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

看著四散而潰的曹軍,張飛並沒有追趕,而是接上劉備與孔明後,就沿上游而去,並很快就與劉封、關平是會合到了一起。

而這時候的劉封、關平已在上游安排好了船隻,並接到劉備、孔明後,就一起渡河望樊城駛去。再說那曹仁收拾了一批殘軍後,就在新野城外是駐紮了下來,同時他也派出了曹洪去見曹操,並將他們失敗的經過是稟報給了曹操。

當曹操在得知了他們失敗的經過後,是勃然大怒地說道:“好個諸葛村夫,竟敢如此的猖狂。”說著他便催動三軍是來到了新野營寨,同時又令軍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

當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後,曹操將自己的兵力分成了八路,並漫山遍野地就朝樊城攻去。而此時已到達樊城的劉備正與諸葛亮商議著拒敵之策,當他們接到曹操進兵的消息後,孔明就建議劉備放棄樊城,先到江陵去安身。畢竟江陵是荊州的要地,只要佔據了江陵就能暫時擺脫掉曹操的追擊。

劉備採納了孔明的意見後,便令關羽去江邊蒐集船隻,同時又令簡雍去告訴全城百姓,願意隨他們去江陵的可以一同前去。只是沒想到全縣的百姓都願意隨他們去江陵,於是就出現了十幾萬百姓是扶老攜幼地登上了江船,並一同前往了江陵。

當劉備攜帶著十幾萬的百姓前往江陵之時,曹操率領的大軍也趕到了樊城城下。當他在得知了劉備偕同十幾萬百姓並遷往江陵之時,是立刻下令準備渡江去追擊劉備軍。

同時曹操還派人去襄陽召劉琮來樊城相見,可是劉琮懼怕曹操,不敢前去。而蔡瑁和張允卻自告奮勇,願意代表劉琮去見曹操。就在劉琮剛要答應下來時,一旁站立的老將王威卻向劉琮獻計道:“主公既已投降,而劉備又不在這裡,想那曹操必會鬆懈了戒備。如果主公出奇兵猛襲曹軍大營,曹操此人不難抓獲。這樣一來不但使主公的威名大增,就連中原一帶也可以不戰而定了。”

王威的話音剛落,立刻就受到了蔡瑁的斥責。一個說王威是不識時務、口出狂言。而王威也藉機反駁蔡瑁是賣國求榮,於是兩人就在劉琮的面前是大吵了起來。吵到最後蔡瑁是拔出了寶劍要怒斬王威,幸得旁人竭力勸止,纔將蔡瑁和張允是勸退了回去。

當蔡瑁與張允來到樊城並拜見了曹操後,就把劉琮投降的誠意以及荊州軍馬的錢糧數目是一一報給了曹操。而曹操在大喜之後,也賜封了蔡瑁爲水軍大都督,而張允則任命爲了水軍副都督。同時曹操還答應了他們會上表天子,讓劉琮來繼承父業。

當蔡瑁和張允退下後,荀攸則說道:“主公,那蔡瑁、張允都是諂佞之人,爲何要這樣的重用他們?”

而曹操笑了笑便答道:“我怎會不知他們的爲人,只因我軍擅長陸戰而不習水戰,所以我纔會暫時地借重他們,等以後平定了江東我自會解除他們的兵權的。”

聽曹操這麼一說,荀攸瞬間就明白了過來。而蔡瑁和張允再回到了襄陽後,便將曹操的話是轉告給了劉琮。當劉琮一聽到可以繼任父職時,也是非常的高興。於是第二天便和母親蔡氏以及他手中捧著的印綬兵符,就渡江去迎接了曹操。

當曹操率大軍進入襄陽城時,蔡瑁和張允就像是迎接天子一樣,逼著全城的百姓是一起焚香恭迎了曹操的大軍。而曹操也用好話是安慰了百姓們一番,當他們一行人來到劉琮的府上後,曹操是高坐大堂並將幾名主降的人都升了官。而最後輪到劉琮時,曹操則任命他爲了揚州刺史,並讓他是立刻動身前往揚州赴任。

而劉琮一聽到此話後,頓時是大驚。因爲蔡瑁和張允回來說的是讓他繼續鎮守荊州,怎麼這會兒又要調到揚州去了呢,這完全出乎了劉琮的所料。

此刻的劉琮彷彿明白了什麼,只見他是一臉沮喪地就說道:“蒙曹將軍的重用,琮十分感激,但我已不願在做官,只求留在本鄉守護祖宗陵墓。”

而曹操則冷哼了一聲道:“揚州靠近我的都府,並且地方也十分的重要,難道讓你去當揚州刺史還辱沒了你不成,休要再說推辭的話,還不快快下去準備動身。”

此刻不管劉琮如何懇辭,曹操就是不準。最後劉琮攝於曹操的威勢,不得不帶著蔡氏一同前往了揚州。而跟隨劉琮一起去的僅有王威一人,至於其他的官員們則全都跑去獻媚曹操了,哪裡還有人再去理會於他,也因此讓劉琮和蔡氏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人情冷暖。

當蔡氏與劉琮滿腹委屈地向揚州進發之時,忽然有一支隊伍從身後是追了上來。當王威仔細一看那領頭的人竟是李典時,他頓時就意識到了事情有些不妙。

果然當李典在追上了蔡氏母子後,就大聲地宣佈道:“劉琮聽令,我家主公讓我來取你母子二人的性命,你們母子二人還不快快過來受死。”

當蔡氏一聽到李典的話後,頓時是抱住劉琮就痛哭了起來。而此刻守在馬車旁的王威不顧人單勢孤,就與那些曹兵們是廝殺了起來。可惜他一個人又豈是數百人的對手,很快他就被一擁而上的曹兵們是砍成了肉泥。至於那蔡氏母子同樣沒能逃脫厄運,也先後死在了李典的手上。

當李典提著蔡氏母子的人頭去見了曹操後,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便重賞了李典。而這時的軍師荀攸卻走過來說道:“主公,那劉備和諸葛亮已逃去了江陵,而江陵則是荊州的重地,不僅錢糧最富,就連地勢也是易守難攻。倘若讓那劉備和諸葛亮在江陵站住了腳跟,那咱們要想攻取可就難了。所以不如指揮大軍一鼓作氣地拿下那江陵來,這樣也可以揮軍直下奪取江東了。”

荀攸的想法也正合曹操之意,而且曹操也已經打探到劉備帶領著十幾萬百姓是緩緩而行,每天最多也只能走幾十裡,所以曹操在精選了五千鐵騎後,就交由降將文聘率領。並限他在兩日內追上劉備後,就纏住劉備的主力軍,而他自己則親率大軍是隨後推進。

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章 屠神門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
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章 屠神門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安泽县| 道孚县| 称多县| 克山县| 全南县| 北宁市| 平度市| 潮安县| 陆河县| 沙坪坝区| 高尔夫| 中超| 高邑县| 石河子市| 张北县| 天柱县| 长武县| 五莲县| 屯留县| 台北县| 儋州市| 平定县| 太白县| 徐汇区| 林西县| 重庆市| 多伦县| 合肥市| 达尔| 邵阳市| 塘沽区| 溧阳市| 天水市| 北安市| 咸宁市| 册亨县| 铅山县| 津市市| 隆林|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