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章 分道揚鑣

看完了張安樂的回信,張之江非常高興,他其實從一開始就不贊同馮玉祥反奉。只是國民軍中馮玉祥就像是個皇帝,擁有絕對的權(quán)利,犯了錯的將領(lǐng)都得下跪受罰。張之江和馮玉祥搭檔這麼些年,也看出他是什麼人,所以只執(zhí)行不發(fā)表意見。

現(xiàn)在事情搞砸了,他一拍屁股走了。現(xiàn)在把這個爛攤子交給自己,四周的勢力全得罪光了,如果拼死抵抗只有死路一條。

他在山西被閻錫山關(guān)著的時候就與李鳴鐘討論過這個問題,兩人分析了一下現(xiàn)在局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投奔北方的幾個勢力。二是與南方的國民黨合作,一南一北相呼應。

原來馮玉祥的打算是後者,但是南方的國民黨一直在內(nèi)鬥,哪怕是胡漢民出了國還是在鬥。再說遠水也解不了近渴,更何況蔣中正也一直在北伐還是不北伐之間徘徊,他一直在等國民軍和北方軍閥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跳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吳佩孚和張作霖又都不接納他們,他果斷的找上了張安樂,張安樂同意了,現(xiàn)在最起碼有一部分兄弟可以暫時不用再打仗了。

反奉之前國民軍一共十二個師,將近20萬人,反奉前夕,增編六個師,兵力達到30萬。30萬有多少人願意跟自己走,又會有多少人會被裁掉,他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但是馬上就會有答案了。

“總司令,大家都到齊了。”張之江的副官過來說道。

張之江走進會議室,那裡十八步兵師、兩個騎兵旅的長官一個不拉。五虎上將,十三太保再加上楊虎城、李虎臣一共二十個人蔘加這次會議。

張之江並沒有坐到最上首的位置,而是坐到了自己平常坐的位置。

“討逆之初,我們南有吳佩孚、孫傳芳作爲盟友,北有李景林和郭鬆齡、閻錫山互爲犄角。短短兩月,郭鬆齡兵敗,閻錫山投降,李景林、吳佩孚倒戈只剩我們國民軍苦苦支撐。我軍三十萬將士,逆軍百萬之衆(zhòng)。總司令下野之前,將國民軍的重擔託付給我,讓我無論如何保住國民軍的火種。”說到這裡張之江環(huán)顧了一下大家有的人認真的聽著,有的人在那裡和旁人竊竊私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我自知才思短淺,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目的就是討論我國民軍何去何從。現(xiàn)在看來我們還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繼續(xù)抵抗,剛纔已經(jīng)說了,我軍三十萬將士,逆軍百萬之衆(zhòng),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還有一個就是和談,但是大家都知道,吳佩孚非要我們放下武器繳械才能談。我們是和談而不是投降,怎麼可能繳械!張作霖也不願意接受我們,前日我與曉東商量給西北軍張安樂去了一封信。他回信同意我們歸附西北軍,但是要我們撤出直隸和熱河。”

“直隸和熱河是你們打下來的,我和曉東都沒有參與,所以我不敢替你們做主,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要討論究竟要怎麼做。好了我說到這裡,下面大家發(fā)言吧。”張之江把當前的形式分析了一下,然後就坐在那裡不說話。

“我覺得歸附西北軍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最先開口的是總參謀長石敬亭“不管是吳佩孚還是張作霖和我們都有深仇大恨,唯有張安樂和我們沒有什麼糾紛。更何況他不要我們繳械。”

“繳械是不用,但是裁軍就少不了吧。”劉鬱芬接著說道“看看閻錫山,十七個師直接裁掉了十四個,還剩三個師。我們十八個師剩幾個?三個?五個?現(xiàn)在大家都是師長,軍長,轉(zhuǎn)眼成了旅長,團長,誰幹,你幹麼?”

劉鬱芬現(xiàn)在是北平警備司令,要他放棄門都沒有。

“劉軍長說的沒錯,咱們現(xiàn)在討論是戰(zhàn)是和,主要就是爲了保存實力。要是真和閻錫山一樣,十幾個師裁撤只剩三個四個的,那還不如打呢。”劉鬱芬的手下孫良誠等劉鬱芬一說完,立刻跟上。

“我也不同意裁軍,還有直隸和熱河都是兄弟們拼死拼活打下來的,你說撤就撤,兄弟們的血白流了!”已經(jīng)擔任了熱河都統(tǒng)的鹿鍾麟一聽說要裁軍,撤出熱河怎麼會同意。

“我同意鹿軍長的觀點,直隸和熱河是兄弟們拼死拼活打下來的,不能說撤就撤。”直隸督軍宋哲元也不同撤軍。

“那好大家舉手看一下,同意歸附西北軍的舉手。”張之江沒讓其餘的人再多說話,他知道現(xiàn)在就這兩條路,說完他自己把手舉了起來。

李鳴鐘、孫連仲、樑冠英、石敬亭、張自忠、馮治安、吉鴻昌、楊虎城和李虎臣舉起了手,再加上張之江正好十個人。

“那支持劉軍長意見的呢?”張之江開口問道。

劉鬱芬、鹿鍾麟、宋哲元、韓復榘、石友三、劉汝明、孫良誠、鄭大章、孫維璽和佟麟閣舉起了手。也是十個人,正好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咱們是回去考慮考慮下午再決定還是……”

張之江的話還沒說完,鹿鍾麟開口了。

“我看也不用考慮了,咱們各幹各的吧,總司令帶著部隊留在河南,我和宋軍長一個守熱河,一個守直隸。萬一我們敗了,將來還能投靠總司令。”

看來他們早就商量好了,其實這個情況也太正常了,馮玉祥派張之江和李鳴鐘去山西,派宋哲元和鹿鍾麟一個打北平,一個打天津。拿下北平之後,讓鹿鍾麟去了熱河,劉鬱芬?guī)е约旱膬蓚€師去了北平。這樣一來十八個師留了七個在河南,再加上張之江和李鳴鐘的兩個師,正好九個師。令張之江沒有想到的是,楊虎城和李虎臣居然願意回來,而孫維璽和石友三居然不願意留在河南,這樣也好。九個師編成三個師,比十八師個師編成三個師要容易的多。

拿定主意之後,張之江向李鳴鐘和石敬亭望去,兩人都點了點頭。

“那好,就按鹿軍長說的辦,我們這九個師留在河南歸附西北軍,你們9個師在直隸和熱河。大家自求多福,各安天命吧。好了散會!”

“沒有想到楊虎城和李虎臣也要歸附西北軍。”一散了會,張之江和石敬亭、李鳴鐘去了張之江的辦公室。

“他們雖然都是副軍長,可是鹿鍾麟和宋哲元並不信任他們,畢竟他們不像我們是一直跟著總司令的人。反倒是石友三,這小子不一直是你的手下麼?”石敬亭能理解楊虎城和李虎臣,卻不理解石友三。

“這小子,估計鹿鍾麟給他什麼好處了吧,他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李鳴鐘一聽說石友三,撇了撇嘴道。

“這樣也好,咱們九個師整編的話,裁軍還容易一些,只是不知道西北軍給我們幾個師的編制。”張之江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個問題,誰都想自己手下多一些力量。

“前天我看西北區(qū)的新年致辭,要把部隊擴充到二十五個師。他們現(xiàn)在有二十個師,還有一個裝甲師,能給咱們的也就是三個師的編制。”這種事情一猜就能猜到,石敬亭根本不用考慮就能知道答案。

“三個師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咱們部隊之前才幾萬人,後來十幾萬一下子擴充到30萬。部隊人數(shù)是上去了,可是我們裝備不足,部隊人員素質(zhì)也參差不齊,能有多少戰(zhàn)鬥力。現(xiàn)在給我們?nèi)齻€師的編制,按照西北軍的編制,我們能留下4萬人,這樣留下的倒也都是精銳部隊。一個河南省樣四萬部隊還是比較輕鬆地。”李鳴鐘有點期望裁軍之後的情況了。

“你確定不當師長了?”張之江問道。

“厭倦了,我決定棄武從政,如果是三個師的話,你們倆再加上楊虎城、或者李虎臣正好三個師長,只是這些當慣了師長的人,再當團長不知道會不會犯彆扭。”

“彆扭總比打了敗仗沒了命強。”

“你們看看,總司令才走沒兩天,就迫不及待的想分家。我看他讓閻錫山抓去指不定給了什麼好處。”宋哲元不滿的說道。

“哼,算了,不管他們,咱們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總不能拱手讓人。我看他們是被嚇到了,也不想想郭鬆齡幾萬部隊就能打得張作霖差點跑去避難,咱們30萬部隊怕什麼。”鹿鍾麟冷哼一聲,不過嘴上雖然這麼說,可是心裡還是有些犯嘀咕,大家都知道郭鬆齡是栽在了日本人手裡。上次日本人會插手,這次也難保他們不插手。

“我看要不咱們就和南方國民政府合作,咱們宣佈服從國民政府的領(lǐng)導,推翻現(xiàn)任政府就是,反正現(xiàn)在北平就在咱們手裡。”劉鬱芬的膽子更肥。

“這倒不失爲一個好主意,這麼做就算是響應他們最近一直在宣傳的北伐。”鹿鍾麟聽了劉鬱芬的提議動心了。

一月六日,張之江發(fā)表通電,自己與九位國民軍將領(lǐng)一共回師河南,服從北京政府,同時加入西北軍。

同一天鹿鍾麟、宋哲元、劉鬱芬三人聯(lián)合發(fā)表通電,他們?nèi)齻€軍接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領(lǐng)導。

國民軍戰(zhàn)前分裂,大跌所有人的眼鏡。

第2章 思維覺醒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0章 蘇聯(lián)斷交第25章 收回租界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6章 鷹擊長空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章 聲東擊西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52章 再戰(zhàn)平型關(guān)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45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飛機下線第70章 戰(zhàn)事又起第4章 調(diào)虎離山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80章 三足鼎立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3章 初見張學良第40章 血戰(zhàn)馬家軍(上)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15章 蒙古督軍第5章 父子對話第46章 角色轉(zhuǎn)變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35章 段府宴會第56章 英國想結(jié)盟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1章 和蘇聯(lián)合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5章 善後會議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7章 到達美國第80章 三足鼎立第4章 系統(tǒng)啓動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0章 猛虎下山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2章 矛盾初顯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5章 回家第65章 分道揚鑣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76張 捉賊給賊第18章 蘇聯(lián)撤軍第16章 到達蒙古第49章 西北發(fā)展規(guī)劃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5章 父子對話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章 系統(tǒng)啓動第64章 新年大禮第49章 西北發(fā)展規(guī)劃第7章 到達美國第31章 勝算幾何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19章 兵諫第43章 日本干涉第30章 蘇聯(lián)斷交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1章 各位領(lǐng)導都很忙第3章 初見張學良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28章 又見任務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45章 各方反應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68章 我們不服第35章 段府宴會第18章 蘇聯(lián)撤軍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37章 再戰(zhàn)福建第51章 最後一戰(zhàn)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fā)的戰(zhàn)爭
第2章 思維覺醒第35章 段府宴會第26章 新渤海艦隊第30章 蘇聯(lián)斷交第25章 收回租界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6章 鷹擊長空第26章 都在糊弄第3章 聲東擊西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39章 攻克南京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2章 重創(chuàng)阿穆爾河艦隊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46章 善後會議召開第52章 再戰(zhàn)平型關(guān)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45章 各方反應第55章 飛機下線第70章 戰(zhàn)事又起第4章 調(diào)虎離山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80章 三足鼎立第12章 徐志摩誇我是大才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3章 初見張學良第40章 血戰(zhàn)馬家軍(上)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15章 蒙古督軍第5章 父子對話第46章 角色轉(zhuǎn)變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35章 段府宴會第56章 英國想結(jié)盟第14章 孫傳芳求見第31章 北京政變第21章 和蘇聯(lián)合作第46章 政治局會議第5章 善後會議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0章 英國考察團到來第7章 到達美國第80章 三足鼎立第4章 系統(tǒng)啓動第1章 玩遊戲也穿越!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40章 猛虎下山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2章 矛盾初顯第44章 西北軍整編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5章 回家第65章 分道揚鑣第41章 李景林倒戈第76張 捉賊給賊第18章 蘇聯(lián)撤軍第16章 到達蒙古第49章 西北發(fā)展規(guī)劃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5章 父子對話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章 系統(tǒng)啓動第64章 新年大禮第49章 西北發(fā)展規(guī)劃第7章 到達美國第31章 勝算幾何第2章 《哈爾濱條約》第19章 兵諫第43章 日本干涉第30章 蘇聯(lián)斷交第27章 攻克朝陽縣城第1章 各位領(lǐng)導都很忙第3章 初見張學良第5章 路有凍死骨第28章 又見任務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18章 一人一杯喝多了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45章 各方反應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68章 我們不服第35章 段府宴會第18章 蘇聯(lián)撤軍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37章 再戰(zhàn)福建第51章 最後一戰(zhàn)第44章 全線突破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fā)的戰(zhàn)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临夏县| 新宁县| 扶绥县| 理塘县| 永嘉县| 漳州市| 三明市| 肇州县| 社会| 叙永县| 黎川县| 班玛县| 象州县| 镇巴县| 洪湖市| 洮南市| 缙云县| 屏东市| 安阳市| 揭阳市| 延川县| 长春市| 砀山县| 武城县| 揭东县| 舞阳县| 浦县| 米林县| 清苑县| 蒙阴县| 崇左市| 东台市| 霍州市| 乌拉特前旗| 嘉禾县| 清丰县| 滕州市| 友谊县| 定边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