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

高顯城位於大漢幽州玄菟郡的最北端,後世被稱作鐵嶺,是座重要的邊塞城池,扼守著遼東的北方門戶。

高顯城坐落在大遼水呈六十度角大折彎的附近,位於河岸東側,在大遼水的西岸便是遼東鮮卑的地盤,在遼水拐彎的北邊就是夫餘部落。公孫度統治遼東之後,將主要的兵力都用在了向東擴張,也就是跟東夷第一強國高句麗反覆爭奪前漢時期還屬於大漢的原來的玄菟郡,所以在高顯城一帶並未派駐太多兵力,倒是在這裡開設了面向鮮卑人和夫餘人的互市,極大的方便了三方百姓平時的貨物流通。

前漢時期的玄菟郡,位置是以紇升骨城爲中心,覆蓋了西蓋馬、上殷臺、高句驪等城的大片地域,如今除了高句驪城尚在漢人手中,其餘的地方則盡被高句麗人所佔據。就連前漢時期位於蓋馬大山以西、馬訾水以東的西蓋馬城,如今也向西遷移了三百多裡,成了小遼水旁邊的城池。

如果單從對付外族蠶食大漢疆域這一點上來說,公孫度在遼東無疑是有大功勞的。正因爲有這一點,所以劉和雖然出兵對付公孫度,但卻不像當初對付公孫瓚那麼不留餘地,而是以漸進緩逼的方式逐步削弱公孫度的實力。至於被俘的那些遼東士兵,劉和更是讓部下給予了一定的優待,儘量多的讓他們繼續留在軍中服役,爲今後對付東夷各族提前進行準備。

高顯城的守將名叫公孫模,是公孫度的族人。公孫模雖然能力不很出衆,但卻對公孫度言聽計從,甚是忠誠,因此被公孫度派到高顯坐鎮,主要負責與夫餘國和東部鮮卑的部族頭領進行聯絡,替公孫度收集情報和聚斂財貨。

前幾年有位名叫餘昂的落魄書生逃難來到了高顯,據說是在老家得罪了當地的豪族。所以遠赴遼東前來避禍。當時公孫模的手下正好缺少一個能寫會算的幕僚,他見餘昂舉止文雅,學識不凡,便生出招攬之心。這餘昂孤身前來遼東,人生地不熟的,也需要尋找一個落腳之地,於是便同意了公孫模的招攬,安心在他帳前做了幕僚,平時替公孫度模處理一些文書往來的公務,有重要的賓客來到高顯時。替公孫模張羅著接待。

餘昂做事認真仔細,有條不紊,時常還能幫著公孫模出一些點子,時間長了之後,公孫模便將他當成心腹使喚,一些重要機密的事情也不避著他。

這天公孫模忽然接到襄平傳來的急報,讓他迅速做好二公子公孫恭前來高顯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派人與夫餘國主聯繫,讓那邊派重要的人物前來高顯與公孫恭會面。公孫模已經知曉襄平那邊戰事吃緊的事情。如今二公子與夫餘人秘密接洽,顯然跟當前的戰事有關,他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因此急忙找來餘昂商議對策。

“子興啊。這次二公子要來高顯,我們這邊需要馬上派人前往北邊的夫餘王都一趟,你看派誰去合適呢?”公孫模一臉期待地看著餘昂,眼神裡分明透露出“我很看好你”的意思。

餘昂毫不猶豫地說道:“餘某幸得公孫都尉看重。如今有這等重要之事,願替都尉北行!”

“好!我就知道子興不會讓我失望!此去夫餘國王都天罡城,你需如此這般……”公孫模將出使夫餘國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向餘昂仔細交待了一番。

餘昂仔細記憶。然後一字不漏地將公孫模交待的事情複述一遍,令公孫模覺得十分滿意。

因爲出使夫餘涉及兩邦外交,所以還需進行一些準備,公孫模便將相關事宜全都委託於餘昂,而他則是專注於做好公孫恭前來高顯的安全防護之事。

夜裡餘昂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將一名家僕喊道房內,然後低聲說道:“公孫度的二子公孫恭近日將會前來高顯,公孫模派我前往天罡城聯絡夫餘國主,然後促成公孫恭與夫餘國主的會面。以我分析,當是公孫度覺得兵力吃緊,因此想要從夫餘搬請援兵前來玄菟郡。此事十分重大,你需立即潛往險瀆聯絡徐將軍,讓他早做應對!”

“屬下明白,這就設法連夜出城前去險瀆報訊!”

聽這餘昂與家僕的對話內容,分明就是潛伏在敵後的情報工作人員,專門向幽州方向傳遞一些重要的情報。

實際上,餘昂只是化名,這位潛伏在公孫模身邊多年的書生,本命叫做邢顒,字子昂,乃冀州河間鄚縣人。邢顒年輕時曾獲朝廷舉孝廉和被司徒徵辟,但都不應命,而且改易姓氏和表字,跑到了右北平郡,跟隨著當時的幽州名士田疇在北方四處遊歷,並且結下了深厚的有情。

余姓,讀音與顒同。邢顒表字子昂,爲了隱藏身份,他卻改成了子興,而“興”字的讀音卻是與“邢”相同。

田疇身爲劉和手下軍情司的司長,自然要廣佈耳目與四方,而邢顒在田疇找到他之前,便已經在遼東落了腳,所以很容易便搭上了線,成爲軍情司潛伏在遼東各地的諜子當中的一份子,而且是屬於比較重要的那一種。邢顒本來可以潛伏進入襄平,但田疇爲了他的安全考慮,同時也是覺得高顯位於遼東、東部鮮卑、夫餘國和高句麗四方勢力匯聚之地,所以讓他的這位好朋友安心潛伏在了公孫模的身邊,直到攻遼戰事開始之後,這才啓用。

另一個時空之中,邢顒可是在曹魏政權中升官至太子太傅、司隸校尉和太常,足見他的能力不凡。這個時空當中,邢顒因爲跟田疇的關係,所以安心呆在高顯做了公孫模的幕僚,雖然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但這只是暫時的。一旦遼東事畢,田疇怎麼也不會虧待了他的這位好友,估計至少要向劉和當面推薦邢顒出任一郡太守之職。

邢顒派人前往險瀆報訊不久,一切準備妥當,便帶上公孫模準備好的禮品,在幾十名衛兵的護送前往天罡城。

天罡城,便是後世的長春城,正是夫餘國現在的王都所在。

說起後世的長春,還有一些漫長的歷史淵源在裡面。如果單從字面意思理解,貌似雲南的昆明被稱作長春才更恰當,因爲昆明的氣候一年四季溫潤,被人們稱作春城。而遠在東北的長春因爲處於高緯度地區,所以每年都有一個漫長的冬季,春季卻是一晃而過,時間非常的短暫。

長春之所以得名,來自幾千年之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衝”,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因爲祈福之地在喜都,後世漸用“茶啊衝”取代喜都(漢語的譯轉音爲“長春”),後來便成爲了地名。

茶啊衝城是長春最早的稱呼,始建於公元前舜帝時期,是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個王都,當時是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稱爲喜,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爲喜都。

五百年後,肅慎南支的穢、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融合成爲穢貊部族,爲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爲得穢,改“喜都”爲“合龍城”。西漢時期建立扶餘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夫餘國全民信仰“灌口二郎”,實爲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夫餘人改國都合龍城爲“天罡城”。此時天罡城內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爲石質建築。

此時的夫餘國,尚處於奴隸社會的中期,與已經完全步入封建社會的大漢相比,無論人口數量、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差著一大截。就是與割地自居的遼東公孫度相比,夫餘國也依然是有很大差距,因此不得不依附於玄菟郡的漢人官吏進行指導和管理,才能保證國內的各項秩序正常發展。

從高顯前往天罡城有四百多裡的路程,但因爲一路平坦,加之道路兩旁的夫餘人對漢官使者夾道護送,所以邢顒非常順利的便抵達了天罡城。夫餘國主聽說玄菟郡來了一位漢官,也是熱情相迎,將邢顒迎進了自己的王宮。

邢顒前些年雖然跟隨田疇在北方多地遊覽,但卻未曾到過天罡城這麼北的地方,所以心中抱著一半出使一半遊覽的心態,仔細地留意和觀察沿途所見的風土人情和地形地貌,並且將經過的河流和部落都悄悄地記在了貼身的一張絹帛之上。

此時的天罡城中主要居住著夫餘人中的統治階層,以及爲這些統治者服務的奴隸,爲保護這些統治者駐守的士兵,加起來大約能有兩三萬人。

對於曾經到過洛陽、高邑、薊城等人口超過三十萬以上大城池的邢顒而言,夫餘人心中的聖地天罡城也就不過爾爾,看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估計也就跟高顯城差不多。尤其是當邢顒走進夫餘國王的王宮之後,他只覺得這裡就是一個各種漢式傢俱、裝飾、掛飾的雜貨鋪子,而看夫餘國主的樣子,顯然是將王宮裡的這些東西當成珍寶來向邢顒展示的。

邢顒心中不由得有些懷疑這樣的一個蠻夷小邦,難不成還真能出動大批士兵幫助公孫瓚對抗劉虞父子?(……)

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142章 警告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62章 接見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91章 三殺令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26章 申息軍第493章 天正道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章 夜幕殺機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440章 一著不慎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91章 三殺令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5章 巧舌如簧第142章 警告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436章 勸說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76章 分席議事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99章 香餑餑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
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142章 警告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462章 接見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17章 大俠之威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91章 三殺令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26章 申息軍第493章 天正道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章 夜幕殺機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440章 一著不慎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91章 三殺令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5章 巧舌如簧第142章 警告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436章 勸說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76章 分席議事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99章 香餑餑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380章 魂淡啊,魂淡!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安新县| 浪卡子县| 和田县| 山东| 西吉县| 灵璧县| 舟山市| 永和县| 保亭| 贡觉县| 通许县| 射阳县| 宜良县| 垦利县| 土默特左旗| 桐城市| 夏河县| 大埔县| 买车| 南川市| 内丘县| 诸城市| 普安县| 黎城县| 县级市| 五家渠市| 东平县| 万年县| 方山县| 奉新县| 汕尾市| 绥阳县| 兴义市| 永福县| 湾仔区| 曲松县| 永川市| 河南省| 泉州市|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