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向暖眼睛直直地盯著天花板,懶著四處看。又一次莫名其妙地在陌生的地方醒來。祁向暖心想“凡人常說,生只帶一聲啼,死不掛一絲紗。像我現在這樣渾身不掛一絲紗,想來我肯定是掛了。”這時,房間門開了,進來一羣漂亮的女子,領頭的兩個手裡捧著兩盆梔子花瓣,後面的是玫瑰,再後面的是百合……祁向暖數了數,共有九十九種花。他們徑直繞到牀的後面,似乎裡面還有一個房間。接下來走進了一羣,手裡捧著的應是該藥材,就這樣一波一波,來來回回有一炷香的時間,祁向暖躺在牀上,樂的開了花兒“早知道死了比活著舒服,我就早死他幾年,一次見這麼多漂亮姑娘,還真是頭一回,此生也算圓滿了!”
“二公子,可以沐浴了。”說話的是一位英姿颯爽的女子。祁向暖看著站了滿屋的姑娘,又看了看被子裡的自己“什麼意思?你們這麼多姑娘看著我洗澡?雖然我是一屆死人,可是死人也是有羞恥心的!”這位女子示意其他人下去,自己掀開被子,抱起“不留一紗”的祁向暖。不管懷中人如何掙扎,這女子都渾然不動,直到將祁向暖放進水池裡。才微微躬身,對祁向暖說道“二公子不必驚慌,我叫落櫻,是你的侍衛,即爲主僕,您便無需顧慮男女之別。君子之度,在心不在行。”祁向暖被落櫻這番話驚的一身冷汗,問道“這死後到底是個什麼世界?地位升級了不說,連男女之別都取消了。”
“死後?二公子說笑了,這裡是仙界崑崙山,這間是您的寢殿。”
“寢殿?光澡池就這麼大,想來這寢殿要比我望月涯上整個凡人居還大。你們崑崙山這麼富裕嗎?”
說話間,又進來一羣女子,手裡捧著衣衫,有茶白,黛藍,天青,墨黑,硃紅……等,祁向暖下意識的將身體向水中沉了沉。
“二公子,選一件你喜歡的,落櫻爲您更衣”
祁向暖指了指硃紅色的那件“我自己來就好”落櫻這次倒是乖巧,帶著剛剛進來的一羣女子去門外等候了。祁向暖看著飄滿一池的花草藥喃喃自語“要不是提前說是讓我來沐浴,我肯定會以爲他們要把我燉了!”
沐浴後的祁向暖,感覺神清氣爽。這一池子的藥材花瓣真是沒白放。祁向暖赤著腳,隨意地披散著溼漉漉地頭髮,在自己的寢殿裡閒逛。左找找,右翻翻。居然連一罈酒都沒有找到。祁向暖不禁想起上次妖界不深巷中的人自醉,感嘆道“哎!也不知道我來這裡幾天了,小白肯定想死我了”
“二公子,落櫻幫您束髮吧”
“罷了,束它做甚。不如給我尋壇酒來。”
落櫻微微欠身“二公子,崑崙山禁酒!”祁向暖頗爲驚訝“什麼?你們崑崙山養著一山的漂亮姑娘,確跟我說禁酒!你們…你們…你們玩的是什麼章法?”落櫻沒有答話,只是囑咐祁向暖“二公子若不束髮,切不可出了這不羈殿,崑崙山禁散發,禁衣冠不整”
對於這種禁忌。祁向暖一向是左耳聽,右耳冒,落櫻剛走了片刻的功夫,祁向暖就走出了不羈殿,到花園裡找樂子去了。剛走幾步,就隱隱聽見,不遠處有琴聲傳來,這調調倒有些似曾相識,祁向暖聞聲尋去,不知拐了幾個彎,過了幾座橋,在穿過一條山間窄隙後,看見一開闊的湖面,湖面上一少年正坐在在一隻輕舟上撫琴。祁向暖心裡有些失落,搖搖頭
“果然還是曲似人不同”
就在他轉身要離去時,飄來了一陣酒香。祁向暖忍不住又向船上多看了一眼,那撫琴的少年正舉著一罈酒往肚子裡灌。身旁,還有一罈,看樣子還沒開封。看到這,祁向暖心裡不禁又樂了“哈哈,要啥來啥呀!”祁向暖三步並兩步的小跑過去,招呼也不打,直接上船,拿起旁邊的那壇酒就開喝。一口氣灌了個半飽才停下來,對著彈琴的少年諂媚的笑了笑,說到“人美,曲秒,酒好”說著伸出一隻大拇指,推到少年面前。撫琴少年直直地看著眼前這個一身紅衣不整,散發赤腳一臉笑容的少年,舉起手中的酒罈“在下紫風,幸會”祁向暖也舉起酒罈,稍做猶豫“我麼……她們都叫我二公子”幾巡對飲過後,月已爬上枝頭,兩人相談甚歡,從凡間山色,談到佳人美酒,從修仙問道談到尋歡作樂,還有天上地下古往今來的趣事怪談。你一言我一語,投機的很。祁向暖從來沒遇見過如此興趣相投的道友,只嘆相見恨晚。夜深了,一罈酒也所剩無幾,祁向暖有些微醉,靠在紫風的身上“紫風,你該收網了”
紫風心裡微微不安“什麼?”
祁向暖“你不是在此打魚嗎?”
紫風笑笑“不收,魚兒太可愛了。二公子,您在家可是排行老二?”
祁向暖“不是”
紫風“那二公子的稱呼緣何得來?”
祁向暖隨意的換了個姿勢靠著紫風“她們這麼叫的,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可能他們覺得我有點二吧。嗨,稱呼嘛,無所謂了”
“敢問公子何名?”
“祁向暖…暖…暖…”暖還沒說完,祁向暖就趴在紫風懷裡睡去了。
紫風看著懷裡的祁向暖,朝著岸邊打了一個響指。一黑衣男子馬上出現在小船之上。
“小公子,今日酒飲的太過,您可安好”
紫風“無事,我已偷偷將酒力化去大半。格桑,將二公子送回不羈殿吧。”
翌日,祁向暖被一團嘈雜之聲吵醒。落櫻來報,仙尊在用傳音臺給六道下邀貼,邀請六道參加七日後的冊封大典。
“冊封大典?誰?封什麼?要搞的如此隆重。”
“是您,仙尊剛剛尋回失散多年的二兒子,自然要昭告天下”
祁向暖從牀上一躍而起,怒道“什麼意思?他說是我爹就是我爹,經過別人同意了麼,就隨便認別人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