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三年之期終究還是到來了。
欽天監監正連啓明依舊沒有等到他的那位掌門師兄出關,而小湘泠,卻已經等不了了……
於是,當‘太上皇與太后帶著小公主出宮遊山玩水’的消息流傳開時,孫瑾跟皇甫睿已經帶著小湘泠走在尋找靈氣山脈的路上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對著龍椅之上的龍袍少年齊聲喊道。
今天,已經是皇甫睿與孫瑾離宮的第五日了,可是皇甫玉樹派去跟蹤他們的人卻還沒有任何消息傳回,所以他此刻的心情絕對是不陽光不明媚的……
衆臣也都不是傻子,在看到他那張陰沉低冷的龍顏後便一個個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深怕自己一著不慎惹怒了這位不好對付的主子!
“怎麼,今日衆卿家就沒有一個有事情要上奏的嗎?”片刻過後,面對下方一片鴉雀無聲的景象,皇甫玉樹不禁冷眸一瞇,幽聲開口道:“咱們雲國何時變得如此太平無事了啊?”
隨著皇甫玉樹的話音落地,一道蒼老的聲音緊跟著響起道:“啓稟陛下,老臣有事啓奏。”
“哦?”循聲望去,皇甫玉樹的視線落在了站在左列第一排第一個位置的安老丞相身上,淡聲問道:“不知安老丞相有何事要奏?”
白頭白鬚的安老丞相彎著他本就有些佝僂的背,顫顫巍巍地向皇甫玉樹拱了拱手,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回道:“老臣年事已高,做起事來頗感力不從心,該是時候告老還鄉了,還請陛下恩準。”
聞言,皇甫玉樹的眼底連一絲驚訝都沒有,面色淡然地開口道:“按理說,老丞相年事已高,朕是該讓老丞相衣錦還鄉了,只是老丞相這一走,這滿朝文武中又有誰能接替老丞相的位置呢?”
聽到他這番話,安老丞相低垂的眼簾下,一雙眸底閃過掙扎之色,但是沒有沉默多久便回答出聲道:“老臣竊以爲,翰林院的鄭修撰是個可造之材,假以時日堪當此大任……”
他的話一出口,殿上的衆臣不由得議論開了,更有激動者出列反對道:“丞相大人莫不是老糊塗了?那翰林院的鄭修撰不過是個從七品的小官,每日裡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寫寫文書而已,就算他曾是狀元郎,資質可嘉,可是丞相之位茲事體大,豈是他一個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可以擔當的?”
安老丞相緩緩轉過身去,一邊用眼神示意那名跳出來反對的官員改口一邊語氣冷然地問道:“那麼趙大人有何高見呢?你覺得何人更適合接替老夫呢?”
只是那位趙大人似乎不樂意配合他,完全裝作沒看見他遞過去的眼色,一臉慨然地回道:“下官以爲,朝中有資歷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隨便一個都比那個姓鄭的小子適合!”
聞言,安老丞相眸光一暗,心中已然明白了過來。這些個曾經唯自己馬首是瞻的人,在自己提出告老還鄉那
一刻已經視他爲廢物,不將他放在眼裡了!
“既然趙大人如此認爲,那老夫也無話可說了。畢竟老夫也不過是向陛下提出一點建議而已,至於陛下會不會採納老夫的建議,那就是陛下的事了。”抿了抿乾癟的嘴脣,安老丞相話中有話地說道。
只希望趙勤這個朽木不可雕的蠢貨,這次能聽明白他的話外之意,不要再出言不遜挑釁小皇帝的龍威了,否則他這麼些年苦心經營的一番心血都將白費啊!
當衆提出告老還鄉,乃是他與小皇帝私下做的一筆交易。他給小皇帝的人讓位,小皇帝則在接下來的四年一次的官員調度中放過他的子孫門生,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可惜,他的自我犧牲,似乎並沒有得到自己人的理解與支持,第一個跳出來反駁自己的就是他想保下的人……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跟趙勤一樣急利攻心,很快便有人領悟過來,出列幫安老丞相說話了:“啓稟陛下,丞相大人一向慧眼識人,下官以爲,陛下不妨召見一下翰林院這位的鄭修撰,當場測試一番,看看他是否真是可造之才,能否當得起丞相大人的傾力舉薦!”
這次站出來說話的,是戶部尚書劉博理,也是安老丞相最爲得意的幾個門生之一。此人性格內斂沉穩,爲官至今二十餘載,是丞相一派中唯一稱得上行的端坐得正沒有貪污受賄的人了。可是這樣一個人卻不僅沒有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反而在丞相門生黨羽中地位不低,可想而知,他的手段與頭腦有多厲害!
“是啊陛下,臣等也想見見這位翰林院的鄭修撰,是否當得起丞相大人的舉薦,還請陛下宣此人上殿吧!”劉博理一開口,其他幾名平日裡以他爲形勢風向標的官員立馬出列,對著高高在上的皇甫玉樹拱手作揖道。
“既然衆卿家都這麼想見一見這個鄭修撰,馮喜,你這就去一趟翰林院,宣鄭修撰前來覲見吧!”皇甫玉樹依舊是一臉瞧不出喜怒的淡然表情,冷聲吩咐站在臺階下方的馮喜道。
“是!”馮喜領命,在一衆目光中快步走出了金鑾殿的門檻,身影消失在了門外。
緊接著,馮喜那尖細的嗓音自殿外響起:“皇上有旨,宣翰林院從七品修撰鄭子然進殿覲見!”
聞聲,一名身著藏青色朝服,面目俊俏的年輕男子從右列朝臣隊伍的末尾處站了出來,不急不緩地邁動著一雙大長腿跨上臺階,一步一步登高而去。留下身後一衆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無聲的跟隨著他的背影,直到他進殿再也看不見了,衆人這才一面唏噓一面收回視線……
高高在上的金鑾殿啊,那裡邊官位最低的都是五品大員,而且都是身居要職的五品大員,像他們這種七品從七品八品從八品的小官,還不知道要摸爬滾打多少年,才能爬進那金鑾殿中,日日面見聖顏啊!
也不知道剛纔那個姓鄭的小子是走了什麼狗屎運,居然能得到聖上的
召見!
金鑾殿內。
隨著鄭子然,也就是鄭興邦的踏入,分成左右兩隊而立的百官紛紛轉過了頭去看向這名由安老丞相親自舉薦,引得丞相一派出現內鬥的鄭修撰。
這一看不得了,不少家中尚有適齡女子未曾婚配的老臣紛紛覺得眼前一亮……
只見這位鄭修撰身高七尺有餘,劍眉星目,明眸皓齒,步履從容,簡直就是少年風流的典範啊!如此好兒郎,他們竟然今天才發現,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翰林院修撰鄭子然,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一衆探究打量的目光中,鄭子然一臉正色地下跪行禮道。聲音之溫和動聽,又是讓幾位有心招婿的大臣心中一喜!
這小子可是安老丞相舉薦的人,若非有點真本事,安老丞相又怎麼會在金鑾殿上向陛下提起,還給了這麼高的評價。看來下朝之後就得抓緊機會好好跟這小子套套近乎刷刷好感才行啊,可不能讓其他人捷足先登給招了婿去!
“平身。”皇甫玉樹垂眸俯視著下方頎然而立的鄭子然,心中很是滿意。自從三年前,他將鄭子然親評爲新科狀元后,便安排他進了翰林院。也許在不知情的人眼中,翰林院修撰一職只是個又苦又累的差事,而實際上,這個差事除了苦與累之外,更大的收穫便是全面瞭解整個雲國的法治綱紀以及官員制度!
鄭子然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三年,再加上他本就聰穎好學,可以說,再在殿內的百官之中,除了安老丞相之外,沒有一個人比他更熟知雲國律法了……
不過這倒並不代表他就可以勝任丞相一職了,皇甫玉樹選在這個時候讓他進入公衆視角,只是爲了給他一個鍛鍊的機會而已。成功了,便留下來,不成功,便繼續磨鍊提升!
“鄭子然,你可知朕此番宣你上殿所爲何事?”收回思緒,皇甫玉樹淡聲開口道。
“微臣不知,還請陛下明示。”鄭子然不慌不忙地拱手回道。
“方纔安老丞相提到了你,可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你假以時日能接替他的位置,讓朕多多提攜你呢!”皇甫玉樹薄脣一勾,笑的意味不明地道。
“微臣惶恐,丞相大人謬讚了!微臣實在不敢當……”聞言鄭子然連忙跪下回道。他是真的嚇了一跳!之前皇甫玉樹秘密召見他時,只是說了要給他一個鍛鍊的機會,讓他自己好好把握。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皇甫玉樹說的這個鍛鍊的機會,竟然是接替丞相之位!
衆人見他那一臉的驚詫不似作假,便也漸漸打消了懷疑他與安老丞相串通一氣的念頭,只當這小子真的是行了狗屎運,被老糊塗了的安老丞相相中爲接班人了。
“行了,你也不必過謙了。安老丞相向來慧眼識人,想來你一定是有什麼過人之處,纔會令得安老丞相再告老還鄉之際還不忘提攜你……”皇甫玉樹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打斷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