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

嗡的一聲,朝堂上頓時開了鍋,官員們面面相覷,難掩心中的驚駭。不是因爲案件本身,那不值一哂——簡郡王的死活與他們有何干系,而是因爲蘊含在縱火兇殺中的那種簡單暴戾,讓他們感受到了赤裸裸的威脅。

頓時,無數(shù)畏懼的、疑惑的、甚至是憤怒的目光,匯聚到御階之下、那位坐著錦墩的年青王爺身上。千百年來的潛規(guī)則,官場上的事,應(yīng)該用官場上的辦法解決,而不是暴徒一般打打殺殺,否則官場就變成屠場了!對於這種不守規(guī)矩的暴行,手無寸鐵的文官們本能的反感異常,對這位在南方力挽狂瀾的王爺原本的那絲好感,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被上百人橫眉冷對,秦雷的表情卻沒有絲毫變化,依舊如春日陽光般燦爛,只有雙目開闔間閃過的絲絲殺氣,提醒著御階下的百官,龍有逆鱗觸之者死。

每個人都覺得那笑吟吟的殺人目光在盯著自己,不禁感到背後一陣發(fā)涼,紛紛縮起脖子,垂首不敢與他對視。只有站在秦雷對面的哲郡王,才能看到他隱藏在袍袖下的右手,緊握成拳,青筋畢露。

御座之上的昭武帝也有些不悅,捻鬚沉吟半晌,卻只是點點頭,沉聲道:“曲愛卿退下吧,朕會嚴辦此事的。”讓龍椅下的太子殿下心中微微失望。

曲巖躬身退下了,那位右僉都御史易惟絡(luò)卻還杵在場中,似乎對被人忽視有些不滿,拱手大聲道:“陛下,簡郡王一案鐵證如山,三司早已蓋棺定論,天下百姓皆知,即使證據(jù)被燒了,但結(jié)論毋庸置疑,微臣懇請大理寺照常宣判

。”大秦御史自來不因言論獲罪,因而強項得很。

秦雷心中不悅,輕輕咳嗽一聲,示意一邊的哲郡王說話。老三頗有急智,點點頭,向昭武帝拱手道:“父皇,易惟絡(luò)貪贓枉法、欺男霸女、目無尊長,狂妄不悖,已是天怒人怨,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昭日月!”

衆(zhòng)大臣知道三殿下要替弟弟出頭了,只是這個藉口著實滑稽。誰不知道都察院的御史雖然品級很高,但自身清湯寡水,無權(quán)無勢,且又幹的是捉人把柄的差事,人人避而不及,唯恐送出去的禮物,轉(zhuǎn)眼就變成用來彈劾自己的贓物。是以根本無贓可貪、無法可枉,哲郡王這樣信口開河,自然存了戲弄之意。百官不禁莞爾,含笑等著易御史的反擊。這些靠嘴皮子吃飯的御史,最會打的就是嘴上官司。

但這位年青的易御史顯然還很新嫩,也不知兩位都御史怎麼合計的,竟派他出來端盤子。只見這位易御史的俊臉一下子漲的通紅,強壓著火氣道:“王爺休要血口噴人,否則微臣告你誣告!”

秦霖聽了,一臉嘲諷地望著他,戲謔笑道:“易御史稍安勿躁,孤王有證據(jù)啊。”

“啊?”易惟絡(lu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動的向昭武帝叩首道:“皇上,微臣冤枉啊,哲郡王這是居心叵測啊,微臣……微臣是清白的。”

昭武帝微笑著望向老三道:“秦霖,你有什麼證據(jù)啊?”

秦霖雙手一攤,一臉遺憾道:“本來是有的,但昨天晚上不小心燒了,不過既然原本有證據(jù)來著,自然可以定罪了。”

百官嗤嗤偷笑,心道,三殿下強詞奪理的本事見長啊。

易惟絡(luò)這才知道哲郡王在戲弄自己,霍得擡頭望向秦霖,面紅耳赤的嘶聲道:“你……你這是誣告!”

“哼!”秦霖冷笑道:“那你也是誣告!”不待他答話,秦霖又嗤笑道:“你一個御史,只有奏事彈劾權(quán),有什麼資格干涉朝廷的陟罰臧否?再敢胡言孤就參你個逾越之罪!”原本御史參劾大臣是要舉證的,但先帝給了都察院‘風聞議事’的權(quán)利,只要有傳聞便可以拿到朝堂上說事。

大夥出來當官,誰能比誰乾淨?只要被揪出來議一議的,沒有不出事的。是以都對都察院御史極爲忌憚,素有‘寧惹閻王,不惹二王’之說,二王便是都察院的兩位長官。

別人越是忌憚,都察院越是感覺良好,漸漸的什麼都要插一槓子,不論是戶部的財務(wù)、禮部的科考,還是工部的預算,沒有他們不過問不盤查的。若非如此,文彥博和田憫農(nóng)也不會被搞得焦頭爛額,只好靠挪用地方庫銀才躲過都察院的糾纏。

對於都察院這條時不時咬人的瘋狗,文彥博也很是撓頭,但這些御史們在二王的薰陶下,狂熱信奉文死諫,根本不吃他的威逼利誘,這次文彥博扔出簡郡王的案子,除了泄憤之外,很大原因也是轉(zhuǎn)移下這些瘋狗的注意力,好給自己騰出做小動作的時間和空間

是以秦霖的‘逾越之罪’一拋出來,立刻引起了百官的共鳴,他們早被都察院盯得煩透了,便有人想要出班附和。都察院兩位大佬心中咒罵一聲,右都御史王闢延搶先出列道:“惟絡(luò)退下……”

易惟絡(luò)還想分辯幾句,卻見自家大人鐵青的臉色,只好怏怏退回了班列。

王闢延向秦霖一拱手,不卑不亢道:“三殿下要告都察院逾越之罪,我們只管接著,不過微臣也要參三殿下買賣人口,貪污公款,行賄受賄,草菅人命!”說著向仍舊一臉悲慼的曲巖道:“曲大人請受理此案。”曲巖哼哼哈哈,似是含糊著應(yīng)下,又好似只是嗓子有痰吐不出來。

秦霖想不到這老東西如此之不要臉,輸不起了便開始往自己身上潑髒水、剛想開口反駁,便聽坐在錦墩上的秦雷悠悠道:“這位王大人怎麼稱呼?王……什麼來著?”

“回隆郡王的話,微臣王闢延。”王都御史拱手答道。

秦雷點點頭,微笑道:“闢延兄,孤可以這樣稱呼你嗎?”

“是微臣的榮幸。”雖然聽著有些彆扭,但王大人還是恭恭敬敬答道。

秦雷頷首道:“闢延兄啊,孤王覺得你此舉很是不妥啊。”

‘撲哧,’下面已經(jīng)有不少人聽出秦雷的侮辱之意,開始忍不住嗤嗤笑起來。

王闢延老臉頓時漲的通紅,但秦雷的叫法雖然不雅……或者說很不雅,但並沒有什麼毛病,他也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悶聲問道:“請問王爺有何不妥?”

秦雷將右手搭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著,不緊不慢道:“闢延啊……”

“王爺,您能否不要每句話都叫一遍微臣的名字?”王大人也是個有血性的人,就像瑾瑜宮的太監(jiān)一樣。

秦雷微笑著點頭道:“就聽闢延的,可是你不讓孤叫你闢延,那孤該叫你什麼呢?啊,闢延啊,你說呀。”

王闢延鬱悶道:“請王爺叫老臣的表字吧.”

秦雷笑道:“好吧,表字啊……”羣臣已經(jīng)笑得前仰後合,心道,這可真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啊,

王闢延老臉漲的茄子一般,啞著嗓子道:“微臣草字嶽巍……”

秦雷見一番作弄之下,王闢延已經(jīng)氣焰全無,也就不再調(diào)笑,換一副冷峻的面孔問道:“孤來問你,你們都察院的職權(quán)是什麼?”

“監(jiān)察百官、風聞議事。”王闢延雖不知道秦雷的用意,但還是老老實實答道。

秦雷劍眉一條,沉聲道:“監(jiān)察議事,也就是說你們只有看看說說的份,你又憑什麼要求大理寺立案?憑什麼要求京都府嚴查?管的也太寬了吧?孤看把三府六部統(tǒng)統(tǒng)裁撤,光留著你們都察院一家算了

。”

王闢延被秦雷一陣羞辱,早就生了偃旗息鼓之心,不想再杵在堂下,被那條毒舌攻擊。但一聽秦雷上綱上線,指摘起都察院的權(quán)限來,哪敢退卻半步,硬著頭皮道:“我大秦歷來規(guī)矩如此,微臣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秦雷搖頭道:“請問王大人,真的是歷來如此嗎?孤王怎麼聽說高祖並不是這樣規(guī)定的呢?”見對手方寸已亂,他也不一口一個闢延兄了。

王闢延面色一緊,肅聲道:“雖然高祖時並未有此規(guī)矩,但從先帝爺起便是如此,”說著擡頭逼視著秦雷,嘶聲道:“莫非殿下認爲先帝爺說得不對?”

秦雷並不以爲忤,淡淡笑道:“莫非王大人以爲列祖列宗說得不對?”

王闢延怒道:“王爺這是強詞奪理!”

秦雷撓撓鼻尖,哂笑道:“大人這是無理取鬧!”

兩人針鋒相對片刻,昭武帝終於出來打圓場,微笑道:“這種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們倆爭到天亮也說不清,”說著轉(zhuǎn)向文彥博道:“不如這樣吧,勞煩丞相大人擬出個章程來,確定一下都察院的權(quán)限,也省得雨田這樣的刻薄鬼找碴。”

文彥博呵呵笑道:“理應(yīng)如此,微臣遵命就是。”談笑間,便把都察院的脖頸捏在了手裡。

王闢延滿臉不敢置信的望著文彥博,又回頭看看自己的上官王夫昰,見他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才知道自己被耍了。這些大佬們定然早就達成了幕後和解,卻仍讓都察院出來上躥下跳,這不分明是看不慣都察院的權(quán)限過大,想要藉機削權(quán)了。

兩人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站在御階之上的太子殿下,希望他能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無奈太子彷彿睡著了一般,眼觀鼻鼻觀腳尖的站著,根本沒看見兩人乞求的目光。

王夫昰剛要出列說話,那邊新任吏部文彥韜站出來,手捧笏板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這位文大人戰(zhàn)前被老哥從南方調(diào)回來,不僅沒有倒黴,還官升一級,當上了吏部尚書這個實打?qū)嵉姆什睢?

昭武帝捻鬚道:“文愛卿請講。”

文彥韜便開始滔滔不絕講起來,把兩位王大人晾在一邊,插話不得。兩位王大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淒涼,卻也發(fā)作不得,只好退回班中,木樁子般杵著。

不提兩位王大人,單說文彥韜所奏的內(nèi)容,竟然是江北山南督撫人選的問題。只聽他肅聲道:“兩省大亂方定,百廢待興,應(yīng)當選賢任能,擇幾位國之大才方能擔此重任。”

秦雷眉頭微皺,他沒想到文彥博的攻勢來的這麼猛烈,先是在大理寺的事情上擺了他一道,緊接著又要削掉他的左膀右臂。

昭武帝淡淡的瞄了秦雷一眼,沉聲道:“雨田,你曾是兩省欽差,對南方的事情最有發(fā)言權(quán),你怎麼看?”上來便點明秦雷最有發(fā)言權(quán),乃是爲了讓秦雷的發(fā)言帶上權(quán)威色彩

秦雷拱手道:“回父皇的話,孩兒以爲南方大亂方定,兩省官府事務(wù)繁雜,任重道遠,因而在人員上當以穩(wěn)定爲主,不宜大的變動。”面對文家的猝然發(fā)難,秦雷並沒有一絲慌亂,侃侃而談道:“兒臣以爲,麴延武、卓文正、喬遠山和胥耽誠四個,雖然有失察之過,但事發(fā)後反應(yīng)迅速,處置得當,無論是協(xié)助平叛還是戰(zhàn)後重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足以將功補過了。”

昭武帝不置可否道:“雨田的意思是讓他們幾個官復原職?”

沒等秦雷回答,文彥韜便搶先道:“陛下萬萬不可,若不是麴、卓、喬、胥四人的玩忽職守,江北怎會天怒人怨,彌勒教怎會趁勢而起!若不嚴辦這四人,天理不容!南方千萬百姓不容啊!”

便有幾十個文官出列附和道:“臣等附議!”聲勢頗爲浩大。

秦雷揉一下眉心,輕聲對秦霖嘟囔道:“我的想法多麼幼稚啊。”

秦霖愣了半晌,才反應(yīng)過來,秦雷說的是他不想早朝的事,不禁莞爾。

秦雷的視線掃過階下衆(zhòng)人,直到把他們看的渾身發(fā)毛,才挑挑眉毛,幽幽道:“孤這裡也有一樁案子,證據(jù)卻沒有遺失,也沒有被燒了。不知文大人可有興趣參詳一下?”

文彥韜‘哦’一聲,呵呵笑道:“悉聽尊便。”

秦雷點點頭,語調(diào)平淡道:“孤在南方時,接到一個狀子,是原襄陽府通判莊之毋之女莊蝶兒狀告……”

文彥韜做夢也沒想到是這件事,一下子便慌了神,澀聲道:“微臣記得那犯官之女已被打入賤籍,怎麼還有遞狀子的權(quán)力?”此乃大秦一大積弊,樂工、妓女、佃戶、僕役等身份卑賤之人,是沒有基本人權(quán)的,既不能科舉應(yīng)試,也沒有遞狀子訴訟的權(quán)利。

秦雷終於燦爛的笑了,彷彿撥開迷霧的第一縷陽光,溫聲道:“孤王翻了大秦律,發(fā)現(xiàn)說得是官府有不受理賤民訴的權(quán)利,可並不是說不得受理啊。”

老三自幼飽讀詩書,知道的典籍章程比秦雷多多了,聞言幫腔道:“確實如此,前朝便有不少奴僕替主伸冤的例子,官府也大都接了,是以當時接不接這個案子都是五弟說了算。”

秦雷點點頭,笑道:“還是三哥知道得多,”說著轉(zhuǎn)頭望向文彥韜,戲謔道:“文大人希望孤接還是不接呢?”

文彥韜腦門見汗,他從來不知道這位殿下竟然如此難纏,偷偷望向自己的大哥,只見文彥博老神在在的捏著鬍子,眨了眨眼皮。文彥韜這才鬆口氣道:“王爺定然是沒接的。”

秦雷輕笑道:“文大人真聰明,孤王確實是沒接。不過說不準哪天心情一不好,就接了呢。”

文彥韜乾笑道:“微臣願王爺笑口常開,笑口常開。”

秦雷哈哈笑道:“那就託文大人吉言,孤王儘量不生氣哈。”

第30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303章 棋子第617章 兄弟保重第58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03章 王爺,您太矯情了!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tài)度三江總結(jié)暨前文修改通知第598章 百勝公的陰謀第658章 戰(zhàn)爭之王第384章 瞄第630章 都去了第675章 戰(zhàn)爭還是和平?第89章 將將軍軍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第611章 回家第458章 對不起了,文正公!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206章 臨行第406章 生意經(jīng)第666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第52章 巾幗鬚眉都一樣第354章 會飛鳥兒不怕高,郎妹相愛不怕刀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21章 全憑王爺吩咐第438章 衝突第165章 全是頂級的享受第256章 現(xiàn)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300章 不要因爲我是嬌花而憐惜我第700章 重逢第159章 三缺一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312章 王對王 詩韻見雲(yún)裳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第252章 窮親戚第503章 王爺,您太矯情了!第394章 一個宰相的末路第98章 夜宴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220章 終身大事第383章 刺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28章 我叫秦雷第22章 千里大逃亡第58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10章 父女第479章 上元夜月色撩人第622章 人心向背第398章 京山新軍後記第347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158章 制衡第224章 朋友第509章 春宵苦短第210章 父女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432章 文莊太后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127章 綾羅綢緞洞中藏第321章 第一騷人與四大才子第581章 罪己詔第58章 若有閒事掛心頭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537章 牧野血戰(zhàn)第388章 香醉忘憂,能不銷魂?第414章 一個比一個瘋狂第659章 鏖戰(zhàn)(上)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281章 秦球球終於把軍參 隆郡王撫慰衆(zhòng)新丁第373章 沈子嵐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9章 齊丞相擺酒 止戈公扮癡第90章 願卿常爲天子劍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jié)第663章 窮的就剩錢了第106章 正月十二搭燈棚第507章 戰(zhàn)爭的陰雲(yún)第587章 一報還一報!第519章 血戰(zhàn)第260章 秦革月猜天地玄黃 樂向古請九菜一湯第210章 父女第405章 大學士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癥第658章 戰(zhàn)爭之王第82章 朝天子第52章 巾幗鬚眉都一樣第489章 如何戰(zhàn)勝百勝公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608章 殤(上)第427章 紅顏未老恩先逝,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24章 借債,拿喜兒抵債第154章 好可憐的大和尚第668章 最後一夜最終章走向輝煌第305章 陽謀論第272章 延慶街太子逞兇 秦志才雖懼不屈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
第30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65章 哥哥送弟去服刑第303章 棋子第617章 兄弟保重第58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03章 王爺,您太矯情了!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tài)度三江總結(jié)暨前文修改通知第598章 百勝公的陰謀第658章 戰(zhàn)爭之王第384章 瞄第630章 都去了第675章 戰(zhàn)爭還是和平?第89章 將將軍軍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第611章 回家第458章 對不起了,文正公!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206章 臨行第406章 生意經(jīng)第666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第52章 巾幗鬚眉都一樣第354章 會飛鳥兒不怕高,郎妹相愛不怕刀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21章 全憑王爺吩咐第438章 衝突第165章 全是頂級的享受第256章 現(xiàn)敵宗許田拔頭籌,戲斥候布衣見秦雷第300章 不要因爲我是嬌花而憐惜我第700章 重逢第159章 三缺一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312章 王對王 詩韻見雲(yún)裳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第252章 窮親戚第503章 王爺,您太矯情了!第394章 一個宰相的末路第98章 夜宴第174章 一曲秦風譜壯歌第220章 終身大事第383章 刺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28章 我叫秦雷第22章 千里大逃亡第58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10章 父女第479章 上元夜月色撩人第622章 人心向背第398章 京山新軍後記第347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158章 制衡第224章 朋友第509章 春宵苦短第210章 父女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432章 文莊太后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127章 綾羅綢緞洞中藏第321章 第一騷人與四大才子第581章 罪己詔第58章 若有閒事掛心頭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537章 牧野血戰(zhàn)第388章 香醉忘憂,能不銷魂?第414章 一個比一個瘋狂第659章 鏖戰(zhàn)(上)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281章 秦球球終於把軍參 隆郡王撫慰衆(zhòng)新丁第373章 沈子嵐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9章 齊丞相擺酒 止戈公扮癡第90章 願卿常爲天子劍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jié)第663章 窮的就剩錢了第106章 正月十二搭燈棚第507章 戰(zhàn)爭的陰雲(yún)第587章 一報還一報!第519章 血戰(zhàn)第260章 秦革月猜天地玄黃 樂向古請九菜一湯第210章 父女第405章 大學士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癥第658章 戰(zhàn)爭之王第82章 朝天子第52章 巾幗鬚眉都一樣第489章 如何戰(zhàn)勝百勝公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608章 殤(上)第427章 紅顏未老恩先逝,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24章 借債,拿喜兒抵債第154章 好可憐的大和尚第668章 最後一夜最終章走向輝煌第305章 陽謀論第272章 延慶街太子逞兇 秦志才雖懼不屈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积石山| 北京市| 搜索| 永安市| 昌吉市| 武穴市| 吉木萨尔县| 庄浪县| 喀喇| 丰都县| 承德市| 泗水县| 庆阳市| 东城区| 邢台县| 辛集市| 云南省| 临湘市| 丰城市| 绍兴县| 万年县| 芦山县| 贵德县| 许昌县| 宁都县| 教育| 鹰潭市| 罗甸县| 准格尔旗| 莲花县| 忻城县| 苗栗市| 东至县| 平利县| 揭东县| 潞西市| 临沧市| 永顺县| 云南省|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