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父母的,只告訴他們自己在米國還有懷孕了,沒告訴他們自己現在有好大的產業,然後林梅的父母說:你在米國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於是就跟她要更多的錢,她父母除了要錢之外竟然沒有對她表示一點關心。這樣的父母也真是夠了,林梅算是傷透了心,以至於現在林梅想起媽這個字眼的時候想起的就是王愛紅。 當然給小孩子準備的東西還有小褥子。也是用純棉的。 其實做這個有點早,張東海見媽媽對孫子這麼上心,就告訴她:“我還有一個兒子呢,比林梅肚子裡的要大一點。在趙巧珍的肚子裡。” 原本張東海以爲王愛紅會很高興呢,王愛紅知道了之後而是甩了張東海一巴掌:“孽障!你這樣做,對得起她們兩個嗎?” 王愛紅雖然很生氣,但是也開始給趙巧珍肚子裡的做棉衣服了。她又能怎麼樣,都是自己的親孫子。在生氣之後王愛紅心裡面也是有點竊喜的:“老天爺啊,我竟然有兩個孫子了。” 趙巧珍的孩子有更好的衣服,都是張東海大師級的手藝親手做的。不過王愛紅做的和張東海做的意義不一樣,王愛紅做的代表著來自奶奶的愛,代表著王愛紅接受了這個孩子。 不同的人對於幸福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張家村的老男人們選擇了裝13來獲取幸福感,女人們選擇了給子女和老公一些關愛來獲取幸福感。 張東海用學習來獲取幸福感。 每天都有網購來的新書,在圖書館裡面,左手一頁頁的翻著書,右手握著一支筆,放在一打稿紙上。 纔看書的時候,張東海一句話就能引來一堆的腦洞和聯想,但是看書看的足夠多之後,往往一頁書也就能寫出幾句話來,不過看問題更準確了。張東海在進步。 每一本書都蘊含著作者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路。所以說一本書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看書多了,對人的瞭解也就多了。 瞭解的人越多,就越能識人,能識人的人,就比較容易成功。就像漢高祖劉邦,能識人,能將將。 所以尹笑笑將田之珩和郭家寶帶到張東海的圖書館的時候,張東海一眼就看出來,田子珩這個人可以大用,重情有才,這樣的人才是老闆們最喜歡的人才。 尹笑笑說的條件,張東海全部答應。錢算什麼?只要留住的人才,錢以後會有的是。 有人來自然就不能再看書了,張東海抱著程小龍,尹笑笑帶著郭家寶和田之珩四個人在張家村亂逛。
“老闆,謝謝您的賞識,我能給您提個建議嗎?”田之珩說道。 “嗯,你說說看。”張東海說道。 “老闆你看大量的牛糞僅僅當肥料有點浪費了,還有那個山珍海味加工廠,生產出大量的毛栗子的外殼,還有核桃的外殼,花生殼等等,這些東西我見都是燒了成草木灰做肥料了,太浪費了。”田之珩說道。 “嗯,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張東海問道。 “這些東西其實可以做菌基培養木耳香菇甚至靈芝等菌類。”田之珩說道。 “你還會養菌類?”張東海問道。 “我不會,但是我會培養菌種,這屬於生物科技範疇。我想選這個作爲我實驗室的第一個課題項目,然後招幾個農學院的學生一起研究養菌類。等到我們做成了之後,可以賣菌基和菌種給附近的村民,讓他們給我們種菌類,我們包回收。就能和周圍的村莊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村民可以得到實惠,我們可以賺到錢,官面上他們也能得到政績,這種政績還是大家最喜歡的那種,讓官面上的人高興,以後我們辦事就會很方便。”田之珩說道。 張東海一聽眼睛瞪的大大的:“人才啊!我之前怎麼就沒有想到呢。你這個提議很好,你這個項目我通過了,說吧你需要多少錢?” “實驗器材比較花錢,我晚上回去核算一下列個清單,看看再申請多少錢合適。”田子珩說道。 張東海對田之珩越來越滿意了,你看看,這辦事穩重的。 如果是其他人,早就獅子大開口胡要錢了。實驗能不能成功,自己先往自己的腰包裡放一些再說。 “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嗎?一併提出來啊。”張東海一臉期盼的說道。 “果樹每年要剪下來好多的樹枝,也都可以做菌基。”田子珩說道。 “嗯,繼續。”張東海說道。 “農作物秸稈也可的。”田子珩說道。 “嗯,繼續。”張東海說道。 “菌基也不會浪費掉,可以用來燒鍋爐。有種專門燒碎屑的鍋爐。這樣子就可以做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如果我們的菌基夠多,甚至能用來發電。”田子珩說道。 “嗯,繼續。”張東海說道。 “呃!沒了,暫時就能想到這麼多。”田子珩說道。 送走田子珩和郭家寶,張東海對尹笑笑說道:“招的這兩個人不錯。繼續招人。最好能都是這樣子的人。” “好,不過這樣子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啊。我盡力。”尹笑笑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