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天寒地凍的清晨,天邊才泛起魚肚白,後宮妃嬪們便冒著凜冽寒風,早早趕到坤寧宮請安。
皇后端坐在雕花鳳座上,儀態(tài)端莊,有條不紊地開始每日的例行問話。她先是溫言詢問大格格和三阿哥的近況,言辭間滿是關(guān)切;隨後目光一轉(zhuǎn),語氣陡然轉(zhuǎn)厲,敲打了馬佳氏一番,馬佳氏低著頭,唯唯諾諾,連大氣都不敢喘。
接著,皇后將目光投向董佳佳,聲音輕柔:“董佳氏,你腹中皇嗣近來可還安好?”
董佳佳恭敬地福身,嗓音溫婉平和:“回主子娘娘,太醫(yī)說皇嗣一切安好,勞您掛念。”
皇后淺笑盈盈,眼中透著欣慰:“如此甚好。今日有個喜訊要告知於你,我已派人傳旨到董家,過些時日,你便能與董佳夫人相見了。“
聽聞此言,董佳佳腦海中浮現(xiàn)出原身母親的模樣,眼眶霎時泛紅。她連忙起身行禮,聲音微顫:“奴才叩謝主子娘娘恩典。“
皇后擡手示意:“快平身,坐下吧。”
一旁的烏蘇里氏見狀,故作豔羨地嘆道:“主子娘娘真是仁厚,奴才們不知修了幾世的福分,才能得您這般體恤。董佳姐姐當真好福氣呢。“
見衆(zhòng)人眼中流露豔羨之色,皇后笑意愈深,“你等也不必羨慕。但凡你們誰有了身孕,我自會開恩,準你們與家人團聚。“
衆(zhòng)人聞言心頭一暖,馬佳氏與那拉氏不禁眼眶微紅。
皇后又閒話幾句,便散了今日的請安,命衆(zhòng)人退下。
董佳佳故意放慢腳步,待衆(zhòng)人走遠後,轉(zhuǎn)身對送行的翠玉低聲道:“翠玉姑姑,煩請您代我向主子娘娘遞個話,明日請安後,娘娘若得閒,奴才還有事想求娘娘恩典。這是些微心意,請姑姑笑納,權(quán)當茶錢。“說罷,她示意白露奉上一個小荷包。
翠玉接過荷包,略掂了掂,神色依舊淡然:“格格放心,奴才定將話帶到。“說罷,目送董佳佳一行離去,才轉(zhuǎn)身回內(nèi)室。
皇后正倚在妝臺前閉目養(yǎng)神,任翠雲(yún)和翠蘭爲她卸下發(fā)飾。
翠玉近前,輕聲稟道:“娘娘,奴才有事回稟。“
皇后徐徐睜眼,語帶慵懶:“何事?“
翠玉垂首道:“董佳格格臨行前託奴才帶話,明日請安後,想求娘娘留她片刻,說是有事求恩典。“
皇后眼中掠過一絲興味:“倒是稀罕。董佳氏近來安分,不知還要求什麼恩典?“
她指尖輕叩妝臺,發(fā)出清脆聲響。殿內(nèi)一時寂然,侍立宮女皆屏息凝神,不敢驚擾皇后思緒。
翌日請安畢,皇后遣散衆(zhòng)人,獨留董佳佳。衆(zhòng)妃嬪暗自納罕,唯張氏似有所悟,含笑告退,心情愉悅地出了坤寧宮。
衆(zhòng)人走後,殿內(nèi)氣氛微妙,皇后渾不在意,只是端起手邊的茶壺,輕輕吹了吹茶麪,語氣從容:“董佳氏,董佳夫人進宮的事宜我已安排妥當。你特意求見,還有何事?但說無妨。若在情理之中,我倒也不是不能給你恩典。”
董佳佳沉吟片刻,措辭謹慎地說道:“娘娘明鑑,自打奴才懷上皇嗣以來,常在啓祥宮內(nèi)見到張姐姐的大格格玩耍,大格格玉雪可愛,奴才心中甚是喜愛。”
“只是臨產(chǎn)在即,奴才愈發(fā)忐忑。奴才在家時曾親眼見過額娘生產(chǎn),今年又陪伴過那拉姐姐誕下三阿哥,那場面每每回想起來,仍覺心驚膽戰(zhàn),血光之景令奴才終生難忘。”
“大格格與奴才同住一宮,奴才唯恐生產(chǎn)時衝撞到她,若真如此,奴才便是萬死也難辭其咎。因此,奴才斗膽向娘娘再求個恩典,懇請主子娘娘將奴才遷出啓祥宮,以免驚擾大格格。”
皇后靜聽董佳佳陳情,見其面色蒼白,眼中帶著幾分驚懼,說話時聲音微微發(fā)顫,心中已然明瞭。
待董佳佳說完,殿內(nèi)又歸於沉寂,皇后略作思量,展顏一笑,溫聲安撫道:“同爲女子,我自然體恤。只是遷宮非同小可,你如今月份已大,不宜遠遷。西六宮雖有永壽、鹹福、翊坤三宮空置,但若遷去,未免孤身無依。”
“張氏畢竟生育過大格格,縱有董佳夫人進宮陪產(chǎn),到底宮規(guī)森嚴,終究不便。若生產(chǎn)時有個閃失,恐怕難以及時相助。有張氏在側(cè),我反倒安心。若能誕下如三阿哥這般康健的皇嗣,啓祥宮上下便有了指望。“
提及三阿哥時,皇后語意深長,字字千鈞。董佳佳聞言心頭一震,原先的盤算頓時消了大半,只得垂眸不語。
董佳佳擡眸與皇后對視,見其目光隱含警示,慌忙斂衽告罪:“奴才思慮欠妥,娘娘深謀遠慮,是奴才一時情急失了分寸,求娘娘寬宥。“皇后擺手示意她落座。
董佳佳坐定後,又偷覷皇后一眼,眼中掠過不安,愈發(fā)恭謹?shù)溃骸爸皇桥庞掴g,仍恐不慎衝撞大格格,辜負娘娘美意。“言辭雖婉轉(zhuǎn),卻暗含試探,僵直的坐姿泄露了心中忐忑。
見她這般戰(zhàn)戰(zhàn)兢兢卻又出言試探,皇后眼底閃過一絲瞭然,脣角含笑卻不急著應(yīng)答,只輕啜香茗,似在思量如何應(yīng)對這綿裡藏針的話語。殿內(nèi)一時靜默,唯餘茶香嫋嫋,縈繞在二人之間。
提及皇上寵愛的大格格,皇后眉目間泛起溫柔:“你且寬心。前些日子承祜還唸叨著姐姐,說是許久未見,甚是想念。“
她頓了頓,指尖輕輕摩挲著茶盞邊緣,似在思索:“改日我會讓張氏將大格格送來坤寧宮小住,也好讓姐弟倆多親近一番。”說到此處,皇后眼中笑意愈深,似已瞧見二阿哥歡欣的模樣。
然而,轉(zhuǎn)眸看向董佳氏時,皇后目光陡然銳利,語氣雖依舊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倒是你,莫要再爲這些瑣事憂心。要清楚你腹中懷的可是皇嗣,若有半點差池……”
她語聲微頓,雖含笑卻目光如刃直直刺入董佳氏心底,“我可是要罰你的!”
董佳佳心頭一凜,連忙垂首:“奴才謹記娘娘教誨,必當萬分小心。“她指尖微顫,心知這既是關(guān)切,亦是警醒。殿內(nèi)一時靜默,二人心思百轉(zhuǎn),俱在不言中。
她的心墜入無底深淵,自知遷宮一事無望,眸光低垂,落在皇后寶座下的鎏金雕紋上,勉強牽出一抹笑意:“大格格與二阿哥手足情深,娘娘思慮周全,是奴才愚鈍。奴才身子素來康健,不敢有損皇嗣,雖近日憂思縈懷,但太醫(yī)診脈無礙,求娘娘恩典只爲求個心安。既然娘娘已安排妥當,奴才便安心了。“
“嗯,你且安心待產(chǎn)便是。“皇后說罷,隨意與董佳佳閒話幾句。董佳佳小心應(yīng)對,眉眼間漸露倦色。皇后見她乏了,又無甚要事,且自己尚需料理宮務(wù),便揮手道:“你先退下吧,好生將養(yǎng)。“話音剛落,董佳佳如蒙大赦,連忙起身行禮告退。
待董佳佳的身影消失在殿外,一位年近五旬、眼角刻著細紋的老嬤嬤近前低語:“娘娘,奴才冷眼瞧著,這董佳氏不是個安分的。素日裝得恭順,原以爲有了身孕會收斂些,誰知沒過幾日,又按捺不住了。“
皇后聽罷,只微微一笑,“這本是常理,若太安分了,我倒要憂心。董佳氏終究懷著皇嗣,瞧著也是個伶俐的,還算知趣,沒在請安時提及此事,否則反倒難辦。“
略作沉吟,“且看誕下的是龍是鳳罷。原想著二人同住一宮可相互制衡,如今看來人手還是不足。長春宮的阿明阿氏與延禧宮的烏蘇里氏都不夠爭氣,倒叫馬佳氏和那拉氏得了勢。啓祥宮倒是有些苗頭,偏生董佳氏仗著身孕尋了個好由頭,一心盼著遷宮,怕是不願順我的意,還惦記著主位之尊。想來張氏也在暗中盼著呢。“
“娘娘明鑑。見娘娘這般籌謀,奴才甚是欣慰,娘娘當真長大了。“自幼照看皇后的奶嬤嬤陳氏見她運籌帷幄的模樣,眼中既欣慰又心疼。
“在嬤嬤眼裡,我永遠是個孩子。嬤嬤近日身子可好些?每至寒冬總要病一場,叫我好生牽掛。“皇后眸中關(guān)切之情溢於言表,令陳嬤嬤心頭一暖。
“娘娘寬心,奴才還要看著娘娘與二阿哥呢。娘娘也別太勞神,往後還要看著二阿哥成婚生子的。那些瑣碎宮務(wù)不妨交給翠玉她們處置,橫豎是要接老奴的班。“陳嬤嬤說著,目光慈愛地掠過身後幾名宮女。
Wшw★ тTk an★ ¢O
“嗯,再觀望些時日。“皇后溫聲應(yīng)道,眼中漾起對未來的期許,殿內(nèi)一時靜謐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