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虎賁王越

劉成知道這事肯定瞞不過何太后,如實說道:“此前臣回鏢局之時,此僚正縱兵在臣鏢局內殺人搶劫,我鏢局上下六十餘口全部死於亂兵之手,隨後臣殺了那些亂兵,沒想到把淳于瓊給招來了,我二人一番大戰,此人被我刺穿肩窩,在衆軍士保護下逃走。臣之所以選右校動手,可不僅僅是報私仇!”

“公私兼顧罷了!”何太后笑了笑,隨後正色道:“好,明日早朝你據實彈劾淳于瓊,哀家自會讓陛下下旨奪了淳于瓊的兵權,由你接管,調西園右校兵馬入宮中充作禁衛!”

劉成忙到:“不可!”

何太后詫異:“爲何?”

“太后,此事不可通過朝堂來解決,那袁家四世三公,在朝野勢力太大,若臣公然彈劾淳于瓊,袁家在朝堂上的勢力定然不會答應,畢竟臣乃是當事人,沒有說服力。且董卓正愁無法插手洛陽諸軍事,他就算支持臣彈劾淳于瓊,恐也會不支持由臣來統領右校兵馬。此事只能由陛下下旨,聖旨不經過羣臣商議直接交到臣手上,方可成功!”

“······嗯,有道理!”何太后思慮片刻後點點頭,猶豫了一下,又問道:“劉卿,你說若哀家讓陛下下旨調皇甫嵩率軍返回洛陽如何?”

劉成心中震驚,何太后竟然跟他這個才認識不到一天的人商議這等軍國大事,他不認爲何太后是對他極度信任,只能說明何太后此時真的是無人可用,無人可以託付大事。他急忙拱手道:“太后,此時萬萬不可調皇甫嵩率軍班師,西征大軍雖然擊破了王國叛軍,王國也被韓遂、馬騰等人廢除首領地位,但叛軍勢力猶在,韓遂、馬騰等人擁兵十萬餘人,且羌人勢力也不服我漢人統治,蠢蠢欲動多時,倘若關中沒有皇甫將軍鎮守,必然亂成一鍋粥啊!”

“再者,此事關係重大,向皇甫嵩下詔必然要通過朝堂諸大臣,董卓定然不會答應,朝中其他大臣多半也不會同意;皇甫嵩出身將門世家,極重規矩,陛下若不通過朝中大臣下詔,則與典章制度不符,皇甫嵩定然不會奉詔,白白損了帝王威嚴!”

何太后聽了劉成的一番分析之後同意了:“劉成,哀家同意你的想法,把淳于瓊拉下馬,由你來統領西園右校兵馬,不過······哀家要派潘隱做你的司馬,你可願意?”

潘隱?就是那個宣旨的太監?劉成心裡閃現引他入宮的太監,潘隱一個太監哪裡懂治軍,何太后讓潘隱給他做軍司馬只不過是起到監視作用罷了,他也不在意,拱手道:“一切由太后定奪!”

“來人,去請皇帝過來!”何太后此時也顧不得了,直接派人去叫劉辯。她又對劉成說道:“你既然要領兵,穿這身常服缺少點殺伐之氣!來人,帶劉將軍去武庫中挑選一套戰甲和兵器!”

“是,太后娘娘!”一箇中年太監答應,對劉成一甩拂塵:“劉將軍,請跟咱家來!”

“多謝太后!”劉成向何太后行禮後跟著中年太監走了。

在前往武庫的途中,中年太監不時打量著劉成,這太監剛纔聽到了劉成跟何太后的全部對話,知道劉成只怕要發達了,他觀察了劉成一陣,似乎下了一個決定,對劉成拱手道:“劉將軍,咱家趙淳,陛下、太后都對將軍信任有加,如今又擔任要職,肯定要平步青雲了,日後還要請將軍多家照拂了!”

“哦?趙公公和潘隱都是太后身邊的人,你這是?”劉成對趙淳突然說出這麼一番話很是疑惑。

趙淳見左右無人,連忙對劉成拱手道:“潘隱從前就跟何進關係不清不楚,又與我等不是一路人,外臣們要清除宦官勢力也找不到他頭上。實不相瞞,咱家是中常侍趙忠的幼弟,外臣對我們這些宦官恨之入骨,昨日家兄已遭袁紹等人毒手,只怕他們很快就會清算到咱家頭上,太后如今自身難保,只怕護不住咱家,咱家實在走投無路,還請將軍垂憐一二,護我周全,日後趙某必以此殘軀唯大人之命是從!”

“趙公公言重了,這亂世就要來了,咱們互相照拂吧!”劉成略作思量就答應了,伸手扶住趙淳,趙忠是趙淳的長兄這個消息不難覈實,趙淳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說謊。

武庫在北宮的東北角,武庫的北面是太倉,昨夜宮變只發生在南宮,北宮並未受到波及。

“奉太后口諭,特賜劉大人一套戰甲和兵器,開門!”趙淳對守門的幾個甲士揮揮手大聲喝道。

“是!”一個甲士拿出鑰匙打開了藏兵閣的大門。

趙淳和看守們都留在了外面,只由劉成一個人進武庫挑選。

武庫內很整潔,看來經常有人打掃,此時皇權猶在,太監宮女們自然不敢懈怠,每日打掃是必不可少的。

一排一排的兵器架上擺放著一件件兵器,不染一絲灰塵,劉成看得都眼花繚亂了。

這時一個輕微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他立馬警覺:“誰?”

突然,一道亮光照入他的眼睛,他毫不遲疑抓起旁邊一柄戰刀就向前斬去,一柄雪亮的寶劍刺過來,戰刀斬到寶劍之上,那劍收回去又撩過來,戰刀當即與寶劍交鋒起來,眨眼之間就交手了十幾招。

劉成雙手持刀一招橫掃千軍,對面那人立即飛身而起,在空中一個翻身落在了劉成身後,劉成當即轉身對峙,卻發現那人光著半邊膀子,胸間攙著白紗布,紗布上隱隱浸透出血跡,而這個人竟然穿著虎賁軍的盔甲,盔甲已經殘破不堪,此人臉上也是一副狼狽之相。

這人的劍術太過高明瞭,在剛纔這十幾招的對抗過程中,劉成雖然沒有受傷,但一直都是在被壓著打,如果不是他的身體經過突然得到的能量改造,根本不是這個人的對手。

“在下新任羽林中郎將劉成,閣下何人?爲何躲在這皇家武庫之中?”

“······虎賁將軍王越!”那人猶豫了一下,報了自己的名字和官職,又問道:“原來的羽林中郎將畢京呢?”

劉成搖了搖頭:“不知道,也許已經死了。昨夜御駕被中常侍張讓等人挾持到了黃河邊上,在下恰逢其會救駕,今日論功行賞,在下就被陛下冊封爲羽林中郎將了!等等,等等,你說你叫王越,你不會就是那個天下劍術第一的王越吧?”

“劍術天下第一隻不過是一些好事之徒胡亂叫出來的罷了,就算我劍術冠絕當世,在昨日那種兵變之下也是無力迴天,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堂堂大漢皇城竟然被亂兵殺入,以至皇帝被閹人挾持出逃,何等不幸?這都是我等無能啊!先帝在上,臣無能,未能護衛陛下安危,有負先帝所託啊,臣死罪,死罪啊!”王越說著就要橫劍自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劉成大驚,立即出刀攔下,勸道:“王將軍何必如此?”

說完這句,他心中一動,連忙將王越攙扶起來說道:“王將軍,禁軍都在昨夜宮變之中沒了,就算還有人活著,估計也被打散後逃出宮去,如今陛下和太后身邊缺乏護駕之人,西涼董卓率大軍前來,只怕是圖謀不軌,現在皇宮內外除了有兩百人是盧植和閔貢的人,其他都是董卓的人馬,朝堂各大臣心懷各異,只怕不乏有人早已有不臣之心,在此關鍵時刻,將軍萬萬不可自尋短見,我等當同心同德,護衛陛下週全、護衛大漢江山社稷,纔不負先帝和陛下之恩吶!”

王越被劉成說得羞愧不已,收拾心情問道:“劉將軍此言甚善,吾差點又犯下大錯。如今吾已然方寸大亂,不知劉將軍有何想法?”

劉成說道:“想要跟董卓和朝堂那些心懷各異的大臣們抗衡,要保護陛下週全,我等必須要有兵權在手,此事我已和太后商量好了,很快就會拿到聖旨去西園軍接管右軍兵權。只是如今我等對宮外之事所知甚少,那些大臣、各地州牧、領兵將軍和董卓都有什麼打算,他們又有什麼動作,我們一無所知,所以必須要有人去宮外活動,組建一支細作人馬打探各方消息,如此我等方可進退自如,只是如今沒有合適的人選!”

王越眼睛一亮,當即毛遂自薦,說道:“劉將軍,王某已然沒有臉面在宮中待下去了,正想出宮去。昔年某曾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在各地遊俠當中頗有些聲望,如今京城各有權有勢之家的很多看家護院之人都與我有舊,打聽消息之事易如反掌,如若劉將軍不棄,王某出宮之後就去召集門徒、聯繫江湖上的遊俠組建一支細作人馬!只是這朝堂之上就靠將軍一人獨自支撐了,而且組建細作人馬可需要不少錢財,否則只怕難以成功”。

劉成大喜,對王越說道:“王將軍能出馬再好不過了,我會向陛下稟明將軍所行之事,屆時於暗中組建一司,名曰影子衛,暫時不對外公佈,由王將軍當任影子衛指揮使一職,主持影子衛大小事務,秩比一千五百石,直接對我負責。朝堂之上的事情,王將軍暫且不用擔心,我有辦法與董卓和羣臣周旋。另外,我以前是城內揚武鏢局的少鏢頭,如今揚武鏢局已經沒有了,我在鏢局後院的枯井裡藏了一批錢財,都是那些亂兵昨夜燒殺擄掠搶來的,這些人被我殺了之後,我就把他們搶來的金銀藏在了枯井之中,王將軍出去之後可以帶門徒去取出。一定要記住,細作隊伍一定要組織嚴密、家法嚴明,不可再搞江湖上一套,否則事不機密,很容易壞事!”

“好,王某·····不,末將記下了!”王越答應,又說:“剛纔將軍和他們在門外的對話,吾也聽見了,吾知這武庫之中有一套麒麟寶甲,穿戴之後普通刀劍難傷!還有一柄神兵,名曰貪狼刀,重十三斤,乃是幾年前宮廷大匠蒲元用龜茲國使臣進獻的天山萬年寒鐵所鑄,無堅不摧、削鐵如泥,正適合將軍這等力大無窮之猛將所用!”

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13章 護國公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66章 密會第275章 彈劾第26章 妥協第36章 收買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327章 破匈奴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張楊VS李肅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278章 伏誅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214章 華陽君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339章 北征開始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225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90章 佈局開始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10章 長安亂(2)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1章 求饒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308章 新局勢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370章 堅昆第40章 各顯手段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167章 追御駕第212 暗流涌動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371章 班師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397章 進諫第325章 聯合第334章 殺心第453章 兵圍袁紹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8章 拖後腿第444章 呂布死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81章 朝堂上的較量(3)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113章 反間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39章 招撫馬騰第33章 獠牙(3)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118章 謠言滿天飛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407章 用刑第91章 宮變(1)第204章 抵長安第170章 反襲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372章 張闓殺曹嵩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104章 後手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87章 膽大包天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428章 趁火打劫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229章 議政第281章 利誘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15章 玩火
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13章 護國公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66章 密會第275章 彈劾第26章 妥協第36章 收買第149章 殺楊奉降徐晃第241章 郭嘉·劉曄·陳羣第434章 司馬家族之禍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327章 破匈奴第285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張楊VS李肅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117章 與董卓談判第278章 伏誅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301章 攻打疏勒城第214章 華陽君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339章 北征開始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225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408章 一觸即發第242章 暗渡子午道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90章 佈局開始第210章 將計就計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410章 長安亂(2)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21章 求饒第217章 誅殺董卓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06章 呂布之威第308章 新局勢第437章 袁術敗亡第384章 蔣幹出馬第370章 堅昆第40章 各顯手段第378章 孔融被抓第304章 殺王投降第178章 遭遇孫堅軍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167章 追御駕第212 暗流涌動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207章 離間呂布和高順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440章 擊敗烏丸第433章 人質交換方法第371章 班師第283章 栽贓嫁禍第397章 進諫第325章 聯合第334章 殺心第453章 兵圍袁紹第23章 董王袁聯合第48章 拖後腿第444章 呂布死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81章 朝堂上的較量(3)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113章 反間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39章 招撫馬騰第33章 獠牙(3)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118章 謠言滿天飛第69章 丁原也不傻第407章 用刑第91章 宮變(1)第204章 抵長安第170章 反襲第328章 袁紹的危機和應對第372章 張闓殺曹嵩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104章 後手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87章 膽大包天第368章 丁零王戰死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428章 趁火打劫第398章 移動的後勤補給第229章 議政第281章 利誘第248章 殊死爭奪第215章 玩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永宁县| 通海县| 青浦区| 北京市| 承德县| 鱼台县| 班玛县| 泸定县| 桃园县| 莒南县| 成安县| 玉环县| 秭归县| 黄山市| 玉林市| 昆明市| 夏河县| 长垣县| 贵南县| 邓州市| 恩平市| 灌南县| 淳安县| 隆子县| 泰兴市| 都兰县| 辛集市| 洮南市| 即墨市| 大埔县| 广南县| 枣强县| 崇义县| 四川省| 屏东县| 安新县| 珠海市| 伊川县| 九江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