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黃巾小將

(ps:有些事必須出門,所以今天字數少些,請朋友們原諒。

風雪之夜,雪花紛紛灑灑,將天地萬物都籠罩在一片迷茫之中,對面十丈以外,便已是一片模糊,難以視清。就在這麼一個夜黑好殺人、風高好放火的罪惡之夜,僅生有不多篝火與火把的曹軍大營之中,忽然出來了一支沒打火把照明的隊伍,人含枚馬銜環(huán),輕手輕腳的打開營門,藉著風雪掩護,鬼鬼祟祟的摸向南面,悄悄的向著南方挺進。

鬼鬼祟祟的走了十幾里路,這支曹軍隊伍的前方忽然火光通明,一隊裹著白色毛皮的騎兵打著火把,提著弓箭,幽靈一般的出現在了這支曹軍隊伍的前方,隊中三面大旗迎風飄蕩,中間主旗上書‘君子’二字,左右副旗各書‘仁義禮智信’與‘溫良恭儉讓’五字,凍得臉蛋發(fā)紅的君子軍將士齊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幽靈一樣的君子軍忽然出現,出營偷襲的曹軍當然是一片混亂,匆忙列陣準備迎戰(zhàn)間,親自領軍偷襲的曹老大也在肚子裡暗罵了一通陶應小兒果然奸詐,然後吩咐將士打上火把,親自策馬陣前,向陶應大笑說道:“陶應公子,我們又見面了,不過陶公子你這是什麼意思?今日下午,吾才與你約定平分汝穎錢糧,你也答應了不干涉吾攻打汝南何儀,今夜吾親自率軍南下汝南。不知公子爲何又來阻攔?”

“老匹夫,好生無賴……。”

陶基勃然大怒,張口就要大罵,陶應卻揮手阻止三弟,出列向曹操拱手笑道:“明公誤會了,在下並不是阻攔明公去攻打汝南何儀,在下只是想來問一問。明公去攻何儀,可有什麼地方需要在下出手相援?不管怎麼說,明公你也幫在下消滅了黃劭主力。於情於理,在下都要盡力而爲,報答明公之恩。”

見陶應不肯撕破臉皮重新開戰(zhàn)。曹操頓時鬆了口氣——曹老大也不想與有所準備的君子軍重新開戰(zhàn),在豫州腹地這杯具開闊地形上,曹軍如果不能保證一出手就給君子軍致命一擊,接下來曹軍可能就比豫州腹地的地形更杯具了。所以曹老大又哈哈一笑,大聲說道:“多謝公子好意,但不必了,就何儀兄弟那羣烏合之衆(zhòng),曹某還不放在眼裡。”

“既然如此,那在下也就可以放心了。”陶應很是大度的點頭,又十分關切的好心說道:“明公。在下雖是晚輩,但念在明公昔日的饒命之恩份上,在下還是要勸明公一句,明公最好還是不要冒險夜戰(zhàn)與夜中行軍,因爲明公的大軍與在下君子軍不同。君子軍的將士沒有一個雞盲眼(夜盲癥),不怕夜間作戰(zhàn)與行軍,明公的隊伍卻不同,想必有雞盲眼的將士至少要佔到三四成,夜間行軍十分危險,作戰(zhàn)時也更危險。”

陶副主任這話倒沒有吹牛。君子軍的伙食中十分注意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的補充,只要有條件,就儘量給君子軍將士提供富含維生素a的肝臟,還有補充富含胡蘿蔔素的紫蘇和空心菜,近千君子軍將士沒有一個夜盲癥,夜戰(zhàn)中佔盡便宜。而曹老大受時代限制,不懂這個道理,所以隊伍裡患夜盲癥的士兵還真不少,黑夜之中動手,戰(zhàn)鬥力自然大打折扣。

“一日縱敵,終生爲患啊。”越來越後悔當初沒把陶應一刀砍了的曹老大心中暗歎,嘴上卻強笑道:“多謝公子指點,陶公子指教得極是,吾是不能隨意犯行,公子請先行,吾這就下令收兵回營,有緣再會了。”

“有緣再會,明公請保證。”陶應含笑答應,一揮手,近千君子軍立即整齊掉頭,高唱著君子軍的軍歌揚長而去,“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呸!奸賊!僞君子!”衝著君子軍的背影吐了一口濃痰,曹老大無可奈何的大喝道:“傳令下去,全軍掉頭,返回大營休息睡覺。”

“主公,真的要退兵?我們不去偷襲陶應小兒的運糧隊了?”李典疑惑的問道。

“偷襲?陶應小兒都有準備了,我們還偷襲什麼?”曹老大沒好氣的罵了一句,又暗暗盤算道:“沒辦法了,看來只能先去汝南,先拿到何儀兄弟的錢糧緩解眼下的缺糧情況再說了。唉,吾當初怎麼會看走了眼,放了這個奸詐小兒?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同一時間的君子軍隊伍中,陶基也滿肚子不高興的向陶應問道:“二哥,曹賊言而無信,出兵偷襲我軍糧隊,二哥你爲何還要與他虛與委蛇,爲什麼不下令讓我們進攻,教訓這個奸詐老賊?”

“沒辦法啊。”陶應皺著眉頭說道:“我們君子軍雖然不怕曹賊,但也很難把他們徹底打敗和殲滅,真與曹賊重新撕破臉皮,定陵的錢糧也沒辦法運回陳國了,所以我也只能暫時忍讓,警告一下曹老賊,讓他別打偷襲我們運糧隊主意。報仇的事,必須得等定陵錢糧運回陳國城再說。”

陶基還是有點不滿,但考慮到眼下糧食金貴,雖然徐州五郡不缺錢糧養(yǎng)軍,但是要想行軍打仗與擴軍備戰(zhàn),又得需要更多的錢糧,能拿到手的錢糧最好還是別隨意拋棄的好,所以陶基也只好唉聲嘆氣的點頭,又咬著牙齒恨恨說道:“曹老賊,等著吧,等定陵的錢糧運回了陳國,看我們怎麼收拾你!”

鑑於找不到偷襲機會,第二天清晨,六千曹軍主力無可奈何的撥營起寨,取官道直撲汝南羊山,去找駐紮在那裡的黃巾賊何儀兄弟的麻煩。君子軍探馬將消息送回陶應面前,謹慎多疑的陶副主任也不敢隨便掉以輕心。仍然是在十幾裡外遙遙監(jiān)視,防範曹軍掉頭突襲,不過還好,已經知道君子軍有多難纏的曹軍這次不敢再耍花樣,老老實實的只是南下,當日便抵達了汝南郡境內,又在第二日抵達定穎。迅速渡過潕水全速南下。

曹老大不走快點也不行了,曹軍的糧荒本來就嚴重,又被陶副主任燒了近一半。再不趕快去搶上何儀兄弟一把,六千曹軍精銳搞不好就得餓死在汝南郡內了。而君子軍則一直尾隨到了潕水北岸,直到確認了曹軍已經走遠。這才重新換回黃巾賊裝束,掉頭向東去追孫觀和魯肅率領的押糧隊。

爲了節(jié)約馬力和防範曹老大殺回馬槍,君子軍這次返回陳國撤得並不快,好不容易追上定陵糧隊時,定陵糧隊也已經過了汝陽,抵達了陳國郡內,咱們的陶副主任,也終於和冤大頭黃劭見了一面。

與陶副主任見面後,驚訝於陶應的年輕之餘,黃劭少不得在陶應面前沒口子的連連道謝。一再感謝吳大王的救命之恩,吳大王則與黃大王虛僞客套,並不急著下手奪糧——距離陳國城可還有三十來里路,這個時候幹掉黃大王,殺散黃大王的隊伍。可就要吳大王自己出人出力搬運錢糧了。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fā)生了,君子軍隊伍那邊忽然傳來喧譁與叫罵聲,陶應和黃劭等人一起大驚,趕緊急匆匆過去查看情況。

到得事發(fā)現場,事情又已經鬧大了。十幾個君子軍士兵下馬步戰(zhàn),圍住了一個衣衫破爛的黃巾賊年輕小將,正在與那手拿長槍的小將刀槍相鬥,而那黃巾小將身手也著實了得,被衆(zhòng)人圍毆也進退有方,絲毫不落下風,還把好幾個君子軍士兵打翻在地。驚訝於這黃巾小將的武藝之餘,陶應趕緊大喝道:“住手,退下!”

“陳叔至!你又在幹什麼?”黃劭也是怒喝道:“爲什麼要和吳大王的將士起衝突?難道你忘了,是誰救了你的命?”

“大王,這不能怪我,是他們先動手的。”那黃巾小將大聲喊冤,“末將不過是覺得奇怪,問一下吳大王騎兵的馬蹄上爲什麼要釘鐵圈?然後吳大王的騎兵就要抓末將治罪,末將被迫才還手的。”

“這小子觀察力好仔細!連馬蹄鐵都注意到了!”陶應心中一驚,沒想到黃巾賊隊伍裡竟然還有這樣的人才,竟然能夠注意到釘在馬蹄下方的馬蹄鐵,說他是心細如髮與聰穎好學也絲毫不爲過。

這時,陶基和陳寧等君子軍將領也已經上來解釋,原來君子軍與押糧隊會師之後,這個十七八歲的黃巾小將就一直纏著君子軍的隊伍不放,不斷向君子軍打聽這打聽那,問的還全是君子軍的絕對機密,比方君子軍如何做到衝鋒之中回頭放箭,馬鞍兩旁的繩套又是起什麼作用,君子軍將士沒一個理他的,結果這黃巾小將竟然還注意到了君子軍的馬蹄鐵秘密,陶基和陳寧等將被逼無奈,這才生出把這個黃巾小將拿下殺人滅口的念頭。

聽完了陶基等將的解釋,陶應心中大概有了底,便主動向黃劭笑道:“黃大王,誤會,只是誤會,我這些將士脾氣都比較暴躁,三言兩語不對就動手打人,是我們的不是。好了,就這麼算了吧。”

“多謝吳大王。”黃劭見陶應沒有生氣,便也鬆了口氣,忙又向那黃巾小將喝道:“陳到,還不趕快向吳大王磕頭謝罪?”

“陳到?!”吳大王手裡的馬鞭差點落地,衝那黃巾小將驚訝叫道:“你叫陳到?”

“回吳大王,末將正是陳到,字叔至。”黃巾小將陳到同樣驚訝的抱拳回答,又向陶應行禮致歉道:“大王勿怪,可能是末將太多嘴了,問得太多惹惱了大王的將士,末將向大王請罪。”

“小事一樁,舌頭和牙齒都有打架的時候,更何況大活人?”陶應大度的一揮手,又差點想說出招攬陳到的話,但考慮到黃劭就在旁邊,最終還是忍耐了下去,與陳到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後就讓運糧隊繼續(xù)行進,要求在天黑前務必抵達陳國城,命令傳達,運糧隊也繼續(xù)行進了起來。

當然了,擺脫了黃劭的糾纏之後。陶應趕緊又溜回了君子軍隊伍裡,在陶基和年斌等將耳邊吩咐道:“一會到了陳國城下,動手的時候,一定要給我把那個陳到拿下!切記,一定要活的,也絕對不能讓他跑了,那怕讓黃劭跑了。也絕不能讓他跑了!”陶基和年斌等人剛吃了陳到的虧,還道陶應是想秋後算賬,自然一口答應。

與黃劭虛僞客套又走了三十來裡。定陵糧隊終於抵達了陳國城下,留守陳國的徐盛也已經打開了城門,率領城中守軍出城迎接。見陳國城池堅固。兵馬雄壯,差不多已經是窮途末路的黃劭當然是歡喜萬分,沒口子的向吳大王感謝道:“多謝大王,多謝吳大王,有這麼堅固的城池可守,又有這麼雄壯的兵馬守城,看來這一次在下黃劭怎麼都能保住性命了。”

“黃大王,那可不一定。”陶應微微一笑,飛快說道:“黃大王,原本我可以饒你不死。但你做孽實在太多,搶錢劫糧,姦淫擄掠,這些年來禍害了太多的無辜百姓,我如果不殺你。實在無法向那些無辜百姓交代。”

“吳大王,你這話什麼意思?”黃劭大驚問道。

“這個意思!”旁邊早就等候良久了的孫觀大喝一聲,忽然拔刀一刀砍在黃劭脖子上,手起刀落鮮血濺,黃劭的人頭也飛上了天。與此同時,陶應和孫觀的親兵隊伍也一起拔刀挺槍。迅速包圍其他的黃巾將領,還有就點燃號炮,發(fā)出動手信號。

“都給我聽好了!”陶應扯下臉上假鬍子,義正言辭的大吼說道:“吾乃大漢徐州刺史府點軍司馬陶應,奉刺史府令爲民除暴,爲國除奸,特來擒殺汝穎黃巾妖賊!現首惡已誅,從惡不究,跪地投降者,可免一死!”

同時行動的,還有君子軍和徐州步兵,見陶應發(fā)出動手信號,立即一起扯去頭上黃巾,揮刀挺槍衝向黃劭隊伍,前方的徐盛隊伍也是齊發(fā)一聲喊,一起衝向這邊,定陵黃巾賊的隊伍則一片大亂,紛紛扔下糧車錢車四散奔逃,徐州軍隊則乘機殺人奪糧,驅散賊衆(zhòng),而被陶孫親兵包圍的黃巾衆(zhòng)將見大勢已去,也只能是趕緊扔下武器,雙膝跪地大叫投降,無一例外的成爲了徐州軍的俘虜。

這邊大局剛定,陶應馬上就迫不及待的率軍衝向陳到所在的糧隊位置拿人,開始陶應還擔心陳到身手了得陶基等人拿不下他,然而到得現場之後,讓陶應喜出望外的是,陳到不僅沒有逃走,還已經扔下了武器任由君子軍士兵將他五花大綁,陶基還喜氣洋洋的主動迎了上來,笑道:“二哥,這個妖賊拿下了,二哥你看是把他車裂還是剝皮,小弟請令監(jiān)刑。”

“這麼順利?”陶應驚奇問道:“他的身手那麼好,你這麼快就把他拿下了?”

“這個妖賊被小弟嚇傻了,根本就沒跑,小弟剛一衝到面前,他就馬上扔下了武器投降。”陶基笑嘻嘻的答道。

?ттkan ?¢o

“就你也能把他嚇傻?不可能吧?”陶應笑了,但懶得和拿人有功的堂弟計較,只是下馬走到陳到面前,衝陳到微笑問道:“叔至將軍,你爲什麼不跑也不反抗?難道你就不怕我這個堂弟記仇?”

“跑有什麼用?”陳到鎮(zhèn)定的答道:“如果將軍的將士記仇,一定要找末將算舊帳,末將的兩條腿能跑得過將軍麾下將士的戰(zhàn)馬四條腿?與其浪費力氣,還不如留下來省點力。”

“頭腦果然很清楚。”陶應笑得更是開心,又問道:“叔至將軍,那你爲什麼不反抗呢?以你的身手,殺幾個我軍將士給黃劭報仇,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恨黃劭不聽我言,我早就不想給他賣命了。”陳到低頭,恨恨說道:“我投入他帳下半年來,雖屢立戰(zhàn)功,但他就是不聽我的逆耳忠言,我勸他整頓軍紀精練士卒他不聽,勸他修葺城牆加固城防,他捨不得那點錢糧,就在昨天晚上,我還在勸他要小心將軍你乘機吞併,千萬提防將軍你擒賊先擒王,對他突然下手,他還是不聽。苦口婆心到了這個地步,我也算報答了他的收留之恩了,也沒必要再給他陪葬了。”

“那你就不怕我殺了你?”陶應又好奇問道:“要知道,你剛纔還是冒犯了我的軍威的,你就不怕我記仇,找你秋後算賬?”

“將軍如果要殺末將,早就動手了。”陳到更加冷靜的答道:“剛纔末將以一敵十,仍然打傷了好幾位將軍的麾下將士,將軍是親眼目睹了的,如果將軍有意想要末將的命,完可以藉口末將冒犯將軍的軍威,要求黃劭將末將拿下,或是重責軍棍,或是暫且拘押,讓末將無法繼續(xù)反抗,然後動手時便可將末將輕鬆誅殺。但這些將軍你都沒做,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末將就已經明白,將軍你不想要末將的命。”

陶應仰天大笑,然後拔出陶基的腰刀,親手割斷陳到身上的繩索,誠懇的說道:“陳將軍,你是人才,難得的人才,只是在黃巾賊隊伍裡埋沒了,不知你可願意到我麾下效力?我可以保證,在我的隊伍裡,你一定能夠大展拳腳,大放光彩,成爲一名真正的名將!”

“末將早有此意。”陳到大喜過望,趕緊向陶應雙膝跪倒,朗聲說道:“末將陳到,願爲將軍效力,鞍前馬後,赴湯蹈火,誓死相隨!”

“好!好!吾得將軍,有臂膀矣!”陶應大笑著攙起陳到,之前的一切擔心也終於放回了肚子裡,還在肚子裡嘀咕了一句,“他孃的,終於有一個象樣的打手了,以後再碰到單挑鬥將,也終於不用再派關宇張非呂奉鮮上場丟醜了。”

“等等!”嘀咕到這裡,陶應又猛然想起一事,心中又暗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汝南這邊應該還有一員猛將在野,是誰呢?我怎麼想不起來了?”

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79章 不謀而合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zhàn)神經刀(下)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47章 孫策死了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378章 練兵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71章 黃巾小將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352章 偶遇第211章 招降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64章 變數第364章 變數第221章 暴菊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3章 棋高一著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章 信使第239章 阿異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59章 邀請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431章 決戰(zhàn)之前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8章 霹靂車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7章 破敵(上)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450章 大結局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84章 送貨上門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74章 堅決打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37章 破敵(下)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288章 書信錯寄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54章 戰(zhàn)略選擇第417章 關中之戰(zhàn)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71章 黃巾小將第45章 又生詭計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240章 師生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307章 後發(fā)制人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36章 戰(zhàn)後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136章 失算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zhàn)
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79章 不謀而合第332章 九尾狐大戰(zhàn)神經刀(下)第153章 別得罪小人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47章 孫策死了第260章 烏巢!烏巢!(上)第378章 練兵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71章 黃巾小將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352章 偶遇第211章 招降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402章 驅虎吞狼第364章 變數第364章 變數第221章 暴菊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290章 彈指破敵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86章 誰比誰狠(上)第422章 該荊州了第93章 臭味相投第53章 棋高一著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章 信使第239章 阿異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59章 邀請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431章 決戰(zhàn)之前第16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04章 兩敗俱傷第361章 三人成虎第18章 霹靂車第160章 雞同鴨講第37章 破敵(上)第322章 陶應勸和第450章 大結局第270章 賢妻負心漢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84章 送貨上門第244章 禍害冀州(下)第74章 堅決打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19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85章 垂死掙扎第37章 破敵(下)第374章 被洗腦太嚴重第288章 書信錯寄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54章 戰(zhàn)略選擇第417章 關中之戰(zhàn)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428章 曹劉締盟第249章 陶賊出兵第257章 雙賤合壁第210章 趙雲問題第71章 黃巾小將第45章 又生詭計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449章 君子好逑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342章 借敵之力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240章 師生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307章 後發(fā)制人第436章 計中用計第216章 互換人質第122章 最後一擊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36章 戰(zhàn)後第112章 齊心協力坑陶應第193章 楊長史在荊州的日子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48章 無法收場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136章 失算第33章 曹老大詐死第247章 二熊爭餅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301章 適得其反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SHOW| 开封市| 广平县| 瓦房店市| 泰宁县| 万安县| 饶河县| 遂溪县| 尤溪县| 昔阳县| 鹤壁市| 山东省| 淄博市| 铁力市| 永修县| 公主岭市| 桐庐县| 石河子市| 米易县| 兴隆县| 六枝特区| 淅川县| 和田县| 习水县| 黄山市| 赣榆县| 贵港市| 平遥县| 吉水县| 宜章县| 武威市| 和顺县| 奉贤区| 长沙市| 鸡泽县| 玉田县| 永和县| 肥西县| 内黄县|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