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

當那兩名兵丁在見到劉贇時,是連忙下跪地說道:“稟攝政王大人,小的二人以前就是劍閣一帶的獵戶,曾有一次在追擊獵物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條羊腸小徑可以直通劍閣的後方,所以小的二人就將此路是記了下來。不過這條小徑非常難走,一不小心就會跌下懸崖、屍骨無存,所以小的二人也不敢輕易地走這條小徑。”

此時的劉贇一聽到真有捷徑可走時,心裡頓時是樂開了花。只見他扶起了兩名兵丁後,就說道:“好,你們二人爲本王立了大功,本王必會重重賞賜你們的。來人,賞這兩位兄弟一百兩金錠,並讓他們帶路去看看那條小徑,同時選出一批精兵讓他們繞到劍閣的後方去,到時候看本王是如何拿下那劍閣來。”

一聽到劉贇要發兵走小徑時,馬超、霍峻、許褚等人是紛紛請纓願領兵一行。而最後劉贇是選擇了馬超來走這一道小徑,不過在馬超挑選出了五千精兵準備繞到劍閣的後方時,劉贇拉住馬超的胳膊,就說道:“孟起,這一路兇險無比,你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行,勿要暴露出你的急性來。寧願慢一些也無妨,我會在這裡拖住關內的守軍的。”

馬超向劉贇點了點頭後,便率領著五千精兵就出發去了小徑。而劉贇迴轉身來又對楊昂和楊任說道:“你二人輪流上去進攻劍閣,不求你們拿下劍閣,只需要將守軍拖在劍閣裡就行。”

楊昂和楊任哪裡敢違背劉贇的命令,兩人在答應了一聲後,便立即下去是準備了起來。而就在劉贇大軍入侵西川之時,李異送去的書信也擺在了劉璋的桌前。此時的劉璋有些慌張地對羣臣說道:“那劉子安無故犯我西川,諸位臣公可有妙計幫我退敵?”

“主公,那劉子安的信上可有什麼說法?”

聽到有人問起劉贇書信上的內容時,劉璋拿起了那封書信就叫人是傳閱了下去。當衆人在看完書信的內容後,不由得都選擇了沉默。劉贇書信上的內容很明確就指出了西川乃是大漢朝廷的屬地,而劉贇是奉了大漢天子的命令來征討西川的,所以做爲漢室宗親的劉璋應該歸順朝廷纔是。

可是劉璋在西川享受慣了,哪裡還願意再回到朝堂上去,因此才叫來一幫文臣武將幫他出主意,並打消朝廷對他的征剿。同時劉璋也是知道劉贇的威名的,對這位皇侄他是打心眼的發怵。

而就在劉璋看著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將時,做爲劉璋的心腹黃權是第一個站出來說道:“主公,那劉子安挾天子以令諸侯,實乃國賊也,我等西川將士絕不能受此人所迫,應該召集人馬與之抗衡。”

“公衡兄此言差矣,那劉子安本身就是漢室宗親,何來挾天子一說。別忘了先帝在位時,劉子安就極受先帝的寵信,而當今天子也是劉子安從李傕和郭汜的手中救出來的,怎麼能是國賊呢。還有那劉子安驍勇善戰、手下更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真要是打到了蜀郡城下,到時候主公又該如何安身呢。所以我建議主公不如降了那劉子安爲好,畢竟你們都是漢室宗親的人,我相信那劉子安也絕不會爲難主公您的。”

張鬆的勸說讓劉璋有了一絲心動,說實話劉璋的爲人懦弱多疑,要不是他的大哥二哥戰死在了沙場,而三哥又體弱多病的話,這益州牧的位子說什麼也輪不到他。

就在劉璋舉棋不定之時,又有一位謀臣是站了出來說道:“主公,那劉子安早就有了廢帝的野心,所以纔會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我聽說他已將伏皇后是打入了冷宮,更將國丈一家是下了牢獄,就連漢恆帝之女陽安長公主也沒有放過,像這樣的一個佞臣主公安能降他。”

說話之人名叫吳懿字子遠,兗州陳留郡人,叔父吳匡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屬官。劉焉遷任益州牧時,吳懿因其父親與劉焉交情很好,因而帶著全家隨劉焉入蜀。後劉焉心懷自立爲帝的想法,善於面相的人又說吳懿妹妹吳氏日後將有極尊貴的地位,於是便讓跟隨自己入蜀的兒子劉瑁迎娶了那吳氏。

而劉瑁就是劉焉的第三子,從小身體就不太好,隨著年齡的增大,病情也加重了許多,至今都還躺在病牀上,因此劉焉去世時,纔將這益州牧之位是傳給了第四子劉璋,所以吳懿與劉璋的關係也算得上是親戚了。

演義中劉瑁死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入蜀之後,便娶了寡婦吳氏。而這吳氏也就是以後的穆皇后,因此吳懿在蜀漢時期也是非常的位高權重。

同時吳家在西川也算得上是世家門閥,與黃家、嚴家、秦家、李家等豪門相比也毫不示弱,因此吳懿提出來的意見劉璋還是很重視的。

其實吳懿之所以站出來反對劉贇入川,其根本的目地就是阻止劉贇在西川實施新政。他可是瞭解過劉贇的新政,對他們這些世家門閥來說就是一種打壓,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劉贇的大軍入川。

而張鬆已徹底倒向了劉贇一邊,現在見劉璋又心神不定後,他是立馬站出來就反駁道:“吳子遠,你這是想要置主公於死地不成。一個漢中的張魯你都拿不下來,你又拿什麼去阻擋漢軍的進攻。一旦真把那位攝政王大人惹火了,我西川之地必會陷入生靈塗炭的境地的,到時候你又如何向主公和百姓們交待?”

聽到張鬆那犀利的言辭,吳懿竟然好半天沒搭上話來。而這時的法正也在一旁幫腔道:“漢軍的強大我蜀軍無人能敵,連那五斗米道的張魯都俯首稱臣了,我們拿什麼去抵擋漢軍的鋒芒呢?更何況這次漢軍出兵也是師出有名,如果我們真與漢軍對上的話,那豈不就成了叛逆之軍了嗎?而主公乃是魯恭王劉餘之後,一旦兩軍對陣廝殺又如何向先祖們交待呢?”

法正的意思就是;都是漢室宗親,而劉贇是師出有名,一旦劉璋不聽朝廷旨意,那可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啊。法正的話讓劉璋的臉色是大變,他自然知道不是劉贇的對手,但就這樣繳械投降他又有些不甘心,好歹他這益州牧在西川也算得上是土皇帝一個了,真要是被召回了朝廷,那豈不就徹底的失去自由之身了嗎?這跟當階下囚又有何區別。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舟曲县| 留坝县| 宁南县| 双辽市| 昭平县| 禄劝| 华容县| 晋城| 阿鲁科尔沁旗| 桃源县| 嘉祥县| 长葛市| 休宁县| 锡林浩特市| 奉节县| 昭觉县| 芷江| 太保市| 泸水县| 醴陵市| 陆丰市| 岫岩| 株洲县| 丽水市| 东海县| 巴林左旗| 宜兴市| 宜川县| 霍邱县| 安平县| 大姚县| 莱西市| 寿阳县| 汉中市| 龙南县| 台北市| 灌南县| 衡阳县| 雷山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