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八天過去,快到月末。
夏平安平日裡除了給病人看病,就是教導曲一映如何識別藥草,給她講解哪種藥草有什麼作用。因爲不同藥物之間,藥性不同,有可以單獨使用的,也有必須同時一起服用,能夠互相輔佐,也能奪取相互之間藥性,有彼此受到制約,也有藥性根本不相合,或是制約彼此之間的毒性。
所以用藥的好壞,也就決定了這病能不能治好。平安耐心地教,曲一映也就更加細心地聽,她知道認識植物的藥性只是自己所走道路的第一步,後面還需逐漸認識其他各類的藥性,人體的具體穴位,看病識病……一點一點的來,道路還很長。
這日,夏平安從外面出診回來,看見曲一映站在藥櫃前,手裡拿著毛筆在上面寫著什麼,他走近大堂,放下藥箱,湊近了看,“你畫的是什麼啊?怪模怪樣的。”
“我不是不認識你們的字嘛。但其實我不是不認字,只是不認識你們的字。而且月末來臨,你說伍大夫看病的時候都會排很長的隊,這樣我也能幫你們抓藥,減輕你們的負擔……”曲一映輕聲說道,面朝裡沒有回頭,依舊一筆一劃的勾勒著。
她是初學,又不認識繁體字,無法看醫書,一切都需要夏平安親自來教,這樣進步雖然緩慢,學的卻很紮實,藥鋪裡放藥材的櫃子上寫的都是繁體字,她就挨個挨個的將簡體字寫在旁邊,即可以認字,又能夠更加清楚地記住藥材所放的位置。
夏平安見她額頭上隱隱有細汗浮出,便知道她肯定是站了很久,不過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有付出纔會有收穫,他欣悅地笑起來,然後又轉身去做自己的事了。
一會兒,前院傳來一陣敲門聲。
“平安,你把門鎖了嗎?”她疑惑地問,心想大門應該是開著的。
平安在右側曬草藥的屋子裡,沒有聽到她的聲音。曲一映只好放下毛筆,走向前院的大門。打開門後,看見一身濃眉大眼,身穿黑色衣裳的男子,他站在門口,手裡持一個小型的長方形木盒。
“曲小姐。”男子和善地笑著。
曲一映見到他,也頓時笑靨如花,這人是顏寧身邊的小廝,名爲胡丹,上次就是他告知顏寧爺爺的去世。她望著他,有些激動地道,“是小寧回來了嗎?”
胡丹聞言,神色黯淡下來,遺憾地道,“少主寫信說,因爲老夫人不能承受老主人突然離去,一病不起,至今都還沒有康復,而主人本就憂思過度,老夫人一病,也跟著病倒在牀,所以一時半會怕是回不來了。”
應該是過年都回不來吧?
她腦海中漸漸浮現出顏寧自然的笑容,想到若是這笑容因親人離世變得慘淡,心就像被無情的上了絞刑,變得極爲疼痛。她難過地感慨著,顏家的人上上下下都是溫和善良的,上天若是一下子奪走了三條人命,豈不是太不公平。
她正沉默思索,面前的胡丹將手中盒子拿出,說道,“送信的人還送來了這個盒子,說是少主給小姐你的。”
木盒很窄,也不是很長,就是一個普通尋常的盒子。
曲一映看著胡丹,接過它,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小寧他……”他知道她不識字,不可能給她寫信。她又問,“他可曾託人對我說什麼話?”
胡丹搖了搖頭,道,“奴也不清楚裡面是何物。少主只託人送來這個,並無其他話轉告。”
曲一映道了謝,送胡丹離去,就一個人回到前院。
她坐在左側那顆蒼鬱的大樹下,將盒子放在石桌上,輕輕扳動上面的小鎖。
盒子打開後,她看見裡面底部放著乾淨的白布,上方是一株曬乾了的忘憂草,忘憂的紅花水分已經完全消失,變成了像扇子一樣薄片。
若是憂思不能遣,想要讓人忘掉愁苦,便送以萱草,讓之忘掉憂愁。
顏寧溫柔的聲音,忽然一字一句清晰地迴盪在曲一映的腦海中,她仔細的望著這株忘憂草,純黑的美眸裡漸漸有淚光浮現。小寧是在告訴她,雖然他們一人在此,一人在彼,可卻心靈相通,他自己深陷困境,但還依舊念著她,送來萱草,希望她不再憂愁,不要擔心。
只是一株簡簡單單的草,卻包含了無盡的言語和情意。
日子還是匆忙地過著,每天似乎都有學不完的東西,每天也似乎都是那麼的辛苦,可夏平安看到,曲一映的臉上總是帶著笑,而且每次她走到藥櫃前,都會偷偷捂著嘴,一個人害羞地笑起來,他不禁疑惑不解,難道這人是學知識學癡了,越學就越開心?
到了月末的最後兩天,藥鋪就要開門。
不過第二日纔是正式看病的日子,褚澤回來的晚上,先仔細檢查藥材,接著又詢問夏平安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對曲一映進行學醫上的指導,點出她在認識上有哪些錯誤,還可以怎麼進步。
他與夏平安的教法雖然有些相似,可是平安的教法偏重於實踐,只告訴她這個東西該怎麼用,用多用少,如果記不住的話,常常就會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他則總是指出許多藥性的淵源,把許多事物聯繫在一起,讓人有一種居高臨下的通透感。
所以這樣一來,曲一映的疑惑就慢慢明瞭,進步也逐漸增快。
果然,醫聖的名號是吸引人的,頭一天開始就診的時候,藥鋪裡前院就排滿了隊,他們之中有的是因身患重病從遠方趕來,有的是因在藥王府八天看病沒排上號纔到這裡,但也有的是想讓醫聖給自己檢查一下,看看還需要注意什麼,怎麼預防疾病。
本來先前因爲伍大夫沒將那個富家小姐醫好,未婚夫殺人不成反而殺死自己的事,讓曲一映認爲這怎麼也得對伍大夫的名聲造成一定影響,但是她看到一大清早就從前院大樹石椅下排到了大門的長隊後,就不敢相信之前的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