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天生的王者

曾經遇到的風景,後來成爲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許這就是緣分。

周出生在洛邑,他的父親是爲了避難遠走他方,他自己從來沒有回過晉國。

晉國,永遠只在父親傷感的回憶中出現。

可是,在周十四歲這一年,忽然有使者來到洛邑迎接周,說是要請他回到新絳做晉國的新君。

十四歲的周歡欣無比,但是平日的教養使得他不失禮數。他先是詢問使者具體情況,瞭解清楚之後又告辭單襄公,啓程返回新絳。

在清原,欒書、荀偃、士匄和韓厥等大臣早已在恭候周的歸來。

周滿面笑容,發表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講。他首先說明自己沒想過能夠回來,不過既然回來了,那作爲一國君侯,當然是令行禁止。如果各位只不過是要一個名義上的領導,那就請另尋高明,恕不奉陪。

各位大臣都沒想到,一個十四歲流落他鄉的孩子居然有如此見識膽量,沒人敢小看周。

王者氣質,或者就是與生俱來的。

當然所有的人表示從此以後會完全忠於周,聽周的指使行事。散會後欒書還特地囑咐各位大臣,別看這位領導歲數小,以前那位可比不上他,以後還是別整幺蛾子了,好好聽從領導指示!

周到了新絳,先去太廟祭拜祖先。

之後周即位,是爲晉悼公。

年輕的晉悼公即位之後,展開了令人驚訝的震懾行動。

即位的第二天,晉悼公就嚴厲批評了夷羊五等一干阿諛奉承之臣,指斥他們導致了前領導的墮落腐化,並且將他們推出斬首示衆,並且將他們的族人都驅逐出境。

第二件事,晉悼公將前任晉厲公的死因歸咎於程滑,程滑被磔之於市曹。

這兩件事情一出,大快民心。

這傳遞出幾個信號:第一,新領導不吃阿諛奉承那一套,佞臣在他這絕對吃不開;第二,一切事情按照規矩來,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第三,雖然他倡導的是正氣,但是這領導下手夠狠的,夷羊五等人自己被斬首不說,連族人都被驅逐出境,而程滑被判處磔刑,也就是凌遲處死啊!

欒書一聽到這事情就病倒了。

這次是真心有病。

這孩子殺伐決斷,也太可怕了!要知道,他纔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啊!

程滑都被判處磔刑了,那主要罪犯欒書呢?

一想到這些欒書就覺得心都不會跳了。他經過謹慎思考,決定提出病退,建議韓厥代替自己的職位。

爲什麼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就嚇得欒書要告老還鄉呢?難道就不能再次向對付晉厲公一樣,收拾了晉悼公?

欒書不是沒有想過,但是這次,他不能這麼做。首先,晉悼公雖然年幼,但是他做的事情都是無可挑剔的,不像晉厲公有錯在先。如果欒書對付晉悼公,不光大臣們會起而反之,就是百姓也不會答應。其次,說出大天去,欒書也是弒君的主要罪犯,他問心有愧。而且晉悼公是他提議扶立的,他怎麼能轉臉就再次弒君呢?而且晉悼公小小年紀就如此行事,恐怕也不是容易對付的主兒。

退一步,假如欒書裝著糊塗混日子,恐怕也難。處罰程滑,就是在警告欒書。

在這樣的領導下面,犯過錯誤的欒書爲求自保,只能提出辭職。

也許是始終心有愧疚,辭職不久,欒書就去世了。

晉悼公早就聽說過韓厥的賢名,接受了欒書的建議,拜韓厥爲中軍元帥。

可是韓厥堅決推辭。

這可就奇怪了,難道韓厥對這個官職還不滿意嗎?

晉悼公找到韓厥,韓厥私下裡對晉悼公說明了自己的心事。

我們這些人,說什麼能力,也離不開祖上那些先輩的功績。說起來,這些晉國的氏族之中,唯有趙氏功勞最大。趙氏爲晉國立下不世之功,說到底桃園事件誰都不想看見。但是,那屠岸賈,他居然後來將趙氏滅門。這對趙氏太不公平了!老天爺保佑,趙氏還有遺孤趙武,主公既然能夠懲罰佞臣夷羊五等人,爲什麼不能爲趙氏伸冤呢?

原來韓厥的推辭是爲了趙氏伸冤。

韓厥根據晉悼公的所作所爲判斷,晉悼公雖然年幼,但是他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而且很有膽量和能力。

趙氏能否伸冤,就在此一舉了。

果然晉悼公詢問那趙武現在在何處呢?

韓厥又將程嬰和公孫杵臼的義舉講述了一遍,同時說明,程嬰帶著趙武藏在盂山,現在已經十五年了!

十五年!

十五年躲躲藏藏,心碎仇恨的日子該如何渡過?

晉悼公覺得雖然自己只有十四歲,可是聽了這些,也無比心酸。

或許這十五年前的冤案,就是註定要自己這個十四歲的領導來還一清白。

晉悼公讓韓厥爲自己召見趙武,韓厥遵命,並且請晉悼公一定保密。

這個自然,能夠輕鬆除掉晉國佞臣一大幫的晉悼公,這點能力不在話下。

韓厥秘密進入盂山,出來的時候,車

裡多了兩個人,早生華髮的程嬰,和青澀少年趙武。

離開的時候是逃出來的,如今雖然秘密,但是卻是得到了最高領導的準許。

從絳城到新絳,這中間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程嬰唏噓不已。

韓厥將趙武領入宮中,晉悼公將趙武藏在宮裡,假稱有病。

最高領導有病了,各位大臣一起前去問安,當然屠岸賈也在內。

各位大臣稀里嘩啦跪了一地,詢問晉悼公病況。看這位臉色紅潤,中氣十足,也不像有病的樣兒啊!

晉悼公無病呻吟了半天,忽然說起來,寡人這病,可都是氣的啊!

各位大臣都哆嗦了,誰氣著您了?

找死呢?

活夠了?

晉悼公哼哼唧唧了半天,說不就是那老誰家的小誰嗎?就是咱們這功勞簿沒整明白麼?

所有的大臣再次跪倒,趕緊問什麼事兒我們沒辦明白呢?

晉悼公忽然坐起來,朗聲說道,“趙衰、趙盾,趙氏爲晉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還祭祀無人?”

各位的心被提起來了,這事兒啊!那可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有心補救,趙氏也沒有人了啊!

戲做的差不多了,晉悼公看著地下跪著渾身顫抖的一羣人,看似無意的瞥了一眼旁邊的小內侍,小內侍會心低頭出去了。

不多時,一個少年被帶了進來,晉悼公說那就都見見吧!都是故人。

故人?

我們大家的故人?這孩子什麼來歷?

趁著這少年行禮的當兒,所有的人都在仔細端詳,這孩子年級不大,也就是十四五歲,但是行動有禮,沉穩大方,看來家教不錯。領導說是故人,衆人看去,這孩子劍眉星目,是好像一個人,像誰呢?

是,是他?

晉悼公沉聲說道,“這孩子就是趙朔的兒子,趙武。”

趙武?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屠岸賈的身上,而屠岸賈吃驚的嘴都合不上了,當年的那個嬰兒,不是被自己摔死了嗎?

看來出了點事故,您當年用勁兒小了吧!所以纔有如今的故事。

晉悼公忽然站起來厲聲呵斥道,“屠岸賈謀害大臣,禍亂國家,將屠岸賈給寡人推出去斬首!”

屠岸賈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今天是爲了清算那件事情!他大聲呼喊,可是晉悼公同時命令韓厥率領軍士將屠岸賈抄家滅族。

晉國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而趙武則請求將屠岸賈的首級帶到父親趙朔的墓前祭奠。

那個寒冷的夜晚,趙朔放棄了逃跑的機會,選擇了赴死。

今天,害死趙朔全家的屠岸賈,終於得到了報應。

晉悼公平息屠岸賈事件之後,召見趙武,拜趙武爲司寇,代替屠岸賈的職位。

有人會懷疑,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做一國司寇?

這件事情雖然匪夷所思,但是無可厚非。趙武身爲趙盾唯一的後人,特別是在趙氏經歷了滅族慘禍之後,必將代表趙氏出仕,這是晉悼公對趙氏的一種補償。而晉悼公雖然行事犀利,不過自己也還只有十四歲,所以趙武的年齡在這裡根本不是不能出仕的理由。何況深究起來,趙武和晉悼公都有一段隱藏自己的歷史,也許在宮中的一段日子,晉悼公對趙武的瞭解又多了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總之,趙武帶著晉悼公的期望和全國人民的良好祝願走馬上任,繼承了之前趙氏所有的封賞。

晉悼公欽佩程嬰的忠義,想封程嬰做軍正。

可是程嬰拒絕了晉悼公的美意。

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日子,生死逃亡的日子,改變了自己的所有。

但是隻有一個人付出了嗎?

爲了保護趙武犧牲的公孫杵臼呢?

懵懂無知而被害死的自己的兒子呢?

或許對於程嬰而言,當屠岸賈逼死公孫杵臼,害死自己兒子的時候,程嬰已經死了。

現在的程嬰,只不過是爲了完成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活下去。不過既然目標完成了,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

如果程嬰是爲了榮華富貴,當年就不會選擇這樣做。

趙武,孩子,盂山裡十五年的生活撫養你長大成人,終於盼到了昭雪的一天。以後的日子,你要一個人走了。

程嬰自刎身亡。

趙武慟哭不已,爲什麼目標達到了,我們終於可以重見天日了,反而失去的更多呢?

程嬰對於趙武,不但是救命恩人,更是相依爲命的親人。

生活就是這麼殘酷,成功的那一天,或許就是最親的人永遠離開你的那一天。

趙武請求厚葬程嬰,將程嬰安葬在公孫杵臼的墓旁,晉國人稱之爲“二義”冢。

趙武爲程嬰服喪三年,報答程嬰的大恩大德。

所能夠爲你做的事情,也只有這一件了。所以當你執意離去的時候,請允許我,用最真的情義,表達我內心的不捨和悲痛。

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0章 最囧莫過宋襄公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13章 與神鬥第79章 強權派第71章 婚外戀的代價第24章 變幻不定的盟友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章 不戰而勝第41章 不服不行第26章 弄巧成拙第20章 縱約長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14章 刺慶忌第34章 絕境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18章 國懿仲在奔跑第27章 素王傳說第25章 連衡第39章 柳下惠的驚人才華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9章 五國聯兵第13章 悲哉,慶鄭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35章 秘密情人甘公帶第31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36章 天子一怒第26章 如有雷同第45章 恨海難平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13章 鄭莊公謀弟第22章 魔鬼伍子胥第7章 深夜猛虎第56章 誠意動人第38章 誰的忠心第5章 夷吾的捨不得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54章 勇鬥偪陽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48章 假道伐虢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22章 聰明人第46章 最佳辯手驪姬第30章 小人亂國第33章 白日見鬼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5章 長平之戰第38章 誰的忠心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8章 西戎霸主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7章 變亂之端第36章 天子一怒第4章 逃出生天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7章 深夜猛虎第24章 美夢如煙第12章 趙穿發瘋第2章 水災導演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1章 適得其反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章 尷尬的合縱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5章 長平之戰第25章 功成難以離去第34章 悔之晚矣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92章 木有金桃第25章 功成難以離去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77章 俘虜的選擇第24章 美夢如煙第7章 變亂之端第61章 人固有一死第29章 峰迴路轉綠豆粥第20章 我先撤第33章 演技派第20章 石碏的選擇第51章 叔武被害第12章 同窗第29章 峰迴路轉綠豆粥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
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0章 最囧莫過宋襄公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13章 與神鬥第79章 強權派第71章 婚外戀的代價第24章 變幻不定的盟友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章 不戰而勝第41章 不服不行第26章 弄巧成拙第20章 縱約長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14章 刺慶忌第34章 絕境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18章 國懿仲在奔跑第27章 素王傳說第25章 連衡第39章 柳下惠的驚人才華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9章 五國聯兵第13章 悲哉,慶鄭第23章 三千里江山第7章 郤芮的詭計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35章 秘密情人甘公帶第31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36章 天子一怒第26章 如有雷同第45章 恨海難平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13章 鄭莊公謀弟第22章 魔鬼伍子胥第7章 深夜猛虎第56章 誠意動人第38章 誰的忠心第5章 夷吾的捨不得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54章 勇鬥偪陽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11章 費無極的第二次轉彎第48章 假道伐虢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22章 聰明人第46章 最佳辯手驪姬第30章 小人亂國第33章 白日見鬼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5章 長平之戰第38章 誰的忠心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8章 西戎霸主第43章 未必如願以償第7章 變亂之端第36章 天子一怒第4章 逃出生天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69章 紙老虎的眼淚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7章 深夜猛虎第24章 美夢如煙第12章 趙穿發瘋第2章 水災導演第38章 三日之約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1章 適得其反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27章 “俞兒”是什麼東東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章 尷尬的合縱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19章 一鳴驚人第45章 長平之戰第25章 功成難以離去第34章 悔之晚矣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42章 祭足的選擇第92章 木有金桃第25章 功成難以離去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77章 俘虜的選擇第24章 美夢如煙第7章 變亂之端第61章 人固有一死第29章 峰迴路轉綠豆粥第20章 我先撤第33章 演技派第20章 石碏的選擇第51章 叔武被害第12章 同窗第29章 峰迴路轉綠豆粥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翁牛特旗| 盐边县| 图木舒克市| 永康市| 恩施市| 贞丰县| 惠来县| 荆门市| 通州市| 淮安市| 苗栗县| 达州市| 原阳县| 上高县| 房产| 陇川县| 高州市| 新蔡县| 苍南县| 清徐县| 汶上县| 霍邱县| 呼和浩特市| 陈巴尔虎旗| 毕节市| 靖州| 宣城市| 县级市| 塔河县| 楚雄市| 兰州市| 浑源县| 赣榆县| 眉山市| 银川市| 蒲江县| 璧山县| 阿坝县| 万州区|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