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

聽了陳登對現在形勢的介紹,陶商雖然沒有感到過大的壓力,但也著實是沒有覺得有多麼輕鬆。

荊州軍一軍實力雖然強大,但若是真要硬拼,陶商認爲荊州軍不是己方的對手,就算是劉表收納了劉關張等輩,陶商也不懼他。

但依照眼下的情況來看,益州軍也決心跟荊州集團穿一條褲子,這事就比較棘手了。

益州如今剛剛落到劉璋的手裡沒多久,之此之前,益州曾在他父親劉焉的治理下,幾乎是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劉焉是個能人,但在一定角度上來講,他也是個王八蛋。

黃巾起義沒滅掉東漢政府,但劉焉做到了。

這混賬東西向漢靈帝提出了“廢史立牧”政策,用以限制刺史和太守的權利,但在限制刺史和郡守權利的同時,卻間接的爲東漢政府製造出了一個更大的禍患——州牧!

袁紹、曹操、袁術、劉表、呂布等人,大家在政治意義上,都是靠州牧名正言順起家的。

而劉焉本人也是成爲了益州的州牧,他到任後一直和漢朝政府沒有什麼聯繫,益州因爲一些客觀亦或是非客觀的原因,與中央道路不通。

這些年劉焉沒有參加天下紛爭,只是一直打壓地方豪強,鞏固自身的勢力,而北面的關中屢經動盪,人口大量南向益州遷移,也使得益州的人口在呈上升趨勢。

益州這些年沒有經過戰亂,成了桃花源,而且勢力不弱,而且益州境內的非漢民族人口較多,但又不似羌族那般難以控制,而且很多可以被借用爲兵源。

特別是川中的越巂郡的人,彝族人體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銅膚色,有西方人的強悍特徵。

有了這麼一支頗具實力的後備軍相助,想要徹底壓垮對手看來並不容易。

剛剛繼承一州之主位置的劉璋來說,能下定這樣的決心,也是挺不容易的了。

“荊州軍雖善水戰,但是論及水戰,陶某自認爲這些年來,無人能出我江東軍之右,不過他們在上游,又謹慎固守,想要引誘對手的水軍出寨,還得是先破了他的陸寨……我意是派人劫營,你們誰敢?”陶商轉頭來回打量著諸位將領們道。

一個魁梧的大漢,仰著頭,猶如旁邊的人都是他孫子似的。

”末將願意前往。”

陶商仔細的看了看主動請纓的甘寧,道:“興霸……嗯,也好,既然如此,我便給你一百人去劫益州軍的軍營,藉以成就你的名聲,如何?”

甘寧的眼睛頓時瞪圓了。

”多?多少人?”

陶商一見甘寧的表情,不由樂了:“一百人啊,這不是你的標配麼?”

甘寧的臉漲的通紅,半晌沒音,過了好一會,方纔聽他道:“丞相,末將最近有什麼地方得罪你了嗎?”

陶商搖了搖頭:“應該是沒有,怎麼了?”

“那您爲何要用這麼拙劣的方法取我的性命?”

陶商:“……”

好吧,讓屬下誤會了,其實自己還是一片好心想助他成就佳話呢,看這事鬧的。

郭嘉站出來,道:“郭某之意,劫彼方之旱寨,需做好周翔準備,且彼方亦是精兵猛將較多,僅派甘將軍一人前去,就算是一時得手,但怕也未竟全功,還得是咱們全軍上下一心方可,我看這次由丞相親自出馬,乃爲上策。”

陶商也明白郭嘉的意思。

郭嘉之所以讓陶商親自出馬,是因爲這次攻打敵方的旱寨不太容易。

兩軍相隔於水岸之,除了水路之外,還有左右兩條水窪陸路可以繞遠分別去進攻兩座旱寨,但路程都較遠,若是強攻,若是水寨有事,只怕會回援不及。

非得是精明強幹,能隨機應變,有有一言九鼎之力之人方可。

“郭衛尉的意思,陶某明白,若是由我親自領兵,那便可少軍多將,在劫持彼軍旱寨的同時,同時也可以保證水寨的守護兵力足夠。”

郭嘉笑道:“郭某正是此理,只是前往彼岸的敵方旱寨有兩座,一是益州軍的旱寨,二是荊州軍的旱寨,不知丞相想要攻打哪座?”

“自然是益州軍。”陶商笑呵呵的道:“我不碰荊州軍的營寨,專打這些從川中上游遠來的外來兵,回頭看看荊州軍對益州軍,當如何以報?”

當天夜裡,陶商便親自點齊了一衆將領和少部分的精兵,繞遠路直奔著益州軍的大寨而去。

呂玲綺吹噓自己乃是勇將,也要隨行,陶商也算是見識過呂玲綺的本事,多少有些斤兩,再說不帶在身邊,害怕容易生事,於是便答應了。

……

益州軍的大寨內。

益州軍的帥帳內,主將張任和川中的宿將嚴顏此刻都沒有睡,他們連夜在探討這次出征前來與陶商對陣的事。

說實話,張任和嚴顏都不是很同意和荊州劉表、伏完、劉備等人合作。

但一則劉璋剛剛繼承益州牧的位置,又正逢這等大變,在心性上多少有點激進,而他又怕川中士族不服,因此一直以來比較忐忑。但順應新帝,被敕封爲車騎將軍,領益州牧,正好給了劉璋一個在益州挺直腰板的藉口。

而扶持新帝,建立不世功勳,在劉璋的心中也開始萌發了芽,劉璋此刻熱情滿滿,正是這種心態,導致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加入三劉集團,和劉表劉備二人打的火熱。

“嚴將軍,依您之見,咱們益州軍和荊州軍聯合,與金陵的陶商爲敵,最終的勝算能有多大?”

嚴顏年近五旬,經驗頗豐富:“依照各方面情況來看,陶商的勢力與人口物力,特別是財力,放眼天下,可謂是無人能及,但我益州和荊州也是一樣,是風樂之土,民殷國富,比拼陶商,倒也不是沒有一搏之力,老夫如今擔心的是,咱們益州多年不與外界溝通,兵馬久疏戰陣,而金陵軍乃是天下強軍,多年來一直南征北戰,這戰力經驗的差距,只怕不是一時可以填平的。”

張任點了點頭,道:“我也是如此作想,所以自打接手出征大任以來,一直不曾鬆懈,日日苦練兵將,但臨陣磨槍,終歸還是不濟大事,也不知跟金陵軍相比,這戰力究竟能差出幾何……”

二人正議論間,突聽帳外一陣喊殺聲響起,接著便見一名侍衛匆匆的來到帳內,對二人拱手道:“二位將軍,大事不妙!敵方有人劫營。”

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
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海林市| 阳江市| 辽源市| 秦皇岛市| 松阳县| 邹平县| 台安县| 嘉定区| 邵东县| 宜昌市| 新安县| 汽车| 光泽县| 禄劝| 方山县| 汝南县| 陈巴尔虎旗| 舒城县| 陇川县| 屏山县| 清新县| 长垣县| 元氏县| 定州市| 南部县| 遂川县| 微山县| 东城区| 高唐县| 洛浦县| 会同县| 无为县| 青海省| 阳江市| 桦南县| 云浮市| 华容县| 原阳县| 大田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