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0章 大人尊國法,還是宗法?

應天府知府衙門,一時間針落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張異身上,包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當上張異丈母孃的李氏。

張異和孟瑤兩小無猜,也十分疼愛孟瑤。

可是一個人八歲,一個六七歲,

壓根就不到情竇初開的年紀,更談不上有什麼私情。

張異一直將小孟瑤,當成妹妹罷了。

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大事,本就是雙方父母的事。

張正常更是沒有定下張異的親事。

李氏還想多說什麼,卻發現孟瑤在她腰間捏了一下。

她似乎有所領悟,再看張異的目光,充滿感激。

“你……你……

你有媳婦?”

龍虎山的道士,乃是火居道人,這其實乃是正常之事。

在場衆人不是不知道,只是張異八歲的年紀,一般人很難將他和火居道人聯繫在一起。

當他這個理由出來之時,其他人也挑不出毛病。

如果孟瑤和張異有婚約在身,那李氏就是張異的長輩。

身爲長輩,又有身孕在身,還被宗親欺辱。

那麼暫時寄住在女婿那裡,是合情合理之事。

到此爲止,張異也好,李氏也罷,至少在世俗層面,已經無可指責。

“孟河乃是貧道家中佃戶,但爲人忠厚老實,所以貧道請他幫貧道管著手下的產業!

他們全家住在道觀,乃是合情合理!

我與孟瑤妹子青梅竹馬,後我父親入京,見我和妹子兩小無猜,就口頭和我老丈人約定!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我老丈人被奸人所害!留下孤兒寡母……

我岳母還有身孕,不管於情於理,貧道自然要收留她們母女!

聖人言:百善孝爲先!

一來,我岳母被孟氏宗親欺負,無家可歸!

二來,貧道也擔心岳母思慮成疾,帶著老丈人的遺腹子一起去了黃泉!

將岳母接入道觀,乃是貧道盡孝,何罪之有?”

張異目視知府,知府大人啞口無言。

孝道,乃是儒家立身之本。

如果他敢說張異這麼做不對,那就是自掘墳墓。

一個八歲孩兒,怎麼會有媳婦?

他還記得,他三十歲的時候,都沒娶上媳婦……

人與人之間的參差,讓知府大人感受到了世界的惡意。

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事情的局面似乎越發脫離自己的控制……

“且……”

張異繼續說道:

“小道也知道男女授受不親,大人大概是沒去過我那道觀。

藥園子雖然屬於清心觀,卻是彼此分開的!

平時道觀和藥園子的大門,緊鎖不通!

我岳母身子骨弱,貧道也在信國公夫人的建意下,請了信任的人來照顧她!

人是國公夫人請的,她可以爲我們證明!

我岳母名節清白!

反而是這些孟氏宗親,爲了一己私利,不惜顛倒黑白!

請大人將這些人全部打入大牢,細細審問!

以正國法!”

爲李氏洗刷罪名之後,張異接下來將矛頭指向這些孟氏宗親。

孟家人登時腿腳發軟。

他們的主心骨孟老爺子已經昏迷在地,衆人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老爺子唯一的兒子,孟武。

孟武是個四十歲男人。

“大人,不是這樣的……

明明是李氏夥同這個小道士私吞我兄弟留下來的遺產,是他們的過錯!

我兄弟留下一千兩的遺產,這賤婦不但侵吞了,還聯合權貴,將我們去討公道的人都給打回來!

我等不過是無權無勢的百姓,比不上龍虎山的道爺有權勢!

大人明鑑,咱們只是求一個公道呀!”

他說完,回頭怒視前幾天的婦人:

“你們還不趕緊將傷口給大人看?”

那幾個婦人也顧不上羞恥,扯起衣服,露出傷口。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突然出現的一片白花花,讓知府大人氣得吹鬍子瞪眼。

不過,他本就有心袒護,轉眼就詢問張異:

“孟家老太爺的事情先放在一邊,孟家人指責你連同李氏,侵吞一千兩銀子可是屬實?”

張異點頭:

“那一千兩銀子,確實在貧道手裡!

我岳母三番幾次受到這些孟氏族人的侵擾,這些人爲了錢,還在我道觀門前潑糞!

大人明鑑!

那幾個婦人雖然如此,但我卻並沒有動手!

這些人說謊慣了,興許是她們偷人被男人拿了,揍了一頓也不一定!”

既然對方能污衊李氏,張異自然也不會跟那些婦人客氣。

一個偷人的黑鍋扣下去,這些人又是急得跳腳。

知府老爺將眼前的一切看在眼中,只是冷笑。

他一拍驚堂木:

“既然你都承認吞了孟家的錢,就給本老爺拿下……”

衙役們衝過去,就要對張異動手。

張異卻怡然不懼,只是反問:

“知府大人,難道你也要知法犯法?”

知府問:

“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張異冷笑:

“貧道也想問問,大人說,那是孟家的錢,是什麼意思?”

“難道不是,李氏並未留下男丁,這孟河的遺產,自然由宗族支配……”

知府大人說得理所當然,其他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張異等的就是他這句話,他繼續冷笑,問:

“大人說的是我大明的國法,還是宗法?”

知府一愣,這不是一樣嗎?

可是他馬上明白了張異話中的陷阱。

如果家裡沒有男丁,這男人留下來的財產由宗族處理,這事司空見慣,並不值得商榷之事。

可是如果真的細糾,這件事符合大明律嗎?

知府的臉色登時變了,這個小道士,果然如傳說中那般難對付?

他將國法與基層的宗族傳統對立起來,分明是要讓知府做個二選一的選擇。

如果他選擇宗法,張異就可以說他藐視國法。

可是如果不支持宗法,這些孟氏族人的訴求,就成爲無源之水。

宗法,是黃泉不下縣的前提下,華夏社會基層自然而然形成的法度。

別說知府,就是皇帝朱元璋本人,也默認過這種行爲。

可是,有些事並不能拿上臺面上來說,如果拿上來,那就很難說得清楚。

張異故意將國法和宗法對立起來,就是要讓知府難看。

國法,宗法!

知府冷哼: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各自皆有道理……”

“可大人,如果國法和家法相悖,又當如何選擇?”

張異指著這些人說:

“孟氏親族,生前不曾照顧孟河半點,我老丈人乃是遇見小道之後,生活纔有改變!

我老丈人出事,這些人不曾挺身而出,只是冷嘲熱諷!

我老丈人屍骨未寒,他們已經琢磨著如何瓜分他留下來的家產!

且,孟家老祖宗,還做出違揹人倫之事!

宗親宗親,宗族本應該相互幫助,才體現出親近!

而不是隻會欺辱弱者,若是如此,要宗族何用?”

張異這番話,引發不小的共鳴。

宗族這種社會關係,其實說白了還是因爲生產力不足形成的。

因爲人無法擺脫羣體生存,所以需要抱團……

而以血脈維繫的宗親,自然成爲可以依賴的對象。

如果人作爲個體可以獨自生存,宗族存在的基礎就土崩瓦解了。

可是張異也明白,在目前的社會中,並不存在這種基礎。

宗族制是一種無奈,但也不能否認許多人因此獲益。

而生存的壓力,讓宗親族老在面對資源分配的時候,他們擁有一部分對族內宗親的財產的分配權。

老孟身死,宗親們覺得收了他的財產再分配乃是天經地義的事。

可是這種前提必須是,宗親處世必須公道才行。

公道二字,最爲難得。

如果宗族族老處世不公,那族內血親不過是他們剝削的對象。

而其實,這種現象不是時有發生,是幾乎每一個宗族內的弱者都多少感受到過這種剝削。

只是他們就算求助於國法,國法也沒有辦法干涉到基層。

張異激起來的,是弱者對於宗族的怨憤。

但對於知府而言,自然感受到不到這種情緒的波動,他是宗族的受益者,未來告老還鄉,他也必然是族內宗親族老。

弱者的呼聲,對他而言非常刺耳。

“貧道想請教大人,哪條國法,允許宗親對孤兒寡母掠奪?”

他將孟氏親族的動作,定義爲掠奪。

應天知府倒吸一口氣,這小傢伙太難對付了。

這一番連消帶打之下,他已經招架不住。

知府正要反駁,他的幕僚卻趕緊上來,在他耳邊說了一句:

“大人,想想海盜案和陛下在浙江的做的事……”

應天知府登時,汗流浹背。

他讓衆人原地待命,卻拉著幕僚走入後堂。

“大人,您可千萬不要中了那個小道長的計,將國法與宗法對立起來!

大人難道看不出來,陛下如今在整頓基層,保不齊這個問題會成爲一個伏筆……

尤其是,陛下放任浙江民變,一直懸而未決!

屬下認爲,大人最好別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知府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幕僚的提醒,確實有幾分道理。

宗法制度雖然已經執行了許多年,大家也都習慣了這套做法。

可如果將它放到和國法一般的高度,對於他而言是十分危險的事。

宮中那位陛下,可不是什麼仁慈的君主。

想要在他手下當官,少不得要步步爲營。

“可如果不給個說法,那外邊的小子,不好對付!”

“大人,要不,算了?

您不過是個四品知府,其實並不需要招惹龍虎山的人!

況且這件事複雜,背後隱約牽扯多方,咱們一個不好,可是要出大事的!

您當初偏要蹚這一趟渾水,是因爲此事孟家佔理!

如果他們這點都做不到,大人您恐怕……

很難維持【公正】。”

公正兩個字,彷彿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在諷刺知府大人。

知府老爺在內堂來回踱步,焦躁不安。

“你可知道,應天知府明年要改制……這是朝中一位大人物無意透露的!”

他突然將話題扯到另外一件事上:

“應天知府,改府尹,三品……”

幕僚一愣,他再看知府大人的表情,似乎明白什麼?

“本官坐在這個應天知府的位置上,本來就已經勉強。

如果從四品到三品,保不齊有人要眼紅!

四品的應天府知府許多人看不上,三品的應天府府尹,可是有許多人盯著!

如果本大人不做出一些事情來,這明年恐怕就坐不穩如今的位置了。”

三品,怎麼也算是朝廷的大員了。

從四品到三品,對於許多人而言就是渡劫,過不去,就一輩子都過不去。

幕僚嘆息,大人果然已經被前程迷失了心智。

“本官如何不知那些孟家人在說謊,他們分明就是見利忘義,那個孟老太爺是不是爲老不尊,本官也不在乎!

甚至,那個李氏有沒有偷人,跟本官也沒有什麼關係!

本官只知道,如果我辦不好這件事,明年的應天府尹,絕對沒有本官的份!”

說到這裡,知府已經算是推心置腹。

他繼續說道:

“如果陛下在應天府,本官也不敢如此胡來,陛下不在,那小子被羣臣所厭棄,加上送上門來的孟氏宗親,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本官若再不拼一拼,就對不住這天賜的機緣了!

只有將李氏的罪定下來,才能定那小子的罪!

可是如果李氏是清白的,你讓本官如何自處?”

知府老爺盯著自己的幕僚,目光炯炯。

“那大人還堅持,因果不沾嗎?”

幕僚想了一下,鼓起勇氣詢問知府大人。

“你有什麼辦法?”

“大人既然想要往前走,就不該瞻前顧後,須知富貴險中求,您既然已經定下目標,手段就不該太過溫柔!

屬下有一策,可讓大人乘風破浪,高歌猛進!”

“什麼策略?”

知府追問,幕僚道:

“大人似乎還沒讓人去搜查清心觀,如果咱們現在去搜查的話,應該能搜到不少好東西!”

他特意在“好東西”上加了重音。

知府大人秒懂:

“那你速去速回,不可節外生枝!

記著,此事以我前程爲重,讓手下人手腳乾淨點!

還有,下手知輕重,此事最好不要驚動上邊!

以免,節外生枝!”

知府想起某位大人物的暗示,此事不能鬧大。

張異本質上,就是一個普通百姓。

打殺一個普通百姓,只要一個小案子就行,可是弄到太多人注視,滿朝文武皆知的話,

說不定還會步了楊憲的後塵!

幕僚會意,轉身離去。

一個時辰後,應天府衙的人帶著證據回來。

“來人呀,將離青陌,李氏還有張異,全部給本官緝拿歸案……”

得了證據的知府老爺,意氣風發。

回到大堂,他開始喊打喊殺。

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14章 從今日起,我爲自己而活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499章 姐姐,兇手一定是張異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183章 朕想出??纯?,道友的情分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85章 這次不用給常府面子了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給他打工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
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429章 錦衣衛的名單,你看我閨女如何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第318章 與錦衣衛的衝突,右相空缺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394章 戰敗的影響,預言戰局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難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24章 救常遇春,你讓我改變歷史進程?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第439章 那場刺殺的真相,黃叔叔的身份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14章 從今日起,我爲自己而活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48章 張家的乖和孔家的壞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威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20章 你敢詛咒朕斷子絕孫?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292章 主意打到皇帝頭上,羊入虎口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499章 姐姐,兇手一定是張異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147章 道觀進賊人,你欠我的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130章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87章 未來的人都玩這麼大嗎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204章 朕真敢爲百姓殺官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146章 得“道”高人,一石二鳥第386章 飲馬富士山,常遇春的新戰場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85章 這次不用給常府面子了第43章 餓狗看糧倉,憑什麼當忠犬?第3章 面見皇帝,天子朱元璋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515章 新生活,皇帝也要給他打工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382章 沐英迴歸,大明二十九侯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铁岭市| 沙湾县| 柘荣县| 信丰县| 合山市| 托里县| 定兴县| 长顺县| 固阳县| 方山县| 元江| 玉山县| 新绛县| 明水县| 花莲市| 广元市| 远安县| 清徐县| 贵阳市| 阳曲县| 武宁县| 长岛县| 鄂伦春自治旗| 喀喇沁旗| 连南| 柳州市| 南部县| 社旗县| 都兰县| 平顶山市| 昌都县| 壶关县| 普兰店市| 甘孜县| 琼结县| 文昌市| 松滋市| 禄劝| 兴安盟|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