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3章 欠賬的不是祖宗,欠賬敢不還的纔是

回答基本屬實,態度還算誠懇,秦雷便拋出了自己的第一個要求:“三天之內,將吃下去的銀子再吐出來,把簍子堵上,孤王可以不追究你的責任,甚至不會讓人知道你的這個污點。”言外之意,這將是你的把柄,我將長期持有。

此乃題中應有之意,徐昶想也沒想,便答應下來。至於會不會心疼,那還沒捂熱乎的八九十萬兩銀子,就不在我們考慮的範圍之內了。

“官府和復興衙門,你只能選一個,三天後的臨時大會開始前,我要你的答覆。”秦雷一邊穿上鞋子,一邊繼續道。

徐昶咽口吐沫,點頭道:“老朽知道了。”對於這個結果,他早已有所準備,且不認爲王爺會如此輕易放過自己。

果然,秦雷又繼續道:“你準備好五百萬兩銀子,三天後的大會上拿出來給我捧場,”看徐老頭臉都煞白了,他微微一笑道:“孤王以自己的名譽擔保,這是一筆讓你祖孫後代都受益的買賣。”

徐昶的老臉這才恢復些血色,哆嗦著嘴脣道:“可真拿不出那些……”

“你可以借嘛,不管什麼地方,能借來都行。”秦雷笑瞇瞇道:“聽說有家大同錢莊不錯,你可去碰碰運氣嘛……”

徐昶終於忍不住大翻白眼,心道:那大同錢莊本來就是您開的,何苦要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呢?秦雷去歲以隆威郡王府的名義,在南方二省開起了錢莊,取名曰大同,寓意天下大同。大同錢莊的總號就設在襄陽,目前在南方共有四十多家分號。覆蓋了全部二十八個府。而像襄陽、荊州、唐州這樣的大府中,甚至有兩到三家。在當時來說。網絡算是極爲發達的了。

秦雷的錢莊以王府地信用爲擔保,向民衆提供存取大額銀錢地業務。最重要的是,憑著錢莊出具地票據,可以在遍佈南方二省的所有分號中支取,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一特點迎合了當時兩省經濟快速恢復,銀錢往來頻繁的特點。再加上秦雷的崇高聲譽,是以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抗拒,官員士紳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一筆筆銀兩存入大同錢莊,再從別地府城中取出來,果然是快捷方便,且安全無憂。

最先愛上這錢莊的卻是南來北往的商人,他們奔波忙碌,雖然爲了求財,但安全才是第一。有多少見財起意地匪徒,將船搖到江心,亮出雪片刀,邪邪一笑道:“呔!你到底是想吃刀削麪呀。還是下餛飩呢?”反正不論吃什麼,看不見第二天的太陽是一定的了。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安全,這世道雖稱不上兵荒馬亂的,可彌勒欲孽化身而成了嘯聚山林的好漢,時常出沒於四野之中,殺人越貨、謀財害命。所以沒有鏢局護送。沒人敢帶著大筆的銀子上路。

而現在好了。只需把銀子往錢莊中一存,換一章設計精美複雜的銀票。再將其貼身藏著。這樣走在路上,誰知道你到底有沒有錢?等到了地頭,拿出印籤銀票,再對上一段黑話,便可以提現走人了,實在是省心到了姥姥家。

是以這錢莊開得是時候,是地方,是方法,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和極好地口碑。漸漸的便有人意識到:我把錢藏在家裡還招賊,不如直接存進票號,這樣多安全啊,反正銀票又不怕丟。因爲大同錢莊的銀錢支取要走五道程序,分別是驗票、驗章、驗籤、驗密碼,若是猶嫌不安全,還可以要求事先畫像,憑畫像支取。

再強調一遍,最重要的是,不收取任何費用。這才南方百姓看來,簡直是王爺的又一次偉大善舉。

有這種免費的保鏢爲何不用?所以大同錢莊吸納存銀地數額有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攀升。再加上它現在並沒有什麼別地業務,所以南方的百姓們都知道,大同錢莊裡有老鼻子錢了。

但王爺爲什麼要做這種善舉呢?這不是當時人可以想明白地,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對錢莊這種劃時代的發明,完全摸不著套路,自然也就限制了他們接近事情的真像。

秦雷要通過大同錢莊,將南方的經濟命脈,也牢牢攥在手中。爲了這個目的,他就要在南方推行貨幣化,所以才毅然取消了以繳納實物爲主的田稅,且要求地主鄉紳減息減租……

這樣做雖然主要是爲了恢復民生,但更深層地的原因,是想增加南方民衆的富裕程度,再配合上一系列鼓勵工商的舉措,以此促進南方的商業發展。

只有商業發達了,貨幣化纔有存在的前提,秦雷的錢莊也纔有存在的必要,而他後續的一系列動作,纔會有依託的基礎。

鼓勵工商、鼓勵使用貨幣代替實物、發展壯大大同錢莊,這三條雖然層層遞進,卻可以同時進行,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只要能按計劃進行下去,當大同錢莊真正發揮出它的全部功能以後,便將成爲南方商業繁榮的催化劑;社會安定的穩定器;以及秦雷調控南方的的調節器。作用之大,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那麼現在,就讓徐老頭開啓大同錢莊的第二個功能……放款吧!說來這老頭也夠慘的,借秦雷錢莊裡的錢,購買秦雷要發行的債券。這跟賭場放高利貸的實在沒什麼區別。

這也算是秦雷給徐家加上的另一道枷鎖吧。

等回到襄陽城後,卓文正和他爹已經在驛館外頭候著了,幾乎同樣的戲碼,秦雷又重演了一遍,只不過這次,他是穿著鞋踩得。且卓文正手太快,居然把那玩意吃了下去。

除了這個無傷大雅的意外之外。一切正常。

秦雷之所以要如此煞費苦心。是因爲如何處置徐卓兩家。這是一個問題,一個相當棘手的麻煩。除了兩家在南方極高的聲譽和影響之外。徐家的問題在於那掌著軍權的徐繼徐續,而卓家地麻煩在於那皇帝身邊地卓老太監。

歷史已經證明,雖然太監成事不足,但敗事綽綽有餘。

所以在慎重考慮之下,秦雷採取了綁架的法子……他要將卓家和徐家綁架在自己地戰車上,以次來換取徐氏二兄弟和卓老太監的合作。而不是對抗。

所謂綁架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秦雷當然不會真的將卓家和徐家的人綁起來,架到京山營裡去。他要採用另一種法子,這法子比較文明,但效果同樣立竿見影……他要兩家買自己的債券……

大部分地財產換成了對秦雷的債券,甚至爲了使這債權大到不能有一絲閃失,他要兩家砸鍋賣鐵不說,還要再借錢莊的錢買債券。

到時候兩家一頭借給他五百萬兩,只要秦雷一完蛋、甚至不用完蛋,只要一草雞,那五百萬兩可就打了水漂。另外別忘了,還有大同錢莊地債務呢。那可是用土地房產抵押的,若是那五百萬泡了湯,就定然還不上錢莊的錢。

別忘了這是誰的錢莊?想要一了百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那抵押的房產土地,就全歸人家錢莊了。到時候可就是雞飛蛋打兩手空空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從此以後。他就不信到時候這兩家還敢跟自己作對。

三天後。襄陽府的復興衙門,準時召開了議事大會。一百八十四家議事全部到齊。他們將聽取王爺提出的議題,並對之進行討論表決。

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代表喬卓兩家的議事局常議喬遠河站起來,清清嗓子道:“有件事情要告知諸位,”說著看一眼臺上就坐的卓秉宸,再朝王爺行個禮,這才沉聲道:“卓家已經正式向議事局遞交通知,將轉讓其名下地八成話事權……”

話音未落,臺下便嗡的一聲,顯然驚訝極了。議事們紛紛擡頭望向卓老爺子,不知道他爲何做這種蝕本的買賣。誰不知道,南方正在以看得見的速度恢復發展,無數的道路、橋樑、水渠、房屋等等,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這片熱土上。

而作爲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以及實際擁有者,復興衙門地地位自然水漲船高,資產價值也翻了幾番。根據大同錢莊估算,每一份話事權地價格已經升至五萬兩。而議事們普遍認爲這個數字過於保守,他們普遍認同的價位是七到八萬兩一份,這還有價無市……

大家都相信,在王爺地英明引導下,南方會一直高速發展下去,用不了一二年,便會恢復到戰前水平。等到十年之後,成爲整個神州大地上最富庶的地區也說不定。到那時,一份話事權的價格到底值多少錢,誰也不敢說,但天價是一定的。所以議事們對卓老爺子的舉動難以置信。

卓秉宸心中嘩嘩淌血,卻又無可奈何,只好顫巍巍站起來,要向衆人說些場面話。

臺下頓時安靜下來,議事們都靜靜的望向這二年風光一時無兩的卓老爺子,只聽他也向王爺行個禮,再咳嗽兩聲,才沉聲道:“王爺、諸位,寒家之所以有這次的舉動,是因爲老夫琢磨著,咱們復興衙門除了往外掏錢之外,還是個監督官府的機構。但大家都知道,我家文正是山北的長官,若是寒家仍然把持著大量的話事權不放,難免會讓人說閒話的……”

喘口氣,老頭繼續道:“再說王爺又給咱們帶來了新路子。到時候的收益,不一定比南方差。所以寒家決定,將所擁有話事權中的四百份,拿出來兌現,並用於支持王爺的最新提案。”既然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倒還不如痛快些。也好賺個好名聲不是。

不少人頻頻點頭。都被卓老爺子這種公而忘私的行爲所感動。但也有心裡明白的,暗道:估計是王爺不容許他家官府復興兩頭並大了……便把眼睛瞄向喬岐佩喬老爺子。看看這位山南總督之父,會有什麼反應。

果然,一直神色凝重地喬岐佩也站起身來,先朝秦雷深施一禮,秦雷也微笑著朝他還禮。王爺地這個舉動,頓時引得衆人暗暗咋舌……方纔王爺可只是跟卓老爺子點了點頭。卻是沒有還禮的。

便聽喬岐佩聲音洪亮道:“王爺以及諸位,犬子喬遠山已經正式上書朝廷,辭去山南總督一職。另外。我喬家子弟將不在南方官府中擔任知府以上職位。”

喬老爺子一坐下,胥家地胥耽誠便站起身來,他家老頭子中了風、兒子又靠在運河上,顧不上回家。他正好賦閒在家,便順理成章的操持起了整個家業。他不愧是一省督撫出身,能力遠超過垂垂老矣的父親、嘴上沒毛的兒子。在他的巧妙周旋、慷慨解囊之下,僅用了不到一年,胥家那已經跌倒谷底的聲譽,便幾乎恢復到原先地高度,再沒人敢小覷。

這位年富力強的家主也表了態。他們胥家的選擇如喬家一般,都是放棄了在官府地地位,保全在復興衙門的話事權。衆議事們這下子全明白了,原來是王爺想要將二者分離開來……要這不能要那、要那不能要這。

不出意外的,徐家老爺子徐昶也起身表態。不出意外的,他也做出了與喬家胥家一樣的選擇。畢竟月有陰晴圓缺。你家擔任了這一任督撫。下一任說不定就得讓給別人,倒不如留在高速成長的復興衙門。不僅地位穩當,而且前途也一片光明。

官府復興不得兼得,便成爲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一條規則。

很多頭腦清醒的議事們,已經明白,他們都搭上了王爺這條大船,將來這船行到什麼地方,他們便能到達哪裡。而且他們相信,這位年輕卓越的王爺,一定會成功!

因爲過往的事實已經證明這一點,且未來地日子裡,將無數次重複證明它的正確性……

所以,當秦雷站起來,走到臺前時,迎接他的是一陣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秦雷微笑著擺擺手,示意石敢將巨大的圖紙掛上中堂,並親手拉開上面的幕布。一副大運河示意圖便出現在衆人眼前。

正當衆議事盯著那圖紙兩眼發直地時候,胥耽誠卻面色一變。

秦雷笑道:“這是王府繪製地大運河地圖,非常精細,且做工細緻,極具收藏價值,不過孤王不打算出售。”衆人被王爺逗笑了,只有胥耽誠欲言又止,顯然看出了什麼。

“耽城,你可有什麼要說的?”秦雷笑著對南運河地前主人說道。

聽王爺點名,胥耽城趕緊起身恭敬道:“回稟王爺,這運河地圖確實是前所未見的精確,只是北運河那一段,似乎彎了許多……”說著有些不確定道:“似乎走了那個……京水河的水道。”

秦雷笑著點頭道:“不愧是運河世家出來的,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說著便將大運河現狀簡明扼要的分析出來,

又執起一根竹鞭。點到那弓形的水道上,沉聲道:“所以說,大運河清淤刻不容緩、利國利民,而這裡就是治理運河的關鍵所在。”

說完便將廢棄小清河的原因娓娓道來:一者其水道極窄且淺,淤塞極爲嚴重,幾乎無藥可救;二者,還是因爲其水道窄淺,早已成爲限制南北航運的桎梏。

“所以說,恢復京水河故道之後,大運河的航運能力並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會有所增加。”秦雷朗聲道:“而我們要做的便是……清淤京水河!”

第435章 速成神醫第23章 最終還是背水一戰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621章 第一滴血!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第450章 沒有正義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326章 商德重與辛驪桐第33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41章 觀音殿衆女求籤第574章 爆炸性和爆炸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596章 鳴金!第152章 彌勒教反第262章 隆郡王激勵子弟兵 皇甫顯增援秦雨田第16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658章 戰爭之王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18章 斟酌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682章 龍王發威第570章 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第406章 生意經第81章 弓對騎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17章 突襲齊營第49章 長雀斑的小胖子第700章 重逢第338章 極目楚天舒第347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406章 生意經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650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414章 一個比一個瘋狂第590章 看不見的手第517章 銜枚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230章 太監也是有血性的 角先生傷好了麼?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651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451章 雲頂第603章 雪夜克函谷(下)第620章 連環案第452章 無關風花雪月的一跳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352章 五福、混元金斗以及偷漢子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610章 搬家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314章 落花流水總是情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241章 觀音殿衆女求籤第32章 伏首拜殿下第442章 倒掛金鐘第525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315章 身披麻袋 頭頂鍋蓋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540章 無賴啊……第348章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303章 棋子第213章 跳樓第230章 太監也是有血性的 角先生傷好了麼?第170章 火中城第591章 小試牛刀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142章 傷離別第64章 沒心沒肺是高僧第327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494章 愛江山還是愛美人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8章 河陽秘史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211章 情書第467章 道義第497章 是迷信還是命運?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449章 屠殺!!!第698章 黃粱一夢第353章 病虎第386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
第435章 速成神醫第23章 最終還是背水一戰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247章 你也是太后派來的?第621章 第一滴血!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第450章 沒有正義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326章 商德重與辛驪桐第33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41章 觀音殿衆女求籤第574章 爆炸性和爆炸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596章 鳴金!第152章 彌勒教反第262章 隆郡王激勵子弟兵 皇甫顯增援秦雨田第16章 大戰前夕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樸刀第658章 戰爭之王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18章 斟酌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682章 龍王發威第570章 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第406章 生意經第81章 弓對騎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17章 突襲齊營第49章 長雀斑的小胖子第700章 重逢第338章 極目楚天舒第347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406章 生意經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650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284章 倚天拔劍觀滄海 胤國江上說文宇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414章 一個比一個瘋狂第590章 看不見的手第517章 銜枚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230章 太監也是有血性的 角先生傷好了麼?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651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451章 雲頂第603章 雪夜克函谷(下)第620章 連環案第452章 無關風花雪月的一跳第350章 這裡黎明靜悄悄第352章 五福、混元金斗以及偷漢子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610章 搬家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314章 落花流水總是情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241章 觀音殿衆女求籤第32章 伏首拜殿下第442章 倒掛金鐘第525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315章 身披麻袋 頭頂鍋蓋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540章 無賴啊……第348章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303章 棋子第213章 跳樓第230章 太監也是有血性的 角先生傷好了麼?第170章 火中城第591章 小試牛刀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142章 傷離別第64章 沒心沒肺是高僧第327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第494章 愛江山還是愛美人第153章 荊州軍討餉記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8章 河陽秘史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211章 情書第467章 道義第497章 是迷信還是命運?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449章 屠殺!!!第698章 黃粱一夢第353章 病虎第386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九龙县| 荆州市| 舞阳县| 霍林郭勒市| 陕西省| 乌拉特后旗| 宜君县| 玛沁县| 罗源县| 周宁县| 扬中市| 石家庄市| 晋城| 柳州市| 聂荣县| 白水县| 冷水江市| 淅川县| 梅河口市| 庐江县| 顺平县| 桂林市| 原平市| 常德市| 长宁区| 双江| 衡山县| 固安县| 金川县| 灵寿县| 普陀区| 溧阳市| 怀化市| 武宣县| 洱源县| 大丰市| 郴州市| 蓝山县| 远安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