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

這世界上的人分爲很多種,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著不同的想法與不同的爲人處世準則……但歸根結底,還是能大致的分出幾個種大類型的人。

這幾大類型分別是:表面蠻橫不肯吃虧的、表面軟弱不肯吃虧的、吃虧會想辦法讓你還回來的,吃虧以後長了記性以後不再吃虧的。

總之,在陶商的印象和理解範圍內,人的性格無論怎麼變,但做爲生物本能來講一般都不會心甘情願的吃虧!

即使是因爲特殊原因吃一時的虧,但也不會不惦記找機會把虧找回來……這是一種生物的本我法則,說起來殘酷又現實,但卻符合邏輯。

眼前的曹操也一樣……陶商曾在酸棗集市上對他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痛毆,堂堂魏武帝會心甘情願的把這口氣嚥下?陶商不信。

用短弩逼著自己來他的地頭,曹操不會憑白無故的就爲了請他吃一頓飯而已。

該來的總會來,話還是說開比較好。

“曹將軍。”陶商放下酒盞,鄭重其事地言道:“前幾日在市集,陶某確實是得罪了將軍,小子眼拙,冒犯將軍虎威,現特向將軍致歉,將軍今日邀請我來,若是問罪,小子做錯事甘願領責,但若是曹將軍藉此事意欲要挾小子,爲了乃父聲譽,請恕陶某不能向將軍屈服。”

曹操聞言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陶公子快人快語,曹某佩服,不過說實話,你還真是冤枉曹某人了。”

陶商眉毛微挑,哂笑道:“曹將軍拿著短弩,把小子從袁盟主的帥帳帶到這裡,現在卻還跟我說‘冤枉’二字……曹將軍,陶某雖然年輕但也不算傻,你別欺負我讀書少。”

曹操樂的開懷,將酒盞放在桌案上,道:“說實話,那天酸棗市集之事,曹某初時確實惱恨無比,恨不能立刻手刃陶公子以泄心頭之恨!只是我曹操並非一武之夫,辦事又豈能僅憑喜怒好惡?回營之後,曹某便即刻派人打探了公子的身份……偶有所得,知曉公子乃是徐州陶刺史膝下長子,方纔瞭然。”

陶商聞言沒有說話,曹操畢竟也是一軍主將,能夠打探出自己的身份,這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

曹操見陶商不說話,便自顧自的繼續道:“曹某初以爲陶公子乃是紈絝性情,辦事無有章法,橫行無忌,專橫霸道實乃性情使然也……”

“等會!”陶商打斷了曹操的話頭,皺眉道:“曹將軍,咱們把事捋一捋……那天橫行無忌,先來我這要人的,好像是你纔對。”

曹操聞言一愣:“是嗎?曹某記不清了,哈哈,無所謂,這都不是重點。”

亂世之奸雄……到自己理虧的地方就什麼都不是重點了。

曹操面色無常,不經意的顯示了一下奸雄的雛形,厚著臉皮繼續道:“後來曹某派人對陶公子這段時間進軍的路線進行打探,發現一些挺有意思的事情。”

陶商不經人察覺的聳了聳眉毛:“曹將軍發現什麼了?”

曹操摸著既顯長又有些稀疏的鬍鬚,呵呵笑道:“曹某發現,陶大公子此番前來會盟的過程,頗有些意思……堂堂徐州刺史陶謙,不親身前往,卻派了一個白身的弱冠幼子,名義上雖然監軍,然實則確是總督兵馬!這弱冠幼子抵達譙縣之後,不聲不響的就滅了浮雲黃巾賊,還收編了浮雲軍包括當地宗族勢力的精壯之士,兵馬直接翻了一倍,而兵馬驟多,貴軍不但沒有缺乏糧草,反倒是在潁川又得到了糧秣支持……哦,對了,說到潁川,豫州刺史孔伷我也識得,此人雖是名士,然卻不過一腐儒之徒、座談客爾!!何其最近有如神助,不但交好了袁術,與孫堅並列,還被納入了袁術一派,可謂是順風順水。陶公子,此事何以教我?”

陶商對於曹操有如此老辣精明的眼光並不意外。

衆諸侯中,估計沒有人會顯得沒事派探子調查自己的進軍路線……只有眼前這位。

而曹操則根據自己一路行來,發生的這些蛛絲馬跡,看破自己扮豬吃虎的掩飾——很正常

換了別人或許會大驚失色,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陶商並無意外,因爲他就知道眼前這個在關東衆諸侯中還不突出的人物,日後是何等的叱吒風雲……既然是他盯上了自己,那發生什麼都是意料中事,沒必要大驚小怪。

不過,令陶商放心的是,他此刻明白了曹操挾持自己來此,並不是要找自己算賬。

如果所料不錯,這位曹將軍或許是想借此機會融洽與自己的私人關係。

想到這,陶商不由地笑了,但話語還是很謙謹:“曹將軍,你適才說的哪些事,又能證明什麼?”

曹操聞言不由得一愣。

“哈哈哈,不錯,什麼都證明不了!”曹操露出了一絲快慰,讚賞地看著陶商:“剛纔在本初帳外,曹某和陶兄弟只是開個玩笑,陶兄弟可勿要掛懷。”

怎麼一會功夫……改叫‘陶兄弟’了?

陶商不置可否,話鋒一轉突然道:“曹將軍,那日我對你無禮,你不恨我嗎?”

曹操哈哈大笑,爽朗的一擺手道:“誰無年輕日?曹某看人,從不看錦繡外在之浮華,只看其才!陶兄弟少年英雄,打我一頓又能怎地,難不成我曹操還會被這一頓揍打死了不成?”

說到這裡,曹操用手揉了揉發黑的眼眶,“嘶……”的倒吸了一口涼氣,道:“不過你手下那壯漢下手,當真是不同凡響,曹某現在想想還冒冷汗。”

陶商此刻真的有點看不透這個人了……曹操說的倒是很誠懇,可他說的會是真心話嗎?

曹孟德,後世衆所周知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陶商穿越回來之後與他的因緣際會,竟然是基於揍了他一頓之後。

或許是一種孽緣吧,陶商在無形中被曹操注意調查,反而得到了他的激賞……

這份寬大的胸襟,權且不論真假,陶商表示佩服的五體投地。

相比於那些還在袁紹帳內蹦迪蹦的正嗨的諸侯們,眼前這個黑瘦黑瘦、其貌不揚的人,此刻真正得到了陶商的尊重。

而曹操見自己點破了陶商這麼多,這小子居然還能正襟危坐,絲毫不見慌亂,心下也是高看了幾分。

“陶兄弟,曹某一生,別無所求,一則立志匡扶漢室,二則願結交天下有識之士,今日得見少年英雄,曹某喜不自勝,你我先前雖有些許不快,但都是小事,況且你我日後還需攜手並進,共討董賊!若蒙不棄,曹某願與你以兄弟相稱,你看如何?”

陶商面露躊躇,猶豫道:“我可以不答應嗎?”

曹操嘿嘿一笑,沒說話,只是又拿起了桌案上的短弩。

“孟德兄如此盛情款待,又不記前嫌,小弟何德何能?豈有不應之理。”

曹操聽了這一聲‘孟德兄’,不由的大喜過望,也不知道是真高興還是假歡喜……總之表現的是很樂呵。

“今日結識少年英雄!實乃人生幸事!當浮一大白!”

話已經說開了,兩人的關係也到了這個份上,陶商沒必要再跟曹操藏著掖著,再裝就不實誠了,容易得罪人。

“孟德兄,其實小弟對一件事很好奇,就是曹兄在盟主面前,主動從酸棗中路軍調往我們所在的南軍,是爲了什麼?”

曹操哼了一聲,道:“曹某今日曾在衆諸侯面前直言,董卓會避實就虛,派遣精銳先破我聯軍南路,陶兄弟以爲曹某是胡言亂語嗎?”

陶商聞言笑著反問:“難道孟德兄不是?”

曹操面色一正,道:“賢弟,曹某跟你作個賭!董老賊一定會派遣精銳兵馬來攻南路!說實話,十餘路諸侯聯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一盤散沙,而且好多人都輕視老賊,實是不該……關東諸侯當中,有一多半都沒有見過董卓,又哪裡知道這老賊的厲害?”

“哦?”陶商聞言頗爲詫然,從衆諸侯口中的評論來看,董卓給他們的主要印象應該是驕奢/淫/逸,貪婪殘暴,嗜殺成性……但說到董卓有多厲害,陶商感覺他最多就是繼張角之後,這個亂世的第二個開幕者吧。

曹操看著陶商疑惑的神情,隨即道:“陶兄弟,你沒見過董卓,外界盛傳的都是這老賊如何的殘暴不熱,兇狠成性,實則卻忽略了這老賊的厲害……曹某在京師時,曾在其屬下任職,頗知董賊……其人之能,與衆諸侯相比,當皆在其上。”

陶商的好奇心上來了:“孟德兄可否說的仔細一些,董卓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曹操長嘆口氣,道:“世人只是看到董卓進京後的暴行,實則不知,這老賊其實亦是一個真性情的人物,胸襟也算豁達,頗爲豪邁!”

一聽這話,陶商有些發呆……想不到曹操對於董卓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

曹操喝了口酒,繼續道:“董卓這個人,年輕時在西北與羌人爲伍,深得羌族之心,對待羌人,可謂毫不吝嗇,常屠牛以款待各部羌首!這威望便是涼州的馬騰和韓遂亦是不及,況且當今天下,論及我漢軍戰力,乃有三大強軍,一是與遼東邊塞諸部常年交戰的幽州公孫瓚,二是一直防禦監視鮮卑和匈奴的幷州軍,三就是長期治理羌人叛亂的涼州軍,董卓軍本屬涼州,呂布又盡率幷州之衆投之,三大強軍董卓已佔其二,再加上朝廷的中央禁軍已被董卓統領,試問如此多的精銳之兵與虎狼猛將,董卓若無過人之處,如何駕馭?”

陶商似有所悟的點了點頭:“這麼說來,依孟德兄之見,董卓不但不蠢,反倒是一個亂世豪傑了。”

曹操哈哈大笑,點頭道:“當然,蠢貨如何能坐到他今天的這個位置?若是這般容易,這天下諸人,豈不誰都能當上一回亂臣賊子了?”

陶商頗有深意地看了曹操一樣……這話由你來說,倒是最有說服力。

“那我就不懂了。”陶商轉言又道:“董卓既然不是蠢夫而是豪傑,爲何還會弄得天怒人怨,諸神共憤,衆人皆欲除他而後快?”

“老賊活了這麼大歲數,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淺顯道理,他焉能不懂?但沒辦法,這條路他走不通。”

陶商聞言楞了:“走不通?”

曹操呵呵一笑,道:“陶兄弟,你可懂何爲朝堂?何爲天下?”

陶商尋思了下:“朝堂爲政,天下當治,政治政治,看勢看人看運看力看心。”

這一回,輪到曹操詫然了:“兄弟這話,頗爲新穎,不過甚合吾心!”

卞玉兒一直侍立在一旁沒有插嘴,此刻方纔得笑著說了一句:“想不到陶公子年紀輕輕,居然懂得這麼多。真是厲害。”

陶商忙謙虛道:“二嫂過讚了。”

卞玉兒嫣然一笑:“人情世故懂得也多,嫂子就嫂子,還偏偏加個‘二’字,怎麼?怕今後碰見正牌的大嫂子,不好開口叫了?”

曹操一擺手,指了指卞玉兒道:“休要調笑!”

卞玉兒吐了吐舌頭,往後一退不說話了。

曹操轉過頭來,繼續道:“兄弟對朝堂政治之領悟,頗有獨到之見……這淺顯的道理,董卓不是不懂,只是他出身邊塞,又久與涼州羌族爲伍,初入朝堂便掌大權,焉能得到支持?其實董卓的一些政策曹某還是比較贊同的,董卓初入京師便主導解除黨錮之禍並徵辟有才士人,這些舉措,在曹某看來都是好的,可惜……”

陶商此刻已經緩過味來了:“可惜董卓的這些向士族伸手的友善之舉,並沒有得到迴應……說到底,這天下是士人的天下,一個西北來的強盜頭子,妄想主導朝政,官僚大族們焉能妥協於他?一個個淨起幺蛾子,逼得董卓乾脆快刀斬亂麻,軟的不行,乾脆就殺,一了百了。”

曹操點了點頭,道:“不錯,對於董卓來說,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無奈的方法,”

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
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宜州市| 友谊县| 重庆市| 朝阳市| 永靖县| 泸定县| 白银市| 远安县| 永川市| 东兴市| 清流县| 土默特左旗| 南开区| 平塘县| 贵阳市| 邹平县| 和林格尔县| 盐津县| 鄢陵县| 隆德县| 运城市| 离岛区| 莲花县| 西城区| 隆化县| 集安市| 诏安县| 澄迈县| 清丰县| 潜江市| 特克斯县| 信阳市| 五台县| 神池县| 合作市| 桐梓县| 济南市| 金寨县| 南投县|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