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寧波最有特色最有歷史氣息的建築當屬天一閣了,它堪稱中國建築的典範之一。天一閣博物館位於寧波市內(nèi)的月湖西岸,這裡坐落著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它是明朝嘉靖年間(1561-1566年)卸任官員範欽所建的藏書處,樓中擺放著古籍與書案,處處瀰漫著厚重的書香氣息。
博物館其實是座江南園林,園區(qū)內(nèi)的東園和南園錯落有致地分佈著假山、池塘、亭臺等景緻,走在古樸的磚木長廊內(nèi),感受清幽的環(huán)境。園內(nèi)建有明州碑林,數(shù)百通石碑記載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還有書畫館,時常會展出天一閣所藏曆代書畫精品和名人雅士的書畫佳作。
園區(qū)內(nèi)另有天一閣建成之前的藏書處“東明草堂”、展示寧波民居建築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範氏故居等建築。而在麻將陳列館中則可看到形形**的麻將牌,讓你瞭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 天一閣是寧波比較著名的一個景點,來寧波的朋友一般有時間的話都會過來看看。天一閣的名字取自“天一生水”主要還是從防火的角度,水能滅火。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此間主人的銅像,在這個小小的腹院裡面別有洞天,許多的展廳都陳列著範家走遍****收集的書籍。最值得一提的是院子正中的戲臺,裡面是雞籠頂,全部都是鎏金的,極有氣派。它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多種傳統(tǒng)民間工藝,並且題材豐富,造型優(yōu)美,是寧波民居建築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爲出衆(zhòng),典型建築爲戲臺。天一閣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麻將博物館,成爲衆(zhòng)多人拍照留念的熱門之選。 票價30元 ,也不算便宜,千萬不要走馬觀花的遊覽,否則建築精髓就領略不到了。
整個景區(qū)數(shù)字化非常好,完全不用請導遊。全程wifi覆蓋,自動播放講解。這點是我u去過的景點中最好的。景色方面就是江南園林的小巧玲瓏,雨中感覺更有味道,但說真的沒什麼特色,主樓天一閣確實值得一看,至少在防火上花了一番功夫。但數(shù)字化做得好的結(jié)果就是人工服務太差,特別是5月15日下午在遊客中心值班的一個女的,中短髮,年輕大概二十多歲,臉化妝很白,態(tài)度極差,問她什麼都是不知道,沒有。生硬粗暴,但和同事聊天很帶勁。真心希望提高人員素質(zhì)。
原本以爲就一、兩幢房子沒想到園林相當?shù)拇螅づ_樓閣、湖泊水榭、假山花木樣樣個齊全,絕不亞於蘇州園林。建築裝飾非常古樸氣派但並不奢華,處處體現(xiàn)了官宦世家書香門第的文化氣息。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由明朝嘉靖年間官至兵部右侍郎的範欽卸任後所建並一脈傳承下來。保存有很多的石刻書畫真跡。另外還有展示寧波民居建築特色的“秦氏支祠”和了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的麻將博物館。非常值得一遊。
西門外多處正在修繕,因爲第一次來,我們多次打聽,才找到西大門。購票方式兩種,一種是掃描網(wǎng)絡購票。也可在隔壁實體窗口買票,成人三十元一張,孩子免票。
景區(qū)內(nèi)WIFE覆蓋,我直接下載了天一閣博物館APP,每一個主要景點有語音講解。手繪地圖可隨時查找景點位置和信息。一直感覺很多事物和風景,自己看到,和導演講解,相得益彰,專業(yè)的講解讓我們眼見爲實,耳聽爲真。
西大門前,石獅子、潘天壽書“南國書城”。範光燮破例幫助大學者黃宗羲登樓閱讀天一閣藏書,使得黃宗羲成爲第一個進入天一閣的外族人。黃宗羲爲天一閣編制書目,並撰寫《天一閣藏書記》,讚揚範氏後人“範氏能世其家,禮不在範氏乎?幸勿等之雲(yún)煙過眼,世世子孫如護目睛”。
進入西大門後,首先看到的是天一閣創(chuàng)始人範欽像,曾任兵部右侍郎。近看這位鼎鼎大名的天一閣創(chuàng)始人,身形偉岸,目光明亮,手不釋卷,微笑著凝視前方。身後兩棵高大的桂花樹,地面上有鵝卵石彈出均勻花紋,每塊圖案之間,用磚薄磚塊包邊。草綠的苔蘚透出歲月的寧靜的沉重感。
院落之間的隔牆上有縷空的花紋,透光又美觀。
調(diào)皮的孩子用指摸摸駿馬的額頭,有手揪揪耳朵,那遠山近水,唯妙唯肖,駿馬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牆上《溪山逸馬圖》八匹駿馬在溪邊揚鬃踢蹄,甩尾扭頭,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而這種來自民間的精湛藝術(shù)——堆塑,卻已經(jīng)失傳,這副圖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
每次看到神獸,晨總是統(tǒng)稱神獸,我常常統(tǒng)稱龍。看了說明才知道,這個看起來像獨角獸,又像麒麟的神獸,它的大名叫獬豸,是中國司法精神的象徵物,當年範欽出任江西副都御使和雲(yún)南按察使,當時官袍上的圖案就是獬豸。現(xiàn)在很多司法機關門口神獸,就是獬豸,恕目、獨角,勇猛公正、能辯忠奸。
聽導遊介紹,這座原先是仿木亭建造,四周的八根石柱是爲了讓石亭更加牢固加上的。百鵝亭爲明萬曆年間遺物,系墓前祭亭,原在寧波祖關山,1959年移入天一閣。此亭石構(gòu)建築,精巧牢固,仿用了中國傳統(tǒng)建築中的榫卯結(jié)構(gòu),外觀雍容華貴,枋額等處雕有“魚躍龍門”、“雙獅戲球”等圖樣。在古代大旗清明祭祀的時候,要殺很多鵝來祭天、祭地、祭祖宗,故稱百鵝亭。
這座亭子採用榫卯結(jié)構(gòu)。在兩個構(gòu)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jié)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在我們的木製傢俱中,大量地採用了榫卯結(jié)構(gòu),但對於石材來說,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這種亭的還有一個特點是沒有頂。
園林內(nèi)古木參天,高大的香樟樹圍繞著明池。寧靜的明池中間倒映著如詩如畫的美景,中間僅剩下圓圓的一片天空。紅鯉魚在池裡悠閒一會兒游到,一會兒游到西。
遊覽完了天一閣,天已經(jīng)慢慢變黑。下一站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