表如何?”

“使君可以遣使一試!”

“聽聞袁紹正與公孫瓚廝殺,怕是難以‘抽’身,江東孫策與李賢友善,有他牽制,荊州劉表也難以爲援”

“關中郭汜、李傕如何?”

自從李賢劫走天子之後,郭汜已經多次表達過借道討伐的意圖,只是曹‘操’一直未曾應允罷了。

如今,曹‘操’別無選擇,只得將打算放到郭汜身上。

荀彧厭惡郭汜,卻也明白,對方是曹‘操’最佳的選擇,“使君要謹防請神容易送神難,郭汜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曹‘操’深以爲然:“我會多加小心”。

董卓在的時候,西涼軍強悍無匹,勇不可擋。

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西涼軍內‘亂’不休,可是,實力猶存。

定鼎天下肯定是不夠的,然而,滋擾李賢卻是綽綽有餘。

當然了,李賢兵馬分散在各處,不可能全力以對,否則的話,青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570章 又勝一陣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568章 許攸自請使兗州第101章 殺了此獠第618章 出征高句麗的意向第31章 盡數殲滅第424章 料敵先機 運籌帷幄第689章 援軍第608章 軍堡第482章 不知死活第188章 狂暴的黃巾軍第619章 田地第140章 李氏家法初上陣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514章 議事第49章 時間緊迫第322章 處心積慮第715章 決斷第529章 受到驚嚇的天子第539章 詐關第138章 重返夷安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748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管亥的憤怒第342章 弄巧成拙第470章 祥瑞與封禪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84章 張飛衝陣第29章 長槍兵 前進第490章 夏侯淳來了第345章 郎情妾意第567章 放糧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387章 李賢的創舉第403章 合理的解釋第403章 合理的解釋第498章 反間計第311章 青州事第30章 伏兵四起第174章 初遇曹軍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72章 陳宮的抉擇第283章 活命者 李使君也第45章 你想圍而不攻 我還...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716章 惡人第18章 槍陣顯威第731章 結果第458章 天兵何來第404章 自亂陣腳第300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682章 謝幕第432章 黃祖的無奈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582章 重甲一出 誰與爭鋒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79章 太史慈第246章 殺聲震天第561章 有所發現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642章 對答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58章 守住了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第384章 張飛的選擇第12章 成功脫身第308章 徐州臧霸第450章 過河拆橋第259章 都昌城內話曹操第734章 夜襲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33章 樅陽事第15章 一呼百應第172章 曹操計誘卞喜第675章 時不利兮第477章 亂戰第59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1章 騎虎難下的孔融第672章 遇刺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445章 變故第213章 到底是誰的兵馬第137章 一箭三雕第281章 討伐劉備第723章 彌補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104章 心懷叵測的莊文第532章 太史慈戰文丑第35章 糜氏的禮物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673章 奪門
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570章 又勝一陣第212章 北海軍 衝鋒第393章 區區袁術不值一提第568章 許攸自請使兗州第101章 殺了此獠第618章 出征高句麗的意向第31章 盡數殲滅第424章 料敵先機 運籌帷幄第689章 援軍第608章 軍堡第482章 不知死活第188章 狂暴的黃巾軍第619章 田地第140章 李氏家法初上陣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514章 議事第49章 時間緊迫第322章 處心積慮第715章 決斷第529章 受到驚嚇的天子第539章 詐關第138章 重返夷安第617章 高句麗的王子第748章 請君入甕第76章 管亥的憤怒第342章 弄巧成拙第470章 祥瑞與封禪第647章 覆手爲雲反手雨第84章 張飛衝陣第29章 長槍兵 前進第490章 夏侯淳來了第345章 郎情妾意第567章 放糧第473章 驅民攻城第387章 李賢的創舉第403章 合理的解釋第403章 合理的解釋第498章 反間計第311章 青州事第30章 伏兵四起第174章 初遇曹軍第262章 一場鬧劇第26章 別開生面的募兵考覈第627章 傾巢來犯第611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72章 陳宮的抉擇第283章 活命者 李使君也第45章 你想圍而不攻 我還...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380章 襄陽之亂第716章 惡人第18章 槍陣顯威第731章 結果第458章 天兵何來第404章 自亂陣腳第300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682章 謝幕第432章 黃祖的無奈第653章 可憐之人第582章 重甲一出 誰與爭鋒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79章 太史慈第246章 殺聲震天第561章 有所發現第542章 第一步成功第642章 對答第686章 八年之後平定天下第2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58章 守住了第505章 天子欲練兵第384章 張飛的選擇第12章 成功脫身第308章 徐州臧霸第450章 過河拆橋第259章 都昌城內話曹操第734章 夜襲第87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33章 樅陽事第15章 一呼百應第172章 曹操計誘卞喜第675章 時不利兮第477章 亂戰第59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1章 騎虎難下的孔融第672章 遇刺第11章 叫我繡娘就好了第445章 變故第213章 到底是誰的兵馬第137章 一箭三雕第281章 討伐劉備第723章 彌補第452章 我乃常山趙子龍第104章 心懷叵測的莊文第532章 太史慈戰文丑第35章 糜氏的禮物第285章 險些中了劉備的詭計第673章 奪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肇庆市| 济南市| 营口市| 泰州市| 台湾省| 东乌| 平塘县| 商洛市| 家居| 任丘市| 沙坪坝区| 海南省| 定边县| 明星| 武隆县| 抚远县| 怀仁县| 屏东市| 玉树县| 嘉黎县| 门源| 额济纳旗| 广灵县| 沙河市| 象州县| 正安县| 定州市| 东阿县| 丰顺县| 庆阳市| 和龙市| 黔东| 朔州市| 岗巴县| 金沙县| 安岳县| 长垣县| 巴林右旗| 安福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