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不戰而勝

楚穆王派潘崇殺害了自己的父親楚成王順利執政,同時派鬥越椒剿滅反對者鬥宜申和仲歸謀的反對,楚國一時間人人自危。

但是最高領導的更替往往帶來中層領導變動。這裡面不止有最高領導把持權力的需要,更有瞄準機會趁機攪和謀取個人利益的人的需要。

變化就意味著機會,眼下的楚國,鬥勃被賜死,鬥宜申被剿滅,鬥越椒的野心逐漸發展起來。

我是不是可以做楚國令尹呢?

鬥越椒時常這樣問自己。

眼下機會來了,可是鬥越椒覺得鬥般是自己的一個障礙。要除掉鬥般,那無疑必須藉助楚穆王。可是要如何才能讓楚穆王除掉鬥般呢?總不能告訴楚穆王,我想做楚國令尹,不如主公殺了鬥般任命我爲令尹吧!

楚穆王最害怕的是什麼?

終於,鬥越椒決定撒一個彌天大謊來對付鬥般。他找到楚穆王,說您可不知道啊,自從您上任之後,鬥般經常說自己家世代受楚成王的大恩,無以爲報,必須扶立公子職才能報答楚成王啊!鬥宜申這次膽敢謀逆沒有內應他趕嗎?那不就是鬥般招來的麼?如今鬥宜申伏法,鬥般肯定不能心甘情願,還不一定有什麼陰謀鬼計呢!

領導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奪權,尤其像楚穆王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的領導。所以鬥越椒這麼一說,楚穆王就怒了,也沒顧上查問證據。因爲楚穆王心裡有鬼,他自己就是謀逆上臺的,所以他認爲別人也都和他一樣,爲了權力什麼事兒都做得出來。

楚穆王當然也有自己的標準,他召見鬥般,命令鬥般把公子職殺了!

鬥般也傻了,公子職是您家養的雞鴨鵝嗎?說殺就殺?人家有什麼過錯啊?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鬥般當即拒絕了楚穆王的要求。

楚穆王半天沒吭氣,半晌說道,“鬥般準備成就先王的遺願吧?”

先王?這和先王有什麼關係?

鬥般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楚穆王手揮銅錘,錘殺鬥般!

可見鬥越椒陰險狡詐,一下子就抓住了楚穆王的痛處;而楚穆王的確心狠手辣兼剛愎自用,謀逆這樣的大罪居然試探一下就親自行刑了?

其實楚穆王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鬥般不殺公子職,不一定是要扶立公子職,說不定只是不喜歡無辜者被殺,或者乾脆就是不認同如此行事方式。鬥般是死了,可是楚穆王如此行事方式,日後勢必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鬥般被害的消息一傳出來,公子職就撒丫子出奔了。還不跑,鬥般是爲什麼被殺的?父親楚成王是爲什麼被殺的?

可是公子職還是跑晚了。如果當日政變發生的時候出奔或者還有一線生機,可是如今,在楚穆王已經將楚國牢牢掌握在手心裡的時候,公子職只能被鬥越椒殺害在郊外。

楚穆王拜成大心爲令尹,可是不久成大心也去世了。楚穆王於是拜斗越椒爲令尹,蔿賈爲司馬。後來楚穆王有感於子文對楚國的功勞,任命鬥克黃爲箴尹。鬥克黃是鬥般的兒子,子文的孫子。

楚國政變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晉襄公問趙衰,這是不是老天爺在懲罰楚國呢?

趙衰擔憂的回答道,“楚國雖然不是中原國家,但是也可以用禮儀去教化改變。可是商臣此人無父無弟,殘忍無比,可想而知他會如何對待別人了!恐怕中原各國的憂患時期到了!”

的確,一個國家領導人不止決定本國的命運,更加決定此時期整個世界的走向。比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帶來的動亂就絕對不止德國和意大利,而是影響到當時的整個世界。

周襄王二十七年春天,孟明視請兵於秦穆公,以報崤之戰的冤仇,秦穆公同意了他的請求。秦國發兵車四百乘,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再度統兵,浩浩蕩蕩殺奔晉國而來。

而晉襄公早就知道秦國得來複仇,時刻派人打探秦國消息。所以一聽說秦國發兵,晉襄公這邊馬上命令先且居爲大將,趙衰爲副將,領晉軍在邊境迎敵。

此時秦軍尚未來到晉國邊境,先且居認爲與其等待秦軍到來,不如主動出擊,佔據有利形勢。於是晉軍迎著秦軍出發,在彭衙秦軍和晉軍兩軍對峙。

狼瞫主動請戰,一雪前恥。狼瞫和鮮伯率領百餘人衝擊秦軍陣地,殺死秦軍無數,可是鮮伯也被白乙丙所殺。

先且居登車一望,見秦軍陣營已亂,於是命令晉軍全力衝擊!晉軍全力出擊,秦軍勢不能當,孟明視等人敗走。而被救出來的狼瞫也口吐鮮血,第二天便陣亡了。

晉軍凱旋之後,先且居進言於晉襄公

,這次打敗秦軍,完全是狼瞫的功勞!

晉襄公用上大夫的規格安葬狼瞫,並且派所有的大臣爲他送葬。這個世界上的確有等級,界限分明。但是當我們遇到萬人不擋之勇,遇到爲了名譽而戰的戰士,除了敬意我們還能表示些什麼?

再說倒黴的孟明視回國之後,覺得這次死定了。上次崤之戰那是遇上了埋伏,這次兩軍對陣,輸得毫無理由,那就是技不如人!可是秦穆公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待他,並且把失敗的理由再次歸結在自己身上。

孟明視放心了,但是更羞愧了。

自己難道就不能爲秦國帶來榮譽嗎?

孟明視四散家財,慰問死傷將士家屬,日夜操練,以圖後戰。

你可以打敗我,但是阻止不了我努力上進去打敗你!

晉襄公覺得既然已經和秦國結下了死仇,也就不必小心翼翼遮遮掩掩了,索性命令先且居爲大將,聯合宋大夫公子成、陳大夫轅選、鄭大夫公子歸生討伐秦國,奪取江、彭衙二邑。晉襄公戲言這是感激秦國來感激我們的戰爭!

這可是欺負人欺負到家門口了。

奇怪的是孟明視這次面對晉國的挑釁根本沒有請求出戰。

秦國謠言四起,孟明視這是被晉國打怕了啊!膽小鬼!

可是秦穆公堅定的相信孟明視,並且告訴羣臣,孟明視一定會爲秦國復仇,只不過時間還沒到罷了。

到了第二年夏天的五月,孟明視集合軍隊,覺得訓練成功了,請秦穆公千萬視察,並且請求出戰晉國,請秦穆公督戰,說明這次要是再輸了,誓不貪生!

秦穆公也說道,“寡人已經三次爲晉國所敗,如果這次又失敗了,寡人也沒有面目再回國了!”

秦穆公命令孟明視選兵車五百乘,發兵晉國。所有出征的將士,都厚禮饋贈其家。

這一次,不但秦國君臣齊心,而且老百姓也都拼死助戰,三軍將士踴躍無比。

秦軍將士從蒲津關出兵渡河,孟明視命令焚燬船隻!

秦穆公可奇怪了,打仗你燒船幹嗎?

孟明視說我們三次戰敗,士氣已經非常低迷了。這次燒船,就是告訴三軍將士,誓死不回的決心,我們和晉軍此次決一死戰!

孟明視自命爲先鋒,長驅直入,破王官城。

諜報傳至絳城,晉襄公召開御前工作會議,趙衰建議這次可不能和秦國硬拼。誰都看得出來,秦國這次是全國和我們拼命來了。俗話說得好,橫的怕硬的,硬的就怕不要命的。秦國這次連秦穆公都出動了,連回去的船都燒了,可見是和我們拼命來了。我們不如暫時避其鋒芒,等到秦國勝利之後,我們求和吧,秦晉兩國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也應該走向和平了。

先且居也非常認同趙衰的意見。所謂困獸猶鬥,秦國接連失敗三次,這次是攤上老本要和晉國幹一仗,我們最好別招惹他們。

晉襄公採納了趙衰的意見,命令晉國軍隊堅守不出,不要和秦軍照面。

秦國準備了那麼久,但是誰也沒想到,最終的秦晉決戰會是這樣一番景象。繇餘建議秦穆公,既然晉國已經怕了我們,那請主公封崤山之屍。

秦穆公同意了繇餘的建議。

崤山,崤山,你是多少秦人夢裡不能去的地方!無數秦軍將士拋屍於此,大秦忠魂,無土可居!

秦穆公命令部隊從黃河上游渡河,從茅津渡河,屯兵於東崤山。一路之上,秦軍所到之處,根本沒有晉軍敢加以阻攔。秦穆公命令將士們在墮馬崖、奪命崖、落魂澗等處收集當年崤之戰秦軍死難將士的屍骨,用草爲襯,埋葬在崤山山谷之內。

秦穆公命令手下殺牛宰馬,大設祭祀。

素衣的秦穆公對著崤山瀝酒,放聲大哭道,“崤山,我來了!秦國的將士們,我來晚了!請你們在此守衛我們大秦,看著我們大秦如何興盛,如何爲你們復仇!”

三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

孟明視等當年參加崤之戰的老將士無不哭得伏地不能自已。

崤山,這一座壓在所有秦國人身上、刻在秦國人心坎上的山,請善待我們英勇逝去的將士吧……

江邑和彭衙邑的百姓,聽說秦穆公親自出兵,不戰而勝,大家一起舉行了轟轟烈烈的羣衆運動,趕走了駐守的晉國部隊,重新迴歸秦國。

秦穆公不動一刀一槍凱旋而歸,任命孟明視爲亞卿,和二相一同處理國政,而西乞術和白乙丙也都得到了晉封,並且將蒲津關改爲大慶關,慶祝秦軍取得的這次勝利。

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13章 鄭莊公謀弟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10章 冬日之陽第12章 醫治狂躁病患第12章 趙穿發瘋第20章 縱約長第10章 驚人美味第5章 隨心所欲的周幽王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20章 組團逃難第19章 五國聯兵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44章 嘗不到的新麥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27章 從人質到通緝犯第26章 如有雷同第96章 兄弟同心第13章 與神鬥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15章 從婦女隊長到上將軍:孫武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53章 雙面間諜鄭文公第41章 郵遞員:伍子胥第35章 謠言成真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90章 多少淚水洗不盡第22章 祖籍索馬里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0章 縱約長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7章 深夜猛虎第64章 樹倒第42章 誰敢給我挖坑第49章 一分鐘親密戰友第8章 吳起跳槽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92章 木有金桃第26章 健將秦武王第34章 路線錯誤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28章 旱海難尋第9章 秦國內亂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51章 爭端又起第33章 狷介者介子推第7章 不戰而勝第13章 與神鬥第42章 趙氏孤兒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7章 變亂之端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9章 爲了管仲,我們在行動第65章 無辜替罪羊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56章 燭之武說退秦軍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57章 申生之死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13章 呂不韋之死第34章 絕境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76章 如此一家第42章 趙氏孤兒第20章 縱約長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9章 秦國內亂第18章 逐燕第35章 謠言成真第46章 最佳辯手驪姬第46章 城濮之戰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87章 復仇者之路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47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第46章 白起有病?第21章 郢都第53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41章 郵遞員:伍子胥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7章 變亂之端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10章 驚人美味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
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13章 鄭莊公謀弟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10章 冬日之陽第12章 醫治狂躁病患第12章 趙穿發瘋第20章 縱約長第10章 驚人美味第5章 隨心所欲的周幽王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20章 組團逃難第19章 五國聯兵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44章 嘗不到的新麥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27章 從人質到通緝犯第26章 如有雷同第96章 兄弟同心第13章 與神鬥第55章 鄭國的三次請成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15章 從婦女隊長到上將軍:孫武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53章 雙面間諜鄭文公第41章 郵遞員:伍子胥第35章 謠言成真第15章 戶外運動愛好者宋昭公第90章 多少淚水洗不盡第22章 祖籍索馬里第1章 智伯瑤的野心第23章 亡國與救國第20章 縱約長第50章 油菜花的乞丐第7章 深夜猛虎第64章 樹倒第42章 誰敢給我挖坑第49章 一分鐘親密戰友第8章 吳起跳槽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92章 木有金桃第26章 健將秦武王第34章 路線錯誤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28章 旱海難尋第9章 秦國內亂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38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第51章 爭端又起第33章 狷介者介子推第7章 不戰而勝第13章 與神鬥第42章 趙氏孤兒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7章 變亂之端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3章 階下囚的機遇第9章 爲了管仲,我們在行動第65章 無辜替罪羊第12章 被母親嫌棄的國君第56章 燭之武說退秦軍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57章 申生之死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13章 呂不韋之死第34章 絕境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91章 預先凋零的花兒第14章 重耳悲催的流亡之旅第76章 如此一家第42章 趙氏孤兒第20章 縱約長第58章 個人主義者管仲第9章 秦國內亂第18章 逐燕第35章 謠言成真第46章 最佳辯手驪姬第46章 城濮之戰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87章 復仇者之路第50章 天生的王者第46章 吳國的危機第47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第46章 白起有病?第21章 郢都第53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41章 郵遞員:伍子胥第11章 人才爭奪戰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7章 變亂之端第67章 十香軟筋散第10章 驚人美味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民勤县| 紫云| 沧源| 维西| 金阳县| 梁河县| 合江县| 五华县| 五河县|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右旗| 寻甸| 盐边县| 湖口县| 陈巴尔虎旗| 威宁| 桐柏县| 集安市| 保德县| 河间市| 重庆市| 休宁县| 华坪县| 卢湾区| 锡林浩特市| 堆龙德庆县| 马山县| 湘西| 黄浦区| 兰考县| 吴堡县| 山西省| 石台县| 深圳市| 巩留县| 兴城市| 信丰县| 三门峡市| 清流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