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5章 從天使到百家

成都北門外,十里長亭。一大早,文黨便率領蜀郡官員早早等候在這裡,雖然蘇任已經不是官了,但是這一次天子的旨意中有他。蘇任自然也在迎接的隊伍之中。

天使是誰?文黨沒說,問過常事之後,常事一臉笑容:“此人可不得了,乃是陛下身邊紅人,深得陛下信任,也是當代大儒,天下聞名。”

蘇任皺皺眉頭:“竟然派瞭如此重要的人物,不會僅僅是爲了表彰蜀郡官吏吧?”

常事笑笑:“那是自然,來蜀郡只不過是順路,此人要前往江都,他已經被任命爲江都國的國相,嘖嘖!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國相可是大官,而且江都乃是吳國舊地,廣袤之極,有什麼不好的,只要你不和江都王對著幹,想必沒有什麼問題!”

常事很無奈,望了蘇任一眼:“你呀!還是太年輕,很多事情不懂,所謂國相其實就是朝廷派到封國的監督人,無論國相如何做都不會有好結果,若是和國主沆瀣一氣,朝廷自然不高興,若極力維護朝廷,而身在郡國之中,會遭受什麼?不想也知道,好一點的軟禁,若是一個不好,殺了也不是不可能!”

蘇任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以前在電視上也看見過那些封國要造反的時候,會把朝廷派去的人殺了祭旗,可沒想到封國的國主如此囂張,殺個國相竟然如此簡單。

“那還去?這不是找死嗎?”

常事搖搖頭:“君命不可違,既然吃了朝廷這碗飯,就得有隨時送上自己性命的覺悟!”

蘇任笑了笑:“敢問師兄可曾想過危急關頭賠上自己的性命?”

常事愣了一下,盯著蘇任看了好半天。蘇任面帶微笑,這話聽起來像玩笑,卻看蘇任笑的不怎麼自然,於是乎常事就明白蘇任這是嘲笑自己,嘲笑他在溫水時的動作。

常事面露慚色:“你是說劉文和侯建叛亂的事吧?”

蘇任笑著點點頭。

常事道:“那天夜裡我做好了賠上性命的準備,只要劉文和侯建在老君觀殺了你,他們馬上就會率兵前來縣衙,依靠幾個公人難以保護整個溫水。”常事越說臉色越不好,整個人似乎都陷入回憶之中。

“據我所知,那天夜裡師兄好像已經收拾好了家裡的一切,隨時都準備逃走,這算哪門子賠上性命的覺悟?”

常事伸手在蘇任腦袋上拍了一把:“你不懂!天下之大你能跑哪去?若是能跑,那些國相早就跑了,何必做這種裡外不討好的活,若是碰上一個沒有什麼野心的國主倒也罷了,若要碰見個野心勃勃之人,那問題就相當嚴重,身死都是輕的,身敗名裂那才叫個慘。”

“所以,往往被任爲國相者都是朝中敢於直言勸諫之人,被稱爲諍臣,只有這樣的人才敢動諸侯王的虎鬚,關鍵時刻能捨命維護朝廷尊嚴,可就是這樣的人,到最後能得善終的也沒有幾個,到了諸侯國,國主不喜歡他們,幹事了會被殺,不幹事朝廷又會起疑。”

“袁盎你應該知道吧?”常事很享受這種給蘇任上課的感覺,因爲蘇任被打了一下之後表現的很乖巧,靜靜的垂手站立一旁,謙卑而恭順。

蘇任點點頭:“就是向先帝獻計誅殺晁錯的奸臣!”

常事笑了:“呵呵呵,誰說獻計誅殺晁錯便是奸臣?晁錯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選擇了針對吳王,將我大漢拖入戰火,幸虧陛下慧眼識珠,先殺晁錯,又派大軍平滅七國之亂,而袁盎獻計誅殺晁錯,又以身犯險前往吳國,更有袁盎處處以禮儀爲上,便是降候周勃都敢得罪,這樣的人豈能是奸臣?”

蘇任有些凌亂,一個時代和一個時代,看同樣的事情眼光的確不一樣。

“袁盎這等爲國不惜一切之人,起先爲吳國相之時,便是一個遊手好閒,不聞不問的瞎子,整日飲酒以求自保,足見這國相不是那麼好當的!凡做國相者,無論以前如何意氣風發,如何敢言敢說,只要到了國相的位子,要麼與諸侯王同流合污,要麼裝傻充愣渾噩度日,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說了這麼半天,這天使到底是誰呀?”常事說了半天,蘇任已經不耐煩了,伸長脖子望著大路的遠方。

常事無奈,沒好氣道:“廣川大家董仲舒!”

“什麼?”蘇任驚訝了。

要說旁人蘇任可能不知道,說起董仲舒,蘇任可是如雷貫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學貫古今,第一次用儒學的思想將霸道的治國理念包裹起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封建王朝開創了以這種變味儒學來治理天下的篇章。

“就是那個向皇帝獻《天人三策》的董仲舒?”蘇任的眼睛瞪的多大。

“哦?你竟然也知道《天人三策》?”常事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蘇任。

“《天人三策》誰不知道?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蘇任的話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圍衆人的側目。

若說剛纔常事和蘇任說國相,那是長輩向晚輩講解。此時蘇任將《天人三策》做出的概括,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認識。

文黨不由的轉過頭來:“子恆所言甚是精闢,我在聽到《天人三策》之時都沒有理解的如此透徹!”

蘇任尷尬的笑笑:“碰巧碰巧,其實這《天人三策》說起來算對也算不對,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一點我贊成,陛下乃是天子,天之子定然乃是天授,替上天管理百姓,陛下任用諸位,所以這天下之人的地位都不同,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也就不一樣,只有各司其職才能順天意安民心。”

“大一統的說法我也贊成,只有我大漢兒女同心協力,我大漢便能重振雄風,自我大漢建國以來,除暴秦,退西楚,建立大漢朝,觀我大漢地圖,就會發現,雖然天下盡是陛下所有,可惜各家諸侯獨霸一方,小則三五縣,大則數郡,這些諸侯王不思爲國爲民,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有甚者癡心妄想,有不臣之心,若要大漢強盛,分封必除!”

“只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覺得有些過了!”蘇任有意賣弄,說的唾沫橫飛。

文黨笑道:“爲何?儒家乃是治國之典,‘三綱五常’集天下大義於一體,只有儒術纔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蘇任沒有先說話,而是掃視了衆人一眼,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如今的大漢朝廷,太皇太后竇氏遵從黃老學說,而新繼位的陛下深受儒家思想薰陶。雙方的鬥爭越來越緊張。

“太守此言似有不妥!”不等蘇任說話,已經有人站了出來:“我大漢自立國以來,始終遵循黃老無爲而治,令天下富足,百姓安康,難不成太守抹殺了太祖和幾位先帝的功績不成?”

文黨被搞了一個大紅臉,一時間不好反駁。

蘇任笑笑:“我覺得不對的意思不是獨尊儒術,也並非獨尊道家,天下之大萬物皆有,任何一種學說都難以統一管理,這麼說吧,道家無爲而治,然有些東西需要約束,軍兵需要約束,尊卑需要約束,無爲難以解說,當然儒家的也不可能以點概全,儒家只說治國,桑蠶何辦?戰爭何辦?所以說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纔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樣子。”

場面瞬間冷清下來,緊接著衆人開始議論。這一次無論是尊儒的衆人,還是尊道的那些保守派,全對蘇任投來不善的目光。只有文黨一聲不吭,望著蘇任。

有人說蘇任大逆不道,也有人說蘇任信口胡謅,總之誰也不贊成百家爭鳴。這就好像一個既得利益者,忽然間你告訴他,所有的待遇取消,想要什麼需要自己去爭去搶的時候,那些人的嘴臉便露了出來。如今朝堂上道家有太皇太后支持,儒家有皇帝支持,兩邊的人都已經勢同水火,若是再百家爭鳴,豈不更亂了。

文黨拍拍蘇任的肩膀:“你還真敢講!只在蜀郡就是這樣的結果,若是放在別處,誰知道會是個什麼樣子!”

蘇任一笑:“我也只是說說而已,老師不用擔心。”

“是嗎?”文黨望著蘇任似笑非笑的嘴臉,心裡捏了一把汗。

一羣人正嘰嘰喳喳的相互攻詰,一匹快馬自官道遠方飛奔而來。馬匹身後,官道的盡頭已經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錦旗和護衛騎兵浩浩蕩蕩,風塵僕僕,走的不緊不慢。

文黨咳嗽一聲,打斷衆人的議論:“諸位,天使馬上就到,各歸其位,不可大聲喧譁!”

蘇任連忙轉身跑向後方。他不是官,只能站在民的方陣之中。這一次是陛下親自下旨褒獎蜀郡各級官吏,這樣的榮譽千年難得,蜀郡準備的相當充分。只要是沒事的官員全部到場,城中有頭有臉的士紳、商賈,就連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都請了來。

蘇任作爲商賈的翹楚站在第一排,他的身邊是一個有些臃腫的中年人,據說此人姓卓。

第878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312章 我爲魚肉第269章 同僚間的信任第975章 一波三折(1)第753章 你死我活第668章 蛛絲馬跡第516章 送瘟神第682章 第一批戰馬第451章 找麻煩的人第575章 先聲奪人第231章 納彩和夜奔第247章 卓王孫害怕了第949章 肅殺第887章 周密計劃第146章 元山第二戰第865章 安心上路第532章 做人的自覺第905章 李少君算卦第115章 事情複雜了第122章 文人樣的武人第391章 洛陽城中話匈奴第37章 這叫中間人第474章 一條活路第703章 冷眼旁觀第561章 龐氏騙局(三)第447章 後悔的無諸第910章 血狼舞第215章 從天使到百家第829章 宴席上的交易第921章 前奏第782章 大風歌第633章 莊青翟的春天第336章 計劃有變第500章 難兄難弟第324章 驚訝第495章 二流演員,劉賜第437章 並非鐵板一塊第206章 翠香樓的損失第64章 殺人者劉宏第107章 常事的哭訴第187章 唐蒙來了第834章 鬥智第193章 我想回家第543章 亂了,全亂了第710章 馬邑的榮光第760章 生路第724章 謀人心第645章 瘋癥藥第709章 又一個大漢商賈第206章 翠香樓的損失第693章 我是來救你的第464章 趙聞的誓願第344章 百年樹人第653章 瑣事第789章 渭城雨第624章 書信第682章 第一批戰馬第986章 聖明的皇帝第255章 急躁的卓王孫第581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588章 第一本書第964章 鉅變第813章 落魄的漢使第544章 暗度陳倉第26章 就是一個卑鄙小人第56章 武陽分公司第576章 武關第735章 報仇雪恨第66章 雨夜最難熬第300章 遠方的朋友第347章 憂國憂民一回第577章 風景如畫第802章 一羣瞎子第92章 出世還不到時候第72章 野心和生意第530章 老虎和狐貍第75章 會的多也是麻煩第741章 又來一個神棍第921章 前奏第827章 會說話的啞巴第620章 莫須有第399章 山雨欲來第198章 安定的都江堰第239章 孩兒他爹第703章 冷眼旁觀第255章 急躁的卓王孫第78章 武陽有內鬼第462章 休戰期第462章 休戰期第53章 地攤商販的覺悟第362章 建設纔是本職第872章 野牛鋪的小店第393章 樹的影人的名第151章 壞事成雙第236章 謀反的必需條件第64章 殺人者劉宏第14章 兩個都不是好東西第185章 沒有野心的首領第41章 朝廷使者第977章 一波三折(3)
第878章 不怕死的女人第312章 我爲魚肉第269章 同僚間的信任第975章 一波三折(1)第753章 你死我活第668章 蛛絲馬跡第516章 送瘟神第682章 第一批戰馬第451章 找麻煩的人第575章 先聲奪人第231章 納彩和夜奔第247章 卓王孫害怕了第949章 肅殺第887章 周密計劃第146章 元山第二戰第865章 安心上路第532章 做人的自覺第905章 李少君算卦第115章 事情複雜了第122章 文人樣的武人第391章 洛陽城中話匈奴第37章 這叫中間人第474章 一條活路第703章 冷眼旁觀第561章 龐氏騙局(三)第447章 後悔的無諸第910章 血狼舞第215章 從天使到百家第829章 宴席上的交易第921章 前奏第782章 大風歌第633章 莊青翟的春天第336章 計劃有變第500章 難兄難弟第324章 驚訝第495章 二流演員,劉賜第437章 並非鐵板一塊第206章 翠香樓的損失第64章 殺人者劉宏第107章 常事的哭訴第187章 唐蒙來了第834章 鬥智第193章 我想回家第543章 亂了,全亂了第710章 馬邑的榮光第760章 生路第724章 謀人心第645章 瘋癥藥第709章 又一個大漢商賈第206章 翠香樓的損失第693章 我是來救你的第464章 趙聞的誓願第344章 百年樹人第653章 瑣事第789章 渭城雨第624章 書信第682章 第一批戰馬第986章 聖明的皇帝第255章 急躁的卓王孫第581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588章 第一本書第964章 鉅變第813章 落魄的漢使第544章 暗度陳倉第26章 就是一個卑鄙小人第56章 武陽分公司第576章 武關第735章 報仇雪恨第66章 雨夜最難熬第300章 遠方的朋友第347章 憂國憂民一回第577章 風景如畫第802章 一羣瞎子第92章 出世還不到時候第72章 野心和生意第530章 老虎和狐貍第75章 會的多也是麻煩第741章 又來一個神棍第921章 前奏第827章 會說話的啞巴第620章 莫須有第399章 山雨欲來第198章 安定的都江堰第239章 孩兒他爹第703章 冷眼旁觀第255章 急躁的卓王孫第78章 武陽有內鬼第462章 休戰期第462章 休戰期第53章 地攤商販的覺悟第362章 建設纔是本職第872章 野牛鋪的小店第393章 樹的影人的名第151章 壞事成雙第236章 謀反的必需條件第64章 殺人者劉宏第14章 兩個都不是好東西第185章 沒有野心的首領第41章 朝廷使者第977章 一波三折(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丰宁| 乐都县| 分宜县| 咸宁市| 文水县| 靖西县| 嫩江县| 石门县| 饶阳县| 施秉县| 香格里拉县| 乌鲁木齐县| 贵阳市| 招远市| 来安县| 定兴县| 宁南县| 安多县| 得荣县| 陆川县| 淮阳县| 桓台县| 丰台区| 临潭县| 镶黄旗| 安丘市| 全南县| 石林| 延边| 清徐县| 那曲县| 洪湖市| 三门峡市| 池州市| 新竹县| 隆昌县| 宜宾市| 伊春市| 淅川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