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賣魚和殺豬菜

“沁兒,你們也來置辦年貨了啊!”既然趙倩兒主動打招呼了,張沁兒自然不能當作沒有看到,笑著迴應:“是啊。”

想到趙倩兒在這縣城住了一段時日,於是又問著:“倩兒姐可知道哪裡有魚販子?我家的池塘養了一些魚,打算這些時日賣了。”

趙倩兒忙笑著說:“你問我就對了,我夫家有個堂叔,他今年就想倒賣一些年貨,這魚也是要的,你且等等,我就去叫他。”

“哎,還是別去了,你看你店裡客人一大堆呢。”

趙倩兒擺了擺手,利落的說:“沒事,剛好在我家後院說話呢。”

不多時趙倩兒就帶著一箇中年男人出來了,國字臉,粗眉大眼的,皮膚因爲曬多了太陽,顯得有些黑,他穿著一身粗布棉衣,但是整個人看上去倒也還好,挺老實的,沒有商人的奸猾像。

“沁兒,這就是我堂叔,你叫他發財叔就好了。”趙倩兒從中介紹著。

發財叔?張沁兒不由得抿嘴笑了,這名字取的也太表明心意了,誰不想發財呢?

發財叔嘿嘿笑著,說:“我叫李財根,久了人家都叫李發財了

。”

寒暄了幾句,發財叔就進入正題了,問著:“你們家魚塘大概有多少魚?”

“今年春天的時候放了兩千尾魚苗,除了死了的和比較小的,估計也有一千七八百多吧。”

發財叔一想,覺得這個數差不離了,又因爲聽趙倩兒說張沁兒年紀雖小,爲人卻大氣,不喜斤斤計較,於是就說:“正好這幾日我也是要收魚的,要是你家魚養的好,就要你家的了。”

“那是我們送來,還是你去我們村?”

“我聽倩兒說你們家中就幾個女人,送來的話怕不方便,還是我自己帶人帶車去裝吧,不過這價錢……”

張沁兒很上道,忙說:“價錢就按照市場的來,不過額外出一些車費人工費如何?”

發財叔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可以,於是雙方就談成了,約好明天一大早就過來撈魚。

張沁兒謝過趙倩兒,因爲還要買其他的東西,就道別離開了。

中午就在縣城隨便吃了一碗荷包蛋麪條,下午又逛了一會兒,這才趕著驢車朝富足村趕去,直到出城們,張沁兒都沒有看到鄭成凱以及時常跟在他身後的那些人,一些想問的話也就沒法問了。

順利出了城門,因爲冬天日短,楊氏趕車趕的挺快的,但是再快的驢車,也比不得天氣黑的快,先前還是一片明亮,繞過一個山頭,忽然間就暗淡了下去。到家中的時候,天色已是朦朧,家裡的雞早就抱窩了。

馮氏和張樂兒下車,一起拿著自家購買的年貨,楊氏和張沁兒她們則也幫著拿,車中剩下的一半便是張沁兒家的。

將東西放在屋子裡,元繡娘就迎了過來,說:“我想著你們估計要逛的久一些,菜已經切好,就等著你們回來下鍋炒了。”

“人多,上回山賊雖然抓過兩個,但是也絲毫沒有鬆懈,進城出城都等了一會功夫。”城門口小,而縣城來往的人多,這逐一檢查自然就需要等待一段功夫了。

提起山賊,元繡娘依舊心中有些害怕,畢竟那些山賊可是藏在她家裡的!也不曉得山賊到底有多少同夥呢。

“我聽說雄南峰那一帶的山賊足足有百餘人呢,如今發生這種進城盜竊的事情,也不曉得這次官府會不會再派官兵圍剿,不過以前圍剿也沒有什麼用,那些山賊精著呢。”元繡娘擔憂的說著,關於雄南峰山賊的事情,她先前在店鋪裡做事的時候,就陸續聽到過一些。

張沁兒聽了這話,也在心裡暗暗想著,如果要派官兵圍剿的話,沒準鄭伯景也要去,而鄭成凱這個傢伙估計也會跟著去,想起去年過年那段時間他也跟著鄭伯景去對付私鹽販子,這次臨近過年又出現這樣的事情,看來一連兩個年都不好過了

楊氏就說:“家裡該準備的東西都差不多了,等沁兒他爹回來過年時,再買些新鮮的菜蔬就行了,這幾日咱們就好好的呆在家裡。”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發財叔果然帶著兩個驢車和四五個人一起來了,他們自己準備了漁網和裝魚的大桶,這些事情全部交由他們去弄就行。

張沁兒帶著他們來到池塘邊上,冬日的池塘水已經乾枯了一些,露出一些黑色的殘荷梗,因爲沒有小船去清除,就任由著生長了。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惹的附近的人家都圍過來看熱鬧,有些閒漢也出手幫襯著,因爲殘荷太多,容易鉤著漁網,得先把殘荷都清除一下,另外還得再放掉一部分水,方便撈魚。

弄了一會兒,這才撒漁網撈魚,冬日裡撈魚可是一個苦活,得兩個人拉著網,繞著兩邊池塘走動著,等漁網上有不少魚了,就得趕緊收網,拉到岸上來。

這會兒還沒有橡膠,自然沒有專門撈魚的連身橡膠鞋,人得脫了厚重的棉衣再下去,不然棉衣被水打溼了,貼在身上又重又冷的。

張沁兒見狀,趕緊讓楊氏回去煮一鍋薑湯紅糖水和一些開水出來,等這些漢子撈完魚就趕緊喝上,溫水擦身之後再換上衣裳驅寒。

發財叔站在岸邊,他拿著一桿秤,魚上來之後,就逐一秤好,把數都記在心裡,忙活了小半天,池塘裡的魚就算撈的差不多了,又將那些太小的和一些雜魚都丟回池塘中去。

張沁兒在旁邊幫著記賬,發現自家一年生的魚大多是兩三斤左右,而鮮魚的市場批發價是五文錢一斤,所有的魚一共四千多斤,張沁兒就取了一個整數,餘數抹去,就算四千斤。

發財叔在旁邊咧嘴笑著,說:“我那侄媳婦一直說沁兒姑娘是個會做事的人,看來真是如此。”

張沁兒笑著,不過是多出十幾斤而已,何況他們賣魚的過程中也會發生死魚的現象,也挺不容易的。

於是最後算錢是二十兩,又因爲發財叔帶著人馬來的,就拿出二兩銀子做人工費,另外還拿出兩條魚,讓發財叔一併帶去縣城送給趙倩兒,算是謝謝她幫忙了。

下塘撈魚的漢子們藉著張沁兒家的洗澡房粗粗的擦了身子,換上乾的衣裳,喝上一大碗生薑紅糖湯之後,冰冷的身體就暖和了不少。

楊氏要留著發財叔一行人在家吃飯,但是發財叔拒絕了,說要趕緊回縣城,這些魚不能在桶子裡放太久,不然會有死的。

做生意的講究時間效率,張沁兒便沒有挽留,只拿出一些點心和餅子讓發財叔他們路上吃著解餓。

至於幫著撈魚的村民們也一人送了兩條一斤左右的小魚,惹的大家臉上笑呵呵的,先前怕水冷沒幫忙的,也不由得有些後悔了。

而張沁兒家賣魚得了十八兩銀子的事情幾乎在一刻鐘就傳遍了整個富足村,令人眼紅羨慕不已

也有人想照著挖池塘養魚來賣,但是到張老頭那裡一問,才知道那一帶的窪地都被張沁兒一家給買下來了!

不過也有一些厚臉皮的人,當晚就到張沁兒家,趁著張志仁不在家,想從他們手裡擠出一點窪地來。

楊氏沒經歷這個架勢,有些被嚇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張沁兒就說:“河邊的窪地是被我們買下來了,你們要是想養魚的話,水庫就是現成的啊。”

“水庫是蓄水放水的,哪裡養的了魚?到了下半年種稻子的時候,就得放掉一大半的水了。”有人質疑,提出反對意見。

“那你看今年的水庫有沒有全部放幹?天熱少水纔會放水庫裡的水,不然也不需要。”

“那也不成,水庫是村裡的,里正怕不肯賣。”那人搖頭,水庫就如祠堂一樣,屬於公有的東西,不方便私人買賣,何況自己拿到水庫之後,也沒法想幹啥就幹啥。

“我們家當初買的窪地,這窪地種不了東西,又稀爛稀爛的,價錢才便宜,你要是想買現成的水庫沒準價錢貴的很,我看要不你一年出一些錢銀,租賃了水庫去養魚如何?”

“還能這樣?”那人放亮了眼睛,半信半疑的問著。

張沁兒提出的就是承包責任制度了,也就是承包水庫的人只有使用權,不能隨意干預水庫蓄水放水的功能,這樣一來,水庫被承包之後,並不影響田地用水,村裡還可以多了收入了。

把這人打發了去,張沁兒不由得頭疼,她不想大肆賺錢,就是怕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賣魚的動靜肯定是小不了的。

當天晚上楊氏也提著兩條魚到張家老宅,孝敬給連氏,張沁兒也趁機把自己那承包的理念和張老頭說了說,張老頭雖然不太懂,卻也覺得這個法子可以,等有人上門說要承包水庫時,也就答應了。

“沁兒,還是你們好啊,輕輕鬆鬆就賺了十八兩銀子,我這邊累死累活,賺的還沒有你多。”張志廉語氣發酸的說。

張沁兒嘴角浮現一抹笑意,眼底卻沒有笑意,說:“大伯怎麼這麼說?我看軟紙賣的很好啊,作坊裡天天都在幹活。”

“賣是賣的好,但是成本高啊,你看這原料、人手、木盒、盒套等等,不都得花錢嗎?更何況用你一瓶紙藥,還得出五百文!”張志廉叫苦不已,抽紙盒他按照張沁兒的建議,走上層路線,開價是比較高的,可惜他一想到要憑白給張沁兒五百文,他心裡就難過的很,恨不得把這五百文給省了。

“你看你們家不需要做任何事,輕輕鬆鬆一年就有這麼些錢,多好啊!我們既然都是一家人,我看那紙藥乾脆就便宜些吧!”最好不要錢!

張志廉是典型的只看到別人的錢,沒看到別人的累的人,張沁兒也不和他訴苦,只說:“大伯你除去成本,能賺多少,我還能不知道嗎?要不我拿我家的那個池塘換大伯你的軟紙作坊如何?”

張志廉頓時遲疑了,他雖然不算是做生意的人才,但是做了幾次買賣之後,腦子也聰明瞭一些,快速的想到池塘賣魚一年只能賣一次,而造紙卻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的,傻子才和她換呢

頓時,張志廉收拾了臉上的表情,打著呵呵說:“大伯和侄女兒開個玩笑著。”又讓謝氏把魚拿去宰殺,說今天想吃紅燒的。

解決了張志廉,連氏又出殺招了,原來她覺得只送兩條魚太少了,冷聲說:“人家給你打下手幫忙的都有兩條魚,我這個做婆婆的也能一樣?”

楊氏靈活的說:“哪能一樣呢,這兩條個頭可大的多。”

又說過年的時候再送一些來,怕魚一次送的多,吃不完就不新鮮了。

聽了這話,連氏心裡纔算稍微好些,又問著:“你們家打算什麼時候殺豬?”

“定在二十八這天。”家裡就一頭豬,沒打算賣出去,就自家留著殺了過年了。

謝氏趁機說:“那好呢,二十八這天我們過去幫忙,吃吃你家的殺豬菜,不過我們家可沒有養豬,這過年的肉……”

楊氏很上道的說:“自然少不得孝敬公婆的。”

聞言,連氏徹底的舒心了,揮手讓楊氏她們回去,她可沒準備留人吃飯的。

出了門,楊氏就和張沁兒說:“我聽了你的,一些小東西,就讓他們佔去好了。”

“有所尺度就行,如今家中不缺吃喝,又早分了家,只要大面上過的去就好。”張沁兒笑嘻嘻的說,她生性就不是宅鬥專家,不喜歡斤斤計較,但是老宅那邊想佔她大便宜,也得看看有沒有本事了。

賣了魚之後,日子又緩緩的過去了幾日,很快就到了二十八這天,楊氏早已經聯繫好村裡的殺豬匠,是姓牛的,叫大勝。

殺豬一般是趕早,前一天晚上就不用餵豬了,餓上半夜好清理腸道。

天色矇矇亮的時候,楊氏就起牀燒開水了。

牛大勝則擺弄著他的殺豬刀和燙豬毛的木盆,旁邊還站著幾個村裡的漢子,因爲張志仁和張志禮都得大年三十下午才能回來去了,所以楊氏就出面請了黃大安和周光勇他們過來。

開水已經燒好了,正準備往木盆裡倒,而牛大聲則讓黃大安他們一起拿著繩子去豬圈裡把豬給綁了出來,整個過程豬都不斷的嚎叫著,似乎已經預料到自己臨死不遠一般。

福兒躲在張沁兒的牀上,捂著耳朵,聽見豬嚎叫的聲音,她覺得有些可怕。

張沁兒也沒有出去,就抱著福兒,緩解她的害怕。

等外頭的豬從尖銳的嚎叫變成無力的哼哼時,福兒才放開手,又好奇的想出去看看,張沁兒就給她穿上外套,兩個人一起去了院子裡

楊氏正在拿著盆子接豬血,那盆子裡並沒有放淡水,只放了一點鹽,防止血液凝固而已。

牛大勝就說:“大妹子,你這沒放水就成不了豬血了。”

楊氏卻說:“不怕,就要這樣的。”

這是張沁兒先前就和楊氏說好了的,說她看到別人做了一樣東西,如今自己也想試試,這樣東西就需要新鮮的豬血,讓楊氏把血留給她用。

血完全流乾淨的時候,豬已經不再哼哼了,牛大勝就在其他人的幫助下一齊把豬給弄到木盆裡,那熱水泡著,等皮泡軟了,就可以拿出刮刀刮毛了。

這些活都是男人們在做,他們手腳快,力氣大,不多時一頭黑毛豬,就成了白色的了。

牛大勝把豬放在用門板臨時做成的案板上,利落的拿起刀,先將肚皮劃開,掏出裡面的豬下水,放在楊氏準備好的盆子裡,然後就開始拿大刀將豬分成兩扇,然後四條腿各自分開,又將排骨和五花肉也分解出來,然後就算差不多了,剩下的主人家自己慢慢弄。

楊氏就讓牛大勝他們坐在院子裡歇歇,她叫上元繡娘以及馮氏就進了廚房做飯菜去了,按理來說請殺豬匠殺豬除了要給一些工錢,還得請一頓飯的。

張沁兒清理豬下水有一套,就和張樂兒一同拿著木盆來到水井邊上,打水細細的清洗。大腸小腸裡面的髒東西就直接丟棄在菜園子裡。

拿井水大致洗乾淨了,張沁兒就開始剝腸衣。

腸衣就是腸子外面一層薄薄的透明膜,用來做香腸用的,若是不用腸衣,而是直接用腸子,一來很難乾燥,二來會染上腸子特有的腥臊味道。

“沁兒,你今年到底打算又鼓搗些什麼?好不好吃呢?”張樂兒聽說張沁兒今年是打算弄幾樣別緻的吃食的,現在有些糾結,是先嚐嘗張沁兒弄出來的,還是和張沁兒一塊也做些呢。

“我倒是喜歡,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我今年多做一些,到時候做好了,你嚐嚐看。”張沁兒建議著,這次她要做的東西自然是臘貨,不過其中有樣東西卻是前世老家的特產,叫做寶慶圓子,俗話叫做豬血圓子。

寶慶出來的人,十有八九是喜歡吃這樣吃食的,每年過年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是要做一些的,出門打工的人,離的再遠,心裡也記得這樣食物的味道,它幾乎就代表思念了。

“明天你們家殺豬,到時候腸衣我也要。”

“給你就是,反正我還得吃你做好的。”張樂兒嘻嘻笑著,明天是她們家殺豬的日子,照例請了牛大勝和周光勇他們幫忙。

這樣一來可以吃兩頓殺豬菜,何樂而不爲啊。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497章 鄭伯景派了幫手過來第471章 我該娶沁兒?第244章 最是農忙時第325章 回來啦第252章 閒適第156章 信息量很大第311章 住所第396章 八卦第146章 好多錢第113章 有趣第153章 是個傻的第458章 燈下美人第124章 連氏受氣第125章 茶樹籽成熟第311章 住所第386章 算計你第415章 拒絕第71章 惹眼的蘑菇第317章 神仙豆腐第485章 不言而喻的目的第303章 安心第311章 住所第234章 原來是這樣第308章 餘干縣第438章 半句多第157章 相見第231章 默契十足第66章 夜話第23章 苦櫧和白櫟第358章 童言無忌第511章 好轉第17章 凱小子第461章 強娶上門第133章 鬧事第151章 不好惹的玉芹第122章 離開第122章 離開第483章 婆媳難題第184章 淡然第137章 盤算第84章 機遇第400章 想歪第444章 相看第229章 出事了第12章 姓氏變更第283章 改造旱地第442章 還敢更坑嗎?第392章 難堪第207章 年味第466章 落到他的手上第489章 半路被劫第430章 上門做客第20章 開墾荒地第463章 馬春花的大招第230章 疑心第52章 買牛車第25章 撿糞積肥第485章 不言而喻的目的第15章 希翼第255章 志仁親守林子村第359章 準備種植柑橘第484章 回門勸酒第39章 挖冬筍採蘑菇第255章 志仁親守林子村第352章 出主意第432章 他說要娶她第293章 索價第433章 潘玉清第411章 樂兒及笄第179章 林氏胸襟第510章 陳年舊事第44章 收穫頗豐第411章 樂兒及笄第393章 世道第495章 對峙第59章 新年第27章 燒製陶器第19章 安排活計第223章 兔糞也能賣?第447章 小心這個人第138章 拒絕第354章 安排第98章 試墨第284章 賣鴨子第466章 落到他的手上第365章 習慣第59章 新年第126章 說服志仁第438章 半句多第347章 做甜酒第6章 人心第64章 榨油和石磨第445章 心意第349章 第二批貨第26章 下河摸魚第24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80章 辦事要找對人第110章 送飯第158章 年前年後
第497章 鄭伯景派了幫手過來第471章 我該娶沁兒?第244章 最是農忙時第325章 回來啦第252章 閒適第156章 信息量很大第311章 住所第396章 八卦第146章 好多錢第113章 有趣第153章 是個傻的第458章 燈下美人第124章 連氏受氣第125章 茶樹籽成熟第311章 住所第386章 算計你第415章 拒絕第71章 惹眼的蘑菇第317章 神仙豆腐第485章 不言而喻的目的第303章 安心第311章 住所第234章 原來是這樣第308章 餘干縣第438章 半句多第157章 相見第231章 默契十足第66章 夜話第23章 苦櫧和白櫟第358章 童言無忌第511章 好轉第17章 凱小子第461章 強娶上門第133章 鬧事第151章 不好惹的玉芹第122章 離開第122章 離開第483章 婆媳難題第184章 淡然第137章 盤算第84章 機遇第400章 想歪第444章 相看第229章 出事了第12章 姓氏變更第283章 改造旱地第442章 還敢更坑嗎?第392章 難堪第207章 年味第466章 落到他的手上第489章 半路被劫第430章 上門做客第20章 開墾荒地第463章 馬春花的大招第230章 疑心第52章 買牛車第25章 撿糞積肥第485章 不言而喻的目的第15章 希翼第255章 志仁親守林子村第359章 準備種植柑橘第484章 回門勸酒第39章 挖冬筍採蘑菇第255章 志仁親守林子村第352章 出主意第432章 他說要娶她第293章 索價第433章 潘玉清第411章 樂兒及笄第179章 林氏胸襟第510章 陳年舊事第44章 收穫頗豐第411章 樂兒及笄第393章 世道第495章 對峙第59章 新年第27章 燒製陶器第19章 安排活計第223章 兔糞也能賣?第447章 小心這個人第138章 拒絕第354章 安排第98章 試墨第284章 賣鴨子第466章 落到他的手上第365章 習慣第59章 新年第126章 說服志仁第438章 半句多第347章 做甜酒第6章 人心第64章 榨油和石磨第445章 心意第349章 第二批貨第26章 下河摸魚第24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80章 辦事要找對人第110章 送飯第158章 年前年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洪湖市| 东光县| 始兴县| 大埔县| 宁海县| 天气| 望城县| 桐城市| 泰来县| 黄山市| 横山县| 连南| 荣昌县| 汾阳市| 襄樊市| 荔波县| 沂南县| 任丘市| 洮南市| 西昌市| 镇江市| 黑龙江省| 东宁县| 莱芜市| 和龙市| 松滋市| 蓝山县| 独山县| 麻江县| 新宾| 鹿泉市| 体育| 马鞍山市| 肃南| 抚远县| 化隆| 丰都县| 新竹县| 正宁县| 石门县|