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夜襲

吳少英的疑問,李大人也曾經有過,便點了點頭:“雖不是這死去的幾個人,但當時被點爲嚮導的,確實是他們的同袍,應該還是同一個小旗手下的人。”

秦王平日裡作風簡樸,一向是不喜奢華的,也不好女色。他巡視所到之處,每個衛所的主事大將都清楚他的作風爲人,自然不會犯他的忌諱。

只是不知道爲什麼,長樂堡哨所主事的百戶,似乎並不清楚他的規矩,不過是領著個小小的哨所,就敢爲秦王與李大人等奉上豐盛的宴席,名酒佳餚應有盡有,還有美婢侍候。他甚至在哨所旁建起一座小木樓,佈置得十分奢華,恭請秦王入內歇息,也有不少美婢在內聽候吩咐。

秦王一見宴席,心中就生出不快,再見到木樓,簡直就當場翻臉了。區區一個百戶,哪裡有銀錢準備這些?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就是對軍餉中飽私囊了。無論是哪一種,都令秦王憤怒不已。他從京城一路巡視過來,哪個衛所都沒鬧出這種夭蛾子,偏偏是他藩地內的哨所出了事,還是當著其他領了皇命陪他出行的官員的面。他不但是爲了這名百戶的行事生氣,也是覺得自己丟了臉。

秦王連一口長樂堡的飯都不肯吃,而是隨便拿自帶的乾糧對付了,也不肯留下來過夜。但周圍其他哨所規模都不大,容不下親王行轅,他便索性決定直接返回榆林城。反正長樂堡距離榆林城也就是幾十里路,快馬只需要半個時辰左右就能到達了,坐馬車也就是慢一點,但趕在二更前抵達榆林城還是沒問題的。有秦王在,也不怕城門守軍不肯開門。不過要在大晚上趕路,還是在荒野之地,他們需要有人領路,秦王府的長史就在長樂堡哨所裡隨手點了四名士兵做嚮導。

李大人道:“當時說來也巧,我興許是晚飯時吃錯了東西,身體不適,王府長史與隨行的好幾個人也都是這個毛病,實在不能與王爺同行。本來王爺還要坐親王行轅,偏偏底下人又報上來,說車不知爲何壞了,要修好至少要大半天的功夫。當時天都要黑了,要修理更不方便。王爺不耐煩等候,便索性自行帶著幾名親隨,先騎快馬出。我們留在長樂堡哨所裡休整一夜,次日再護送賞賜之物趕到榆林城與王爺會合?!?

周艮接著道:“如今回頭想想,當時生那麼多事,是不是太過巧合了?”

吳少英心下一算,果然是太過巧合了。天黑的時候,秦王因爲長樂堡守軍百戶的言行而生氣,決定要趁夜趕路。可是隨行人員中,一批人身體不適沒法出行,車駕又壞了,又不能丟下這些東西,因爲他們還帶著皇帝準備賜給榆林衛的物品。結果就是秦王輕騎簡從趕起了夜路,然後在途中遇襲。

世上真有這麼多的巧合麼?

李大人道:“當夜我留在了長樂堡,後頭的事並不清楚,但周艮身爲王府親衛,一直護衛在秦王身邊,對那晚生的事更清楚些。周艮,你來告訴他吧。”

周艮應了一聲,對吳少英道:“那四名長樂堡駐軍做嚮導,一路上我們都是照著他們的指點向榆林城進的。可是不知爲何,本來以爲快馬半個時辰就能到了,就算沒到榆林城,也該遇上人煙纔對,但我們跑了半個時辰,周圍仍舊是一片荒野。那時又沒有月亮,滿天烏雲,我們連方向都辨別不清,心裡也覺得莫名。我覺得不對,質問那四個領路的士兵,他們只道自己並未領錯路,再往前走,就是榆林城了。我們半信半疑,只能跟著他們前行。這時候,烏雲忽然散去,一輪圓月光照大地。王爺從月亮的位置立刻現方向不對,叫住了那四人……”

那四名士兵大約是知道自己露餡了,不但沒有聽從秦王號令,到他近前接受問話,反而快馬加鞭,快逃走。秦王等人遠遠看見他們逃入了一處破舊崩塌的土城後,就失去了蹤影。這時候,又有許多不明人士拿著火把,騎馬圍上了秦王一行,個個都穿著胡服,似乎是北戎的兵馬,意欲對他們不利。

秦王一行人見勢不妙,連忙縱馬逃脫,但那些人騎射嫺熟,又熟悉地形,很快就圍上來與他們廝殺。爲了保護秦王,王府親衛們死傷慘重,最後是周艮與另外三名武藝最好的親衛護著秦王逃出包圍圈的。幸好月亮露了一會兒臉,就很快被雲層再次遮住,光線昏暗之下,追兵沒能在第一時間現他們四人的蹤影,才讓他們得以脫逃。

秦王周艮等人當時不知方向,只是矇頭縱馬奔逃,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終於在月亮再次從雲層後面露出臉來的時候,見到了前方有一處哨所,然後向哨所中的守軍求援,方纔順利脫險。

周艮道:“我們雖然暫時到了安全的地方,但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哨所,士兵不過四五十人,而襲擊我們的人,至少有百人之數。若是讓那羣人現了我們在哨所中,只怕也不會有好下場。王爺當機立斷,稍加休息、問明方向後,留下傷得最重的一名親衛在哨所中養傷,天一亮便帶著我們換馬再逃,離開了那裡,並不曾驚動榆林城?!?

吳少英不解,忙問:“爲何不回榆林城?”

周艮冷笑:“怎麼可能回去?襲擊我們的人,雖說藏頭露臉的,還身穿胡服,但他們用的刀法,分明都是邊軍慣用的路數!我們逃亡時,還聽到他們有人招呼同夥,說不要放過我們任何一人,那口音也是晉地口音!如今榆林城裡的守將,就有不止一位是晉地出身呢!”

李大人看了他一眼,對吳少英道:“王爺不回榆林城,自然有他的理由。榆林衛轄下,離城不過數十里地,居然有過百人的軍隊襲擊秦王,榆林衛至少有失職之嫌。王爺當時惱怒之下,連我們這些留在長樂堡的人都沒理會,就帶著幾名親信去了別處。等到了真正安全可信之處,才命人捎信回榆林城,說明原委?!?

吳少英看看他,又看看周艮,忽然想到:秦王的行程雖說不是什麼機密,但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至少離榆林不算很遠的米脂縣百姓,就從來不知道秦王要去巡視衛所。但榆林衛中的將領,應該都心裡有數,就算秦王一行不事先派人過來打招呼,他們也會私下打探的,那也好趕在秦王到來前,把衛所裡一些不那麼合規矩的事情收斂收斂。

但無論他們有多麼瞭解秦王的行程,秦王當時臨時決定提前去榆林城一事,他們多半不會知曉。知道並且能夠趁機對秦王動襲擊的人,要麼就是事先佈局,讓秦王產生這個念頭的,要麼就是當時在長樂堡中。再加上那四名長樂堡士兵的詭異舉動,秦王不肯返回長樂堡,也不肯前往管轄長樂堡的榆林衛,也就不難理解了。而從他後來順利脫險的結果來看,他這個決定絕不能說是錯的。

吳少英想清楚這個問題後,就問李大人:“既然秦王順利脫險,又傳信給大人,難道大人就沒查過長樂堡哨所麼?”

李大人嘆了口氣:“本官當時病了一場,第二日只是稍微好些,等王爺車駕修好,才慢慢前往榆林城。到了地方,聽說王爺並沒有來,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匆匆忙忙照著旨意,將賞賜之物分下去,就打人到處搜尋王爺的蹤跡。等接到王爺來信時,長樂堡那位百戶,已經因爲觸犯軍法被革職,不知去向了。堡中也有不少士兵或是因爲失職,或是因爲準備的飯食不潔,等等種種原因,同樣被開革遣散,下落不明。”

人都跑了,自然就沒法查了。不過現在,李大人又見到了當日曾經見過的長樂堡守軍,心裡的震動可想而知。

周艮還面帶悲苦之色,道:“不但如此,就連當日王爺與我等曾經躲藏過半個晚上的那處哨所,也被燒成了一片白地??蓱z我那位留在哨所內養傷的同僚,也落得個慘死的下場。榆林衛上下只說是馬賊作祟,王爺卻懷疑,就是那羣追兵乾的好事!”

吳少英渾身一震,厲聲問道:“是哪個哨所?!”

周艮嘆了口氣:“我也不太清楚,後來問人,說是在牛家樑?!?

吳少英幾乎咬碎銀牙,恨意涌上心頭。

牛家粱哨所,正是表姐關氏的丈夫秦平駐守的哨所。原來如此……原來秦平之死,是這個緣故!

若不是秦平被這羣身份不明的所謂“馬賊”殺死,表姐關氏也不會因爲孤苦無依,而被回家奔喪的何氏欺辱,以至於輕生自盡。吳少英一直恨毒了何氏,如今聽說還有仇人,心裡只想冷笑。

天意叫他知道了表姐夫之死的真相,就是讓他爲表姐夫妻報仇的!他怎能錯過老天爺給他的大好機會?!

吳少英擡頭看向李大人,面帶微笑,目中卻露著寒光:“學生已經明白了,果然是要緊大案。不知大人有什麼地方需要用到學生?學生聽候大人差遣!”

李大人心想我還沒把事情說完呢,你怎麼就答應了?記起方纔吳少英似乎對那被焚的哨所十分關注,莫非那哨所中的士兵有他的親眷?

李大人想了想,就對吳少英道:“不瞞你說,我們自京城來後,榆林衛上下就沒有人不認得我們的,行動極爲受限。這回有假文書提前帶走人犯,但假文書上印的卻是真公章,對方還只比我們快上大半天。本官疑心榆林衛中有人涉案,就連晉王轄下也未必清白。只是我等行動太過顯眼,容易打草驚蛇。你既是本地人士,又是個明白人,不如就替本官做個耳目,到榆林城與臨縣兩地打探一番?你放心,本官會派人隨行,保護你安危。日後你上京會試,不管結果如何,都會多多關照一番?!?

吳少英笑笑:“日後之事且不必提。學生本來就有意出門遊學,昨日方纔辭了恩師,索性今日就出好了,還望大人替我跟家人說一聲,叫他們不必牽掛?!?

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十九章 坦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八十章 處置第五十章 分析第六章 擔憂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六十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泄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十八章 請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七十章 迴歸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七十章 說服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九章 請求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二百六十章 讚美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五十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二百一十五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六十章 家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冷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一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四十章 膽怯第十三章 正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二百八十二章 誤導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十八章 贈禮
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十九章 坦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八十章 處置第五十章 分析第六章 擔憂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六十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泄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十八章 請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七十章 迴歸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七十章 說服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九章 請求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二百六十章 讚美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五十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二百一十五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六十章 家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冷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一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四十章 膽怯第十三章 正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二百八十二章 誤導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十八章 贈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颍上县| 安达市| 公主岭市| 易门县| 光山县| 龙井市| 墨脱县| 娄底市| 肃宁县| 临潭县| 安泽县| 邹城市| 肥城市| 汤原县| 鹰潭市| 上犹县| 军事| 宜章县| 巨野县| 阿鲁科尔沁旗| 特克斯县| 清水河县| 宁波市| 六盘水市| 彝良县| 张家界市| 曲阳县| 湖口县| 开阳县| 霍邱县| 滦平县| 翁牛特旗| 宁河县| 轮台县| 县级市| 通城县| 资阳市| 侯马市| 南宁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