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七節 告一段落

附:筆者微信“landbard”,添加請註明“千年書友”,謝謝關注。

————————————————————————

自從羅開先決定儘快回返靈州之後,靈州莊院所造成的喧囂徹底達到最高峰,每日裡的每一刻,左近的莊戶農戶都能看到大隊的車隊、馬隊、駝隊甚至冰撬隊往返奔波,以至於貼近靈州人莊院的道路都比別處要來得寬闊。

訂購的各種貨物,莊院所需的各種材料,李開衆人的家眷,全部在這兩天陸陸續續地抵達,有羅開先的嚴格要求,還有宋庭官員的默許配合,沒人想跟將要離開的靈州人起糾葛,即便有所想法的人,也不會做出頭鳥——因爲經過之前的一戰之後,但凡長著眼睛的人都知道靈州人是燙手的山芋,不,是火熱的石炭,想要觸碰,先要做好燙壞手腳的準備。

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忙而不亂,這樣的詞彙是羅開先最喜歡的,也是他始終在身體力行並一直在率領衆人貫徹執行的。

比如說分工勞作,比如說小組統籌,比如說流水調度,等等這些在羅開先看來本該如此的概念,在這個時代演化成了特有的組織模式。而這種模式在當初的希爾凡唐人老營有所彰顯,在東歸的路上則穿插始終,到了這宋京,也毫不例外的繼承了下來。

若無比較,宋人大多覺得自己做得都很不錯,但是……很顯然,僅僅靈州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就讓很多人感到很是震撼——什麼時候一個偏遠之地的‘胡人’竟然能做到這樣了?

當然,多半宋人是看不懂其中的門道的,還有少半宋人是不屑於低頭旁顧的,但是總有些嗅覺比較敏銳的人會察覺到靈州人的這種不同意味著什麼……

這些敏銳的人裡面,就有秦翰和前文提到過的老怪物滎陽伯丁奎。

自從牽扯到宋國與靈州的事務中,並在其中扮演了傳話筒這種重要角色,秦翰就沒有停下對靈州人的關注,而在雙方簽署了盟約之後,沒了避嫌的需要,這個內宦出身的統兵之人,更是隔三差五便過訪一遭。

羅開先對此聽之任之,卻不會開口解說,忙只是一個藉口,更多的是他並不想給自己培養一個對手,哪怕這個所謂的對手是同族。

至於秦翰這位有心之人能看懂學會多少,羅開先是不在意的——沒有人具體解說,一個古典內宦能夠理解統籌調度的學問,那也是了不起的本事,但這種本事能在人心地域性的宋國得以推廣開來嗎?反正,羅開先是不信的,至少他不相信宋帝趙恆有這個魄力和……意志。

至於老怪物滎陽伯丁奎,這個耄耋之年還強健壯碩的老傢伙,雖然平素裝作老眼昏花,但那仍舊挺直的腰板和粗壯的胳膊出賣了他,至少羅開先的心中的警惕從未消餌過。

新正節前後,在汴京過節的他並未回返滎陽,而是帶著手下家將多次或明或暗的探訪靈州莊院。

新正月十六日,老丁奎再次來訪,莆一見到羅開先,便徑自問道:“衛四郎,何許人也?”

“靈州赴宋地食糧採買使者!”習慣性冷著臉孔的羅開先一本正經的裝傻,“丁老丈早已知曉,何必多此一問?”

“啊呸!”晃動著花白的頭顱,老丁奎擡手指著羅開先,悶聲悶氣地喝道:“不當人子!你這晚輩愚弄得了朝中那班蠢材,瞞不住老夫這雙老眼!”

羅開先故作無奈地攤了攤手,卻半個解釋的話語都無。

老丁奎瞪著眼睛,略有些氣喘地繼續道:“區區一個購糧官,帶著百多人,還有一些雜胚子,就能打敗十倍以上敵手?哪怕是烏合之衆,三千顆頭顱,可不是三千個芋頭!衛四郎,欺俺老朽乎?”

羅開先同樣瞪著眼睛,很是認真的回道:“丁老丈莫要以己度人,衛某同來之人皆爲靈州精銳,若爲區區數千烏合之衆難住,纔是奇談!以我靈州精銳百人,莫說衛某尚在,便是衛某不在,單以士卒迎敵,也足以滅殺來犯之人!”

面對羅某人的言之鑿鑿,老丁奎想要辯駁,卻不知如何開口,想要認同,卻也覺得有所不妥,心中焦躁之下,擡手指著羅某人,猛然一頓腳,哼然出聲道:“衛四郎!姑且還做衛四郎,似你這般言行如何只是區區採買郎?可嘆老夫年老力衰,無法拆穿你這小子妄言!莫非靈州非是漢家之屬,無有敬老之習?”

看著辯不過開始賣老的老怪物丁奎,羅開先心中不禁莞爾,不過想要讓他直接說出自家身份還是不可能的。他強自忍住笑意,回道:“靈州自是漢家之屬,也並不缺敬老之禮,不過……丁老丈,你這身子骨看著好似當打之年,如何讓人當作垂垂老者?”

這老丁奎可是正經的宋國鎮國伯爵,但羅開先自從認識這老怪,就是以丁老丈稱呼,所以直到熟悉了也沒想過更改。

老丁奎也不在意什麼稱謂之類,對羅開先這麼一個年輕後世當面誇讚他當打之年,這老怪繃著的臉頓時變成了老菊花,“嘿,想老夫當年,也是胳膊上能跑馬的……噫,不對,衛四郎你這廝看似忠厚,實則奸狡詭詐!竟敢糊弄老夫!”

所謂老小老小,也就是這般模樣了,這老怪顯然也不例外。

羅開先終於忍不住了,嘴角勾了起來,半是認真的說道:“老丈原是行伍中人,當知軍律之緊要,來這宋地,衛某確爲購糧官,至於姓甚名誰,雖不至要,切于軍律,卻也不可妄言……不過,老丈著實想知……不妨猜測一番,玄機便在衛四郎名字之中。”

好不容易聽見羅開先鬆口了,老丁奎多言,嘀咕著“衛四郎”就開始琢磨了起來,半天不得要領之後,再想纏著羅開先打問的時候,卻是再沒了時機。

……

公元一零零七年,宋制景德四年,在東行使團與宋人簽署《西北盟約》之後的第十天,也就是新正月十八日這天,諸般雜務終於交割清楚,會合了使團所有人之後,羅開先開始率衆回返靈州。

留守汴京之人,依舊是習慣於遊走各方的赫爾頓,與他同時留下的,還有以石勒爲首的三十個親兵侍衛。

石勒這些人留下可不是爲了再在汴京挑起事端,而是爲了護衛莊院的安寧。

之所以留下的戰士領隊不是且格拉斯,而是石勒,原因很簡單,就是石勒有一副東方面孔,且格拉斯的波斯面孔顯然絕非合適人選。

這個時代可遠沒有後世的安寧,宋國也不是正史傳記中那樣的人文盛世,反而是鬧市有紈絝野路多悍匪,鏢局這一產物的誕生就是明證。

習慣多預備一手的羅開先當然不會讓自己的手下變成棄子,三十個親兵侍衛可不是普通士卒,各個都是熟悉各種戰術能夠獨擋一面的精銳,有了他們駐守汴京駐地,足以護衛必要的人從汴京撤回靈州,哪怕宋庭派千人騎隊攔截也絕難成行。

至於羅開先這支回返的隊伍,卻是複雜了太多。有滎陽俘虜的百多人以及他們的家眷,有前日歸附的李開爲首的一衆禁軍和家眷,還有原本莊院管家餘奎等一衆願意西去靈州的農夫們計二百餘衆,加上原本的侍衛三百七十人,最後的人數竟然翻了兩番還要多,達到了近一千五百人!

諾大的隊伍自然沒了之前的迅捷,好在不缺代步的馱馬和驢子之類,算是照顧老幼也足夠,如此之行,看似繁瑣,與之前東歸路途的困難相比,卻又不值一提了。

熟悉了宋地的環境之後,無論是羅開先這個將主,還是一衆侍衛,都變得無所畏懼。

……

新正月十九日,從汴京歸返滎陽的烏篷馬車上,滎陽伯老丁奎拍著大腿咒罵道:“衛四郎!好一個衛四郎!莫不就是羅開先本人?”

有丁家親衛隨從聽到了,湊過來關問,建議道:“老伯爺,是否遣人通告永興軍路,攔截彼等?”

“攔阻?如何攔阻?!”老丁奎瞪著眼睛開始呵斥隨從,“那衛四……呸,那羅開先文武雙全,乃不世出之統帥,既然憑藉字謎告之老夫身份,就絕不會畏懼追兵與阻攔!永興軍路的蠢材若想攔阻……哼,怕是攔路不成,反會倒送人馬與靈州!”

隨從不忿道:“老伯爺莫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嘭!”老丁奎的柺杖甩了過去,當頭就是一下,這老怪嘴裡還嘟囔著,“未曾見過戰陣之輩,也敢妄評統軍之人!找打……”

隨從遂不敢言,半響之後,恍惚間聽老丁奎靠在車廂壁上輕輕嘮叨著,“以文抑武,以文抑武……呵呵,陛下怕是錯矣……”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十八節 探聽消息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老羅的現代私人檔案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三十節 運籌第一百二十一節 雪色,血色(二)第二十三節 閒人們(一)第五十九節 婚禮與婚法(上)第一節 統萬城外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六十二節 陶-克拉爾哲季公國的麻煩第五十一節 守戰(上)第十節 廟算勝負手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八十四節 對上石保吉第九十五節 倒計時(五)第九十七節 品評與指點(下)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七節 又是一年冬節到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三十二節 望遠鏡關於空間戒指的毒素問題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八十三節 迴歸希爾凡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十四節 商業大臣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十一節 軍馬引出的麻煩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發現自己找了件苦差事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八十節 服軟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三節 兵與商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七節 添亂的第二十七節 火光下的笑臉第二十三節 閒人們(一)第三十五節 七萬敵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九十四節 輕戰(上)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九十八節 密諜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八十六節 長街之上第一百零四節 倒計時(十四)第二十七節 收尾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十六節 夜議(二)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二節 人瀟瀟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一百二十七節 後續與秦翰的突然到訪第三十節 信任與信念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三十五節 速戰(上)第九十節 夜宴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十六節 蠱惑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節 書生與將軍(下)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九十六節 初雪(下)第五十四節 爭議(下)阿拔斯王朝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十六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二)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四十二節 夜晚與白天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四十節 籌備血統論與文明論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一百零二節 開洞
第二十八節 探聽消息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老羅的現代私人檔案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三十節 運籌第一百二十一節 雪色,血色(二)第二十三節 閒人們(一)第五十九節 婚禮與婚法(上)第一節 統萬城外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六十二節 陶-克拉爾哲季公國的麻煩第五十一節 守戰(上)第十節 廟算勝負手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八十四節 對上石保吉第九十五節 倒計時(五)第九十七節 品評與指點(下)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七節 又是一年冬節到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三十二節 望遠鏡關於空間戒指的毒素問題第三十五節 冷血第九十三節 魔窟?寶藏!(下)第八十三節 迴歸希爾凡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八十二節 前路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五十一節 鄭三七(下)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十四節 商業大臣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十一節 軍馬引出的麻煩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發現自己找了件苦差事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八十節 服軟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三節 兵與商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七節 添亂的第二十七節 火光下的笑臉第二十三節 閒人們(一)第三十五節 七萬敵第二十四節 花彪引發的熱鬧事第九十四節 輕戰(上)第六節 夜晚與傳承(上)第九十八節 密諜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八十六節 長街之上第一百零四節 倒計時(十四)第二十七節 收尾第一百一十三節 醞釀第二十九節 定向與定策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十六節 夜議(二)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二節 人瀟瀟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一百二十七節 後續與秦翰的突然到訪第三十節 信任與信念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三十五節 速戰(上)第九十節 夜宴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十六節 蠱惑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節 書生與將軍(下)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九十六節 初雪(下)第五十四節 爭議(下)阿拔斯王朝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一百一十二節 訂婚宴第十六節 馬哈穆德、卡迪爾和李德明(二)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二十節 艾爾黑絲恩第六十七節 漣漪(七)衛慕家父與子第五十七節 問路石如何處置第四十二節 夜晚與白天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四十節 籌備血統論與文明論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二十八節 內與外第一百零二節 開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手机| 象山县| 华池县| 和田市| 吉水县| 建湖县| 驻马店市| 拜泉县| 杨浦区| 长葛市| 奉贤区| 军事| 新宁县| 金秀| 晋宁县| 响水县| 永兴县| 南宫市| 宁河县| 舒兰市| 正安县| 巫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师宗县| 奉化市| 益阳市| 广安市| 安塞县| 西盟| 昭苏县| 佛坪县| 晋州市| 龙游县| 通海县| 会泽县| 澄城县| 台州市| 贵溪市| 田林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