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5章 阿彌陀佛

“大夥飢腸轆轆,去找吃的去了。”有人小聲回答道。

“放肆!不是讓你們在這等著嗎?”卓言惱火道:“把雜家話當耳旁風了?”

場中兵士們無限委屈道:“公公,我們可是老老實實待在這兒的,怎麼反倒罵起我們來了?”“就是,早知這樣,我們也去找吃的了,還省得捱罵。”

“一羣沒規矩的丘八!”卓言氣急敗壞道:“快把他們給雜家找回來去!我有話要講!”

風漸漸小了。雨也漸漸停了,淅淅瀝瀝下著,將寧靜還給了夜晚。

過了好半晌,兵士們才陸陸續續回來,看到攏著手、滿面寒霜的卓公公,一個個打著飽嗝、拎著大包小包的兵士趕緊低頭歸隊,一聲都不敢吭。

待所有人都到齊,卓太監陰測測道:“方纔還有沒有外人進院子?”

一個領頭的小聲道:“按公公吩咐,俺們鎖了前後門,一個都沒放進來。”

“很好。”微微點頭,卓太監輕聲道:“先知會你們一聲,聖躬安。”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這省公安是個啥意思。

老太監只好降低層次道:“陛下安好。”

衆人這下明白了,齊聲歡呼起來。

卓太監靜靜的等著,等他們安靜下來,才淡淡道:“在場的四十二個,雜家都知道名字。”

“勞公公記掛!”“公公好記性……”以爲要論功行賞,衆人著實歡喜的緊。

“你們都是救駕的功臣。”不出所料,卓太監皮笑肉不笑道:“回國之後重重有賞,雖然具體還要陛下裁斷,但世襲個百戶食邑是沒問題的。”這足以使這羣大兵變成富足的小地主,衆人頓時忠心高漲。

誰知卓言話鋒一轉。冷冰冰道:“但是有言在先,你們須得把今晚的所見所聞爛在肚子裡。只要傳出一個字,對不起。四十二位黃泉路上作伴吧。”說完轉身而去。只留下一句:“哦,還有你們的家人一道。”

兵士們被他連哄帶嚇唬,登時連話都不敢說……好半天才有人想起把包袱打開,將裡面的燒雞烤鴨炸魚烙餅。分給沒吃飯地袍澤。一邊分還笑罵道:“這劉守備還真是個大戶,廚房裡什麼都有啊……”

回到內院,見六殿下仍枯坐門前,卓太監輕聲問道:“陛下宣了嗎?”

搖搖頭,秦小聲道:“沒有。一直聽著呢。都沒動靜。”一陣發泄之後,他安靜了許多,似乎還有些長進。

卓言剛要說話,卻聽見門內一個低沉的聲音道:“都進來吧。”

兩人神色一凜,卓言做了個請的姿勢,秦趕緊起身整整衣服,輕輕推門進去。太監也跟著進去,轉身關上了門。

還沒回身,他便聽到六殿下短促而壓抑地噗嗤笑聲。雖然極爲細微。但他仍然聽地十分清楚,心中不快道:這位爺怎麼如此不懂規矩?便擡頭望向陛下……

這一看不要緊。差點把眼珠子瞪掉了!

只見一個身穿褐色僧衣,外披紅色袈裟的老和尚,正閉目盤腿坐在牀上,手中還捏著串念珠,看上去像模像樣,頗有些有道高僧的風範。

秦歪頭看他一眼,意思是:知道我笑什麼了?大變活人啊!

卓言也是一陣陣想笑,但他畢竟年紀大、涵養深,還勉強能忍住。兩人交換下顏色,心道:陛下莫非受刺激過大,失心瘋了?不知道皇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好一齊低著頭不吭聲。

“方纔一陣閃電你們都聽到了嗎?”昭武帝地聲音平淡如水,彷彿沒看到兩人怪異的表情……也對,人家一直是閉著眼的。

“聽到了,陛下。”兩人恭聲回答道。

“那是玉帝對朕降下的旨意。”昭武帝蒼聲道:“天父說:有大難。

雖說此時人都迷信,但那僅限於下層人士,對於秦卓太監這種高高在上的階層來說,一切怪力亂神都是拿來鞏固統治地工具罷了。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承認自己不信,反而看上去比誰都虔誠。

兩人齊齊跪倒,恭聲道:“玉帝所言高深,唯有陛下可知。”

對他們上道很滿意,但穿著袈裟地昭武帝十分入戲,語氣沉痛的解釋道:“天父他老人的意思是,我大秦有大難,不僅幾十萬深入敵境的部隊要全軍覆沒,就連國內也要生靈塗炭,首都淪陷,亡國只在須臾之間。”

兩人趕緊擺出一副驚惶的表情,連聲道:“敢問陛下,玉帝可賜下解救之道?”

昭武帝沉默片刻,方緩緩頷首道:“有。”

“請陛下賜教,我等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要消弭此等彌天大難!”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每個人都演的無比認真。這也算是上層人士的潛規則吧。

“天父說我大秦必須橫屍百萬……”面色沉痛的皇帝陛下大喘氣道:“除非……”

微微張開眼,見兩人都屏住呼吸,一副憂心如焚的樣子,昭武帝才滿意地點點頭,緩緩道:“除非大秦之主以一身承擔,方能爲百萬軍民免禍。”說著把眼睜大,一字一句道:“朕乃大秦之主,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樣子讓人感動無比。

卓言渾身一顫,膝行上前。一臉驚恐的表情十分逼真,叩首如搗蒜道:“萬萬不可啊!陛下!你一人身系大秦安危,怎能不愛惜自己呢?”秦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號道:“父皇啊,讓兒臣代替您吧……”一不留神,便把真心話說出來了。

昭武帝心道:這話怎麼聽著這麼彆扭?也只能往好處理解,把這話當成替父受過的意思。使勁欣慰的笑笑,一臉慈祥道:“你的孝心可嘉。但此事只能朕一人承擔,其餘人是不能替代的。”

說著宣一聲佛號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時除了哽咽,卓言和秦再想不出更恰當的行爲。

“天父引九天真火進入朕的身體。每日晨昏兩次焚燒朕地五內。如是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放得解脫。”昭武帝的表情慷而慨之,著實讓人欽佩無比。

這就得三千來年啊,看來是非萬歲爺莫屬了。俺們這些凡夫俗子就是想替都替不了啊!兩人淚眼朦朧,一抽一抽的聽皇帝繼續胡說八道:“朕已經接受天父剃度,削髮爲僧,在這期間清心寡慾、持戒修行、爲天下蒼生祈福、爲我大秦消災!”

“陛下仁慈……”兩人五體投地,高聲唱誦道:“我等願爲陛下護法!”意思是認可了皇帝地說法。並表示會幫著他一道糊弄人。

卓言和秦都是有見地地。當看到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居然被陛下一番裝神弄鬼的糊弄過去,對皇帝陛下的佩服簡直如黃河之水一般,滔滔不絕。

這法子好啊,不僅解釋了光頭地來由,還能掙個爲民剃度的好名聲,

甚至連以後露出紋身都可以說是修行的結果,絕對稱得上是一箭數雕、一石數鳥!

對皇帝陛下搞出這套說辭,他們也是真心歡迎的。不說回國以後便是救駕護駕的功臣這種後話。單說現在戰俘們地軍心急需凝聚、鬥志繼續點燃,非得靠一個光輝照人地陛下才成……哪怕是已經變成和尚的皇帝。

而不是那個藝術品一般的裸男。

既然認可了陛下的方案。兩人就得幫著找找毛病,出謀完善一下……

“父皇,孩兒有個問題,不知當講不當講?”年輕人反應快,秦已經看出問題來了。

“這裡只有你我三人,絕不會傳到第四人耳中,”昭武帝半是寬慰半是警告道:“所以在此但講無妨。”

得到皇帝的許可,秦便不再客氣,一掌見血道:“玉帝不是咱們東方的天帝嗎?怎麼會讓父皇拜在西方阿彌陀佛的門下呢?”這話還是委婉了,若是絲毫不加修飾便是……玉帝可是道教中的人物,怎能剃度您老當當和尚呢?要當也得是道士吧?

倉促之間,能克服心靈的傷痛,想出這麼個轍,已經是不容易了,有漏洞總是難免地。昭武帝尋思一會,斟酌道:“這個問題……不難理解。朕乃天子,便是天庭地太子,行刑的神仙難免會不忍下手,給天父落下個徇私地污名,那不就成了朕的罪過?”

昭武帝也佩服自己著實能掰,胸有成竹的接著道:“做兒子的必須維護父親的名譽;做臣子的必須幫君主遠離誹謗!所以朕主動要求拜在西方佛祖門下,跟著阿彌陀佛在世修行,爾等可明白了?”不止是解釋,還有告誡兩人的成分在裡面。

雖然有點繞,但好歹也是個說法,秦點頭道:“兒臣明白了,定然向父皇學習。”

按下葫蘆浮起瓢,秦剛住嘴,卓言又小聲道:“陛下,爲何剃度還要眉毛鬍子都剃掉?”

這不是難爲我嗎?昭武帝暗歎道,面上卻微笑道:“這是六根清淨大宏願,斬斷一切煩惱絲的意思,你懂了嗎?”卓言點點頭,表示服了。

“那以後兒臣該如何稱呼父皇?”秦輕聲道:“還是一切照舊嗎?兒臣可聽說高僧都是斬斷俗世塵緣的。”

這孩子事兒真多。昭武帝暗罵一聲,寶相莊嚴道:“佛祖已經爲朕摩頂加持,並賜法號昭武上仙禪師,你等稱呼朕法師便可。”

兩人點點頭,恭聲道:“法師。”昭武帝點點頭,算是認可了。

卓言又道:“那陛下的自稱是否應該改爲貧僧或者老衲更恰當?”

“朕……哦,貧僧聽你的就是。”一不用朕之後,昭武禪師的氣勢頓時大減。

“父皇,呃。法師,兒臣看著廟裡的大師頭上都有戒疤,”兩人提意見上癮。竟然開始琢磨著給皇帝腦袋上點香疤了。

“放肆!”昭武禪師終於忍無可忍。狹長的雙目微微瞇起道:“就當貧僧受戒在心吧。”沒有眉毛之後,光頭的皇帝和尚,看上去兇悍了很多,嚇得兩人趕緊磕頭請罪。“起來吧。”昭武禪師淡淡道:“還有沒有要問的?”見兩人搖頭。他坐正身子道:“那好,朕來問。”

“陛下請講。”兩人齊聲道。

“這離著大名府多遠?”昭武帝輕聲問道。

“來前老奴記著路,大概二百五十里。”卓言小聲道。

“那大名府的大軍,最快多長時間到這裡?”昭武帝瞇眼垂詢道。

“這邊報過去就得一天,那邊大軍準備起來。怎麼也得兩天。路上怎麼也得再耽誤個五天。”卓言胸有成竹道:“八天之內應該不會有大軍出現,我們要面對地,不過是夏津縣城裡的三千齊兵。”

“最近的農場在哪裡?”昭武禪師沉聲問呢:“有沒有抓到俘虜?審問一下,齊國軍墾地農場都在什麼地方?”

“陛下要解救我們地戰俘?”卓言輕聲問道。

“他們都是因爲朕而被俘的,貧僧有義務把他們解救出來。”昭武禪師面色堅毅道:“而且我們的人數不夠,若不採用這種法子,連那三千人也對付不了。”

“老奴這就下去看看。”見陛下主意已定,卓言不復多言,開始抓緊操持起來:“可別讓他們都給宰了。”說完便起身告退。屋裡只剩下昭武禪師和秦父子兩人。氣氛卻並不比方纔融洽……

昭武帝一雙眼睛閃著幽幽的光。毒蛇一般盯著自己地兒子,把秦看的渾身不自在。

剛要找個由頭躲開。卻聽皇帝淡淡道:“很好笑嗎?”

秦被皇帝問蒙了,使勁搖頭道:“不知父皇說的什麼?”

“朕還不知道你笑的是什麼呢?”昭武禪師勃然作色,沒了頭髮的遮掩,額頭青筋畢露,突突直跳,咬牙切齒道:“看見君父落難,你很開心是不是?”

秦心中咯噔一聲,暗叫道:原來如此。不由瞠目結舌,不知道從何解釋。

昭武禪師還真沒冤枉秦,也許是從小受壓抑太重,以至於使他地人格也發生了扭曲……自從看到自己地親爹那番慘樣,秦就爽斃了,雖然不是他親手所爲,但依舊讓他快感如潮。

也許卓言看了也很爽,但老傢伙城府深,能把心情表情都藏起來,讓精明如昭武帝都猜不透,自然也不會引起皇帝的不快……開玩笑呢,別看陛下裝著挺淡定的,但心裡還不知藏了多少怒火呢?卓言這種老滑頭怎能觸黴頭呢?還是留給年輕人慢慢享受吧。

因此所有的責任都成了秦的,包括讓心靈受創的昭武帝,發泄胸中憤恨的責任。

“過來。”皇帝陛下冷冰冰道。秦趕緊膝行上前,迎接他的卻是昭武禪師的大嘴巴子。

啪地一聲,十分響亮!打得秦半邊臉頓時紅了。

“自己掌嘴二百。”皇帝陛下面無表情地下令道:“若是再犯,朕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秦汗如漿下,面色如金紙一般難看,卻仍然一下下地執行著皇帝的命令,沒有一絲折扣。臺票

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11章 情書第552章 東狩的皇帝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219章 王爺,要不您跳河吧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623章 灰黑色的回憶(上)第524章 大好人秦雷第560章 圍城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493章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第491章 馬大帥第413章 城,所以盛民也第6章 會少卿秦雷問計 質子府皇子話別第193章 烏雲抽風第159章 三缺一第417章 第十八條軍規第55章 紅塵易勘道難悟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516章 兩場軍議第669章 追亡逐北第654章 老鼠會?第188章 小太尉第582章 函谷關第144章 愉快的旅途 難得的消遣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289章 慰舊臣秦雷解心結 鬥楹聯館陶考布衣第349章 穿牆而過很受傷第157章 四大家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強推了說兩句第425章 大事件第493章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第504章 去京山城喝喜酒第145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528章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第313章 二則一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315章 身披麻袋 頭頂鍋蓋第517章 銜枚第200章 我們的王爺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著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592章 對壘者,對著壘也!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305章 陽謀論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89章 兵圍神京城第547章 生或死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657章 規模第328章 倪巴倪大爺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533章 不見鬼子不掛弦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418章 打馬歸營第496章 最後的時光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第175章 爲捍衛什長的榮譽而戰請假條第686章 大決戰(下)第481章 軍演?第310章 白菜白菜第647章 告狀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38章 見母妃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529章 反間計與苦肉計第364章 京都變奏曲之匕現第81章 弓對騎第253章 吃三驚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577章 坑和坑第74章 孤零零的寶劍第585章 沒有最無賴,只有更無賴!第544章 風!大風!好大的風!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270章 隆郡王妙計安麾下 張諫之巧設連環扣第647章 告狀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659章 鏖戰(上)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
第41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11章 情書第552章 東狩的皇帝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407章 富易妻、貴易友第219章 王爺,要不您跳河吧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536章 雙手劈開生死路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623章 灰黑色的回憶(上)第524章 大好人秦雷第560章 圍城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493章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第491章 馬大帥第413章 城,所以盛民也第6章 會少卿秦雷問計 質子府皇子話別第193章 烏雲抽風第159章 三缺一第417章 第十八條軍規第55章 紅塵易勘道難悟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516章 兩場軍議第669章 追亡逐北第654章 老鼠會?第188章 小太尉第582章 函谷關第144章 愉快的旅途 難得的消遣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289章 慰舊臣秦雷解心結 鬥楹聯館陶考布衣第349章 穿牆而過很受傷第157章 四大家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強推了說兩句第425章 大事件第493章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第504章 去京山城喝喜酒第145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528章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第313章 二則一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315章 身披麻袋 頭頂鍋蓋第517章 銜枚第200章 我們的王爺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著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592章 對壘者,對著壘也!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305章 陽謀論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89章 兵圍神京城第547章 生或死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657章 規模第328章 倪巴倪大爺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533章 不見鬼子不掛弦第344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223章 爲理想而犧牲的王爺第418章 打馬歸營第496章 最後的時光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第175章 爲捍衛什長的榮譽而戰請假條第686章 大決戰(下)第481章 軍演?第310章 白菜白菜第647章 告狀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38章 見母妃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529章 反間計與苦肉計第364章 京都變奏曲之匕現第81章 弓對騎第253章 吃三驚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475章 憤青過年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577章 坑和坑第74章 孤零零的寶劍第585章 沒有最無賴,只有更無賴!第544章 風!大風!好大的風!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507章 戰爭的陰雲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270章 隆郡王妙計安麾下 張諫之巧設連環扣第647章 告狀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659章 鏖戰(上)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嘉义市| 崇信县| 封开县| 西和县| 香港 | 彩票| 宿州市| 洛南县| 盐城市| 铁岭市| 得荣县| 绿春县| 克拉玛依市| 志丹县| 隆子县| 黄石市| 闽侯县| 崇明县| 托克托县| 尼勒克县| 武威市| 荔浦县| 泰顺县| 吉木萨尔县| 凤冈县| 固始县| 张家口市| 山阳县| 同江市| 屏东市| 舞阳县| 台东县| 乌拉特前旗| 普洱| 驻马店市| 荥经县| 客服| 连江县| 上犹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